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提出的改进型直槽槽轮机构克服了普通直槽槽轮机构在拨销进入和退出槽轮时类角加速度不为零的缺点,同时其设计,制造并不比普通直槽槽轮机构复杂很多.因此它适用于轻工、食品机械特别是高速或重载条件下的间歇分度运动场合,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槽轮机构一种新曲线槽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常用直槽槽轮机构在销轴进、出槽轮槽口时产生冲击的问题,采用圆向量函数的矢量回转和坐标变换的方法,在保证槽轮和销轮转动角度关系不变,并将压力角控制在可用范围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新的槽轮曲线槽,并给出了其数控铣床加工的刀具轴线轨迹。以槽数4、销轮和槽轮中心距33 mm、销轴半径2 mm、铣刀半径2mm为例,设计曲线槽槽轮机构;用槽轮角加速度与销轮角速度平方的比值表示冲击大小,结果为:销轴进入槽轮槽口时该比值为0.00,但销轴出槽口时相对直槽冲击有所增大,该比值约为-1.96,最大压力角增为12.19°;而对于同样尺寸的直槽槽轮机构,销轴进出槽轮槽口时比值分别为1.00和-1.00,最大压力角约11.69°。所设计的槽轮机构可消除销轴进入槽轮槽口时的冲击,并可用于工程实际中。  相似文献   

3.
螺旋槽轮式排种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螺旋槽轮式排种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充填机理。将两个不同螺旋角的螺旋槽轮和直槽轮进行了比较研究。说明了槽轮的螺旋角度和转速对排种性能的影响。性能实验论证了螺旋槽轮式排种器的播种均匀性系数低于0.505,达到了小麦精量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油菜移栽机设计了一套槽轮间歇式送苗机构。通过建立送苗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确定以送苗机构驱动扭矩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落苗时间与槽轮间歇停顿时间关系、链接数目与苗杯数量关系为约束条件,通过Matlab数值分析,得出满足约束条件的较优方案,即二指六槽式槽轮间歇机构驱动扭矩为87.2 N·m,间歇停顿时间为0.4 s。试验表明,优化后的机构运动流畅,送苗准确率可达92.9%。  相似文献   

5.
根据水稻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 ,在原水稻插秧机研究基础上 ,综合国内插秧有序与抛秧浅栽的特点 ,设计了水稻营养钵育苗全自动栽植机。文章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结构 ,并通过对单、串联槽轮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比较 ,确定出该机的最佳间歇运动机构——串联槽轮机构 ,实现水稻钵育苗有序、准确的供给与栽植  相似文献   

6.
吊篮式移栽机具有成穴和移栽一次完成的特点,但是在使用时喂苗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且易出现漏苗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旋转杯式喂苗机构,该机构利用外销多槽轮机构带动苗杯进行间歇式转动,可以给工作人员充足的时间进行投苗,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移栽效率;利用ADAMS平台,对槽轮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槽轮机构角速度曲线和角加速度曲线;通过移栽单体试验,得出合适的移栽频率为58~66株/(min·行)。  相似文献   

7.
1小麦常量和少量播种机械化技术 1.1技术特征 常量和少量播种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小麦播种机械化技术.该技术以使用外槽轮式排种器的谷物条播机为特征.常量播种技术所用的播种机,通常使用小槽轮排种器(NJ210-80),播种麦类作物排种均匀性较好,适于播量较大的小麦播种;少量播种技术所用的播种机,通常使用斜外槽轮、细外槽轮、螺旋细槽轮等排种器,这些排种器的排种均匀性均优于小槽轮排种器,适于播量较小的小麦播种.  相似文献   

