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利用PSR模型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该重点生态功能区2009—2016年生态综合绩效。研究表明:该地区生态综合绩效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2016年生态综合指数为0.997 6,达到测算年份中生态环境的最佳状态。其中,人均GDP、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工造林面积3项指标对生态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该地区应重视三次产业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区域品牌,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为基础,全面协调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前后民勤盆地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为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乃至西北内陆河流域生态恢复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石羊河下游典型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民勤盆地为研究区,以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通过基于NDVI像元二分模型的植被覆盖度反演方法研究了2000年(治理前)、2006年(治理开始)、2010年(治理Ⅰ期)和2016年(治理Ⅱ期)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情况。【结果】(1) 2000—2016年,整个研究区低和高植被覆盖度的面积分别增加了7.71%和0.71%,平均植被覆盖度年增幅为0.13%,轻度和中度改善的面积分别达到了6.39%和0.56%,尤其以治理Ⅱ期(2010—2016年)的生态恢复最为明显。(2)综合治理后,2016年绿洲区低和高植被覆盖面积较2000年分别增加了1.05%和2.88%;荒漠区无植被面积从56.98%(2000年)减少至47.27%(2016年),而低植被覆盖面积则增加了11.30%。(3)以青土湖、黄岸滩和老虎口的生态恢复最为典型。【结论】随着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民勤盆地植被覆盖度和面积均有明显向好的发展趋势,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沛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变化是区域生态系统演变最主要的驱动力之一,对生态平衡有巨大影响。江苏省沛县多年的煤炭开采与土地复垦使得其土地结构发生较大改变,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基于1988—2014年多点时TM/ETM影像解译数据,借助遥感与GIS方法,分析沛县矿区近26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修正了相应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计算该区域生态服务价值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26年内沛县的土地利用类型由单一化逐渐变为多样化、均衡化,到了2014年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平稳,未利用土地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2)1988—2000年沛县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主要是因为耕地面积过多,水域、湿地面积较少,而水体对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更大;2000—2014年生态服务价值从25.371亿元增长到59.963亿元,主要是水体和湿地的增长值较大。(3)2000—2014年沛县土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呈递增的趋势,大多数采煤塌陷地复垦为鱼塘、水塘,水域面积大幅度增加,而水体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量较大,因此水体面积的轻微变化就会对生态服务价值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土地的合理利用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增加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对榆林市煤炭开采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炭开采对榆林市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开采的生态治理制度不完善、环境补偿机制缺乏和生态环境标准不统一等。鉴此,提出了申请综合配套改革、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落实大型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在煤矿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中同时做好林业生态建设用地的规划等策略,以期有效地减小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藏北那曲高寒草地的生产力、季节放牧重要性、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敏感性,构建了基于草地亚类的功能分区模型,从空间上将高寒草地划分为适度生产功能区、减畜恢复功能区和禁牧封育功能区,据此构建了基于高寒草地功能分区的分级生态补偿模式,设计了高寒草地生态补偿的组织管理体系及流程、生态补偿的损益评估机制和约束奖惩机制; 提出了针对不同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方案。根据藏北那曲高寒草地功能分区结果和不同功能区生态补偿内容和目标,确定生态补偿周期为5a,核算出适度生产功能区、减畜恢复功能区和禁牧封育保护功能区分别需要补偿资金19.4亿元、15.77亿元和0.6亿元,每年分别需补偿资金3.88亿元、3.16亿元和0.12亿元,5a全区共需补偿资金35.77亿元,年需7.16亿元。通过对高寒草地的功能分区分级生态补偿,对提高高寒草地的生态保护能力,增加牧民的经济收入,促进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西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省煤炭开采在促进山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山西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重点对山西近10 a因煤炭开发而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进行了分析,并以2014年为例进行了经济核算,提出了一些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期恢复山西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速度的提升,对于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由此造成煤炭资源的采掘量逐年攀升。这一方面会造成煤炭存储量的减少,另一方面也对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陕西煤炭开采业为例,对其煤炭开采现状和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煤炭开采中生态环境补偿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平凉市作为子午岭—六盘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黄河多沙粗沙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甘肃省构建“三屏四区”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一局——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在构筑本地泾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关中—天水经济区生态安全屏障、甘肃省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黄河中游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中均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6年泾县被列入国家级生态功能区,为进一步保护和建设生态功能区,发挥国家级生态功能区的作用,从编制泾县农业行业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出发,提出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全面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方式等6个方面保护和建设生态功能区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植被长势对于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四类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为研究区,选取年累积NDVI作为指示因子,监测评估了1998-2007年间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长势特征.结果表明:(1)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总面积为536.59万km2,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55.89%.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较大,分别占到相应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的53.36%和50.2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其他三种类型区域的空间叠加关系较好,尤其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叠面积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75.1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重叠面积分别占各自面积的63.73%和39.15%.(2)对于植被长势总体状况,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中东部的植被状况好于西部.植被状况较差的区域面积为10.59%,植被状况一般的区域面积为29.59%,植被状况好的区域面积为23.44%,植被状况较好的区域面积为36.39%.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优先区的植被状况好于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差异最大.(3)对于植被长势变化趋势,国家生态保护重要区域的植被状况整体呈现出变好趋势.62.3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较为稳定,22.69%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好趋势,14.93%区域面积的植被状况呈现出变差趋势.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植被变好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1.
由于近年来煤矿资源的高强度开采,我国煤炭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及矿区环境管理亟待加强。作为矿区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衡量矿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成效的一项基本工作。该文提出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和构建基本原则,并结合煤炭矿区的具体特点,构建了一套综合的煤炭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新疆土地利用变化前后的变化,具体探讨利用土地方式改变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造成的影响。[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总结的评估方法和中国生态系统价值当量表,分析修正了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进而计算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新疆的未利用土地达58%以上,2007—2016年园地、建设用地面积有较大增幅,牧草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2007—2016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2007年的41 385.08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41 694.78亿元,增加309.70亿元,表明研究区域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出现增长;通过计算敏感性指数,表明新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于生态价值系数来说均缺乏弹性,因此所选取的价值系数对于研究区而言是较为合适的。[结论]该研究为干旱区的土地利用、维护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从财政部获悉,从2010年起中央财政将在未来3年安排专项资金120亿元,重点支持农村环境整村连片治理,约1亿农村人口将直接受益。2008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实施"以奖促治"政策,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两年来共投入资金15亿元,通过该政策,支持了全国2165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创建。  相似文献   

