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混种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表型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茎泽兰是我国最具入侵性的外来杂草之一,现已在西南大部分地区造成危害。研究了紫茎泽兰和非洲狗尾草在重度、中度和轻度3个不同入侵程度的土壤和未入侵土壤中单种和混合种植时的表型特征差异。结果表明,混合种植时非洲狗尾草的长势明显强于紫茎泽兰,混种非洲狗尾草可明显降低紫茎泽兰的生长势。混种区的紫茎泽兰株高、节间距、节数、单株叶片数、绿叶率、叶绿素含量和根长均小于单种区,其中株高、节间距和叶绿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在非洲狗尾草植株数量3倍于紫茎泽兰时抑制效果最大,紫茎泽兰株高只有其单种的1/3,节间距只有单种的1/2,叶绿素含量不足单种的1/2。对不同入侵类型土壤中的替代效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相同种植比例下,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加,非洲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的抑制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在紫茎泽兰与非洲狗尾草等比种植时,重度入侵土壤中的紫茎泽兰节间距和单株叶片数与轻度和中度入侵土壤中的紫茎泽兰节间距和单株叶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在轻度入侵土壤中开展紫茎泽兰的牧草替代控制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牧草替代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地区6种具有替代种植潜力的优良牧草,探讨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牧草种子发芽率、胚根和胚芽伸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6种牧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其中,叶部水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根和茎.低浓度的根、茎的水提液对牧草种子的发芽率、胚根伸长、胚芽伸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根、茎水提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三叶对紫茎泽兰化感物质最为敏感,当叶部水提液浓度为1.75%时其种子不能萌发.光叶紫花苕对紫茎泽兰化感物质最不敏感,当叶部水提液浓度为2.5%时其种子的发芽率也达65%(R=-0.359).[结论]光叶紫花苕是紫茎泽兰危害严重地区牧草替代种植的理想牧草,而白三叶不适合作为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牧草.  相似文献   

3.
紫茎泽兰对大蒜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阈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紫茎泽兰对大蒜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 分析了紫茎泽兰密度与大蒜减产率的最优回归模型及危害大蒜产量的水分和养分竞争机制.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竞争干扰下,大蒜产量随紫茎泽兰密度的增加而逐渐显著降低.双曲线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紫茎泽兰密度(x)与大蒜产量损失率(y)间的关系(1/y=-0.018 286+0.435 75/x,F=261.79**).大蒜田采用人工拔除杂草、10%草胺磷和24%氨氯吡啶酸对紫茎泽兰进行防除时,紫茎泽兰的经济危害允许水平分别为2.630%、 0.277%和0.369%,经济阈值分别为1.09株/m2、0.12株/m2和0.16株/m2.  相似文献   

4.
陈永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42-10146
[目的]为牧草替代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凉山地区6种具有替代种植潜力的优良牧草,探讨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牧草种子发芽率、胚根和胚芽伸长的影响。[结果]紫茎泽兰不同组织水提液对6种牧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均有化感作用。其中,叶部水提液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根和茎。低浓度的根、茎的水提液对牧草种子的发芽率、胚根伸长、胚芽伸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甚至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根、茎水提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白三叶对紫茎泽兰化感物质最为敏感,当叶部水提液浓度为1.75%时其种子不能萌发。光叶紫花苕对紫茎泽兰化感物质最不敏感,当叶部水提液浓度为2.5%时其种子的发芽率也达65%(R=-0.359)。[结论]光叶紫花苕是紫茎泽兰危害严重地区牧草替代种植的理想牧草,而白三叶不适合作为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牧草。  相似文献   

