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比例对紫丁香( Syringa oblata)和小叶丁香( Sytinga microphylla)的生长和光合响应曲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铵态氮)∶m(硝态氮)=2∶2时,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最佳氮素营养用量分别为30、40 mmol· L-1,此时2种丁香的株高增量、地径增量、最大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当氮素水平为20 mmol· L-1时,紫丁香和小叶丁香的最适铵态氮硝态氮质量比分别为1∶3和2∶2。从2种丁香的生长量看,氮素形态对紫丁香的影响不大,但小叶丁香更偏好于硝态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素形态对菘蓝生长与活性成分的影响,为菘蓝栽培生产中高效利用氮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砂培法栽培菘蓝,以菘蓝根与叶的生物量、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及根系(R,S)-告依春、多糖含量为指标,研究菘蓝营养生长后期对3种氮素形态即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酰胺态氮(CO(NH2)2-N)的5种不同氮素浓度的响应。[结果]氮素处理增加了菘蓝叶与根的鲜质量,菘蓝的叶鲜质量、根鲜质量与根冠比对硝态氮的响应最为显著;叶片靛蓝、靛玉红、总生物碱含量与根系多糖含量对铵态氮响应最显著,而根系(R,S)-告依春含量则对硝态氮响应最显著,说明叶片与根系的活性成分对不同形态氮素响应存在差异。以2.5 mmol·L-1NH+4-N、5.0 mmol·L-1NO-3-N和10.0 mmol·L-1CO(NH2)2-N为最佳组合,该组合下菘蓝单株叶鲜质量、根鲜质量、总生物碱与靛玉红含量均为最大,分别为66.59 g、40.91 g、34.48 mg·g-1和2.26 mg·g-1。[结论]3种氮素配合施用能显著地影响菘蓝的生长与活性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是无机氮素的2种形态,其不同配比势必会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的养分性状。通过同等氮素用量、不同氮素形态配比(NH_4~+∶NO_3~-摩尔比分别为4∶1、1∶1、1∶4)处理,试图揭示其对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养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氮素形态占优,添加玉米秸秆白浆土的有机质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波动式下降。铵态氮在培养初期对于矿化作用的促进最为明显,硝态氮的优势在于培养中段,而铵态氮、硝态氮等比例供氮则可使微生物的矿化能力延续更久;矿化等量玉米秸秆,硝态氮占优处理下全氮含量丧失的幅度最大,而铵态氮则有利于全氮含量水平的稳定;速效养分含量在外源氮素供应下均降低明显。铵态氮、硝态氮等比例供氮更易使微生物消耗混料的碱解氮含量,从其所占全氮的比例来看,铵态氮更易降低白浆土中可利用氮素的含量,同样其对于有效磷含量的消耗亦有促进作用,因氨态氮对秸秆K+有替代作用而使速效钾含量的下降趋势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常见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苹果砧木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利用情况。【方法】以西府海棠(M.micromalus Hemsl)、新疆野苹果(M.sievesii(Ledeb)Roem)、富平楸子(M.pruni-folia(Willd)Borkh)和平邑甜茶(M.hupehensis(pamp)Rehd)等4种常见苹果砧木为试材,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铵态氮(NH4+-N,3.0mmol/L(NH4)2SO4)、硝态氮(NO3--N,2.5mmol/L KNO3和1.735mmol/L Ca(NO3)2)及铵态氮+硝态氮(NH4+-N+NO3--N,其中1.5mmol/L(NH4)2SO4和1.5mmol/L NH4NO3的浓度比为3∶1)3种氮素处理下苹果砧木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植物全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长势最好、生物量和植株全氮含量均最高的是平邑甜茶;西府海棠的叶绿素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及干质量均较低。4种苹果砧木幼苗的根系活力均表现为硝态氮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处理>铵态氮处理。3种处理中,铵态氮+硝态氮处理时4种砧木根系中的全氮含量均最高。对于平邑甜茶,铵态氮和硝态氮处理的干质量较高,且均显著高于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于富平楸子,以硝态氮处理的干质量高于铵态氮处理和铵态氮+硝态氮处理;对于西府海棠和新疆野苹果,不同氮素处理的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形态氮素对4种苹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综合分析认为,硝态氮对苹果砧木幼苗生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氮素及其不同形态配比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合理调控和施肥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以落叶松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常规种子质量检验规程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硝态氮及铵态氮不同配比对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的的影响;并且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在最有利于华北落叶松种子萌发供氮量20mmol·L-1时,不同氮素形态对华北落叶松种子的萌发有不同影响,在硝态氮∶铵态氮为3∶1时种子的萌发率和萌发速率最高;此供氮水平上幼苗株高、基茎生长量也达最大;单株总生物量在NO-3-N∶NH+4-N为1∶1处理时达到最高。