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比较了相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对种皮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黑籽的多酚含量和PPO活性明显高于黄籽.3对材料的6个样品均有4条相同酶带,其中黄籽均有5条谱带,黑籽比黄籽多1~3条谱带,且有1条Rf值为0.41的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比较了遗传来源不同的8对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黄籽和黑籽羽衣甘蓝成熟种子种皮中的叶绿素、类黄酮、花色素、黑色素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黑籽种皮的叶绿素、类黄酮、花色素、黑色素含量均高于相应的黄籽,黄籽与黑籽种子色泽的差异与种皮中类黄酮、花色素和黑色素的含量不同有关,这与甘蓝型油菜的表现相同,而叶绿素含量却与甘蓝型油菜相反。  相似文献   

3.
甘蓝型油菜黄籽与黑籽种皮多酚及PPO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比较了相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黄籽和黑籽油菜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多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对种皮中的多酚氧化酶进行了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黑籽的多酚含量和PPO活性明显高于黄籽。3对材料的6个样品均有4条相同酶带,其中黄籽均有5条谱带,黑籽比黄籽多1-3条谱带,且有1条Rf值为0.41的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4.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甘蓝型油菜3对黄—黑籽近等基因系成熟前期种子皮壳中的花色素、多酚、苯丙烯酸的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果表明,黄籽皮壳中的花色素、多酚和它们的共同合成前体———反式苯丙烯酸的含量都极显著低于黑籽的。因此,黑色素和花色素含量的多少都影响甘蓝型油菜籽色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4种不同密、肥(氮素)处理条件下粒色及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其粒色等品质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品质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遗传效应,同时密肥效应和基因型与密肥的互作效应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品质也有极显著影响。不同基因型甘蓝型黄籽油菜的品质性状在密肥处理间变异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方法对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进行粒色分级,测定其皮壳率、籽粒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籽粒含油量为目标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籽粒含油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519**),与皮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08**);粒色与籽粒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71169。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明显高于黑籽油菜的含油量;皮壳率对含油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盛花期和青荚期各用不同的化学药剂对甘蓝型黄籽油菜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其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了各种供试药剂对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等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发现,增克素、乙烯利、赤霉素、萘乙酸等植物外源活性物质可促进种皮色素的合成,从而使黄籽油菜种皮颜色加深;这些化学药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子含油量,打破了蛋白质含量和舍油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使二者含量之和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素水平下粒色及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施氮可使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明显提高,但同时种子含油量有下降趋势;施氮后多数基因型的胚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密度对黄籽油菜粒色、种子含油量的影响因基因型而异;密度对胚蛋白质含量有负效应,即密度加大,胚蛋白质含量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8个不同来源的甘蓝型黄籽油菜基因型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氮素水平下粒色及其他主要品质性状的变化.结果发现,施氮可使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度明显提高,但同时种子含油量有下降趋势;施氮后多数基因型的胚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密度对黄籽油菜粒色、种子含油量的影响因基因型而异;密度对胚蛋白质含量有负效应,即密度加大,胚蛋白质含量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
用分光光度地测定了甘蓝型油菜3对黄-黑籽近等基因系成熟前期种子皮壳中的花色素,多酚,苯丙烯酸的含量和苯到氨氨酸活性。结果表明,黄籽皮壳中的花色素,多酚和它们的共同合成前体--反式苯丙烯酸的含量都极显著低于黑籽的。因此,黑色素和花色含量的多少都影响甘蓝同菜籽色的变异。  相似文献   

