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放养鲢鳙鱼对浅水水体确有促使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洋圻湖浮游植物包括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黄藻门等7门105属的种类,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4类78属。该湖浮游植物个体密度年平均为108.2万/1,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平均为13.25mg/1;浮游动物个体密度年平均为23458个/l,浮游动物生物量年平均为5.76mg/l。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种类及生物量都存在明显季节变化。根据浮游生物生物量对该湖2000亩水面花白鲢鱼的生产力进行的估算推知其花白鲢的鱼产潜力为92960kg,其中白鲢80300kg,占86.4%,花鲢12660kg,占13.6%。  相似文献   

3.
在营养物负荷和浮游植物密度较高的鱼池围隔条件下,接种长刺溞,长刺溞能稳定生长,达到并维持足够高的密度,有效地控制了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放养鲢鱼后,该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营养水平又明显改变,长刺溞密度很快降低。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密度上升,浮游植物生物量起初有所减少,但很快又上升。而叶绿素a含量始终明显上升,说明鲢鱼的放养加速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含量。同时,鲢鱼的放养。显著地增加水体NH^ 4-N,TP含量。根据试验结果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生物操纵,减少或不放鲢鱼,保持足够的长刺溞密度。可以达到控制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改善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营养物负荷和浮游植物密度较高的鱼池围隔条件下,接种长刺溞,长刺溞能稳定生长,达到并维持足够高的密度,有效地控制了浮游植物的过量生长;放养鲢鱼后,该微型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营养水平又明显改变,长刺溞密度很快降低,原生动物和小型轮虫密度上升,浮游植物生物量起初有所减少,但很快又上升,而叶绿素a含量始终明显上升,说明鲢鱼的放养加速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增加了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含量.同时,鲢鱼的放养,显著地增加水体NH+4-N,TP含量.根据试验结果可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生物操纵,减少或不放鲢鱼,保持足够的长刺溞密度,可以达到控制浮游植物过量生长,改善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长丰鲢夏花培育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丰鲢苗种培育池塘浮游植物共有5门31种(属),其中绿藻门占总种类数的1/2以上,培育期间浮游植物的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生物量的趋势存在较大差异;不同营养水平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组成、优势种、生物量等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一般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密度等会随着营养物质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盐碱池塘实验围隔生态系统=颗粒物沉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盐碱池塘单养鲢和罗非鱼的实验围隔中颗粒物的沉积量和沉降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实验期间总颗粒物的沉积量变动范围为0.73~1245.83 g/(m2*d),沉降速度为0.70~30.86 m/d.总颗粒物沉积量和沉降速度均是有鱼围隔显著大于无鱼围隔.盐碱池塘围隔生态系统新生态颗粒有机物的沉积量变化范围为0.43~94.22 g/(m2*d).下层沉积物收集器中悬浮底泥含量大于表层.养鱼与否对水域生态系统的颗粒物沉降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养鱼池颗粒物质的沉积量是很大的.各围隔的颗粒氮和颗粒磷含量在两次采样中均是养鱼围隔大于无鱼围隔.  相似文献   

7.
池养鲢.鳙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池养鲢、鳙鱼的食物组成,消化利用和摄食强度。结果表明:鲢、鱅鱼食物种类多数相同,但鲢滤食小型浮游生物较多,鳙滤食大型浮游生物较多。鲢食物中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数量比为552:1,是鳙的3.6倍;生物量比值为1.17:1,是鳙的7.3倍。故鲢以浮游植物为主要食物,鳙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但宜通称为食浮游生物的鱼类。鲢、鳙对硅藻、金藻、隐藻、裸藻中大部分种类消化良好,对甲藻、蓝藻和绿藻中部分种类可以消化,大部分难以消化。鲢、鳙摄食强度具明显昼夜节律性变化。摄食低谷在清晨2—6时,高峰在14时左右。摄食强度随溶氧、水温升降和食物丰歉波动。  相似文献   

