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6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补充营养材料对洋虫产卵前期、卵期、产卵量、雌虫寿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用全麦粉作为洋虫成虫的饲料,可以缩短成虫的产卵前期,增加产卵量,产卵前期平均为6.50 d,平均产卵量为78.70粒.所以,就繁殖种群而言,在洋虫羽化后饲喂全麦粉有利于种群获得更大的产卵量,更有利于种群的繁殖.  相似文献   

2.
喜树碱对桔小实蝇成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观察了利用化学不育剂喜树碱处理的桔小实蝇种群和对照种群在28(±2)℃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力情况,通过研究其产卵前期、雌雄成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平均存活率以及存活曲线等种群生命参数分析喜树碱对桔小实蝇成虫的影响。结果表明,5000mg/L与10000mg/L分别处理120h的2种群产卵前期明显长于对照;雌虫寿命仅5000mg/L,72h处理的种群显著短于对照,4个处理种群雄虫寿命均明显短于对照;10000mg/L,120h处理的种群产卵量最少,单雌产卵量仅为123.04粒,而对照单雌产卵量可达211.85粒;4个处理种群与对照相比,其平均存活率、平均存活时间均小于对照,4个处理种群与对照的存活曲线均属于存活曲线基本模型I,即桔小实蝇成虫大多数均能实现其平均寿命,待达到固有的寿命时才死亡。因此说明当喜树碱处理浓度与处理时间达到足够时,可引起桔小实蝇种群在繁殖和生长发育上存在一定的劣势。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成虫期补充营养对井上蛀果斑螟种群动态的影响,在室内研究了8种不同补充营养和蒸馏水处理对其成虫寿命、产卵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取食蒸馏水的处理,产卵前期显著长于除取食糖醋酒液2[V(白糖)∶V(醋)∶V(酒)∶V(蒸馏水)=3∶1∶6∶80]外的其余处理;取食5%红糖水和5%蜂蜜水的处理,产卵前期显著短于其余处理;取食5%白糖水的处理,产卵期显著长于除5%红糖水和10%白糖水外的其余处理,取食10%红糖水的处理,产卵期显著短于除蒸馏水外的其余处理。取食糖醋酒液1[V(白糖)∶V(醋)∶V(酒)∶V(蒸馏水)=3∶1∶3∶80]和糖醋酒液2的处理,雌虫寿命显著长于除取食10%白糖水外的其余处理;取食5%白糖水的处理,雄虫寿命显著长于除取食糖醋酒液1外的其余处理;取食10%红糖水处理的雌、雄虫寿命均最短。取食10%蜂蜜水和糖醋酒液1处理的产卵高峰期出现最早,均出现在成虫羽化后第4天,而取食糖醋酒液2和蒸馏水的处理无产卵高峰期。雌虫平均单雌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均以取食10%白糖水的处理最高,取食蒸馏水处理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低,取食10%红糖水处理的卵孵化率最低。综合分析,8种补充营养处理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与生殖均有影响,以补充10%白糖水对成虫寿命和生殖的促进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补充不同营养对梨小食心虫成虫寿命和生殖的影响,为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及其种群动态的准确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为(26±0.5)℃、湿度(RH)为(70±10)%、光照LD15∶9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以6种不同营养物和蒸馏水作为补充营养,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饲养,每天观察并记录成虫的产卵、存活及卵的孵化情况。【结果】取食5%蜂蜜水处理成虫的产卵前期最短,显著短于取食5%白糖水处理外的其他处理;以取食糖醋酒液处理成虫的产卵期最长,显著长于取食蒸馏水和2.5%蜂蜜+2.5%红糖混合液的处理;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以取食5%蜂蜜水的成虫最高,分别为71.20粒和95.56%,而以取食蒸馏水的成虫最低;取食蒸馏水的雌雄虫寿命最长,取食5%红糖水的雌雄虫寿命最短。取食5%蜂蜜水、糖醋酒液和5%白糖水处理的产卵高峰出现最早,均发生于雌虫羽化后的第6天。【结论】供试6种补充营养对梨小食心虫的繁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行为测定仪、电生理等法,研究分别取食3种营养源(蔗糖水、红糖水和蜂蜜水)的小菜蛾成虫的嗅觉行为、触角电位反应、产卵量和产卵节律。结果表明,补充营养显著提高小菜蛾雌蛾对寄主植物成分——异硫氰酸丙烯酯的趋性,但不同营养源处理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补充营养不会显著影响雄虫对雌虫性信息素的触角电位反应;补充营养的雌成虫产卵量显著高于蒸馏水对照组,其中取食蜂蜜水的平均产卵量最大(106.7粒)。从产卵节律看,羽化后当天各处理组的小菜蛾均可产卵,其中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蒸馏水的3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4日龄起产卵量逐渐降低;取食红糖水的2日龄雌成虫产卵量达到峰值,从3日龄起逐渐降低;同时取食蜂蜜水、蔗糖水和红糖水小菜蛾产卵历期(13d、12d和11d)长于蒸馏水(7d)对照组。研究结果可为揭示小菜蛾成虫营养与其重要生命过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又名九龙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饲用昆虫.对其生长环境和人工饲料的研究是实现洋虫规模化饲养的关键.笔者在恒温和常温饲养条件下,观察了不同饲料对洋虫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活跃程度、取食习惯、生长周期、繁殖和生长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饲料2个因素中,饲料对洋虫生长发育影响最显著.谷物饲料可使洋虫生育周期缩短.性成熟期提前,2次产卵间隔时间变短,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其一生的产卵量;研究还发现,洋虫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更为活跃,寒冷、干燥的环境会使处于不同形态的洋虫生长缓慢、发育滞后.  相似文献   

