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肽转运蛋白的活性和表达量直接影响小肽的吸收。文章主要介绍了日粮、激素、疾病等因素对小肽转运蛋白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6-148,165
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含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为小肽。小肽可能存在3种转运系统。反刍动物吸收肽的主要部位是瓣胃。小肽本身的理化性质、动物生理状态、日粮蛋白和采食水平等影响小肽的吸收。小肽可避免氨基酸间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发育,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的提高,改善提高生产性能。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二肽对奶牛乳腺组织中乳蛋白合成的影响,在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组织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赖氨酸二肽:赖氨酸-赖氨酸(Lys-Lys)、赖氨酸-组氨酸(Lys-His)、赖氨酸-苯丙氨酸(Lys-Phe)、赖氨酸-亮氨酸(Lys-Leu)和赖氨酸-苏氨酸(Lys-Thr),等量取代培养液中10%游离赖氨酸(赖氨酸总浓度为210μg/m L)进行培养,试验结束后收集乳腺组织和培养液分别检测基因表达和乳蛋白合成。结果表明,同游离Lys和Lys-Thr、Lys-Lys、Lys-His二肽相比,Lys-Leu和Lys-Phe显著提高了乳腺组织中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P0.05);5种肽结合Lys均显著提高了小肽转运载体2(Pep T2)的mRNA丰度(P0.05),Lys-Phe和Lys-Leu比等量的Lys-Thr、Lys-Lys和Lys-His更能促进Pep T2基因的表达(P0.05)。说明小肽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可影响奶牛小肽的摄取和乳蛋白的合成,同亲水性氨基酸组成的小肽相比,疏水性氨基酸组成的小肽更能促进乳腺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鲤(Cyprinus carpio)slc15a1基因是利用质子梯度逆浓度转运小肽和肽类似物到各种组织细胞内的一种低亲和力、高容量的转运载体,该基因在免疫反应中也起到重要作用.从蛋白质水平上探究slc15a1 (slc15a1a和slc15a1b)基因在鲤体内免疫应答机制中的变化,将slc15a1a和slc15a1b基...  相似文献   

5.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肽(sp)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的重要营养.小肽的吸收除小肠外,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皱胃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其转运机制与氨基酸明显不同.小肽的吸收具有耗能低、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有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等作用.小肽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等.蛋白质、消化酶、饲料贮存条件、小肽的性质等影响小肽的释放、吸收、代谢.  相似文献   

6.
动物小肽营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肽(sp)是动物降解蛋白质为氨基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是动物的重要营养.小肽的吸收除小肠外,对于反刍动物,瘤胃、皱胃是主要的吸收部位,其转运机制与氨基酸明显不同.小肽的吸收具有耗能低、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等优点,有降低游离氨基酸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等作用.小肽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矿物质元素的吸收等.蛋白质、消化酶、饲料贮存条件、小肽的性质等影响小肽的释放、吸收、代谢.  相似文献   

7.
小肽的吸收机制及其对鱼类的营养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内经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不仅形成游离氨基酸,而且还生成相当数量的小肽。小肽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从而被组织利用。H -Na 转运体系、谷胱甘肽转运系统等是小肽的主要转运方式。小肽类转运系统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和不易饱和的特点。综述了小肽的吸收机制、吸收特性以及影响鱼类对小肽吸收利用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小肽在鱼体内作用的研究,概述了小肽对鱼类的营养生理学效应,揭示了小肽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育成黑藏羊小肠中小肽转运载体1(PEPT1)、钠-葡萄糖转运蛋白1(SGLT1)、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基因mRNA表达丰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10.45±0.96)kg且健康的2月龄断奶黑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3个处理组,每组20只,分别饲...  相似文献   

9.