8.
在温度为20℃、食物浓度为5×105cells/ml的条件下,研究了发头裸腹溞(Monia irrasa)和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不同组合两种浸之间的竞争力强弱,结果表明:在不同组合下,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均明显高于大型溞,处于竞争优势。单种培养下发头裸腹溞种群密度最大值为1196ind./(200ml),大型溞最大值为324ind./(200ml)。发头裸腹溞在单种培养和混合培养时均出现了雄体,其最大雄体密度(131ind./(200ml))出现在单种培养组。大型溞在各培养组中产生的雄体数均较少或无。发头裸腹溞在各培养组中均产生卵鞍,而大型溞只在单种培养组中出现卵鞍。两种溞产生的卵鞍多数为空卵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池塘赤潮的有效防控措施,在温度为22~25℃的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两种有害藻类(异冒藻Heterocapsa sp.、裸甲藻Gymnodinium sp.)对轮虫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各发育期溞状幼体的毒性,并将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放入不同密度的有害藻中,观察有害藻对溞状幼体各个时期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裸甲藻密度为2.000×105cells/m L时,Ⅰ、Ⅱ期溞状幼体的变态率仅有13.33%,裸甲藻对溞状幼体后期发育毒性不显著;在同样密度的异冒藻藻液中,Ⅰ期溞状幼体的变态率为11.67%;在两种藻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轮虫对有害藻摄食效果的试验中,两种藻密度为1.728×105cells/m L时,轮虫96 h内几乎不繁殖,当藻液密度为0.288×105cells/m L时,异冒藻和裸甲藻液中的轮虫数量在96 h后分别增加到原来的5倍和8倍。研究表明,两种有害藻能够严重影响中华绒螯蟹溞状幼体早期的存活和发育,其饵料生物轮虫在较高密度情况下可以通过摄食的方式控制有害藻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模拟工厂化培养蒙古裸腹溞(MoinamongolicaDaday)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小球藻和酵母的不同投喂量下,随着蒙古裸腹溞种群密度的增大,其摄食率和日粮均下降,为了满足60%以上的小球藻日粮和40%以上的干酵母日粮,食物保证度必须达到每个溞有100万个小球藻和0.03mg干酵母.当混合投喂100万个/mL小球藻和150mg/L干酵母时,得到最高的蒙古裸腹溞日生产量(76g/m3*d).  相似文献   

11.
浮游植物是水体生态系统敞水区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其组成与多样性反映了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存在状态。通过围隔实验,模拟水库春季发生的营养盐加富和鱼类放养的干扰,分析在这两种干扰下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种和稀有种的变化,并通过以丰度与生物量为变量的香农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营养盐加富干扰下的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变化和演替更为明显,营养盐加富与鱼类添加对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的影响符合中度干扰理论。在优势种优势度变化较大的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多样性指数与浮游植物生物量有较高的负相关性。在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过程中,香农和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采用丰度与生物量为变量的两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结果对实验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分析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使用分区围隔,梯度养殖鲢、鳙鱼的研究方法,验证阅海湖鲢、鳙鱼的实际生产潜力,结果表明:阅海湖鲢、鳙鱼产量潜力理论估算为363.83 kg/hm2。围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投放140 kg/hm2密度下鲢、鳙鱼生长良好,试验生产力236.5kg/hm2;综合考虑阅海湖实际水环境状况和试验局限,阅海湖平均鲢、鳙鱼产力定为280~300 kg/hm2较合适,低于理论估算量;全湖鲢、鳙最大生潜力为336~360 t;共需投放13 cm以上的鲢、鳙鱼种110万尾,投放比例鲢:鳙=1.4:1。  相似文献   

