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父亲一生有三句话,令我永生难忘。父亲的第一句话是:“你看这件事怎么样?”父亲一向是说一不二的,包括母亲也别想改变。母亲爱父亲,又有点怕父亲。虽然父亲当年只有每月18元人民币的微薄工资,但在母亲心目中,父亲是她的支柱和偶像。这造就了父亲的独断专行,但也树立了父亲不可撼动的威信。我家六个兄弟姐妹,母亲病逝时,大姐、二姐已经出嫁,大哥、二哥在外工作,弟弟到外地读书,我在本镇读高中,家中,只有我和父亲两个男人相伴。我家有一块宅基地,有人想买。-天晚上,我们两个男人吃着晚饭,父亲突然问我:“我想把那块地卖了,你看这件事怎么样?”…  相似文献   

2.
李彤 《新农村》2012,(4):42
十多年前,母亲信奉佛教,渐渐地,母亲却患上了"重度宗教信仰型"精神抑郁症。那是我们家最黑暗的日子。母亲患病三年,从最初怕她自杀到后期怕她杀人,我在恐惧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3.
问:母亲生前和父亲在自家的宅基地上盖有一栋三层楼房,母亲过世后父亲续娶并办理了结婚证,我兄弟姐妹三人,继母有三个孩子。父亲比对方大9岁。想咨询一下,现在该采取什么措施保证父亲过世后,可以避免继母分割这栋房产?答:房屋是父母的共同财产,你母亲去世后,该房屋一半份额成为遗产,  相似文献   

4.
母亲进城     
印象里,母亲是个节约的人.在我享受着母亲的血汗钱坐公共汽车进城上学的岁月里,母亲却是宁可浪费时间喜欢走路的,她总是说:山里人挣几角钱不容易。我考上大学后,母亲因不需送米送菜便很少进城了,她和父亲终日厮  相似文献   

5.
母亲     
《河南农业》2005,(6):42-43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我16岁的母亲被一顶换亲的花轿,抬到了豫东平原上这个小小的黄河滩村。我的父亲是个粗鲁无知的人,如花似玉的母亲在他的醉骂殴打中凋落了青春。父亲的一位渔夫朋友看不惯我父亲的行为,他常常呵护我的母亲,训斥我的父亲:有本事多打几网鱼,种好滩里的庄稼,喝酒打老婆算啥汉子……这个渔夫14岁死了爹娘,没亲没故,多年来住在河滩的草屋里,靠打鱼、种那几亩滩地为生。他的地和我家的地搭地边儿,他常帮我母亲耕种收割,为母亲分担了很多辛苦和劳累。在母亲心中,他是坚实的依靠。她感激他,常帮他洗、补衣裳,补织渔网,做腌鱼片给他…  相似文献   

6.
母亲     
<正>很多时候,我不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来写母亲,母亲陪伴我的点点滴滴能写一本厚厚的书,多舛人生的酸甜苦辣,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无处不在。在我7个月大时,左腿长了碗大般的脓包,手术没有麻药,我却未哭一声,父亲以为我是个"傻子",因此不重视我,但母亲一直没放弃我,她也从没有嫌弃这个"傻"闺女。7岁时,大伯约父亲把他的闺女和我一起送出  相似文献   

7.
李文成 《农友》2001,(9):23-24
我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抚养长大,现在都已经参加了工作。这几年,母亲的生活费用全部都由我们兄弟二人承担,由于我们收入低,经济上确有一定困难,我们提出要妹妹也负担一些赡养费,她却说:“我已经是出嫁的女儿,本身就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请问,她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8.
母亲去打工     
李明 《农村百事通》2010,(12):42-42
母亲突然说她要去打工,这使我和父亲都感到震惊。她的腿受过伤,平时走路多了都疼得要命,何况去干那繁重的体力活。可无论我和父亲怎样劝说,母亲的态度依然坚定。  相似文献   

9.
父亲·家风     
正"我不和你计较!"这是父亲专门用来拦截母亲无理的唠叨。几字吐出,母亲嘴里最多再蹦出几个不好听的字眼。从小到大,我没有为家庭失和苦恼过,因为我有个"不计较"的父亲。说真的,有时挺心疼父亲的,为他打抱不平,却被回:"你妈也是为我好。"祖父早逝,那年父亲才12岁,他撑起一个家,对寡居的母亲和奶奶、多病的弟弟,担起重责,解放前两年,父亲响应号召,报名参军,虽在后方,生生死死的事情想必也是见多了,之后又遇忍饥挨饿的自然灾害还有一场接一场的运动,半辈子的沧  相似文献   

10.
正编辑同志:4年前,我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我随父亲生活,母亲承担一定的抚养费用。现在,父亲由于生意接连失败等原因,导致精神颓废,我们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近日,父亲想让我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强行让14岁的我辍学。无奈之下,我向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母亲求助。母亲同意接受我与她一起生活,但父亲就是不同  相似文献   