8.
针对外槽轮排肥装置施肥作业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一种风送式集中排肥装置及同步施肥控制系统。通过台架试验比较直槽、交错槽和螺旋槽3种排肥轮结构的排肥性能,并建立排肥轮转速与排肥速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基于北斗+GPS系统和限幅平均滤波算法提高行驶速度的监测精度,并据此开发施肥控制系统。结果表明:1)排肥轮转速为10~60 r/min时,螺旋槽结构排肥轮具有较好的排肥性能,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15%和1.57%,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4%。2)排肥轮转速<60 r/min时,施肥控制系统的施肥调整响应时间<0.85 s;当理论施肥量和平均作业速度分别为300~600 kg/hm2和5.22 km/h时,施肥准确率>95%。该风送式集中排肥装置及施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同步、精量和均匀施肥作业。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播种不均匀和伤种是我国目前运用最广的外槽轮排种装置的主要缺点,在播大粒种子时尤甚,至今对它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尚无全面的研究。(1953) 在内槽轮排种装置的研究中发现它有改善排种性能的效果,但并末涉及对大粒种子的适应性问题。本试验根据内槽轮之工作原理,参考了沽氏的研究。设计了新的圆环式排种装置,鉴于内槽轮之槽面对排种并无有利作用故改为平面圆环,杯体也重新设计。(见附图)进行了播种小麦和大豆工作性能的试验,以求在改进排种装置性能方面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区推广的铺膜播种机,排肥机构多采用机械搅拌,自流式排肥或选用播种机的外槽轮式排种器,它们在使用中均存在排量不均匀,停止排肥时封闭不严密等缺点。开穴播种器工作不可靠,多发现种子偏移穴孔,出苗后需重新人工放苗。本文提的半开式槽轮排肥机构和梯形内舌鸭嘴开穴器,解决了上述问题,作者通过田间对比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样机具有较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圆盘式精密播种制钵机的钵盘定位精确、冲压机构和钵盘机构之间运动配合紧凑、易发生运动干涉等问题,在分析圆盘式精密播种制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精密播种制钵工序,对制钵机中的冲压机构和钵盘机构分别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两者的运动配合规律,推导出相应的位移方程,并在VB6.0平台上进行运动学仿真模拟,得到了避免机构运动发生干涉的条件和满足机构运动要求的设计参数,实现了圆盘式精密播种制钵机的精密播种和营养钵体制造功能.机构运动仿真表明:冲压制钵的时间在一个运动周期内所占的比例应小于58.4%,制钵机可以避免运动干涉,实现精密播种和制造营养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应用于李干脱核机中将李干翻转180°的机械手原理方案的设计和分析。文中着重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制定了机械系统方案;夹持机构中机械手手部的设计与分析;提升机构中圆柱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翻转机构中半转马氏机构的设计与分析;分度机构中齿轮—槽轮组合机构的设计。该原理方案已应用于产品设计上,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对于机械式机械手的设计与分析以及在教学上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工农-5型手扶拖拉机配套深翻锄的工作部件是一种挖掘式耕作机构,它能实现土垡原行翻转,适合林业苗圃、茶园、果园等的行间翻耕作业.本文叙述了采用直观、简明的几何综合法进行该机构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根据锄齿工作轨迹的要求用转动中心曲线和相对运动原理设计四杆机构的过程;通过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求出了锄尖的速度和加速度;并初步分析了受力及其平衡,经过轨迹复演检验和田间实测证明耕深、沟底平整度和工作稳定性都达到了设计和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加大耕耘机械的耕耘深度,利用链条运动特点,研究新型旋耕机构.介绍该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的求法,并对深旋耕机主要工作部件进行运动分析,证明深旋耕机运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深旋耕机设计制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耕作刀具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部件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作业质量。方法 采用C型弯刀、直刀、深耕刀以及一种优化设计后的刀具组合形式(直刀与深耕刀组合),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进行刀轴转速为180、280、380和510 r/min的田间原位耕作试验。结果 C型弯刀能够创造连续完好的种沟,但耕作过程中大部分土壤破碎体被抛洒至种沟外,回填效果最差。深耕刀具有良好的耕作碎土性能,创造的种床连续、完整但边界不规则,在耕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土壤扰动范围。直刀可控制种沟边界,但刀轴转速为180和510 r/min时不能耕作出连续的种沟,刀轴转速为280和380 r/min时耕作形成的土壤破碎体过大(平均质量直径>40 mm)。组合刀得益于直刀与深耕刀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形成的种沟形状、土壤破碎体回填效果、破碎程度和能耗方面均具有突出优势。结论 在田间地表秸秆集中处理条件下,推荐使用组合刀作为黏性水稻土的带状旋耕式小麦免耕播种机的耕作机具。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副低代原理,将平面凸轮机构代换为平面连杆机构,运用圆向量函数建立代换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矢量方程式,通过计算虚拟连杆的杆长和方向,求得凸轮实际廓线、曲率半径和压力角的表达式。并给出用圆形刀具加工凸轮时刀具中心的轨迹方程。运用该方法详细分析了滚子直动和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的凸轮设计问题,并对平面凸轮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工程力学点的复合运动理论,分析了卧轴式旋耕机刀齿运动速度的图解过程,首次提出了刀齿切削速度、入土角和工作深度等主要工作参数的图解方法。这种方法直观、简单,可应用于收获、播种等农机具工作参数的分析设计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玉米秸秆和青贮揉搓加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作者设计并研制的双轴卧式全混合日粮混合机的揉搓部分的主要结构。为了优化其结构与运动参数,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5个试验因素进行了物料揉丝率及物料碎粉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其结构与运动参数的合理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