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优良苹果酒酵母的选育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目前我国应用于葡萄酒及其他果酒的1#,2#,3#,4#,5#酿酒酵母为材料,通过其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发酵特性及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的系统试验,筛选出5#为最佳苹果酒酿酒酵母,其发酵的原酒的酒精度可达到113.2mL/L。然后以5#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进行诱变,获得了1株对苹果汁的发酵能力更强、发酵特性更佳和发酵所得苹果酒品质更优的苹果酒酵母E-3,其发酵的原酒的酒精度可达到114.2mL/L,且酒体澄清透明、色泽金黄,具有苹果酒的典型风味。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苹果汁澄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壳聚糖在不同条件下对苹果汁进行处理,探索壳聚糖澄清苹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优质苹果为原料,榨汁过滤后由单因素试验可知,壳聚糖添加量0.32 g/L、温度45℃、澄清时间50 min.由正交试验得出壳聚糖澄清苹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0.32 g/L、温度50℃、澄清时间60 min,所得澄清苹果汁的透光率达到97.7%.  相似文献   

3.
苹果酒发酵果汁前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生产安全优质的苹果酒,针对苹果汁的制备和处理环节,展开果胶酶澄清果汁试验、SO2抑菌试验,以及相关发酵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汁暴露在空气中,充分与氧气接触后,发酵出来的酒更具有苹果酒香特质,未添加果胶酶处理的苹果酒,果香味更浓,香气更复杂。  相似文献   

4.
以苹果和杏鲍菇为原料,选用安琪酵母作为发酵菌种液体发酵酿造复合果酒,对酒精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苹果汁和杏鲍菇汁混合体积比为2∶1、初始糖度16%、初始pH 4.8、接种量6%和发酵温度36℃,此时酒精含量为6.3%。复合果酒产品澄清透亮,酒味浓郁,同时具有苹果和杏鲍菇的特殊清香味。  相似文献   

5.
苹果汁澄清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然澄清法、硅藻土澄清法、明胶澄清法和果胶酶澄清法4种不同的澄清方法对澄清苹果汁加工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果胶酶能够有效地澄清苹果汁。分别考察了pH值、果胶酶添加量、温度、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果胶酶澄清效果的影响,得出果胶酶澄清的最佳实验条件为pH4.0、0.4%果胶酶加入量、温度45℃、静置4ha  相似文献   

6.
苹果酒高产酵母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野生型苹果酒酵母Y02为出发菌株,用紫外线(UV)和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TG)2种诱变剂进行诱变后,对苹果汁进行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线照射240s后,获得了一株产酒率较高的菌株UV-1,该菌株发酵周期适当,发酵液残糖量和酸度适中,第7d发酵达到峰值时酒精度为8.6%(标准),比对照出发菌株高6.17%。  相似文献   

7.
赵秋坡  赵文献  高愿军  牛晓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71-2072,2086
试验研究壳聚糖澄清苹果汁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45 ℃、壳聚糖添加量为0.28 g/L、澄清50 min的条件下,所得苹果汁透光率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以45只3周龄ICR雄性小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成5组,每组9只,利用头孢曲松钠溶液构建腹泻模型,以无菌生理盐水灌胃为空白对照,通过未发酵苹果汁、益生菌和发酵苹果汁灌胃进行治疗,探讨发酵苹果汁对腹泻小鼠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发酵苹果汁的功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其他4个组相比,发酵苹果汁显著降低了腹泻小鼠的稀便率,使小鼠小肠绒毛的长度增加。发酵苹果汁可以有效地维持小鼠的肠道健康,缓解腹泻对小鼠肠道黏膜的损害,加强肠道屏障的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9.
苹果汁澄清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利用果胶酶制剂澄清苹果汁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游离果胶酶和固定化果胶酶对苹果汁的澄清试验并对动态固定化酶反应器澄清苹果汁做了初步的研究探索.通过试验得出,游离酶的最优澄清参数是温度65℃,加酶量0.06g/L,pH值3.5,反应时间1h;固定化酶的最优澄清参数是温55℃,加酶量857u/L,pH值3.5.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对苹果汁澄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用壳聚糖对苹果汁进行澄清试验的结果表明 ,壳聚糖用量为 0 .5~ 1.2g·L-1、温度 4 5~ 5 5℃、pH 2 .5~4 .5的工艺条件下澄清苹果汁 ,透光率达 97%以上 ,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正交试验后 ,壳聚糖对苹果汁澄清的最适工艺条件是 :壳聚糖用量为 0 .3g·L-1,温度为 4 5℃ ,pH为 4 .5。  相似文献   

