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07—2020年安徽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从财政自主度、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三个维度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这一负向影响效应仅限于安徽再生型和成熟型的资源型城市,而对衰退型资源型城市的影响不显著。门槛回归结果显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高能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弱化财政分权对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利影响。优化省内财政分权体制、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策略以及提升环境分权水平能进一步推动安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2.
通过探讨地方政府发展农业保险的激励问题,为地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选取近年来各省具体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对政府财政分权制度、异质性区域的财政竞争情况和专项转移支付3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农业资产的固定投资对保险财政未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反而能通过财政分权制度的牵引,共同促进农业保险的激励;在区域农业保险分配方面,地方政府没有明显偏向;总体的保险市场发展状况与地方农保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空间异质性特征完善保险激励体系,从而帮助农业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萨缪尔森条件及供给-需求模型,采用SSM信息准则及动态主成分对财政分权、教育产出及受益指标进行优化,对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来自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更多地流向经济相对领先的地区;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地区财政分权度产生了两个方向的结果,一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配置效率提高,而另一些地区则导致配置效率降低;相关变量分析表明,农业市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受益程度具有负面影响,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农村对有限公共产品的偏好与能力,从而提高义务教育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PPP模式是指由私营部门获得公共部门的授权,为公共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运营项目,通过充分发挥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自优势,可以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效率,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应用。而我国当前正处深化改革、城镇化建设和地方债务加大的特殊时期,公共部门自有资金紧张,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受限,需要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以自有和运营资产的方式,来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因此PPP模式在我国也应运而生。以我国环卫行业为例,特别是在部分三四线城市,落后的环卫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市民对市容整洁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卫效率,PPP模式在我国环卫行业率先实行,海南省更是作为先驱进行了尝试,本文对海南省采用PPP开展环卫外包的模式、运作进程以及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力求为其他PPP环卫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基本公共资源内涵的界定,从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5个维度11个指标构建了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份的一体化配置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基本公共资源一体化配置水平总体偏低,区域发展差异较大,一体化配置水平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和区域综合发展实力密切相关,还与地方政府采取的城乡一体化政策相关。  相似文献   

6.
在财政分权框架下,将货币引入效用函数(money-in-utility,MIU)讨论了均衡点处消费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最优化问题。在财政分权的框架下,货币和货币的供给在长期都不对均衡的经济产生影响,即货币是超中性的。最后给出了加入货币之后财政分权体系的社会最优的决定方程。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8):101-102
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不断扩大,转移支付体制在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平衡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地方财政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了中央政府急需解决的难题。下面笔者就财政转移支付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来源于入世后外向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繁荣的中国式"荷兰病"理论出发,分析中国式荷兰病通过"体制惰性效应"对中国财政收支体制与财政收支政策的诸多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财政收支状况改善的同时,不仅我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明显恶化,而且社会财富加速向公共部门集中,"国富民穷"现象突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受到较大制约。因此,应及时对个人、企业进行实质性减税,积极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范围及领域,增加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农业的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权利与义务,从而确保中国经济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产品优化配置原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相偏离,产业间和地区间供给不平衡等现象,而且供给主体单一,各级政府的供给责任划分不明晰。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公共资源在农村各产业间、地区间的优化配置应坚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政府与市场、各地方政府与中央相协调,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等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土地财政"又是政府行为的功能异化行为。因此,研究"土地财政"现象可以清晰地揭示公共资源资本化和政府行为异化所产生的经济危害,为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和约束政府的行为寻找理论依据和对策。一、"土地财政"对经济的危害"土地财政"对经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为中国的养老事业提出了巨大挑战和新的难题,传统由政府主导投资的养老模式由于融资渠道单一,且严重依赖于政府财政,已随着土地财政的逐渐枯竭而难以为继。而公私合营(PPP)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模式,是公共部门、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等在某些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或运营中进行相互合作的一种制度安排,可以通过公私双方优势互补和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从而降低和分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风险,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由此可见PPP模式是助推新型养老事业的有效利器和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2.
刘力华  周虎  侯圣清 《农学学报》2014,(6):112-115,124
应用2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分析财政分权、亲贫式支出与减贫的关系.研究得出财政分权不利于减贫,在中国的政治体制环境下,财政分权会导致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增加基础建设类生产性投资,相对减少有利于减贫的服务性公共投资,也即亲贫式支出.亲贫式支出与财政集中结合起来对减贫的作用才能更加明显,如果财政分权程度高,亲贫式支出虽然绝对值增加,但是相对值仍下降,会进一步增加贫富差距,不利于社会公平与减贫.财政分权程度对于亲贫式支出减贫的作用存在一个临界值,财政分权程度小于该值,亲贫式支出减贫作用明显;财政分权程度超过该值,亲贫式支出不利于减贫.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政府实现良好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深化各项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廓清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本质。服务型政府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为主要目标,将有限的公共资源优先用于公共服务支出。服务型政府是由法制政府、电子政府和效率政府等结构要素共同支撑的全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服务型政府是公民需求导向型的政府,体现为从‘以政府为中心的重管制模式”向‘以满足公民需要为中心的公共服务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对1993-2012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经研究发现,总的来看,中国式财政分权制度显著促进地方基础设施的提供;就东、中、西部来看,财政分权促进地方基础设施提供的影响程度却不一样,西部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弱。  相似文献   

15.
因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和历史欠账等多项因素的交叉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城乡和区域不均衡现象更加突出,而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优劣则直接影响该地区的发展进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村地区120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同板块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部门、市场和民间组织有机配合;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及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机制;把握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的优先序,选择灵活性针对性强的供给服务;促进"电子化公共部门"的建立,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杨杰  王骥 《甘肃农业》2011,(12):32-3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最初是作为推动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的,无论从“十一五”规划纲要,还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等文件来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问题是财政体制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而且越来越强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及其重要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农村信息化工作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新时期,发展农村信息化的重点任务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整合全社会资源,对城乡资源进行统筹,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突出的“土地财政”问题,利用199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转型期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和价格是否由财政分权和经济目标考核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在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通过出让更多的土地来获得收支平衡,导致出让收入增加和价格快速上涨;在经济目标考核下,地方政府会采取工业和商业混合发展模式,工业上采取协议方式低价出让土地与商业上采取“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土地,两者之间差距逐渐扩大;房价和地区市场开放度也影响土地出让收入。  相似文献   

19.
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计量模型,对财政分权、城市偏向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97-2013年,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高分位数比低分位数有更高的正作用,城市偏向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高分位数比低分位数有更大的负作用。基于时间分段的稳健性检验,财政分权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农业发展水平重新审视财政分权和城市偏向的政策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方面分析,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一是理顺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并使之法制化,推动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建设;二是从制度上解决县乡财政困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定位,作者认为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要以减少财政层级为突破口,合理划分地方各级政府的收支范围,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理顺上下级财政关系,建立起规范的地方二级财政体制,以此来带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虚化市级政府,从制度上保障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