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物量分配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随着生长季推移,根中生物量累积明显增加,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对生物量分配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总供氮量为20mmol·L-1、硝铵比为3∶1时落叶松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营养(NH_4~+-N、NO_3~--N)和光照强度(自然光、弱光)对菲胁迫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菲含量、光合特性、体内抗氧化系统和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和弱光条件下,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体内的菲含量分别为5.15和2.66μg·g~(-1),而硝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体内的菲含量分别为4.03和1.90μg·g~(-1),两种光照强度下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体内的菲含量均较硝态氮营养高。弱光和菲胁迫对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生物量和叶面积的抑制程度较硝态氮营养低。在自然光下,菲胁迫使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的CO_2呼出量增加了30.80%,硝态氮营养的增加了11.95%,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的CO_2呼出量增量较硝态氮营养高;在弱光下,菲胁迫对两种形态氮素营养的CO_2呼出量无显著影响。无论是否加菲,除自然光下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的CAT活性较硝态氮低外,SOD、POD活性在两种光照强度下均在铵态氮营养黄瓜幼苗中高。由此可见,与硝态氮营养相比,铵态氮营养能够提高黄瓜幼苗抵抗弱光和菲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以1年生红富士苹果幼树(砧木:天红2号/冀砧2号/八棱海棠)为试材,采用盆栽砂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和氮素水平[5 mmol/L(对照)和0.625 mmol/L(低氮浓度)]对苹果幼树生长及氮素吸收分配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氮素水平下,硝态氮处理的苹果幼树生长情况较好,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氮素质量分数、吸收、转移、分配量与铵态氮相比相对较高。对照浓度下,硝态氮处理能有效促进苹果幼树的侧生分梢、中心干延长梢、茎粗、生物量的增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促进氮素吸收运转和分配,硝态氮处理单株氮素吸收量相对于铵态氮增加63.70%,氮素分配量增加43.95%;低氮浓度下,除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中心干延长梢无显著差异外,硝态氮处理均有较好的表现,硝态氮处理单株氮素吸收量相对于铵态氮处理增加34.35%,氮素分配量增加21.69%。不同形态氮素通过影响氮素吸收、转运和分配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从而实现其对生长情况的影响,其中硝态对照处理影响最显著。硝态对照处理下的冀砧2号中间砧红富士苹果幼树可有效提高中心干的氮素吸收分配速率,为新生器官的建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咖啡氮肥肥料有效性,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NH_4~+和NO_3~-2种不同形态氮吸收速率、5种铵硝比例(10∶0、7∶3、5∶5、3∶7、0∶10)对咖啡生长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咖啡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铵硝混合营养下咖啡的生长明显优于单一形态氮素处理。在单一形态氮素条件下,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当2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时,铵态氮会抑制硝态氮的吸收,硝态氮促进铵态氮的吸收;铵态氮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硝态氮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但抑制了咖啡地上部分的生长。因此,在咖啡苗期,铵硝比例控制在7∶3~3∶7有利于咖啡生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素形式及浓度对小麦苗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上,三种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硝酸铵)的表现为:硝态氮>硝酸铵>铵态氮。对于水培生长的小麦幼苗来说,硝态氮更有利于其根系生长,且当硝态氮浓度为1 mmol·L-1时,根系生长最好。而后研究了不同浓度硝态氮对小麦抗旱性的影响,发现适当提高硝态氮浓度可以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小麦叶片含水量,使小麦对干旱有更强的抵抗力。上述结果为农业生产上通过合理施用氮肥以培育小麦壮苗及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小麦吸收氮素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西兰花品种碧绿为试材,采用双因素交互试验设计,设置3个灌水量水平——W1(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W2(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W3(田间最大持水量的40%)和3种氮素形态——N1(全硝态氮)、N2(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为7∶3)、N3(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为5∶5),研究不同灌水量与氮素形态对西兰花干物质积累(干重)、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的来看,在相同氮素形态下,西兰花干重、产量、氮肥偏生产力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相同的灌水量下,西兰花的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活性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铵态氮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与此正好相反。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当灌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硝态氮与铵态氮的比例为5∶5时,西兰花的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干重等性状均表现较优,是适宜当地西兰花生产的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11.
