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是农业成功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化农业人力资本,是农业取得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农业经济动态变化下必须满足的前提。文章研究和分析基于劳动力选择性转移的农业经济发展机制,旨在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和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劳动力转移模式分化以及不同农作物机械化程度存在差异的事实,将劳动力转移分为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和DEA-Tobit方法,实证检验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水稻和棉花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模式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且这种影响因作物不同而异。具体而言,本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均对样本农户水稻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异地转移对样本农户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本地转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提高农户耕地经营规模,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以及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均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在非农部门的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研究了两个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两个部门的生产率提高速度不一致时,资本和劳动就会在两部门之间转移,这种转移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人力资本的增长则保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进而说明进一步改革限制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而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就必须依靠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的大量转移是我国近40年以来所面临的三农现状,也是未来30年间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种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尤其是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将给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重大的影响。研究将通过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阐述,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量、农业产品结构以及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分析,探究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冲击的大小,以及这种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利弊,为相关部门制定协调农业劳动力有序转移和稳定农业生产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劳动力转移的困境、条件及方向,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应用"二元"经济理论,分析农业的增长源于农业产业的自身发展,就业的增加及人力资本的积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内部的分工细化、市场的扩大,可以使农业能有效地吸纳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增长。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分工和发展的纬度,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产业内转移。  相似文献   

6.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过度依赖,推动劳动力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农业生产造成了复杂影响,总结当前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阻碍农业生产的争论,基于实地调研,通过超越对数模型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已显现出负面影响,其作用机理体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并间接导致土地利用效率的下降和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减少。应通过提高留守劳动力素质、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等措施弥补农村劳动力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过度依赖,推动劳动力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务之急 我国大约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农业本身能容纳1.9亿人,转移到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有1.7亿人,还有大约1.41%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推进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以及土地可耕面积的不断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会不断下降,原来集中在农业中的劳动力将会被大量释放出来。专家预测,21世纪将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最艰巨、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将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民教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文化素质差、科技素质低、轻人力资本投资是制约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必须变农村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大力开展对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农民教育要“两手抓”,既要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技术普及,又要抓面向即将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农民教育要有新突破,全面改革农村的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洪义 《北京农业》2011,(3):195-196
了解劳动力转移后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为农业机械化如何应对农村劳动力大转移后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辩证、推理。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要壮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伍国勇  刘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55-4256,4269
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2004~2008年我国农业经济数据为基础,对资本、劳动力、土地及化肥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作计量研究。结果表明,对资本、劳动力、土地及化肥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的总贡献达65.24%,贡献总额达73053.31亿元;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最大,达38.30%,贡献量为42886.91亿元;农业机构总动力(资本)的贡献达25.41%,贡献量为28453.17亿元;土地与劳动力的贡献率也分别达到0.16%和0.38%。最后有针对性提出加强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有效利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三元结构视角下的农地流转利益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农地流转与农业农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农地流转之困境,即农地产权主体缺位,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剖析了农地流转困境之原因: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城乡收入二元分割.从农地产权制度、农村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结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地、资本、劳动力三元结构协调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129-9131,9156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对当地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根据调研数据对农村劳动力外流与农业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劳动力外出带来的收入效应对劳动力本身具有替代效应,使得劳动力外出务工给农业产出带来了积极影响;在中观层面上,采用1996 ~2012年彭水县农业从业率与农业产值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农业从业率的降低,农业产值反而增加.对此,提出了促进和完善土地制度改革、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价格制度等增加农业产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农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表现出速度快、未富先老、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农业人口老龄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巨大,不仅造成农业劳动力不足,还限制了农业资本的投入,同时加剧了农业土地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面对农业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应尽力保障传统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要素的作用力,鼓励农民回乡务农,加强对农业适龄劳动人员的能力培养,充分开发老年农业劳动力资源,加大农业资本投入;另一方面还应积极发挥新生产要素——技术、信息要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推广农业科技与先进耕种工具,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在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农业有效劳动力供给已经大幅度减少。在农业、非农业劳动力统一市场的背景下,劳动力价格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农产品价格、农业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方式有重大影响,并针对农业劳动力成本提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9—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农村劳动力项目调查数据,使用OLS与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上考察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于贫困地区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通过兼业或者资本换劳动的形式弥补非农就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对家庭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并以此提出加快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