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以使慈姑组培苗一代增殖19.5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倍以上;培养基含6-BA 3.0mg/L+NAA 0.01 mg/L的TIBs适合组培苗继代增殖培育;TIBs系统中,以第5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10株/L,间歇浸没频率在10 min/3 h时,最有利于慈姑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茎尖脱毒处理诱导的草莓‘红颜’第3代继代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组培苗增殖技术体系的研究。经过40d的增殖培养后,结果表明:(1)利用TIBs系统进行草莓组培苗培养增殖率约是传统培养方式的3倍;(2)TIBs系统中接种密度在2株/0.25L培养基/瓶,有利于草莓组培苗的生长;(3)TDZ和NAA质量浓度均为0.5mg/L时有利于TIBs系统中草莓组培苗的增殖;(4)TIBs系统中蔗糖质量浓度为30g/L较适宜;(5)荧光灯与红蓝LED灯对TIBs系统中草莓增殖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基于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系统(TIBs)的荔浦芋组培快繁体系,为荔浦芋脱毒组培苗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荔浦芋新品种桂芋2号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诱导获得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TIBs培养系统筛选出适合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最佳激素组合,并分析不同继代材料、接种密度及浸没间歇频率对组培苗增殖和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利用TIBs培养系统可有效提高荔浦芋组培苗的增殖效果,增殖倍数达28.96倍,约是传统固体培养方法(2.87倍)的10倍,且组培苗的株高和生根数均极显著高于传统固体培养植株(P<0.01).在TIBs培养系统中,含4.00 mg/L 6-苄氨基嘌呤(6-BA)+0.05 mg/L萘乙酸(NAA)的培养基最适合荔浦芋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其组培苗增殖倍数为32.04倍.当接种材料为第4代荔浦芋继代材料、接种密度为10株/L、浸没间歇频率为5 min/6 h时,最有利于组培苗增殖和生长,增殖倍数均在30.00倍以上,可缩短萌芽时间,组培苗长势良好,且培养基污染率为0.[结论]利用TIBs培养系统对荔浦芋继代材料进行高效快繁具有可行性,可为实现及推动荔浦芋健康种苗繁育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对荸荠(Eleocharis dulcis)组培苗快速繁殖的效果,为提高荸荠组培苗繁殖效率及其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初代诱导培养获得的桂蹄2号荸荠组培苗为外植体,利用TIBs系统进行组培快繁,研究荸荠组培苗不同继代代数、接种密度、激素组合及反应器间歇浸没频率等因子对荸荠组培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初代诱导培养的第4、5、6代继代材料增殖倍数较高,其中第6代继代苗增殖倍数最高,达31.1倍,到第7代后随继代代数的增加增殖倍数逐渐降低。当接种密度大于15丛/瓶时,外植体污染率达16.0%;当接种密度低于10丛/瓶时,外植体的污染率为0。低于10 min/6 h的间歇浸没频率有利于降低污染率,在6 h内低于15 min的浸没时间有利于降低玻璃化苗率;当激素组合为3.0 mg/L 6-BA+0.01 mg/L NAA时,组培苗增殖倍数达38.5倍,且组培苗生长正常。【结论】在TIBs系统中,采用经初代诱导培养的第5代荸荠继代组培苗,增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01 mg/L NAA+30.0 g/L蔗糖,pH 6.0,接种密度10丛/瓶,反应器间歇浸没频率为10 min/6 h,可获得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传统培养苗表现较高。说明在移栽后60 d内,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能力及抗逆能力均优于传统半固体培养的组培苗,TIBs可作为香蕉组培苗快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用百万星(Millions Star)、大花满天星(Big Spend Gypsophila paniculata)组培瓶苗为材料,以MS+NAA0.1 mg/L+蔗糖3%+琼脂0.65%为基本配方,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BA(0.1 mg/L、0.5 mg/L、1.0 mg/L、2.0 mg/L、5.0 mg/L)和KT(0.1 mg/L、0.5 mg/L、1.0 mg/L、2.0 mg/L、5.0 mg/L)进行组培苗增殖试验。结果表明,百万星组培苗增殖BA适宜浓度为2.0 mg/L,增殖倍数为15倍;百万星组培苗增殖KT适宜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8倍。大花满天星组培苗增殖BA适宜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10倍;百万星组培苗增殖KT适宜浓度为1.0 mg/L,增殖倍数9倍。  相似文献   

7.
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甘蔗脱毒苗快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对甘蔗脱毒组培苗快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PP333及6-BA+PP333均能促进组培苗分化,增殖率较高且生长整齐,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②GA3浓度为1.0 mg·L-1伸长培养效果最好,平均苗高9.87 cm;③每升培养液接种量为20株时的增殖率最高;④培养基蔗糖浓度以20 g·L-1较为适宜.利用该系统对ROC16和ROC22两个甘蔗品种的脱毒苗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得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600株.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对2个甘蔗品种ROC16和ROC22的脱毒苗进行快繁研究,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进行筛选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系统,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生产组培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400~600株.该研究为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应用于组培快繁提供了依据. Abstract: By employing temporary immersion bioreactor system (TIBs),we studied virus-free culture of seedlings from sugarcane varieties ROC16 and ROC22,from medium recipe,inoculation amount,sucrose concentration,and variety difference.The results showed,using this method,that proliferation rate of ROC16 improved by 40 times,per flask generated about 800 plantlets;of ROC22 improved by 30 times,per flask generated about 400-600 plantlets.The results provided basis for using TIBs in rapid propagation of plantlets via tissue culture.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氮水平对甘蔗组培苗增殖的影响,了解甘蔗组培苗增殖过程对氮的利用规律,为甘蔗组培苗培养基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试验以甘蔗GT46为材料,对培养基中NH_4NO_3设置5个浓度水平,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氮含量在一定范围内,甘蔗组培苗的假茎高、鲜重、干重均随着培养基中氮含量的升高而增加,而假茎粗、叶片SPAD值、叶片氮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最高值时NH_4NO_3的浓度均为1650 mg/L,但分蘖率随着氮含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因此,低氮能促进分蘖,高氮更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应用正交试验筛选新台糖22号组培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配方对新台糖22号甘蔗组培苗增殖和促根的影响,以筛选提高甘蔗组培苗生根率及假植成活率较佳的配方。结果表明,较佳的腋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mg/L+KT 0.5 mg/L+IBA 0.2 mg/L;丛芽分化、增殖培养基配方为MS+6-BA 0.8 mg/L+IBA 0.03 mg/L;促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2 mg/L+NAA 0.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