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种子经尿囊素浸种处理,幼苗干重,糖,氮及GA3含量等增加,转化率及水解酶活性提高,,淀粉及糊粉粒分解加快,尿囊素处理对胚乳线粒体发育有促进作用,其呼吸速率,磷氧比,呼吸控制及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高于对照,表明尿囊素能加快小麦种子贮存物质的降解,转化和运输,对小麦健壮幼苗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ABA对杂交稻幼苗抗冷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水稻幼苗3℃胁迫36h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明显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当用10^5mol/LABA预处理幼苗后,SOD活性和ATP含量下降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膜透性降低,同位素示踪表明,ABA使幼苗SOD活性增强的原因是促进了SOD的再合成,而不是激活其活性,同时证明,膜脂过氧化与SOD活性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抗冷性不同的玉米幼苗(1—4级,抗冷性递减)为材料,研究了其线粒体ATP酶在11℃、24℃的活力、温度变化时其活化能(Ea)的突变温度以及线粒体膜脂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在11℃条件下,ATP酶活力随品种抗冷性增加而增强;酶活化能折,点温度随品种抗个性增加而降低,脂肪酸的不饱和指数随品种抗个性增加而增大。这说明膜脂不饱和度控制着ATP酶的活力,Ea的折点温度受膜流动性的影响并与品种抗冷性有关,我们认为ATP酶Ea的折点温度可作为玉米幼苗抗个性生化指标。另外通过玉米幼苗抗冷性锻炼表明:ATP酶Ea折点温度没变化,说明幼苗抗冷潜力很小。  相似文献   

4.
蓝光对水稻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长期蓝光处理对水稻幼苗光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较白光处理对照,蓝光处理水稻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光合磷酸化及光合速率下降,而RuBP羧化酶、加氧酶及乙醇酸氧化酶活性增强。蓝光处理降低水稻幼苗光合速率的原因,除蓝光诱导叶绿素合成的效率较低及降低了叶绿体光合磷酸化速率外,可能还与蓝光促进了水稻幼苗的光呼吸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以盐敏感品种中国春、农大85021和抗盐品种冬68、茶淀红等4个品种小麦为材料,研究氯化钠胁迫下硝酸钙对小麦幼苗体内ATP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能够显著提高氯化钠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ATP的含量,且根内ATP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叶片,从而缓解氯化钠胁迫造成的能量代谢失衡,提高小麦幼苗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以盐敏感品种中国春,农大85021和抗盐品种冬68、茶淀红等4个品种小麦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甜菜碱对小麦幼苗体内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够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ATP的含量,且根为ATP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叶片。从而缓解NaCl胁迫造成的能量代谢失衡,提高小麦幼苗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用0.15mmol/LLaC13、PrC13对提取的菠菜叶绿体处理后,测定了Ca#一ATP酶、Mg#-ATP酶活性。结果表明,LaC13处理后的叶绿体Mg#-ATP酶、Ca#-ATP酶活力均高于对照。其相对活力分别为105.3,151.4;PCI13处理后的叶绿体Ca#-ATP酶、Mg#-ATP酶相对活力分别为132.3、135.0。说明,LaC13对Ca#-ATP酶活性具有较大的激活作用,而PrC13对于Ca3#、Mg#-ATP酶活性均具有较大的激活作用。2mmol/LLaC13.PrC13处理的叶片(真空渗入法)照先20分钟后,无机磷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说明LaC13、PrC13对于菠菜光合磷酸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是对CF1因子激活而产生。  相似文献   

8.
复方尿囊素是一种新型植物营养剂,能激活种子和作物体内多种酶,提高酶的活性,催化物质分解与合成,加快新陈代谢速度,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光合效能,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改善品质,复方尿囊素使用剂量低,增产增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下6-苄基腺嘌呤对小麦幼苗体内AT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盐敏感品种中国春、农大85021和抗盐品种冬68、茶淀红等4个品种小麦(TriticumaestivumL.)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6-苄基腺嘌呤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苗体内AT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6-苄基腺嘌呤能够显著提高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体内ATP的含量,且根内ATP含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叶片.从而缓解NaCl胁迫造成的能量代谢失衡,提高小麦幼苗对盐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PVA+ATP混合浸种处理对小麦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一处理能明显增强小麦幼苗抗寒性,其生理生化基础表现为呼吸减弱,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增大,可溶性糖、蛋白质等保护物质积累较多,SOD、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保护酶系统活性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增强,膜脂过氧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获得一种基于数码照片的准确、快速估计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为农林业及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参数依据。【方法】首先从具有代表性的3个省区(江苏、河南、新疆)获取地表数码照片,然后采用植被判定流程图法(VDF法),对分别在温和及强烈阳光下拍摄的10个样本的共计100张数码照片进行处理,计算植被盖度,将其处理效果及计算结果与归一化差异指数法(NDI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温和阳光照射下拍摄的数码照片,用VDF法和NDI法估计的植被覆盖度的准确度都能够达到90%以上;而在强烈阳光照射下拍摄的数码照片,用VDF法估计的植被覆盖度的准确度(90.01%~92.61%)高于NDI法(81.31%~88.34%)。【结论】相对于NDI法,VDF法是一种提取信息全面、准确、高效的基于数码照片的植被覆盖度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合螺旋藻多糖对人乳腺癌231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螺旋藻多糖(PSP)与银杏叶有效成分(GBE)按一定比例复合,观察复合制剂对人乳腺癌23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sP与GBE按1:1、1:2和2:1比例的复合制剂组对人乳腺癌231细胞的抑瘤率,高剂量时分别提高93.32%、57.83%和44.95%,中剂量时分别提高67.52%、59.93%和41.72%,低剂量时分别提高54.22%、48.56%和40.26%。单一成分的螺旋藻多糖组对人乳腺癌231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但随着剂量地降低其药效也随之降低。[结论]复合螺旋藻多糖对人乳腺癌231细胞有较高地抑制作用,其中,以高剂量组1:1复合制剂抑制效果最好(93.32%),表明复合螺旋藻多糖在该剂量配比时协同增效作用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干旱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大豆的光合速率提高5%,蒸腾速率降低6.8%,气孔导度降低11%,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3倍,增强了大豆的抗旱性。CO2浓度升高,可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大豆根瘤数增多。干旱胁迫则使大豆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4.
CO2倍增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光合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干旱胁迫下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生长状况、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大豆的光合速率提高5%,蒸腾速率降低6.8%,气孔导度降低11%,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1.03倍,增强了大豆的抗旱性。CO2浓度升高,可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大豆根瘤数增多。干旱胁迫则使大豆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降低,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赤豆种子萌发中,幼苗迅速合成酰脲,萌发第4d达到最大值.谷氨酰胺和甘氨酸促进尿囊素合成,谷氨酸和天冬酰胺对尿囊素合成影响较小.外源铵促进幼苗合成尿囊素.三羧酸循环的部分中间产物(特别是琥珀酸或延胡索酸)或高浓度的乙醛酸(6-10 mmol/L)不同程度地抑制幼苗的尿囊索合成.  相似文献   