7.
叉角厉蝽作为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能够捕食多种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为明确不同性比对叉角厉蝽雌雄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在室内条件设置3∶1、2∶1、1∶1、1∶2、1∶3共5种雌雄成虫性比处理,研究不同性比对叉角厉蝽产卵前期、平均单雌产卵量、孵化率和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显示,性比为1∶2时产卵前期最短,孵化率最高;性比为1∶1时平均单雌产卵量最多,雌雄成虫寿命最长;性比为1∶3时雄虫寿命最短;性比为3∶1时雌虫寿命最短。叉角厉蝽的产卵前期随雄虫比例增加而先缩短后延长,孵化率先增加后降低;产卵前期随着雌虫的增加而延长,孵化率随着雌虫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性比中雌性或雄性的增加叉角厉蝽的产卵量和雌雄虫寿命呈降低的趋势;性比对叉角厉蝽繁殖力及雌雄虫寿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Assara inouei Yamanaka成虫存活及繁殖的影响,明确该虫对高温的适应性,为准确预测预报该害虫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25℃恒温为对照,将井上蛀果斑螟羽化12 h内成虫在35、38、41℃高温下,分别处理1、2、4、6 h后移至25℃适温继续饲养,观察短时高温处理后成虫的存活、寿命、产卵及卵孵化情况。【结果】成虫期短时高温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显著影响。随处理温度的升高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成虫存活率逐渐降低,寿命和产卵期逐渐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和产卵高峰期产卵量亦逐渐减少,卵孵化率下降,但产卵前期无明显变化。其中,35℃处理1、2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卵孵化率和对照无显著差异,而产卵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与对照差异显著。41℃处理4、6 h成虫的存活率、寿命、产卵前期、产卵期、单雌平均产卵量、卵孵化率较对照及35℃相同时间处理差异显著。【结论】短时高温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的存活及繁殖有不利影响,且随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影响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9.
迁飞对褐飞虱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期从虫源迁出地和迁入降落地采集待迁出与迁入、尚未产卵的成虫,分别在实验室单对接虫、饲养、产卵及田间笼罩繁殖,比较了褐飞虱迁飞对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虫源地迁出个体的平均产卵量为(233.7±78.6)粒,迁入种群个体的平均产卵量为(379.5±63.2)粒,经长距离迁飞后平均产卵量增加62.4%。田间笼罩饲养,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稻株上二者的单对繁殖量分别为(53.5±37.9)头、(186.7±72.8)头和(139.0±73.2)头、(264.8±70.9)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初步说明,长距离迁飞对褐飞虱的生殖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吕要斌  章金明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2):2202-2203
研究不同营养条件对小菜蛾成虫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以清水为对照,分别喂饲小菜蛾20%蔗糖、20%葡萄糖、20%蜂蜜,测定在25 ℃、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小菜蛾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及清水对照组相比,补充营养组明显延长小菜蛾成虫寿命。在20%蔗糖营养且单独饲养条件下,小菜蛾雌虫的平均寿命最长,为30.8 d;在20%葡萄糖营养且配对饲养条件下,小菜蛾雌虫的平均寿命最短,为15.5 d;20%蜂蜜营养条件下产卵量最多,平均每头产卵112.3粒;20%葡萄糖营养条件下产卵量最少,平均每头产卵35.4粒。此外也考察了饲养条件(单独饲养、配对饲养)对小菜蛾成虫寿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幼虫期营养对甜菜夜蛾生殖力及卵巢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幼虫期营养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笔者以周期性和突发性饥饿处理4、5龄甜菜夜蛾幼虫,结果表明,饥饿处理后蛹重下降,蛹期延长,羽化率和成虫交配率降低。以5龄幼虫的突发性饥饿影响最为显著,5龄幼虫饥饿处理36h时,产卵量仅为对照的56.8%。幼虫营养缺乏,可使产卵前期延长,卵期和雌蛾寿命明显缩短。5龄幼虫饥饿处理24h、36h,雌蛾卵巢管长度比对照分别缩短29.1%和36.1%,卵巢鲜重下降28.4%和30.9%。周期性饥饿处理只有5龄处理12h的影响较明显。突发性饥饿处理可引起卵巢内卵黄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在不同的营养条件下,雌蛾的产卵量与卵巢中的卵黄蛋白含量、产卵量与蛹重之间均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饲料、温度、成蝇密度对家蝇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有奶粉的饲料饲养幼虫或成蝇,家蝇产卵量最大。最适产卵温度是24℃,产卵温域是12.5~35.3℃。每对平均产卵量与成蝇对数成负相关。群体最适产卵密度是19498对/m3。  相似文献   