5.
黄花蒿对紫茎泽兰竞争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De Wit取代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入侵杂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与本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竞争关系,观察不同种植密度和种植比例对紫茎泽兰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和黄花蒿混种样地中,紫茎泽兰相对产量(RYg)和相对密度(RDg)均小于1;随着黄花蒿混种比例的增加,紫茎泽兰的RYg和RDg均逐渐减小,同时紫茎泽兰的茎宽、分枝数、生物量逐渐降低;紫茎泽兰与黄花蒿之间的竞争大于紫茎泽兰的种内竞争,黄花蒿的存在抑制了紫茎泽兰种群数量的扩增;在黄花蒿混种比例较高的情况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紫茎泽兰的根冠比逐渐降低,同时紫茎泽兰的株高逐渐增加;紫茎泽兰能采取地上优先生长策略应对黄花蒿的强大竞争压力;在紫茎泽兰入侵早期利用黄花蒿进行替代控制,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有益牧草替代紫茎泽兰的效果。[方法]采用综合替代和直接替代2种替代方式,研究了7种优质无害牧草(皇竹草、象草、扁穗牛鞭草、串叶松香草、百喜草、香根草和扁豆)以及兔丝子替代紫茎泽兰的效果。[结果]综合措施有利于牧草替代紫茎泽兰,而直接替代除皇竹草、象草2个草种替代效果明显外,其他5个草种基本失败。[结论]为紫茎泽兰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外来入侵生物——紫茎泽兰的危害,本文提出了“快速防除、植被替代、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主要技术核心在于:利用紫茎泽兰对某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敏感性不同,制备环境友好的紫茎泽兰专用生长抑制剂,能够快速有效地防止其生长、繁殖与蔓延;在有效防除紫茎泽兰的同时,采用撒施禾本科草籽进行生物替代种植,利用其生长优势抑制紫茎泽兰的再度危害;将快速防除的紫茎泽兰风干、收集、粉碎、压制成型,作为生物质能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的竞争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明确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种间竞争关系,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和其入侵地生态修复的途径和策略。【方法】采用野外生态学的试验方法,建立不同密度的非洲狗尾草和紫茎泽兰单种与混种种群小区,定量分析其相对生长速率和竞争能力。【结果】非洲狗尾草单株生物量、相对产量(RY)和竞争平衡指数(CB)均显著高于紫茎泽兰对应指标,竞争效应参数相对产量总和(RYT)显著小于1;随着各处理种群密度的增大,上述关系愈加明显。在混种处理20、45和175株/m2密度条件下,紫茎泽兰单株总生物量比其在单种处理对应密度条件下的单株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3.0%、38.5%和70.1%,而非洲狗尾草单株生物量在各密度间无显著变化。在混种处理条件下,非洲狗尾草生物量根茎比显著小于在单种处理其根茎比,而紫茎泽兰其根茎比显著大于在单种处理其根茎比。【结论】非洲狗尾草与紫茎泽兰之间呈现很强的竞争作用,非洲狗尾草地上部分相对竞争力比紫茎泽兰强。在较高密度的生长模式下,两物种混种群落经过长期的竞争演替,紫茎泽兰可能会被非洲狗尾草成功取代。  相似文献   

9.
明确百喜草对紫茎泽兰的生物替代控制作用,通过在紫茎泽兰重度、中度和轻度3个不同入侵迹地种植百喜草,分析百喜草对紫茎泽兰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茎泽兰入侵迹地混种百喜草,紫茎泽兰株高、节间距、节数、单株叶片数、根长、单株生物量均小于相应的未混种区,混种区与未混种区间的紫茎泽兰的株高、节间距、单株生物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年限休闲地、采伐迹地、五年采伐迹地,不同伐桩密度和不同林龄的林地条件下,紫茎泽兰发生情况的实地调查。初步探明,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发生动态显著不同。不同年限采伐迹地,只要有母树,林木自然更新,有可能替代控制紫茎泽兰。在留有伐桩的采伐迹地,当伐桩密度达到50株/亩或更大,五年就可达到控制。林木随林龄增加,郁闭度达到0.7时,可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种群。  相似文献   

11.
三株丝孢虫生真菌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感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50715,Bb060721菌株和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asus)Pf0607菌株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的感染效应。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及粉拟青霉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有一定的差异,3株丝孢真菌侵染三龄幼虫后,均造成虫体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且球孢白僵菌侵染后血淋巴中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经粉拟青霉接种处理感染后的虫体。供试3菌株中,球孢白僵菌菌株处理后天牛累积死亡率明显高于粉拟青霉菌株,对天牛幼虫感染的剂量效应参数分别为0.45,0.45和0.39,对松墨天牛三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13.537X-4.6032(R2=0.97),Y=15.361X+0.444 4(R2=0.97)和Y=9.138X-3.100 1(R2=0.99)。在1.36×104~1.36×109孢子/mL下处理后第4d才出现死亡,Bb050715,Bb060721和粉拟青霉3菌株接种处理后第4~8d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3.3%~80.0%,13.3%~86.7%,6.7%~53.3%,LT50依次为5.1,5.1和7.7d,第5 d的LC50分别为7.23×108孢子/mL,1.53×108孢子/mL,7.27×109孢子/mL。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真菌镰刀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定了分离自7种植物上的11株内生真菌镰刀菌并研究了它们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对峙培养试验表明:11株内生真菌镰刀菌对该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e060-1, e060-3,e060-4的抑制率达50%以上。这些内生真菌镰刀菌的毒素粗提液对该病菌菌丝生长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e012-3,e060-4和e032毒素粗提液的抑菌率达100%。毒素粗提液能明显抑制晚疫病菌孢子对离体叶片的侵染,其中菌株e032毒素粗提液的抑制率达971%。  相似文献   

