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梅花芽孕育期间叶片酸性蔗糖酶活性及糖类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盛果期荸荠种杨梅花芽发端前,叶片内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均明显地积累,而在发端期被消耗。GA3处理降低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的水平而抑制花芽分化。花芽孕育期间,蔗糖水平变化过程与酸性转化酶呈相反趋势。花芽发端前,蔗糖水平先降低后明显地积累,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则先升高,再降至最低。发端期,蔗糖水平降低而酸性转化酶活性增加。GA3处理提高酸性化酶活性而降低蔗糖水平,引起新梢旺长而消耗还原糖,且显著地降低成花率。杨梅叶片内蔗糖水平受多种酶调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乙烯利处理对三个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5号和新台糖16号生长后期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甘蔗工艺成熟前期,蔗糖分含量稳定上升.节间2的转化酶活性迅速提高;在工艺成熟期,蔗糖分达到最高.而转化酶活性却出现一个下降过程;工艺成熟后期.出现回糖现象.转化酶活性再次上升。说明转化酶在蔗糖分积累和再次利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廿蔗生长后期用400mg/L乙烯利处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提高节间2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和成熟;而乙烯利处理3周后转化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代谢活动降低,抑制甘蔗回糖,有利于甘蔗糖分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花芽生理分化开始前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系数较大;淀粉含量的高低可能不是成花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乙烯利对菠萝叶片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激素乙烯利(C_2H_6O_3ClPO_3)对菠萝进行催花。在灌注乙烯利前、后测定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与未催花的对照株比较,植株在形成花芽和幼果期叶片中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尤其是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变化明显,这可能是乙烯对“成花基因”调控直接起作用。也可能在乙烯作用下叶片提供给花芽形成所需特异蛋白质促使基因得以调控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菠萝花芽分化的实质提供了生物化学方面对比性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5.
 用植物激素乙烯利(C2H6O3ClPO3)对菠萝进行催花。在灌注乙烯利前、后测定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与未催花的对照株比较,植株在形成花芽和幼果期叶片中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尤其是组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变化明显,这可能是乙烯对"成花基因"调控直接起作用。也可能在乙烯作用下叶片提供给花芽形成所需特异蛋白质促使基因得以调控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菠萝花芽分化的实质提供了生物化学方面对比性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6.
荔枝果实成熟期间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米糍’和‘淮枝’果实成熟期间假种皮中糖积累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表明,假种皮中的总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随成熟进程上升,蔗糖的变化是先升后降再回升;蔗糖合成酶(SS)和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表现为花后60d活性最高,随后下降,至采前1周维持在较低水平;‘糯米糍’中糖含量以及SS和AI活性均较明显大于‘淮枝’.据此推测,荔枝假种皮中AI和SS的活性高,蔗糖积累减少,单糖积累多,总糖含量因此提高.  相似文献   

7.
光周期诱导菊花成花及成花逆转过程中生理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以切花菊品种神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过程中菊花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RNA和DNA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的菊花未形成花芽,始终保持营养生长,其叶片可溶性总糖、蔗糖、可溶性蛋白、RNA和DN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一直保持较稳定水平。短日照处理的菊花叶片可溶性总糖和蔗糖比长日照处理减少,可溶性蛋白质、RNA和DNA含量都比长日照处理增加。先短日照后长日照处理的菊花在短日照期间形成的花芽在转入长日照时花芽停止发育和膨大,最终未开花,其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比长日照处理减少,处理第15d以后比短日照处理增加,而蔗糖、可溶性蛋白、DNA和RNA含量比其它处理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甘蔗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在甘蔗两品种伸长生长后期,以三种生长调节叶面喷施,乙烯利、草甘膦处理有良好的催熟增糖作用,但对叶片生理生化影响不完全一致;两者均抑制呼吸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乙烯利明显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Mg^2 -ATP酶、Ca62 -ATP酶、苹果酸酶活性;草甘膦仅在处理后早期有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作用,抑制Mg^2 -ATP酶活性,对Ca^2 -ATP酶活性影响较小,明显降低叶片N水平。PP333的催熟增糖效果尚有待确定,其对呼吸和酶的影响,与前述两处理表现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9.
甘蔗生长后期不同时间乙烯利催熟增糖的效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选用中熟甘蔗品种桂糖15号在生长后期分三个不同时间以0.04%乙烯利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①明显提高了Ca^2 -ATP酶、中性转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②对酸性转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③明显地提高了甘蔗的工艺品质。甘蔗蔗糖分比对照提高的绝对值分别为:10月3日处理提高2.14%,10月23日处理提高2.94%;11月13日处理提高1.46%;④明显提高了甘蔗的抗旱性,使其在干旱条件下保持较多绿叶数,以10月23日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甘蔗应用乙烯利增产增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乙烯利对甘蔗增产增糖的生理机理,分别从群体、个体、器官、细胞到分子水平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认为:乙烯利处理首先是诱导了编码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基因表达,使甘蔗组织内出现一个乙烯释放高峰,它改变了蔗株体内五大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影响到许多功能基因的表达,因此影响到各种生理代谢,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和分化,并进一步影响到器官、组织的发育和蔗株的生长。叶面喷施乙烯利后诱发的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活性提高加快了IAA的氧化分解,使组织中的IAA含量降低,从而使蔗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受到暂时抑制。但是,组织内较高的乙烯浓度会反过来加速内源IAA的合成,因此短暂抑制过后蔗株能够快速生长。如果所用的乙烯利浓度过高,会导致蔗株生长长时间受阻,但在糖分积累时期,这种情况有利于蔗茎中的蔗糖积累,因此起到催熟增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