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阐明陕西省泾阳县茯茶生产环境中冠突散囊菌是否为同一克隆系,分别从泾阳县2个代表不同生产方式的茯茶厂的不同生产工段采集原料茶叶、茯茶半成品及成品、生产环境涂抹拭子、空气沉降样和土壤等样品,采用平板划线和涂布法分离得到26株疑似冠突散囊菌,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基于菌落形态特征鉴定后,初步确定26株菌为"冠突散囊菌"。对26株"冠突散囊菌"26SrDNA D1/D2区及其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测定并提交基因库比对,使用Mega 6.0软件构建进化树分析鉴定后,确认得到的菌株均为冠突散囊菌,且菌株的26SrDNA D1/D2区及ITS序列均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研究初步阐明存在于陕西省泾阳县茯茶生产环境的冠突散囊菌相似度极高,为同一克隆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液体培养条件.[方法]采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冠突散囊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包括黑茶浓度、蔗糖浓度、pH、培养温度和接种量进行5因素4水平筛选分析.[结果]冠突散囊菌最优的液体培养条件为:黑茶浓度为0.7%,蔗糖浓度为5%,pH为5,培养温度为29℃,接种量为1%(孢子浓度为6.0×108cfu/ml).[结论]该研究可为现代发酵工程技术应用于茯砖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冠突散囊菌有性孢子发育基因veA cDNA片段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冠突散囊菌中克隆到与有性发育相关的veA基因片段,根据genbank中不同种真菌的veA相关蛋白质序列同源性,设计简并引物,运用touchdown PCR技术,研究了从冠突散囊菌总RNA中克隆有性孢子发育基因veA cDNA片段.结果表明:克隆得到长度为558 pb的cDNA片段.该cDNA片段与棒曲霉veA基因相似性最高,为77%;与构巢曲霉veA相似性67%.确定为冠突散囊菌veA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4.
不同原料及生长因子对冠突散囊菌固体培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聪  刘素纯  达海韬  石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7):9178-9179,9243
[目的]为茯砖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的特征、生长条件、对营养成分的利用及发花过程中茯砖茶主要成分变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结果]大部分冠突散囊菌菌株在CZG、PDA培养基上生长速度较快,其生长适温为25~35℃,最适生长pH值为5。有机氮对菌落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无机态氮、酰胺态氮、氨态氮有利于孢子荫发;有关碳源对菌落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一致。冠突散囊菌可提高茯砖茶的含氮量,减少其可可碱和茶碱的含量,增加脱镁叶绿酸酯a、b及叶黄素、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论]有关冠突散囊菌的生理特性、功能特性及其与茯砖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5.
为茯砖茶的加工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以甘油调节培养基的水活度(aw),参照国家标准分析水活度对冠突散囊菌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多酚代谢的影响;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GC-MS相结合,分析不同基质水活度条件下真菌发酵后茶叶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冠突散囊菌在低水活度下生长良好,基质水活度为0.95时生物量最大,为0.258g;冠突散囊菌发酵10d后,不同水活度条件下,发酵液中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差异明显;在水活度为0.99~0.83,随着培养基水活度的进一步降低,发酵液中可溶性糖、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逐渐上升;培养基水活度明显影响发酵液香气物质种类及其含量,随着基质水活度下降,冠突散囊菌发酵后茶叶香气化合物总数和各类物质相对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基质水活度是冠突散囊菌发酵绿茶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子,对发酵液品质成分和香气物质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实际应用中,基质水活度控制在0.95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利用从茯砖茶中分离出的冠突散囊菌和从普洱茶中分离出的黑曲霉、根霉分别接种于以茶多酚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进行单一菌株发酵,对发酵过程茶多酚类化合物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期内,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各发酵液的茶多酚总量显著降低,冠突散囊菌、黑曲霉、根霉发酵液中多酚分别降低38.9%、85.5%和92.1%;黄酮类总量在黑曲霉、根霉的作用下先下降后上升,冠突散囊菌则波动上升;各处理儿茶素总量均显著下降,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直线下降,非酯型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在黑曲霉、根霉作用下,茶黄素、茶红素含量显著减少,茶褐素含量增加.冠突散囊菌发酵液中茶黄素含量减少,茶红素含量增加,茶褐素含量基本不变.基于不同优势菌对茶多酚的转化在质和量上均有差异,有必要对其转化产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陕西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并筛选出具有较强富硒能力的菌株。从8种陕西茯砖茶中分离出54株纯化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及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得到32株冠突散囊菌。经硒胁迫培养从中筛选出8株耐硒能力强的冠突散囊菌,并确定其生长最适硒质量浓度为30 μg/mL。进一步的富硒培养结果表明,菌株SXFCD.8在此硒浓度下的富硒能力最强,其生物量为(28.92±0.94) mg/100mL,富硒量为(628.38±20.96) μg/g。最后利用LC-ICP/MS对菌株SXFCD.8的硒形态进行分析,共检测到6种硒形态,其中4种与标准物质相匹配,包括SeMet、SeCys2、MeSeCys和Se(IV)。硒形态分析表明冠突散囊菌具有较强的有机硒转化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8.