11.
巩文峰  岳海梅  旺姆  马青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41-2744
在in vivo和in vitro条件下测试了酵母菌3SJ对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友霉菌(Botrytis cinerea)和炭疽菌(Colletotrichum)3种苹果采后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在20℃下,酵母菌3SJ对青霉菌和灰霉菌抑制效果较好,对炭疽菌的防治效果稍差.在苹果伤口接种酵母菌孢子悬浮液能有效抑制苹果的腐烂,而上清过滤液和灭菌液不能抑制苹果的腐烂,说明酵母菌3SJ的作用机制主要是营养竞争.在4℃低温条件下,酵母菌3SJ可以在苹果伤口上存活30d以上,且数量增加,其耐低温性为酵母菌在果品低温冷藏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拮抗酵母菌对苹果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拮抗菌的商业化贮藏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培养筛选出2株具有拮抗效果的酵母菌,通过活体和离体试验,研究拮抗酵母菌对青霉引起的苹果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活体条件下,含量为2×108CFU/ml的2株酵母菌对青霉菌具有较明显的抑制效果,其中菌株1的防效为89%,菌株2的防效为92%;离体条件下,含量为106CFU/ml的2株酵母菌可完全抑制青霉菌生长;用酵母菌菌悬液浸果后,贮藏20 d时苹果未出现腐烂现象,20 d后酵母菌菌株2在苹果上的数量为初始值的15.0倍,菌株1在苹果上的数量为初始值的10.2倍。[结论]2株酵母菌均可在苹果伤口上迅速繁殖,可有效防治苹果青霉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苹果白兰地的酿造工艺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经分选、清洗的苹果破碎、榨汁,添加活化好的果酒酵母进行发酵,主发酵过程每隔一天检测发酵液的温度、pH、酸度、糖度及气泡释放数。待糖度接近5~6°Bx进行倒酒,后发酵20~30 d,然后对酒液进行蒸馏;得原白兰地后,先进行加热保温人工快速陈酿,然后加入橡木片陈酿20 d。在陈酿前后,测定苹果白兰地的理化指标。[结果]22.5 kg苹果得果汁约16.56 L,出汁率73.6%(10 ml/kg);苹果酒蒸馏后的出酒率为20.0%;陈酿后的苹果白兰地较陈酿前色泽加深,呈棕黄色;酒精度下降,总酸度、固定酸、酯类和糠醛含量升高。[结论]所得苹果白兰地风味独特、质量上乘;该研究为促进我国苹果加工业的发展和白兰地酿造关键技术的研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稀释平板涂抹法和 HPL C分别对发酵苹果渣的微生物及有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发酵苹果渣中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 ;发酵苹果渣中的有机酸主要是醋酸 (占有机酸总量的4 5 .84 0 % )和乳酸 (占有机酸总量的 4 4 .74 6 % ) ;在发酵苹果渣中尚未发现有害菌  相似文献   

15.
贺江  樊明涛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8):1754-1756,1788
[目的]比较不同酿造方法所得苹果醋的品种,筛选出最佳的苹果醋酿造方法。[方法]对三种传统酿造方法和一种本课题组前期新建酿造方法所得苹果醋的品质进行了分析。三种传统酿造方法分别为固态发酵法(SSF)、液态发酵法(LSF)和固定化发酵法(IMF);新建酿造方法为多菌种共固定法(MMCT),即采用酿酒酵母、产香酵母以及乳酸菌的共固定颗粒(比例为6:3:1)进行酒精发酵,再利用固定化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结果]采用多菌种共固定技术酿造所得苹果醋的总体品质最好,其总酸含量为3.845g/100ml,不挥发性酸含量为0.600g/100ml,氨基态氮含量高于0.510g/100ml,香气成分构成与固态发酵法所得苹果醋最为相似。[结论]多菌种共固定技术最适合用于高品质苹果醋的酿造,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将苹果泥添加到普通面包中研制苹果面包,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苹果面包的最佳生产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面团发酵时间为90min时发酵效果最佳.苹果面包的最佳配方是:面粉100%,苹果泥20%,酵母2.0%,白砂糖12%,黄油10%.  相似文献   