13.
 用紫外线诱变与药剂驯化相结合的方法,以哈茨木霉Th30为出发菌株诱导得到4株能在含杀菌剂福美双2.0×10.5μg/L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耐受性提高近10倍变异菌株。其中变异菌株UV4在高浓度福美双培养基能正常生长并产生具有生防功能的几丁质酶,该几丁质酶能抑制黄瓜炭疽病菌产孢能力的85.43%,抑制致病力达68.88%,并能降解该病菌菌丝的细胞壁。UV4菌株遗传稳定,具与福美双混用协同防治蔬菜上的真菌病害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10只绿孔雀和5只蓝孔雀的mtDNA细胞色素b基因516 bp序列, 结合已发表的孔雀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数据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以雉鸡和家鸡的同源序列为外群,采用NJ法和ME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蓝孔雀群体内遗传差异程度低于绿孔雀,绿孔雀和蓝孔雀之间的核苷酸差异的平均数为21.417,净遗传距离为0.039±0.01,推断出绿孔雀与蓝孔雀的分化时间至少为2.96百万年,从而在分子水平揭示出绿孔雀和蓝孔雀属于两个不同的物种。重建的系统树将所有序列聚为支持率较高的绿孔雀与蓝孔雀2大类群,显示云南的绿孔雀至少存在两种类型,且这两种类型可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而白孔雀和杂色孔雀在分类上则属于蓝孔雀类群。  相似文献   

15.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和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是我国西南危害严重的两种外来入侵物种。笔者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现了一种昆虫——昆明旌蚧(Orthezia quadrua), 可以感染这两种外来入侵植物,并使其生活力下降直至死亡。该虫主要聚集于茎结处危害,吸食植株的汁液。这种昆虫的发现,表明在紫茎泽兰和飞机草的生境拓展过程中,本地昆虫已经与之建立起相应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黄花蒿为材料,在瑞丽进行黄花蒿田间试验,研究了冬春抑期栽培黄花蒿主要物候期和生长发育情况、植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青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比正季栽培生育期偏短29d;黄花蒿干品产量为1140kg/hm 2,青蒿素含量为0.607%,在瑞丽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冬春抑期于未进入雨季的5月中旬收获,很容易利用日晒干燥,且一年两季种植黄花蒿,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而减少原料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17.
 异毛真胸蚜(Euthoracaphis heterotricha Ghosh and Raychaudhuri)是中国一新纪录种蚜虫,本试验测定异色瓢虫捕食异毛真胸蚜的功能反应,采用Holling Ⅱ型方程和Honing Ⅲ型功能反应模型对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捕食异毛真胸蚜的作用进行拟合,由模型得出,其寻找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且在猎物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成虫的寻找效应大于幼虫,幼虫随虫龄的增加寻找效应增大。一头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及4龄、3龄幼虫对异毛真胸蚜的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16.64,16.35,14.84,13.02头。当异毛真胸蚜若虫密度N→∞时,每头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雄、雌成虫对异毛真胸蚜的理论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9.49,25.77,35.09,50.51,74.63,78.13头,表明异色瓢虫对异毛真胸蚜捕食潜力很大,尤其是3,4龄幼虫及成虫对异毛真胸蚜具有较大的捕食潜能。  相似文献   

18.
云南大型真菌提取物及其多糖组分对TMV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云南的17种大型食用真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及其多糖组分,用半叶法在心叶烟上分别从预防(施用提取物24h后接种病毒)、钝化(提取物与病毒混合后接种)、治疗(接种病毒24h后施用提取物)3个方面进行抗TMV活性检测。结果表明,16种食用菌子实体的浸提液对TMV有较好的预防和钝化作用,预防效果最好的真菌为火碳菌,预防效果达到99.95%。火碳菌、奶浆菌、扫把菌、白奶浆菌、美味牛肝菌、黄虎掌、黄牛肝、黑虎掌、冬瓜菌、红乳菇、北风菌的水浸液对TMV的钝化效果均在80%以上。火碳菌、青杆菌等9种食用菌的多糖组分与其子实体浸提液对TMV的抑制效果相似,表明其多糖组分具有抑制TMV的主要活性成分。实验真菌的治疗效果总体不如钝化效果明显,治疗效果在70%以上的有扫把菌、黄虎掌和冬瓜菌。其中,火碳菌和黄牛肝等对TMV抑制效果较好的食用菌及其多糖可作为环保型农药及生物保健产品的开发对象。  相似文献   

19.
 红米由于积累在果皮层的红色色素而具有很高的食疗价值,这种色素又叫浓缩丹宁酸。红米在野生稻中是广泛存在的,本研究利用泰国优质籼稻RD23和长雄野生稻杂交,通过胚挽救技术获得F1,再用泰国优质籼稻RD23为轮回亲本与F1回交得到BC6F1群体,用于红米基因分子定位。利用已有的微卫星(SSR)标记将红米基因Rc定位于第七染色体RM3859和RM214之间,Rc与RM3859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cM,与RM214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cM,本研究结果为红米的遗传基因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