冠突散囊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是茯砖茶“发花”过程中的优势菌,在特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其可在茯砖茶中形成黄色闭囊壳,俗称“金花”,是表征茯砖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从冠突散囊菌的鉴定命名、生理特性、功能及其对茯砖茶品质的影响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湖南地区采集18个不同品种茯砖茶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分离得到18株优势菌,观察其平板形态特征与生长特征,以及在电镜下有性与无性生殖结构等特点,初步确定其中15株优势菌为散囊菌属:8株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3株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2株肋状散囊菌(Eurotium costiforme)、1株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1株蜡叶散囊菌(Eurotium herbariorum);还有3株非散囊菌属优势菌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结果表明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闭囊壳的产生和数量受各种与有性产孢相关的基因控制,而MAT基因(Mating type gene,MAT)是其中的关键基因之一,为调查MAT基因在冠突散囊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变化,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该菌的营养生长时期、无性产孢时期和有性产孢时期3个阶段的MAT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以营养生长时期为对照,在有性产孢时期MAT1-1-1基因上调31.12倍,MAT1-2-1基因上调5.87倍;在无性产孢时期MAT1-1-1基因上调4.25倍,MAT1-2-1基因仅为对照的0.03倍。表明,MAT基因与冠突散囊菌的有性产孢相关,其中MAT1-1-1基因还可能与无性产孢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嫩度的夏秋茶树鲜叶为原料,人工接种发酵金花散茶,分析了在14 d的发酵过程中,不同嫩度鲜叶发酵的金花散茶理化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不同嫩度鲜叶发酵的金花散茶茶褐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他内含成分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整体以嫩度高的鲜叶发酵的金花散茶内含成分含量更高。综合考虑,以一芽三四叶鲜叶人工接种发酵10 d,更有利于金花散茶的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对低档绿茶茶汤进行发酵,对发酵液的相关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4天发酵液综合感官评分最高,与色差计对汤色检测的结果一致;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及儿茶素、氨基酸的含量逐渐降低,咖啡碱含量较稳定;发酵液酚氨比较原材料茶汤有一定幅度的降低,茶汤品质得到较好的改善;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对茶多酚存在一定量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抗旱特性,以扁穗冰草实生苗为研究材料,进行干旱胁迫条件下脯氨酸、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可溶性糖生理指标的测定及用Real-time qPCR方法分析扁穗冰草PLD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渗透胁迫条件下扁穗冰草的脯氨酸、POD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以及扁穗冰草PLD基因表达量都与扁穗冰草渗透胁迫相关。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下蒙古冰草、扁穗冰草和滨麦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oum keng)、扁穗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L.)Gaertn)和滨麦(Leymus mollis)为材料,用聚乙二醇6 000(PEG 6 000)模拟土壤水分胁迫,对它们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指标进行对比,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其抗旱排序为滨麦>蒙古冰草>扁穗冰草.  相似文献   

15.
秀花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12):2069-2073
通过比较分析放牧胁迫下冰草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该研究发现放牧胁迫下冰草体内总氨基酸和各组成成分氨基酸变化不大,游离氨基酸中甘氨酸和脯氨酸对放牧的反应较强烈。开花期放牧冰草种群甘氨酸含量高于无放牧冰草种群;在分蘖期、抽穗期和开花期无放牧样地冰草种群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放牧样地冰草种群,开花期尤为明显,种子成熟期放牧样地冰草种群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无放牧样地冰草种群。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水平氮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以皖南十字铺茶场红黄壤茶园0~15 cm土壤为对象,设置N0P0K0(CK)、N0P1K1(N0)、N1P1K1(N1)、N2P1K1(N2)、N3P1K1(N3) 5个处理,进行了室内盆钵培养试验,通过分析施肥10、20、30、50、70、90 d后土壤水溶态氟、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铵态氮含量、土壤pH值,研究施肥对茶园土壤氟赋存形态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氮肥与磷钾混施(N1、N2、N3)在短期内(10 d或20 d)使土壤水溶态氟含量降低,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增加,20 d之后土壤水溶态氟增加,交换态氟、铁锰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含量降低,对水溶态氟、交换态氟的影响效果随时间增加而增加,一般施氮量越大影响效果越明显;土壤水溶态氟含量与氮肥施用量成中度正相关,交换态氟与氮肥施用量成中、高度负相关;土壤水溶态氟含量与pH值成极显著高度负相关,交换态氟含量与pH值成极显著高、中度正相关。因此,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改变了土壤环境pH值,从而影响土壤氟的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