白叶枯病是仅次于稻瘟病的水稻第二大病害,Xa21是最早发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其无毒基因ax21(activator of XA21-mediated immunity)在2009年底才被确定.Ax21为194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包含外泌信号肽,活性17肽,后续多肽链3个部分.推测其活性17肽与水稻细胞膜上的Xa21蛋白LRR结构域结合,启动水稻细胞下游磷酸化反应,引发水稻抗性.Ax21是革兰氏阴性菌中发现的首个介导调控运动、生物膜形成和毒力相关基因表达的群体感应因子.综述了近2年Ax21的结构、表达调控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小肽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921年Boegland就提出了小肽转运的可能性,但因人们受传统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的影响,对其完整吸收的方式难以接受,直到60年代以后,大量的试验才发现,用纯合日粮或低蛋白平衡氨基酸饲粮饲喂动物并不能达到最佳生产性能;Newey和Smyth(1960)观察到动物肠道能够吸收小肽,循环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小肽对育肥牦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液指标及消化道小肽转运载体1(PepT1)mRNA表达的影响,为小肽在牦牛日粮中的合理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36头体重((180.98±20.57)kg)相近,健康的麦洼公牦牛,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小肽添加水平为0、0.75%、1.50%、2.25%的全混合日粮。预饲期30 d,正试期80 d。试验开始和结束时记录体重,每日饲喂时记录每头牦牛的喂料量及剩料量。试验最后一周,连续3 d收集每头牦牛的饲料及粪便样品,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同时,每组选取5头牦牛采集颈静脉血并制备血清,测定血清生化及免疫指标。试验结束后,将每组采血的5头牦牛屠宰,立即取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各组织中Pep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1)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和料重比(F/G)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均呈二次曲线变化(P<0.05),以2.25%组牦牛的生产性能表现最优,其DMI和AD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75%组(P<0.05),而F/G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75%组(P<0.05)。(2)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日粮有机物(OM)和粗蛋白(CP)的表观消化率呈二次曲线上升(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线性升高(P<0.01),以2.25%组消化率最高;各处理组中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3)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线性降低(P<0.05),而尿素氮(UN)含量线性升高(P<0.05),总蛋白(TP)含量有线性升高的趋势(P<0.10),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呈二次曲线降低(P<0.05),而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GLU)、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含量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小肽对牦牛血清中IgG、IgA和IgM三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牦牛消化道中PepT1 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网胃、瓣胃、瘤胃、皱胃,且空肠Pe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消化道部位(P<0.05),而皱胃PepT1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空肠和回肠(P<0.05);回肠、十二指肠、瘤胃、网胃、瓣胃的PepT1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小肽添加水平的升高,瘤胃、网胃和空肠的PepT1 mRNA表达量均呈线性升高变化(P<0.05),但对瓣胃、皱胃、十二指肠和回肠的PepT1 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小肽能够提高育肥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肝功能,促进小肽在消化道中的转运吸收。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小肽添加水平为2.25%时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PepT1基因绝对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PepT1 mRNA在鸡小肠的表达对于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影响,实验建立了PepT1基因绝对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根据GenBank中PepT1的序列信息设计合成两对引物,引物一是克隆引物,用于从鸡小肠细胞中扩增出cDNA片段;引物二是荧光定量PCR引物,其长度包含于引物一中,用荧光定量PCR来检测基因的表达。通过克隆出PepT1基因282 bp部分片段并插入到PMD18载体中,从而构建出绝对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从实验结果得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3.205X+34.170,其回归系数R2=0.990,溶解曲线表现为单一的峰,通过对结果的具体分析,认为该方法可靠,特异性均较强,可成功构建目的基因的标准曲线。  相似文献   

13.
乳源降血压七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乳源抗高血压七肽,为大规模生产抗高血压肽奠定基础。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爱性,人工合成了具有较高活性的抗高血压七肽串联基因序列。将串联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PIC9上,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经PCR检测获得2株重组菌株。重组菌经甲醇诱导,表达的分泌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测定酶解产物抑制ACE酶活性。结果表明,表达蛋白的胰蛋白酶酶解产物抑制ACE酶活性达到65.12%。IC50值为0.0203 mg.mL-1。研究成功合成了串联的13拷贝抗血压七肽基因,并实现了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的胰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抗高血压肽活性。  相似文献   

14.
