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山林线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的变化,以更好地揭示高山林线的形成机制。【方法】以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过渡带的5种木本植物(阳坡:乔木方枝柏,灌木林芝杜鹃和雪层杜鹃;阴坡:乔木急尖长苞冷杉,灌木雪山杜鹃)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8月初)与非生长季(11月底)分别取其树叶、树枝、树干(方枝柏和急尖长苞冷杉)、树根等组织,测定并分析其NSC含量。【结果】林线过渡带植物在整个生长周期都有充足的NSC,生长季植物NSC含量在2.74%~3.56%,非生长季NCS含量是生长季的2.85~3.84倍。生长季5种林线过渡带植物的NSC源/汇值为1.12~1.79;非生长季2种乔木NSC含量的NSC源/汇值均大于1,表明植物碳供应充足;3种灌木植物的NSC源/汇值均小于1,表现为碳供应不足。低温等不良环境是导致非生长季植物可溶性糖与淀粉比值较生长季明显升高的主要因素;非生长季林线过渡带植物可溶性糖含量是生长季的2.64~7.66倍,而高水平的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糖与淀粉间持续的动态转化都是植物顺利过冬的保障。【结论】构成色季拉山林线的方枝柏和急尖长苞冷杉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均未表现出碳供应不足的现象,“生长抑制”和“更新繁殖障碍限制”两种假说能很好地解释藏东南色季拉山林线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研究围栏、放牧对不同林龄柠条高生长的影响,重点对柠条高生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人工平茬和适度放牧可促进柠条的高生长、加快柠条萌发速度。同时观测分析了柠条根系分布、水分与高生长相关性等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4年生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 Lam.)、沙地柏(Sabina valgaris Ant.)、沙柳(Salix psammophila C.wang et Ch Y.Yang)、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学特性,为植物固土护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境内和林格尔县境内采集5种植物根系,每种植物采3株标准株,对直径0.5~4mm的根系按0.5mm分级,采用织物强力机(加载速度为200mm/min)测定5种植物各径级根系的室内轴向抗拉力并计算抗拉强度,同时分析根型(鲱骨型、二分枝型)、生长时期(生长季初期(5月)、生长旺盛期(8月))、土壤含水量(0%,6.8%,18.8%,26.6%)对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断裂比例均在60%以上,侧根分支处抗拉能力明显不及相邻的直段根;无论是鲱骨型还是二分枝型,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力均低于相邻直段根的抗拉力,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和沙棘直段根的抗拉力分别是相邻侧根分支处抗拉力的1.39倍、1.33倍、1.46倍、1.63倍和1.91倍;5种植物2种根型侧根分支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的种间差异相同,均表现为柠条沙柳沙地柏沙棘白沙蒿,根型对其影响不显著;生长旺盛期柠条、沙柳、沙地柏、白沙蒿、沙棘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均值分别为30.57,18.19,9.52,8.54和5.34MPa,生长季初期分别为26.79,15.25,10.17,6.76和6.10 MPa,生长时期对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抗拉强度的影响均在α=0.01水平下差异显著;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的抗拉强度均随周边土壤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土壤含水量对其影响显著。【结论】5种植物侧根分支处是根系抗拉的薄弱点,其抗拉力是正确评价植物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后,对植株根系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等进行测定。对比不同粒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叶片影响的研究,比较纳米处理对植株地上地下部分影响的差异。【结果】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铁对西瓜根系生长有影响,低浓度时对植株生长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促进作用减弱或起抑制效果,呈现出一定的植物毒性。【结论】低浓度的纳米氧化铁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在弄清剂量、毒性及尺寸效应的基础上,有望将纳米氧化铁作为纳米肥料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业生产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喜树嫩枝扦插育苗的因素,旨在得出最佳繁殖体系.【方法】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不同扦插基质、促根剂种类及其浓度对喜树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韧皮部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嫩枝扦插的最佳方案为:以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1 500mg/L NAA浸泡插条基部20s,扦插后成活率可达92%.在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生根进程表现出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前期波动上升,后期波动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大多数在0.5~2.5mg/g波动.