13.
甘藍夜蛾成虫需要取食糖类物质作为补充营养后,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活动。成虫寿命一般8~10天,产卵期約4~7天。雌雄蛾均在夜晚一定时间内进行飞翔、取食、交配、产卵等活动。本试验观察到雌蛾产卵量一般为800~1500粒,最高达2822粒。卵的孵化率超过90%。雌雄蛾均有多次交配现象。雌蛾经人为地与雄蛾完全隔离后,能产下不受精的卵,产卵量低,卵粒不孵化。成虫取食糖类物质,比以清水或非糖类物质作为补充营养产卵高3~5倍。田间观察到成虫在多种蜜源植物上取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同种成虫的气味对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交配期间性比调节的影响,设置对照(无气味)、已交配雌虫、未交配雌虫和已交配雄虫等4种气味源,分别处理单对刚羽化成虫24 h,然后用幼嫩豇豆(Vigna unguiculata)豆荚单头饲养被测雌虫,观测每日所产子代的性别和数量,计算子代性比。结果表明:已交配雌虫气味处理的子代雌虫数(22.80头)最少,跟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同对照的子代性比(0.31)相比,已交配雌虫和未交配雌虫的气味分别导致子代性比显著提高和降低,子代性比分别为0.48和0.22,而已交配雄虫气味对子代性比无显著影响。4个处理中,仅已交配雌虫气味处理的雌虫在产卵最后1天的日性比达到1.00,即雌虫体内的精子已消耗殆尽。成虫气味源对雌虫产卵天数没有明显影响。实验结果说明,普通大蓟马在交配期间能依靠嗅觉判别周边雌虫的交配状况,然后通过调控雌虫的获精数量,实现对子代性比的自调节。  相似文献   

15.
The feeding and oviposition behavior of the brown planthopper (BPH), Nilaparvata lugens on two transgenic indica rice homogenous genotypes (B1 and B6) with cry1Ab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and transgenic restored line of hybrid rice (MSA) with SCK gene (a modified CpTI gene) were measured, compared with those on their corresponding non-transgenic parental cultivars Jiazao935 and Minghui86 performed by BPH. Under the selection condition of host plants by BPH, loading percentage, oviposition preference and laying egg number of BPH both on transgenic cry1Ab rice and transgenic SCK ric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n their controls, while their total number of probing wound caused by PBH expect for feeding on B1 plants was markedly more than that on the control. In contrast, under the non-selection condition, total number of probing wound caused by BPH on either transgenic cry1Ab rice or transgenic SCK rice was pronouncedly more than those on their controls. Conversely, their honeydew amount excreted by BPH after feeding for 24 h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n the control. As a conclusion, three tested transgenic rice genotypes with insect resistance acted adverse effect on BHP feeding, and no marked effect on BPH oviposition.  相似文献   

16.
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对重庆地区松褐天牛的食性、产卵寄主、产卵选择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松褐天牛成虫喜欢在马尾松、雪松、湿地松上栖息、取食和产卵,对罗汉松、园柏和柳杉取食相对较少,对怪柳和水杉几乎不取食;室内观察显示,成虫产卵前期为(5.74 0.27)d,产卵高峰期持续时间较长(约1.5个月),而产卵始期和末期时间较短,雄虫寿命(65.11 13.37)d,雌虫寿命(75.78 15.41)d;成虫一生的产卵量(155.89 67.22)粒。对有效控制松褐天牛的发生危害和松材线虫病在西南地区的传播蔓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比较测定褐飞虱在转cry1Ab基因籼稻(B1、B6)和转SCK基因杂交稻恢复系(MSA)及各自亲本对照上的取食与产卵行为。在自由选择寄主植株条件下,褐飞虱于转cry1Ab基因籼稻和转SCK基因杂交稻恢复系上的着虫比率、产卵选择性和产卵量与各自对照嘉早935和明恢86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取食总痕数除B1外则均显著高于对照。在非自由选择寄主植株条件下,褐飞虱不论于转cry1Ab基因籼稻上还是于转SCK基因杂交稻恢复系上,其取食总痕数均显著多于各自对照,而取食24 h后排泄的蜜露则恰反之。综合可见,3个供试抗虫转  相似文献   