13.
底泥营养物质释放对围隔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围隔研究了底泥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试验用的8个围隔设置于武汉东湖,其中E1~E4围隔采用富营养的东湖Ⅰ站底泥,E5~E8围隔采用相对贫营养东湖Ⅲ站底泥;E1、E2及E5、E6围隔中注入湖水,其余围隔注入自来水.试验持续2个半月.研究结果表明,加入I站底泥的围隔中pH、总氮(TN)、总磷(TP)平均值显著高于加入Ⅲ站底泥的围隔.E1~E4围隔中自8月初形成持续的微囊藻水华,其生物量显著高于没有微囊藻水华的E7、E8围隔,E5、E6围隔则形成短期微囊藻水华.E1~E4围隔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远低于没有微囊藻水华的E7、E8围隔.上述结果表明,在浅水水体中,底泥对水质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湖水,围隔中蓝藻水华发生的磷域值介于E5、E6和E7、E8围隔中磷含量之间,为0.06~0.10 mg/L.  相似文献   

14.
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杂食性鱼类分布广、食性杂,对水生态系统影响深远,可能会加重水体富营养化。以鲫(Carassius auratus)为对象,于室外构建了以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denseserrulata)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中型水生态系统,设置鲫鱼组与无鱼的对照组,通过测定水中氮、磷营养盐、浮游植物、透明度、溶解氧、pH等指标以研究杂食性鱼类对以苦草为主要初级生产者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鲫虽未显著改变水中的总氮、氨氮含量,但显著增加了总磷含量,提高了浮游植物生物量,降低了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浓度,从而恶化水质;因此,在以沉水植物为主要初级生产者的水体中,减少或去除鲫等杂食性鱼类,有利于降低水中总磷含量,减少浮游植物生物量,提高水体透明度、从而保护或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静水高产精养食用鱼池塘中各种规格鲢鳙日增重率与水温、贮存量、浮游动物及易消化浮游植物生物量等多种因素的关系,经微机运算分析,建立了最优回归方程(以下简称回归方程),确认贮存量和水温是影响日增重率的两个重要因素。并确定鲢、鳙的最适贮存量。为定量分析高产精养池塘中诸生态因素对鱼类生长速度的影响作用和确定其作用程度(主次关系)建立了有效的现代分析方法,对研究提高池塘鱼产量及拟定科学放养和生产模式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丽华  粟丽  朱长波  张汉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88-13391,13432
[目的]为凡纳滨对虾-吉丽罗非鱼混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探讨连续阴雨天气对凡纳滨对虾养殖围隔中浮游植物和对虾生长、存活的影响。[结果]连阴雨天气对围隔中浮游植物的数量和优势种都有影响,使各围隔浮游植物数量下降,在7月20日降至最低,优势种从蓝藻转变为绿藻。连续阴雨天气使半数围隔在7月10日左右出现了死虾情况;7月10日至7月23日各围隔pH、溶解氧均有所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有所上升,这些环境因子的突变不利于对虾的生长。[结论]连阴雨天气通过影响浮游植物和水体温度、pH、氨氮、亚硝氮等理化因子,引起的养殖水体环境波动,从而导致对虾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2011年4月逐月对陈行水库悬浮物进行采样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根据水库悬浮物含量评估了水体的渔产潜力以及相应的鲢鳙合理放养量,并基于该水体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渔产潜力和鲢鳙放养量进行了比较,以期达到有效控制水库浮游植物数量的目的。结果显示,悬浮物年均总量(干重)为(29.4±7.3)mg/L,其中有机物占34.4%,灰分占65.6%。悬浮物总量表现为冬、夏季高,春、秋季低,悬浮物中有机物所占比例春、夏季高(分别占42.20%和41.70%),冬季低;相反,灰分所占比例冬季最高(达77.06%),夏季低。悬浮物干重的水平变动表现为St4采样点最高,出水口St1最低;悬浮物含量总体表现为沿水流方向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悬浮物干重的垂直水层变化表现为:4 m水层>表层>2 m水层>1 m水层>透明度0.4 m水层。采用悬浮物含量估算陈行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渔产潜力为37.32 t,可投放鲢15 400 kg,鳙560 kg。基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陈行水库滤食性鱼类的渔产潜力为25.14 t,可投放鲢9 660 kg,鳙420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