【结论】不同处理均对生根有影响,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的积累、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不同树种苗木对水分胁迫适应的差异性,探讨不同树种的抗旱性机理。【方法】以1年生侧柏、刺槐、山杏、沙棘、柠条为试验树种,在盆栽条件下,比较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5%,50%和35%)对5种苗木根系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代谢的影响。【结果】5个树种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因树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随水分胁迫的加剧,山杏、侧柏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持续增加趋势,且山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多;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刺槐、柠条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增加,且增幅为刺槐>柠条;而沙棘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重度干旱处理下降至最低。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5种苗木根系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而持续增高,其中在重度干旱胁迫时,山杏根系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0.54 mg/g,1.665μg/g,远高于其他4个树种;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其余4个树种侧柏、沙棘、刺槐和柠条的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增幅分别为171.43%,141.13%,131.42%,24.42%和313%,280%,317%,289%。【结论】5个树种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在诱导自身体内某些溶质的合成和累积,以及干旱胁迫诱导一些特定蛋白质的合成能力上都有较大差异。综合考虑各因素认为,5个树种在合成、累积这3类溶质方面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山杏>侧柏>刺槐>柠条>沙棘。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青稞籽粒在形成过程中的营养变化,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借鉴。【方法】本文对西藏5个不同青稞品种籽粒形成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进行了测定。【结果】主要营养成分因青稞品种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与淀粉的积累呈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逐渐上升,而脂肪含量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变化较为平缓。【结论】可根据青稞开发利用的不同用途,选取适宜的采收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修剪方法对催芽处理前后富士苹果一年生枝不同部位碳、氮营养物含量的影响,为完善苹果修剪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cv.Red Fuji)幼苗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在解除休眠到萌芽期,于离体条件下对枝条进行短截处理(短截1/2、短截1/3),以不短截处理为对照,将按要求处理后的一年生枝带回试验室,将枝条下部剪平,直立放在盛有500mL水的瓷盘里,置于GZX型光照培养箱(25℃(白天)/20℃(晚上)、16h光照/8h黑暗条件)中进行催芽处理,在处理后第0,3,6,9,12天取样,测定枝条不同部位的可溶性糖、淀粉、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短截处理对一年生枝不同部位碳、氮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富士苹果一年生枝条不同部位可溶性糖、淀粉、总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明显分布梯度,表现为从一年生枝顶部向下,对照枝条木质部的可溶性糖含量由93.9mg/g逐渐降到61.9mg/g,淀粉含量从72.6mg/g逐渐降到37.7mg/g,总糖含量从166.5mg/g逐渐降到99.6mg/g。催芽处理前(处理0d)木质部可溶性糖、淀粉及总糖含量高于韧皮部。催芽处理后,木质部碳、氮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幅度较大,与韧皮部相比,木质部平均可溶性糖、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38.1%,31.6%和15.4%,平均淀粉含量增加了17.4%;而韧皮部以上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幅度较小。短截处理未改变枝条自身碳、氮营养物质的分布梯度,不同处理枝条对应部位碳、氮营养物质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对整个枝条平均水平而言,短截降低了枝条内的平均可溶性糖、淀粉以及总糖含量,整个试验过程中短截处理枝条木质部以上营养物质的含量总体低于对照枝条。【结论】短截未改变苹果一年生枝条自身碳、氮营养物质含量的分布梯度,表现为从枝条顶部向下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生态脆弱区不同坡位样地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根系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含水率的关系,为生态脆弱区人工植被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包头市达茂旗作为研究区,于2021年8月在研究区内选择生长在同一坡面(坡度约为6°,坡面为西北坡)的柠条(林龄为17年)林地作为试验地,分别在坡面的上、中、下选取样地,分析3个坡位样地中柠条不同径级(细根(0~2 mm)、小根(>2~5 mm)、中根(>5~20 mm)、大根(>20~50 mm)根系形态特征(长度、体积和表面积)和土壤含水率在水平、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且对不同坡位样地中柠条根系形态指标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在各样地中,柠条根系形态指标和土壤含水率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柠条细根、小根、中根、大根的根长、体积和表面积均表现为随着与柠条标准丛根基处水平距离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总体减少。