11.
Three pairs of near-isogenic lines with different genetic backgrounds of yellow-seeded and black-seed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were used as experiment material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of color formation in the seedcoat with enzyme activity and protein content in 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similar genetic backgrounds,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and polyphenol oxidase(PPO) activities in the black-seeded lines were much higher than in their yellow-seeded counterparts and maximum PAL activity in the seedcoat occurred comparatively late 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present in glutamine synthetase (G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rape. The plants were treated with red light,blue light, p-hydroxybenzoic acid (a PAL inhibitor), polyvinylpyridoxal (a PPO inhibitor),urea (a protein synthesis promoter) or chloramphenicol (CM, a plastid protein synthesis inhibitor)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It is speculated that PAL may be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coloration in the yellow seed; PPO may be the main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e darkness of the testa of the black genotypes; and nitrogen assimilation is, probably, not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 in protein content observed between yellow- and black-seeded genotypes, which may be induced mainly by PAL.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油菜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不同抗性油菜品种7~8叶期及盛花期感染油菜菌核病后及对照叶片中几种重要防御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7~8叶期叶片SOD活性极显著高于盛花期,而盛花期POD、PPO、PAL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7~8叶期。与对照相比,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SOD、POD活性显著增加,而抗病品种变化较小且因品种而异;7~8叶期及盛花期处理叶片中,各品种(系)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达显著水平,并且中R888达极显著水平;7~8叶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没有明显变化,盛花期各品种(系)处理叶片中PAL活性均显著地下降,并以抗(耐)菌核病品种(系)下降较多,其中,中R888的PAL活性的下降达极显著水平。酶活与病斑直径的相关性分析也表明,品种抗性主要与7~8叶期对照叶片中SOD、POD活性及盛花期对照SOD、PPO、PAL活性水平较高有关,感病品种处理叶片中防御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增加比例较高,说明酶活增加比例与感病性有关。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系)防御酶活性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抗(耐)菌核病品种(系)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存在不同的抗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抗性的辣椒品系接种CMV后,在不同的时间内测定其叶片中防御酶活性、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抗性品系的POD相对活性升幅及出现的时间不同,且各品系之间差异显著,即有抗性越好酶活性高峰出现越早的趋势,各品系在接种后5d酶活性普遍上升;PAL的相对活性都是先降低,再升高,在接种后15d共同达到酶活性高峰,且各品系之间差异显著;PPO的相对活性都呈升高、降低的趋势,并在接种后10d达到酶活性高峰,且各品系间差异显著;SOD的相对活性除品系301和302外基本上呈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并在接种后10d酶活性降到最低;木质素和总酚的相对含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且各品系间的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POD、PAL、PPO、木质素和总酚分别在品系接种后5、15、10、20d的相对活性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SOD相对活性的变化与抗病性无显著相关性。因此,辣椒感染CMV后,不同时间内的POD、PAL、PPO、木质素和总酚含量的变化可以反应出抗病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若干高白度小麦的色泽优势及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以进口的高白度品种澳白麦和山东省现在主要推广的济麦21作对照,研究山东省最新育成的几个高自然白度的小麦品种优麦3号、山农12、山农8355及品系62008的色泽优势,对影响面粉及面制品色泽形成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其色泽优势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面粉及其制品色泽性状的改良和高自然白度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智能白度仪和色彩色差计对面粉、面片和馒头的色泽进行评价。【结果】中国的高白度品种(系)具有很大的色泽优势,在面制品色泽上,和对照澳白麦相比,L*值差异不显著,但b*值极显著降低,特别是62008和山农12加工成馒头后L*值比澳白麦高,b*值比对照澳白麦低。加入增白剂后,中国的高白度品种(系)色泽变化的幅度比澳白麦小。对面粉色泽形成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其色泽优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淀粉含量高是其形成高亮度的主要原因;PPO活性和黄色素含量越高,面粉及面制品黄度越大。【结论】在不用增白剂的情况下,通过选育高白度品种,可以满足人们对面制食品高白度的要求。对蛋白质含量高的材料,不过分追求面粉的白度和亮度,但可通过对低PPO活性和低黄色素含量的选择,培育食品色泽优良的高蛋白小麦新品种。对淀粉含量高的材料,既要重视面粉的白度和亮度,又要重视对低PPO活性和低黄色素含量的选择,培育用于加工中国传统食品的高白度小麦新品种。考虑到面食品的多样化,也可以选择蛋白质含量高、PPO活性低、黄色素含量高的特殊材料,培育加工亮黄色食品的品种,丰富中国的小麦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赵福永  鲁军雄  黄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8-720,794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与野生芥菜型油菜杂交子代的性状遗传。[方法]选用1个甘蓝型油菜种(湘油15号,编号138)与2个野生芥菜型油菜品系(编号153和154)作为试材,进行正反杂交并获得了杂交种子。对杂种F1、F2代的发芽率、叶片大小及形状、株高、花粉育性、籽粒颜色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芥甘杂交较易获得杂交种子,F1代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及花粉育性均相对较高,平均株高低于双亲;而甘芥杂交较难获得杂种,且F1代自交亲和性差,结实率低,平均株高介于双亲之间;不论正反交,F1代营养生长优势和叶形母本效应明显,F2代株高出现明显分离,呈正态分布,未获得黄籽品系。[结论]为将甘芥杂交子代进一步应用于油菜遗传育种与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4个不同抗性的高代自交系品种003-R-5、Y3-R-2、109-S-8、003-S-13为试材,研究了不结球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的抗性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的关系,并通过苗期接种观测不同时期叶片中4种酶的活性,结合病情指数作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健康植株的SOD活性低于感病品种,CAT、PAL、PPO活性则高于感病品种.接种病毒后各品种的4种防御酶活性较对照明显升高,抗病品种对病毒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酶活性明显高于感病品种.相关性分析表明,抗病性与接种病毒后酶活性变化幅度关系密切,4种防御酶均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76 0、0.959 1、0.977 4、0.999 1,其中PPO活性与抗病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接种后第8天PAL活性与抗病性呈显著正相关(r=0.937 5).  相似文献   

17.
以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渝黄1号和SH212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为材料,切取其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分离纯化原生质体。种子萌发时低温处理可明显提高原生质体活力;光照处理对子叶原生质体活力有较大影响;酶液配比对原生质体产率影响较大;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用21%蔗糖,800转/min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油菜和新疆野芥体细胞杂种后代的菌核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病害,发病严重年份可以造成10%以上的产量损失.寻找菌核病抗源、选育抗病品种一直是油菜育种的重要课题.新疆野芥分布于我国西北部新疆地区,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性病害能力.利用离体叶接种、牙签法侵染和大田自然鉴定等方法,对新疆野芥与甘蓝型油菜的体细胞杂种后代衍生株系进行了抗菌核病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后代的抗病性高于对照品种中油821、中双4号和中双9号.并通过测定PAL,POD和PPO活性的变化来研究抗病材料的抗性机理.  相似文献   

19.
采用RAPD技术,以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03L1(黑籽)和03L2(黄籽)为材料,对200个10nt的RAPD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8个引物能在近等基因系间扩增出差异片段,其中6个引物在重复实验中表现出很好的重复性。这6个引物扩增出的6个特异片段可能是甘蓝型油菜黄籽基因的RAPD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