酿酒酵母分泌蛋白组的计算机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结合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采用组合的信号肽分析软件SignalP v3.0、TargetP v1.01、Big-PI predictor和TMHMM v2.0对已公布的6 700个酿酒酵母(Saccaromyces cerevieiae)基因的N-端氨基酸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同时系统分析了信号肽的类型及结构。结果表明,在6 700个酿酒酵母蛋白中,163个为Sec-信号肽分泌蛋白,经Sec途径分泌。在163个分泌蛋白中,有47个的信号肽没有典型的N-区,仅有H-区和C-区,其余116个分泌蛋白的信号肽包含完整的3个区,即N-区、H-区和C-区。比较了酿酒酵母与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分泌蛋白信号肽的氨基酸组成顺序,表明酿酒酵母与白假丝酵母菌的信号肽的氨基酸组成和顺序差异很大,两者信号肽长度分布范围、氨基酸种类及其出现频率大体一致。在酿酒酵母分泌蛋白中出现了少数氨基酸组成完全一致的信号肽,为进一步确认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是否具有同源性,分别采用BLAST 2 SEQUENECES 和CLUSTAL W 对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进行了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具有相同信号肽的分泌蛋白同源性非常高,氨基酸组成也非常保守。由此可以推断,编码这些分泌蛋白的基因属于旁系同源基因(paralogous)。酿酒酵母作为一种模式生物,以其诸多的优点,被认为是表达真核外源蛋白的首选宿主。对酿酒酵母进行基因组水平的分泌蛋白及信号肽结构的分析,可更好地利用该宿主表达分泌型的外源蛋白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栽培方法对苦荞内源激素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不同苦荞品种成熟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四川本地4种苦荞品种西荞1号、米荞1号、川荞1号和川荞2号为试验材料,对比2种栽培方法下4种苦荞的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营养品质;测定其在常规栽培方法和新型栽培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057193.3,公开号105660133A)下苦荞的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膳食纤维、蛋白质、黄酮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其成熟期茎、叶、根中脱落酸(ABA)、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IA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等内源激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种苦荞的膳食纤维、蛋白质、黄酮及淀粉含量与苦荞叶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叶、根中的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及IA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叶中的IAA、ACC和多胺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苦荞的产量和品质与其不同部位间的内源激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并且可以通过新型栽培技术调节其内源激素含量,以达到改善苦荞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Computer based software such as the SignalP v3.0, TargetP v1.01, big-PI predictor and TMHMM v2.0 were combined to predict the signal peptides, and the signal peptide-dependent secreted proteins among the 6 700 ORFs in genome of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63 proteins were the secreted ones containing signal peptides, and they were secreted via Sec pathway. Among the 163 predicted secreted proteins, the signal peptides of 47 secreted proteins included only the H-domain and C-domain, without N-domain, but the signal peptides of other 116 secreted proteins included all the three domains.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itution of signal peptides between the secreted proteins of S. cerevisiae and of Candida albicans, but the length and amino acids types of their signal peptides were similar in general. Few of the same signal peptides occurred in the secreted proteins of S. cerevisiae genome, and the homology could be compared among the secreted proteins with the same signal peptides. The BLAST 2 SEQUENECES and CLUSTAL W were used to align the two protein sequences and multi-protein sequences, respectively. The alignment result indicated that homology of these sequences with the same signal peptide was very highly conservative in amino acid of complete gene. The effect of the signal peptides in S. cerevisia on expression of foreign eukaryotic secreted proteins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目的】籽粒灌浆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14-3-3蛋白是一种信号转导调节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14-3-3蛋白家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基因表达模式及其互作靶蛋白,从而揭示其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功能。