18.
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短时高温暴露对褐飞虱成虫存活和生殖特性的影响,为褐飞虱种群发生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初羽化24 h内的褐飞虱成虫,辨别雌、雄后放入平底玻璃管内,每管5对,置于水浴循环仪中进行高温暴露处理,设置6个靶标温度,分别为33、35、37、39、39.5和40℃,误差范围0.02℃。高温处理时以25℃为起点温度,然后以0.1℃/min的速度上升至靶标温度,待靶标温度恒定后,在靶标温度下处理2 h。处理结束后,将褐飞虱转移到25℃的人工培养箱中,1 h后观察记录其存活情况,以未经过高温处理的褐飞虱成虫为对照。随后研究其存活率、产卵量及后代存活能力是否发生变化。【结果】33-37℃对褐飞虱雌、雄虫的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而39-40℃下暴露2 h,雌、雄虫的存活率显著下降,其中39.5℃下暴露2 h,雌、雄虫存活率均低于50%,40℃下暴露2 h,雌、雄虫存活率仅为4.5%-6.7%,且成虫存活时间不足24 h;不同高温暴露2 h后,褐飞虱雄成虫逐日存活率曲线坡度较雌成虫陡;在35-39.5℃范围内暴露2 h,褐飞虱的产卵前期有所延长,尤其在39.5℃下暴露2 h,每头褐飞虱雌虫的平均产卵前期达6.3 d,与对照(25℃)的产卵前期3.5 d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在35和39℃暴露2 h,产卵前期显著延长,分别达到4.4和4.4 d(P<0.05);高温暴露对褐飞虱雌成虫产卵量也有明显的影响,33、35、37、39及39.5℃分别暴露2 h,每雌产卵量显著从25℃的365.5粒下降至165.4、194.6、146.7、301.6和234.7粒(P<0.05);高温暴露对褐飞虱后代孵化率和性比均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后代总存活率有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度上升,F1代若虫总存活率由对照(25℃)的80.4%下降至61.8%-75.5%;褐飞虱成虫在33-39.5℃高温下暴露2 h,其F1代若虫总存活率比对照均下降,而除35℃(75.5%)外,其他温度暴露后,均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40℃下褐飞虱停止产卵活动。此外,高温暴露还能使褐飞虱的产卵节律和孵化节律发生变化,经39.5℃高温暴露2 h后,较33、35、37和39℃高温处理及对照的产卵高峰期和后代的孵化高峰期推迟。【结论】在39-40℃高温暴露下,褐飞虱成虫存活及产卵量和后代总存活能力显著下降,39℃及以上高温对褐飞虱存活与生殖具有一定的威胁。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人工大量繁育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的技术问题,选用麻天牛(Thyestilla gebleri)作为花绒寄甲1龄幼虫的替代寄主,利用人工饲料饲喂成虫,在实验室中连续饲养4代花绒寄甲,统计分析每一代花绒寄甲成虫产卵量、产卵前期、雌雄性比、体长、体宽、体质量、卵的孵化率以及下一代幼虫寄生率等指标,分析人工饲料和替代寄主对室内多代饲养花绒寄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绒寄甲成虫的体长、体宽、体质量随着室内饲养代数的增加而减小;花绒寄甲成虫的产卵前期也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而延长;随着室内饲养代数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平均每头雌虫的产卵量增加;使用替代寄主繁殖4代后出现成虫雌雄性比不符合1∶1的情况;室内饲养4代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和初孵幼虫的室内寄生率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各个繁殖生物学特性指标的比较发现,人工合成饲料A的产卵前期明显延长,以麻天牛为替代寄主时,繁育出的后代雄虫数量明显多于雌虫。综上可见,室内饲养多代后对花绒寄甲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有影响,虽然能完成室内人工大量繁育花绒寄甲的需求,但会出现一些体征下降的趋势,平均产卵量会升高。  相似文献   

20.
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密度对其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悬铃木方翅网蝽(Corythucha ciliata(Say))若虫密度与其羽化成虫的性比、寿命和产卵量的关系,发现若虫饲养密度与性别分化和成虫寿命无显著关联,而对单雌产卵量有一定影响,10头若虫/叶时的单雌产卵量最高,达到171.8675粒/♀,显著高于2~4头若虫/叶的95.3333~100.1250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