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探索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及转料方法。[方法]在室内纤维玻璃桶中开展训饵转料实验,选择人工饲料中的仔鳗粉状料和仔鳗粉碎料作为实验料,以天然新鲜章鱼糜作为对照料,设定5天和15天两个转料周期。[结果]15天转料周期的仔鳗成长率和存活率明显高于5天转料周期,每间隔3天以20%占比的速率把天然的新鲜章鱼靡替换成人工仔鳗料的转料方式,适合于菲律宾鳗鲡仔鳗的训饵转料。[结论]菲律宾鳗鲡仔鳗经过一定周期的训饵转料,能从天然饵料转到商业人工饲料,在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等同的人工饲料中,比起粉碎料,菲律宾鳗鲡仔鳗更适合接受粉状料。  相似文献   

2.
<正>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属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俗名:鲈鳗、花鳗,英文名:Marbled eel,濒危等级:濒危。中国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福建省仙游县于2006年起引进试养,原是为海南、广东客户土池养殖代培黑仔苗,后逐渐在福建省仙游县度尾镇进行少量成鳗养殖。2007年少量试养成鳗成功,2008年开始较大规模养殖。经过几年不断实践摸索总结,已基本掌握花鳗鲡养殖生产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  相似文献   

3.
鳗鲡胚胎和早期仔鱼的耗氧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鳗鲡人工繁殖的胚胎6个主要发育期的耗氧量。总的变化趋势是随着胚胎发育时间的延长,耗氧量也在逐渐增加,二者裼 相关符合指数函数Y=0.1242e^0.0392。其中原肠期和出膜期是对水中溶氧量特别敏感的时期。同时,测定了早期仔鳗(孵出后1~4d)生长耗氧量,并对胚胎及仔鳗的耗氧特点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免疫增强蓝藻作为日本鳗鲡黑仔饲料添加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增强蓝藻是把胸腺素α1(Tα1)基因转移到蓝藻--聚球藻PCC 7942(Synechococcus sp.PCC7942)染色体上后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蓝藻,经小鼠实验初步表明其具有生物学活性并且口服有效.通过采用该免疫增强蓝藻饲喂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黑仔,并采集分离了一种鳗鱼养殖流行性发病弧菌,对饲喂了免疫增强蓝藻的黑仔鳗进行多次感染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免疫增强蓝藻的饲料后,黑仔鳗各检测组织器官Tα1含量显著提高;免疫增强蓝藻提高了试验鱼的免疫能力,增强了试验鱼的抗逆、抗病菌感染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免疫增强蓝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适口性好,适宜添加量为0.5~1.0 g·kg-1.  相似文献   

5.
鳗Li苗种人工繁育的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扼要回顾了数十年来水产工作者对鳗Li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鳗li生殖洄游和产卵生产的调查,人工诱导鳗li性腺发充与排卵的研究,仔,幼鳗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人工孵化仔鳗的培育研究和鳗li生殖生理生理学的研究,另外还就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并对今后继续研究提出浅见。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26~28℃条件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溴氯海因、三氯异氰尿酸、甲苯咪唑、敌百虫、硫酸铜等18种常用渔药对双色鳗鲡玻璃鳗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双色鳗鲡玻璃鳗对三黄散、季铵盐络合碘、溴氯海因的安全浓度分别为15.25、2.01、1.00mg·L-1,生产实际常用剂量均低于安全浓度;对甲醛、戊二醛、三氯异氰脲酸、敌百虫、甲苯咪唑和欧指耐受能力中度,生产实际常用剂量高于安全浓度,应控制使用剂量和方法;双色鳗鲡玻璃鳗对原虫清、指环净、特效指环净、聚维酮碘、硫酸新霉素、白点净、小瓜敌杀高度敏感,应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了黄海北部溯河鳗苗的种类和分布;鳗苗(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耳石日龄鉴定、食性和生态适应力;鳗苗的溯河生态和资源量测算;最后就鳗鱼的产卵场、产卵期及白仔鳗溯河期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日本鳗鲡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养殖技术郑建平(广东省肇庆市粮食局科技发展中心美国青蛙养殖场256020)日本鳗蛹(Anguillajaponica)属脊索动物队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鳗鲡目、鳗鲡科、鳗鲡属.日本鳗鲡(以下简称鳗鲡)肉质细嫩鲜美,内含多种维生...  相似文献   