【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水稻14-3-3基因家族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模式,并从中选取GF14bGF14e进行后续的蛋白功能分析。利用KEGG数据库对GF14b及GF14e蛋白功能motif位点进行分析;构建GST-GF14b及GST-GF14e表达载体,利用亲和层析技术分别钓取籽粒中与GF14b及GF14e互作的靶蛋白,并借助LC-MS/MS对靶蛋白进行鉴定。采用GST pull-down方法验证靶蛋白与GF14b及GF14e间的蛋白互作关系。利用Kinasephos在线程序对靶蛋白的Ser和Thr磷酸化位点进行预测;采用MapMan 3.6.0软件对靶蛋白的功能及参与的代谢过程进行分析。在籽粒灌浆期(花后15 d),分别喷施25×10-6mol·L-1 ABA,10×10-6mol·L-1 IAA,100×10-6mol·L-1 GA,50×10-6mol·L-1 ZR和 2×10-4mol·L-1 BR,研究外源激素处理对籽粒灌浆过程中GF14b,GF14e及其互作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4-3-3家族基因中,除GF14h外,其余7个家族成员在水稻籽粒中均有表达,其中GF14bGF14e在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且变化幅度较大。通过蛋白序列分析发现,GF14b与GF14e间具有3个相同,2个差异的motif功能位点。通过亲和层析试验,在籽粒中共鉴定到59个与GF14b和72个与GF14e互作的靶蛋白,其中有43个靶蛋白与2个成员均有互作,分别有16个和29个靶蛋白与GF14b和GF14e特异结合。随机选取2个靶蛋白进行体外蛋白互作验证,结果表明靶蛋白SUS3与GF14b和GF14e均存在互作关系,而靶蛋白PSA仅与GF14e有相互作用关系,验证了亲和层析结果的准确性。蛋白功能的分析表明,GF14b和GF14e通过与靶蛋白的结合,共同参与了籽粒灌浆过程中蔗糖转化、淀粉合成、糖酵解、TCA循环等碳代谢途径。同时,GF14b及GF14e还具有特异的调控功能,其中GF14b与核酸代谢及物质转运密切相关,而GF14e与C1代谢中的关键蛋白存在互作。此外,大部分靶蛋白均鉴定到具有潜在的Ser和Thr磷酸化位点。外源激素处理下,籽粒中GF14bGF14e上调表达,而与淀粉合成代谢相关的靶基因(SUS2、 AGPS、AGPLPPDK2、SBE)大部分呈下调表达的趋势。【结论】14-3-3基因家族成员GF14bGF14e在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幅度较大,且会响应激素浓度的改变,并通过蛋白互作的形式负调控淀粉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对水稻籽粒淀粉的合成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病原诱导的小麦转录因子TaERF1b基因的分离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一个病原诱导的小麦ERF转录因子基因在对纹枯病菌、赤霉病菌防御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RT-PCR、RACE方法,从赤霉病菌诱导的小麦中,分离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对小麦纹枯病菌、赤霉病菌及MeJA、ET和SA处理的应答表达情况。【结果】从赤霉病菌诱导的抗赤霉病小麦品种苏麦3号cDNA中,分离出1个编码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基因暂被命名为TaERF1b,编码由28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TaERF1b。TaERF1b具有保守的ERF/AP2结构域,但TaERF1b蛋白全长氨基酸序列与已克隆的ERF蛋白同源性较低(<36.5%)。TaERF1b基因表达分析的结果表明,纹枯病菌、赤霉病菌侵染可快速诱导抗病小麦中TaERF1b基因的上调表达,该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在防卫相关激素乙烯、茉莉酸处理早期显著增强,而且TaERF1b对外源乙烯、茉莉酸处理的响应时期早于对纹枯病菌、赤霉病菌的响应时期。【结论】分离出一个受病原诱导的小麦ERF新基因TaERF1b,其编码蛋白TaERF1b为植物ERF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可能通过茉莉酸、乙烯信号途径介导小麦对纹枯病菌、赤霉病菌的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9.
The chemical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 and polypeptides can be achieved by using a convergent strategy of condensing protected peptide segments to form the desired molecule. An oxime support increases the ease with which intermediate protected peptides can be synthesized and makes this approach useful for the synthesis of peptides in which secondary structural elements have been redesigned. The extension of these methods to large peptides and proteins, for which folding of secondary structures into functional tertiary structures is critical, is discussed. Models of apolipoproteins, the homeo domain from the developmental protein encoded by the Antennapedia gene of Drosophila, a part of the Cro repressor, and the enzyme ribonuclease T1 and a structural analog have been synthesized with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