14.
以徐州市为研究区,探讨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为目的,根据2003—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结合敏感性分析方法对研究区10年间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3年,水域面积增加幅度较大,增加了8.814万hm2,建设用地增加幅度仅次于水域,增加了7.194万hm2;生态服务价值从2003年的230.2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16.10亿元,但2009年后开始持续下降,该变化主要受到生态服务价值系数较高的水域面积变化的影响;2009以前,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与GDP、人口、城市化率、第三产业比重呈正相关关系,2009年以后呈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2009年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损耗生态服务价值为代价。建议今后应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逐步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系统稳定与干扰指标两个方面构建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修正确定各指标权重,提出大型矿区生态质量评价模型和生态质量评价标准,以淮南煤矿区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淮南矿区近30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下降趋势,主要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煤炭开采的继续、环境保护措施不得力以及复垦地区的二次塌陷、治理标准低等原因所导致。  相似文献   

16.
基于ARCGIS方法的双鸭山市土地利用生态功能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鸭山市是以生产煤炭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生态景观特色明显,矿产、植被、耕地资源丰富,该区域生态环境复合多样,因此研究生态功能分区可以将双鸭山市划分成多个生态功能区,针对各个区域进行生态保护,对双鸭山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分区的主要方法是指标的选取和界限划定的方法,本文运用Erdas、ARCGIS软件对双鸭山...  相似文献   

17.
以辽宁省浑河源头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4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浑河源头生态功能区景观要素类型以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其中以林地面积最大; 2000—2015年间,林地、水域、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而耕地面积持续减少; 15a来,耕地是主要转出类型,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是主要转入类型;土地利用景观破碎度逐渐减少,景观完整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及其内部三大重点区域——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黑河市为研究区域,选取1992—2016年旅游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两个指标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分析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并对二者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旅游经济效应规律。结果表明:长期内,研究区域内各变量之间通过协整检验证明,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增长对生态功能区整体、伊春市、黑河市的旅游收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带动力度较弱;大兴安岭地区的旅游收入,是其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煤炭开采大国,煤炭的开采势必对土地生态产生影响,如引起地表变形、破坏耕地等。本文就井工煤矿开采产生的土地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从土地生态安全压力、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和土地生态安全响应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以云南省罗平县龙驰煤矿矿区为例,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其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所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为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据国家环保局组织的“七五”科技攻关研究结果 ,1 986年我国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值为 831 4亿元 :其中 ,森林破坏损失值 2 97 5亿元 ;占用耕地损失 2 39 9亿元 ;不合理养殖损失1 1 7 5亿元 ;农田沙化损失 87 8亿元 ;草地破坏 38 1亿元 ;盐碱化损失 2 3 2亿元 ;自然灾害损失 2 2 0亿元 ;其它损失 5 5亿元。同期的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值为 381 6亿元 ,二者合计 1 2 1 3亿元 ,约占 1 986年我国GNP的 1 2 5 %。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值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值之比为 2 2∶1。近年来 ,我国每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