在水平方向上,土壤含水率随着与距柠条标准丛根基处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柠条根系的总长度、总体积和总表面积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坡位下柠条根系特征和土壤含水率均存在明显差异,柠条根系部分形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土壤含水率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土壤含水量对不同量级降雨的响应,探讨区域重要人工林树种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与降雨动态变化关系,以加深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地产流的关系理解。【方法】2017年5—10月,同步观测宁夏六盘山半湿润区华北落叶松林根系分布层(0~80 cm)土壤含水量和林外降雨量,比较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过程。【结果】①2017年华北落叶松生长季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和8月,土壤含水量均值以20~40 cm土层最高,0~10 cm土层最低。生长季内不同月份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明显;②表层(0~10 cm)土壤含水量与降雨量变化趋势同步,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与降雨的同步性逐渐减弱。随雨强增加,各层土壤含水量对降雨的响应逐渐明显;③土壤前期含水量高低对不同土层含水量的降雨响应早晚有重要影响。【结论】华北落叶松林下土壤含水量垂直变化对不同量级降雨响应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柠条锦鸡儿根长与游离氨基酸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根系及氨基酸在不同土壤深度的分布状况,在内蒙古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研究区,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分析了不同土层柠条锦鸡儿三种不同径级根系分布特征及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①骨骼根和细根在水平和垂直梯度上,根长均为逐层递减,但细根分布面积远远大于骨骼根和粗根。骨骼根根长先减少后增大,总体呈偏度系数为0.908的尖峰分布,标准差为34.522,根系分布总体离散程度不大,根长分布均匀。②在17种氨基酸中,含量较大的四种氨基酸分别是:游离脯氨酸天冬氨酸游离组氨酸游离谷氨酸。不同深度对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分布的影响较为明显,四种根系游离氨基酸随土层深度增加其含量变化规律为:脯氨酸含量先减后增,天冬氨酸逐层增大,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先增后减。③柠条锦鸡儿根系总根长密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关系数达0.944,呈显著相关(P0.05)。细根作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场所,在深土层中有较大量的分布,是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前提。此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复壮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寻更科学合理的人工林管理措施,以赤峰市敖汉旗黄花甸子流域为研究区,对研究区内风沙土区不同坡位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10 mm的根系分布特征及游离氨基酸含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1)同一林龄、不同坡位的柠条锦鸡儿随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的增加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2)不同坡位对柠条锦鸡儿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且根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坡位的降低而增加。坡下天冬氨酸含量、精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苯丙氨酸含量及氨基酸总和分别是坡上的1.255倍、1.432倍、1.381倍、1.80倍及1.11倍。(3)不同坡位的游离氨基酸总和与柠条锦鸡儿的根系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均呈现出坡位越低,游离氨基酸总和含量越高且根系分布越集中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适生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区域植被恢复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摘要]研究柠条和苜蓿混合制粒最佳成型性的条件。[方法]通过确定适宜的柠条与苜蓿混合制粒的水分、粒度和原料配比,研.究柠条和苜蓿混合制粒的成型性。