11.
律师:我从小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成年后与母亲有些联系,感情一般。母亲改嫁后又生了一个孩子,她想晚年时让我们姐弟三人轮流赡养。请问,我们要担负赡养义务吗?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上分析,从小由父亲带养时间多的孩子智商更高,这除了与父母文化、修养差异有关外,更多的应是性别差异造成的。父亲照顾孩子的优势可能会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制订计划上。父母谁都想孩子成材,但当父亲愿意承担更多教育责任时,他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往往有更强的目的性。不少母亲虽对孩子也有较高期望,但在实施教育中,她往往显得无计划。2.在教育内容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方面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民情风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是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  相似文献   

13.
哭泣的晚餐     
当母亲在生出4个女娃再生出我这个男娃时,父亲哭了.听院子里的老人说,父亲哭得比我母亲还痛快,像在赌场上赢了一把的父亲感到他的资本没有白耗.……  相似文献   

14.
<正>1案例解析今天的话题从三个案例说起。案例一:有一天和同事聊天,她问:"在你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母爱哪个多?"我不加思索地回答:"当然是母爱。"的确如此,父亲虽为教师,可是在我儿时记忆中,他很忙,很少在家,每周只是周六很晚才回来,在家待一天周日下午就返回学校,在家的一天和父亲也很少交流,他也很少过问我的事,因此父爱很淡。而看到母亲总是日日忙田作、夜夜灯下缝,自己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是母亲辛劳操持,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母爱。  相似文献   

15.
韩素音与茶     
韩素音一家是个小联合国。她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外国人,丈夫是印度人,女婿是美“人,而她自己是英籍华人大作家,她的著作等身,像《风满楼》、《周恩来和他的世纪》等等。她虽走遍全世界,住过洛桑等许多地方,但她喜欢中国,喜欢中国饮料茶。她每次来中国,每到一个地方,总想品尝一下当地名茶,并亲自选购些好茶带回欧洲去。每每回家后,亲朋文友,总要去品尝韩女士带回去的中国茶。韩女士说过:“倘若我得挥笔对茶赞颂一番,我要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的文明饮料,是  相似文献   

16.
<正>问:我家在村子里盖有10间楼房,5间门面房,还有汽车等诸多财产。2016年我母亲因病去世,后来父亲与一位妇女结了婚,她有两个子女。我和姐姐担心将来父亲把房产给了继母的两个孩子,因此要求父亲立下字据,房屋归我所有,父亲和继母只有居住权。父亲恼羞成怒,表示房产等全部财产都是他的。现在我与父亲闹得关系很僵,真怕我们姐弟的担心成了现实。请问:我和姐姐能要求继承家中的财产吗?我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粽子     
安心 《农家科技》2006,(9):50-50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会把简单的饭菜做的有滋有味,会织各种花样的毛衣,会做漂亮的鞋子,但奇怪的是有一样她就是学不会,就是包粽子,这可是我们这一带乡下女人都会的手艺啊!幸亏父亲不怪她,而且父亲会!每每到了包粽子的时节,就见青翠欲滴的箬叶在父亲手里很听话地翻转着,而后一只粽子就包成了。而母亲这时候就会搬着一只板凳坐在父亲旁边,很笨拙地跟着父亲学,满脸笑成了一朵花,可手里就是学不会。于是父亲骄傲得像个功臣,把母亲差得团团转,泡茶啦,拿水烟袋啦,母亲这时候的脾气出奇的温柔,甚至还小声地哼着曲。这样一年一年过下来,便成习…  相似文献   

18.
河南一读者来信咨询:我父亲早年去世,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3人抚养成人,并都参加了工作。这几年母亲的生活费用全部都由我和哥哥两人承担,由于我们收入低,经济上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提出妹妹也负担一些赡养费,她却说:“我已经是出嫁的女儿,本身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请问,她的说法对吗?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     
正父亲走了,我最依赖的人没了!或许是由于家贫所引起的内向和自卑,从小到大可以一起玩耍谈心的朋友几乎没有,只有父亲,于是我对父亲格外依赖。父亲由于家贫,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而母亲也由于家贫和过于内向,当大龄的父亲经人介绍认识了大龄的母亲后,两个社会最底层的人便成为了一家人,并有了我们三姐弟,但家贫的状况一直到很多年后才得到改善。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百姓》2001,(6)
谁说“笑比哭好”?我就最怕母亲笑。母亲一笑,就露出那嘴里孤零零的最后一颗牙,让我看了心酸。要知道,母亲还不到50岁呀!母亲常常说:“我爹我娘什么都好,就在牙上对我不好。”母亲把过早脱牙玩笑地归咎于外公外婆——她认为那是遗传。她开完这个玩笑后总是笑,一笑又露出那颗让我难以接受的牙。每逢此时,我心里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