17.
以缺铁营养液进行沙培的平邑甜茶幼苗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发酵液稀释300倍+FeSO4对土壤pH值、根系Fe3+还原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发酵液稀释300倍+FeSO4可显著地降低土壤的pH值,增加细菌、酵母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苹果发酵液稀释300倍+FeSO4可提高Fe3+还原酶活性,并且显著地高于FeSO4处理和去离子水处理。综合分析认为,苹果发酵液稀释300倍+FeSO4可有效地降低土壤pH值,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接种3种不同菌株对苹果渣青贮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以3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R1)、马里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ipiscis,R11)、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ous,R16))、1株酵母菌(产香酵母(Aroma-producing yeast,M5))及1株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B2))作为供试菌种,以不添加菌种的苹果渣自然青贮为对照,设6个接菌处理(分别接种菌株R1、R11、R16、R1+M5+B2、R11+M5+B2和R16+M5+B2),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渣青贮发酵过程中pH、供试菌株数量及各类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混菌青贮模式下,微生物之间无明显的竞争或拮抗作用,均能良好生长,菌数可达到108~1010g-1;各处理的pH均可降至3.70以下,其中以处理1的pH降低最为明显,45d后其pH值达到3.50。青贮后苹果渣饲料营养水平高于鲜果渣,所有处理氨态氮含量均有一定增加,各混菌处理总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处理5最为明显,总氮含量增长了70%;各处理有机酸含量均有明显增长,尤其以处理1和处理2的增加量较为明显,增加量约为400%。【讨论】合理的乳酸菌和酵母菌配比,可以使乳酸菌在青贮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增加了饲料中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饲料品质,且混菌青贮优于单菌青贮。  相似文献   

19.
通过酵母双杂交的方法寻找苹果‘国光’花柱中与S-RNase互作的非S因子。以苹果‘国光’花柱为试材,构建了酵母cDNA文库,检测插入片段大小在300~2 000bp之间,符合库容要求。将S1-RNase成熟区cDNA序列S1-mat构建到pGBKT7载体上作为诱饵,筛选‘国光’花柱酵母cDNA文库。经文库筛选,获得一个大小为371bp的片段,与苹果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后发现,该片段位于第9号染色体,其全长序列为552bp。NCBI BLAST比对及蛋白结构域分析显示其与拟南芥钙调素结合蛋白的同源性最高,且具有钙调素结合蛋白特有的磷酸二酯酶结构域。同时,酵母互作实验显示其与‘国光’花柱钙调素(CaM)有强烈互作,故认为此基因是苹果钙调素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MdCaMBP。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其在‘国光’叶片及花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与苹果花柱S1-、S2-、S9-RNase成熟多肽区均有互作且作用强烈。推测MdCaMBP可能作为一种S-RNase辅助因子参与了自交不亲和反应。  相似文献   

20.
苹果多酚抑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测苹果多酚对细菌、酵母菌、霉菌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各种供试菌株在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菌浓度,以期为新型安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2、6、10g/L)苹果多酚,对6种细菌、3种酵母菌及3种霉菌的抑制作用,对筛选出来的供试菌株,采用0.3、0.4、0.5、0.6、0.7、0.8、1.0、2.0g/L8种不同浓度的苹果多酚进行测试浓度范围内最低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黄杆菌SHL45、大肠杆菌、荧光假单胞菌SHL5、荧光假单胞菌SHL7、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6种供试菌株,在苹果多酚测试浓度范围内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6、0.7、0.6、0.6、0.8、0.5g/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供试菌株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