[结果]结果表明,柠条与苜蓿混合制粒的最佳方案为:原料配比柠条:苜蓿45:55,水分23%~24%,粒度5mm[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混合草颗粒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根系与土壤水分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秋季对其根系分布特征及土壤水分采用四分之一圆法分层采样分析,研究了柠条锦鸡儿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柠条锦鸡儿根系呈浅层化分布,根系主要集中在0~60 cm土层;(2)根系生物量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且根系分布与同空间内土壤水分存在正相关关系,均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3)在垂直、水平方向,各实验地柠条锦鸡儿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显著相关,构建根系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的经验模型,验证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说明二者的关系。研究结果旨在为干旱区人工柠条林的栽植管理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家蚕五龄第1天与第4天后部丝腺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比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家蚕后部丝腺是合成分泌占蚕丝总量75%~80%丝素蛋白的器官,通过后部丝腺蛋白的研究,有利于阐明家蚕分泌丝素蛋白及蚕茧优质、高产的机理。【方法】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家蚕不同品种五龄第1天和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品种五龄第1天和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存在差异,但蛋白质水平的差异,远远小于从EST分析得出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不同家蚕品种,从五龄第1天到第4天,后部丝腺细胞的蛋白质组成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结论】暗示了家蚕丝素分泌的过程可能受到多种蛋白的调控,不同的品种,在调控位点及调控蛋白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品种家蚕后部丝腺细胞在分泌丝素能力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以柠条锦鸡儿嫩枝为试材,观察了不同灭菌时间以及不同激素浓度对柠条外植体萌芽率、生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茎段用0.1%升汞灭菌8 min时,污染率最低;以MS+0.2 mg/L 6-BA为培养基进行增殖培养时萌芽率最高,为80%;以1/2MS+0.5 mg/L IAA为生根培养基时生根率可达53%;以MS+0.5 mg/L 6-BA+2.0 mg/L 2,4-D为愈伤组织培养基时诱导率为63%,且愈伤组织出现早,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以晋西北黄土高原10年生独生和簇生两种生长方式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开挖采集根系的方法对不同土层深度内现存不同径级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独生根根系生物量、根长密度及比根长均高于簇生根,根系生态型是影响柠条锦鸡儿根系特征的根本原因。土壤资源的异质性是导致柠条锦鸡儿在土壤垂直方向上调整根系的形态和数量的主要原因。独生根根系较大的根长密度与比根长,具有更高的种内竞争力,提高了其适应环境的机制,比簇生根有更好的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效应。  相似文献   

18.
将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多年生柠条加工为固体燃料会使其得到良好的转化应用。通过柠条热压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含水率和颗粒度对柠条压块燃料密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颗粒度、含水率对燃料密度的影响极其显著,温度、含水率和颗粒度对耐久性的影响极其显著。成型优质的柠条压块燃料,要求柠条原料含水率在5%~13%,成型温度为80~150℃,压力为60~110MPa。在此条件下,柠条揉丝原料也可成型优质的块状燃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年限的柠条种子发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发芽试验测定不同储藏时间的柠条种子发芽率、发芽进度,了解储藏时间对种子的影响,寻求柠条种子的有效贮藏年限,以期为柠条种质资源长期、安全贮藏和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在3年以上的种子的生活力已经很弱,不再适合于播种造林。贮藏时间在4年以上的种子生活力基本消失,不能用于播种造林。随着储藏时间的增加,不仅发芽时间缩短,而且发芽率也降低,同时,发芽速度也大大减低。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阴山北麓内蒙古武川县林地持水量和固持水土的能力,以当地柠条、油松、沙棘、油松×柠条混交林、沙棘×柠条混交林5种典型人工林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水分入渗以及水分贮存特征值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物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P<0.05)。容重表现为沙棘最大(1.452 g·cm-3),油松最小(1.042 g·cm-3);非毛管孔隙度的排序为油松>油松×柠条混交林>沙棘×柠条混交林>沙棘>柠条。各林分达到稳渗的速率与非毛管孔隙度的排序相一致,各样地的稳渗速率在0.47~1.32 mm·min-1之间,土壤入渗回归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只有油松纯林和油松×柠条混交林更接近考斯加柯夫公式中的系数1/2。混交林地比纯林地对水分的贮存能力高,而油松×柠条乔灌木混交林比沙棘×柠条灌木混交林的最大持水量高112.8 t·hm-2。在阴山北麓地带更适合种植油松×柠条类的乔灌木混交林,乔灌木混交林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林地持水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