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5个不同形态氮素比处理水平对马铃薯体内氮素分布、块茎形成期的光合参数以及收获期的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比例为3∶9时,植株体内氮素含量及块茎中的氮素含量在成熟期最高,分别为21.77 mg.g-1和19.10 mg.g-1;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均随着铵硝比下降而升高,单施硝态氮时,光合速率为20.33μmol.m-2.s-1,气孔导度为342.00 mmol.m-2.s-1,胞间CO2浓度为224.67μmol.mol-1;铵硝比为3∶9时,马铃薯产量最高,为26.08 t.hm-2,较对照增加了28.1%.  相似文献   

12.
氮素形态对烟草叶片PSⅡ能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为材料研究了氮素形态(铵态氮和硝态氮)对烟草叶片光合光反应和光合能量分配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和等量比例(m/m,1∶1)铵态氮和硝态氮(简称“等量硝铵比”)三种氮素处理对烟草叶片潜在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影响不大。与NO3--N和等量硝铵比相比较,NH4+-N明显降低了烟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电子传递速率(ETR)、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类囊体膜两侧质子梯度和叶黄素循环的量子产额(ФNPQ)却明显增加了。铵态氮改变了烟草PSⅡ能量的分配,而硝态氮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个不同铵态氮/硝态氮配比(0∶100、10∶90、25∶75、50∶50、100∶0)的营养液,对苏州青、虹桥矮青2个白菜品种进行盆栽施肥试验,研究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铵态氮/硝态氮配比对不同品种白菜的生物量、叶绿素SPAD值有着显著的影响,同一配比氮源下不同青菜品种间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在铵态氮/硝态氮比例为25∶75时表现最好,随着铵态氮/硝态氮比例的进一步上升,2个白菜品种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下降;从不同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对白菜的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SPAD值)影响的角度看,品种虹桥矮青比苏州青表现敏感。适当增加铵态氮能显著增加白菜的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因此可以通过不同形态氮素比例调节和品种筛选提高白菜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以等氮量为前提,通过设置不同氮素形态配比来调控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组分数量,使土壤活性有机碳向肥力保蓄的方向转化。以混有玉米秸秆的白浆土为供试对象,通过添加等量氮素、不同氮素形态配比[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摩尔比为4∶1、NH_4~+-N∶NO_3~--N摩尔比为1∶1、NH4-N∶NO_3~--N摩尔比为1∶4)]来揭示其对混料活性有机碳组分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氮素形态配比,添加氮素均有利于秸秆白浆土混料中水溶性有机碳(water-soluble organic C,简称WSOC)的消耗,使之占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简称TOC)的份额降低;其中,铵硝等比例(NH_4~+-N∶NO_3~--N为1∶1)供氮更利于WSOC成分的分解,其次是以铵态氮占优(NH_4~+-N∶NO_3~--N为4∶1)的供氮处理,后者在降低WSOC在TOC中的含量的作用更为明显;3种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皆有利于微生物对混料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able organic C,简称ROC)的消耗,相比之下,以铵态氮为主要供氮形态时,微生物对ROC的消耗程度最大,其次是以硝态氮为主(NH_4~+-N∶NO_3~--N为1∶4)的处理;通过氮素形态配比对TOC含量的调控可间接改善ROC的产出环境,两者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铵态氮作为还原剂对ROC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而铵硝等比例及以硝态氮为主的供氮形态更有利于提高TOC中ROC的比例,前者效果更佳;铵硝等比例供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降低混料有机碳的稳定性,而铵态氮占优则更利于氧化稳定系数(Kos)的提高进而有益于养分固存。可见,调控氮素形态配比能够改善白浆土活性有机碳的含量水平,相关规律可作为氮素形态掺混肥研制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酰胺态氮、铵态氮及硝态氮3种氮素形态配比对基质栽培韭菜产量、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在等量氮素的前提下设置11个处理,即酰胺态氮、铵态氮、硝态氮配施比例分别为0-0-0(CK1)、100%-0-0(CK2)、0-100%-0(T1)、0-0-100%(T2)、50%-10%-40%(T3)、50%-20%-30...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对生育后期银杏Ginkgo biloba叶品质的影响,按1.00 g.盆-1的氮素水平对银杏2年生实生苗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银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间存在极显著差异(F根系活力=438.203>F0.01=4.456,F硝酸还原酶=1 103.357>F0.01=4.456),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在不同氮素形态及配比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F>F0.01);铵态氮部分替代硝态氮可降低银杏叶中硝态氮质量分数,并明显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共同影响,使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质量分数增加。以叶中硝态氮、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还原性糖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作为生育后期银杏叶品质衡量指标,以硝态氮∶铵态氮为75∶25和50∶50的配比较优。图6表2参12  相似文献   

17.