9.
福建拟指环虫的SSR-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了福建罗源、福清、尤溪、建宁、龙岩、莆田、仙游等7个地区部分鳗场的欧洲鳗鲡拟指环虫,经形态鉴别,有2种拟指环虫,即鳗鲡拟指环虫和短钩拟指环虫.罗源、龙岩、尤溪鳗场欧洲鳗鲡寄生的拟指环虫主要为短钩拟指环虫;建宁、莆田、仙游鳗场主要为鳗鲡拟指环虫;福清鳗场则2种拟指环虫均有感染.7个地区的拟指环虫经SSR-PCR分析、聚丙烯酰胺电泳、溴化乙锭染色、紫外灯观察,应用UPGMA统计分析软件计算遗传相似系数,绘制聚类图.结果显示,2种拟指环虫共扩增出条带28条,平均条带数为7.3±2.6,大小为200-1030 bp,其中600-1030 bp的条带是短钩拟指环虫所特有的.短钩拟指环虫和鳗鲡拟指环虫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36-0.67,各地短钩拟指环虫和鳗鲡拟指环虫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保肝中药制剂对肝损伤鳗鲡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明确保肝中药制剂对鳗鲡非寄生性肝病的保护作用机理,以欧鳗为试验鱼,硫酸铜为急性肝损伤致毒剂进行造病,由茵陈、龙胆、甘草、大黄及栀子等组成的保肝解毒汤为治疗试验药物,含五味子成分的降酶灵胶囊为治疗对照药物,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欧鳗进行肝组织细胞超微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阳性空白对照组欧鳗肝组织细胞出现明显的超微结构病变;各治疗试验组与阳性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组织细胞超微结构修复非常明显。因此得出结论,该复方中药可显著促进铜离子中毒致肝损伤欧鳗病变肝细胞结构的修复,具有良好的抗肝损伤及修复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低龄幼虫的寄生性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 Haliday)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发生规律、室内人工繁育及田间释放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以大理地区广泛分布的碧伟蜓稚虫为对象,通过实验室人工饲养,结合野外观察,对蜻蜓稚虫的行为习性进行初步研究,并对死亡个体进行解剖,应用生物体视成像系统(Nikon-SM21000)记录,了解其内部结构,为其规模化人工养殖和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人工大量繁育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的技术问题,选用麻天牛(Thyestilla gebleri)作为花绒寄甲1龄幼虫的替代寄主,利用人工饲料饲喂成虫,在实验室中连续饲养4代花绒寄甲,统计分析每一代花绒寄甲成虫产卵量、产卵前期、雌雄性比、体长、体宽、体质量、卵的孵化率以及下一代幼虫寄生率等指标,分析人工饲料和替代寄主对室内多代饲养花绒寄甲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绒寄甲成虫的体长、体宽、体质量随着室内饲养代数的增加而减小;花绒寄甲成虫的产卵前期也随着饲养代数的增加而延长;随着室内饲养代数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平均每头雌虫的产卵量增加;使用替代寄主繁殖4代后出现成虫雌雄性比不符合1∶1的情况;室内饲养4代对花绒寄甲卵的孵化率和初孵幼虫的室内寄生率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各个繁殖生物学特性指标的比较发现,人工合成饲料A的产卵前期明显延长,以麻天牛为替代寄主时,繁育出的后代雄虫数量明显多于雌虫。综上可见,室内饲养多代后对花绒寄甲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有影响,虽然能完成室内人工大量繁育花绒寄甲的需求,但会出现一些体征下降的趋势,平均产卵量会升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蛙的繁殖生态及其资源恢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是栖息在温带森林中的主要两栖动物,其体内的“哈士蟆”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为了明确影响中国林蛙成活率的主要因素,采用野外生态观察、室内定量分析和人工养殖等方法,研究了其繁殖生态特性。结果表明,蝌蚪期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寒冻、水体干涸和食物贫乏;而成蛙种群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其的狂捕滥杀。采用人工养殖与自然增殖相结合的方式,可促进中国林蛙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甜菜夜蛾却Spodoptera exigua(Hü bner)属鳞翅目Lepidopteta夜蛾科Noctuidae,是一种多食性昆虫,据报道可取食35科108属138种植物,其中大田作物28种,蔬菜32种.甜菜夜蛾源于南亚地区,常年发生于亚热带地区,并经常在温带地区大发生.作为近年来危害日益严重的一种农业害虫,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它的认识和相关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甜菜夜蛾的危害、生物学特性、实验生态学、实验室饲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甜菜夜蛾以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洋虫(Martianus dermestoides Chevrolat)又名九龙虫,是一种重要的药用、饲用昆虫.对其生长环境和人工饲料的研究是实现洋虫规模化饲养的关键.笔者在恒温和常温饲养条件下,观察了不同饲料对洋虫幼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活跃程度、取食习惯、生长周期、繁殖和生长动态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饲料2个因素中,饲料对洋虫生长发育影响最显著.谷物饲料可使洋虫生育周期缩短.性成熟期提前,2次产卵间隔时间变短,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其一生的产卵量;研究还发现,洋虫在温暖潮湿环境下更为活跃,寒冷、干燥的环境会使处于不同形态的洋虫生长缓慢、发育滞后.  相似文献   

17.
云南倒刺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倒刺鲃人工驯养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由抚仙湖中采集原种,经池塘人工驯化培育至性腺发育成熟的云南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 yunnanensis Tsu)亲鱼,分别采取模拟自然生态、注射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及马来酸地欧酮(DOM)进行人工催产2种方法,模拟自然生态未产卵,人工催产干法授精获得人工授精卵,受精率达70%以上。受精卵置孵化箱中池塘静水孵化和室内孵化盆中静水孵化,孵化率均达85%以上。2009年5月至2011年8月多次人工繁殖对照,5月可获受精卵,但未孵化出水花,7—8月可孵化出膜。2009—2011年3年来培育了310 cm的云南倒刺鲃苗种22.18万尾。放流抚仙湖规格310 cm的云南倒刺鲃苗种22.18万尾。放流抚仙湖规格36 cm/尾的鱼种8.7万尾,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大口鲇苗种规模化繁育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20.
绞股蓝是富含人参皂苷类物质的药食两用植物,其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和组织培养。综述了绞股蓝的3种繁殖方式及其相应的育苗技术。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地下茎分株、地上茎和叶的扦插及藤蔓压条)是绞股蓝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有性繁殖即用种子进行繁殖,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以茎尖、茎段和花芽为外植体的组培方式。绞股蓝的育苗技术为绞股蓝人工栽培提供了充足的种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