氮素形态对凤红桃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优化肥料配比,提高桃树产量和品质,以黄河冲积平原地区桃树中早熟品种凤红为试材,研究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形态氮素对桃园土壤pH、桃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铵态氮肥降低土壤的pH;各种氮肥处理均增加桃树的叶面积和新梢生长,促进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提高,从而增加果实产量和改善品质,以m(铵态氮)∶m(硝态氮)为2∶1配施效果最好,株产量和单果质量分别达31.8kg和236g,比对照分别增加43.9%和19.2%。合理配施不同形态氮素有助于高产稳产果园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二色补血草的氮素需求,尤其是营养液中氮素形态(NO3^-和NH4^+)和适宜其生长的营养液浓度,进行了2个室内水培试验。1)氮素形态试验:在总氮素浓度为7.14 mmol/L的情况下,设置硝态氮与铵态氮的5种配比即c(NO3^--N)∶c(NH4^+-N)为100∶07、5∶25、50∶50、25∶75和0∶100;2)营养液浓度和氮素形态试验:设置营养液浓度3组倍数处理(1倍、1/2倍和1/8倍,其中总氮素浓度为7.14、3.57和0.90 mmol/L),每组之下再设3种硝铵配比即c(NO3^--N)∶c(NH4^+-N)为100∶0、50∶50和0∶100,共9个处理。处理时间26 d。结果表明:2种形态氮等比例供给时,二色补血草的总干重、地上部干重、总根重、根长密度均显著高于纯硝态氮和纯铵态氮处理;供应纯铵态氮时,生长最差,叶片脯氨酸(植物逆境响应指标)含量显著增加(纯铵态氮比纯硝态氮在1倍、1/2倍和1/8倍营养液浓度下分别增加62.4%、46.6%和111.4%),并出现严重的铵毒症状(幼叶叶缘焦边,根系黑褐坏死);1/2倍标准浓度(其中总氮浓度为3.57 mmol/L)营养液且等比例混合态氮条件下,二色补血草生长最好。根据二色补血草野生土壤条件推测,二色补血草是喜硝态氮植物,本研究证实了这一推论,但最适合其生长的硝铵配比为50∶50。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季节性变暖,高温已经成为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为明确花后初期高温胁迫诱导玉米籽粒败育的影响,分析不同形态氮素对花后初期高温胁迫下同化物合成及其在籽粒中转化积累的调控效应,采用自然温度CK和增温处理HT 2个处理,副区为3个氮素配比N1(硝态氮∶铵态氮=100∶0)、N2(硝态氮∶铵态氮=50∶50)、N3(硝态氮∶铵态氮=0∶100),对“郑单958”玉米品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花后初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含量(SPAD),降低了玉米的受精率和结实率从而导致玉米的产量降低。但在高温条件下施用氮肥,能有效缓解高温对玉米造成的伤害,其中不同氮素配比中,HTN2处理效果最好,HTN3次之,HTN1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氮素形态对小麦生育后期干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特性,结果表明:(1)小麦花后籽粒干重及地上部总干重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而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的干重均随着生育进程呈下降趋势;(2)氮素形态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有显著影响.硝态氮处理下小麦花后地上部总干物质量最高,并且随着生育进程,干物质在旗叶、穗下节、穗下鞘、颖壳中分配比例降低,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高于其他2个处理.(3)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3种氮素形态处理下小麦产量分别为7250.0,7575.3和7156.2 kg/hm2.在此试验条件下,硝态氮处理增产效果最佳,较酰胺态氮处理增产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