16.
甘薯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春宇  王关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56-11357
[目的]探讨甘薯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机制。[方法]以已分离提纯的甘薯多糖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别产生氧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化学模型体系,研究甘薯多糖清除羟自由基能力及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和甘薯多糖对荷瘤小鼠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体外,甘薯多糖对(O2-·)和·OH均有清除作用,且与甘薯多糖浓度成正相关性。在活体内,甘薯多糖的抗氧化与抗肿瘤作用表现出密切的相关性。甘薯多糖能显著提高荷瘤小鼠中血清SOD的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甘薯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抗氧化性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强SOD等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自由基,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7.
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薯干燥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紫薯干燥效率及干制品质,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薯水分散失、色泽、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及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4种干燥方式处理紫薯。首先探讨了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在干燥风温70℃,物料切片厚度1.93 mm以及微波预处理3 min的条件下对紫薯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其次探讨了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4种干燥方式在干燥风温70℃,物料切片厚度1.93 mm以及微波预预处理3 min的条件下对紫薯干燥后的色泽、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酚类化合物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风温、风速、喷嘴高度和切片厚度4个因素对紫薯干燥后的色泽、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酚类化合物清除DPPH•的影响。【结果】紫薯与大多数食品原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散失规律相似。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鼓风干燥和穿流干燥均属于降速干燥,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未有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最高干燥速率比鼓风干燥高84.04%,比穿流干燥高61.60%。紫薯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的前40 min内水分含量快速降低,在之后的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却以非常缓慢的速率下降。鼓风干燥、穿流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9.62×10-9、10.23×10-9和15.02×10-9 m2•s-1。本研究所选鲜紫薯的总花青素含量为90.85 mg•100g-1,总酚含量为262.14 mg•100g-1,紫薯酚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为40.84%。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比普通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鼓风干燥和穿流式热风干燥具有更好的干后色泽和更高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经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后的紫薯色差值为20.35,总花青素含量为34.79 mg•100g-1,总酚含量为139.26 mg•100g-1以及酚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为28.49%。在探讨不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条件对紫薯品质的影响试验中,紫薯的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随着干燥风温的增加以及随着干燥风速、喷嘴高度、切片厚度的降低而降低。而色差值却随着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风温增加及风速、喷嘴高度、切片厚度的降低而增加。且干燥后紫薯的总花青素最高保存率为59.58%,最高总酚保存率为82.35%,最高抗氧化活性保存率为82.05%。【结论】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与鼓风干燥和热风干燥相比具有更高的干燥效率和干后品质,且采用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可在普通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紫薯的干后品质。  相似文献   

18.
化感作用物对油松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进一步了解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Carr.)辽东栎 (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混交林中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 ,该文作者于 1998年用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该混交林中部分化感作用物对油松 1年生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油松、辽东栎纯林及混交林中枯落叶、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水浸液对油松幼苗高生长、叶绿素含量 (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 )及净光合速率均有显著影响 .一般表现为高浓度抑制或降低 (气孔阻力为增强 ) ,低浓度无作用或起促进或增强作用 (气孔阻力为减弱 ) ;同林分下 ,一般以枯落叶高浓度水浸液的抑制或降低 (增强 )作用为最强 ,半分解枯落叶及表层土壤的作用较弱 ;辽东栎枯落叶高浓度水浸液使油松幼苗停止光合 ,混交林枯落叶高浓度水浸液的作用较两个纯林为弱 .说明影响油松光合作用是油松辽东栎混交林中化感作用的生理机制之一 .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已报道具韧皮部组织特异性的笋瓜韧皮部蛋白2(PP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山西本地种笋瓜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得到了长度为966bp的PP2基因启动子片段,克隆入pUCm—T载体后,经鉴定获得了新的重组质粒pUCm—PSP,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与两个已报道的片段分别有95%和99%的同源性,推测具有相似的启动子功能。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PstⅠ和BglfⅡ双酶切重组质粒pUCm—PSP和由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驱动GFP报告基因的双元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2,分别回收pUCm—PSP重组质粒中的PSP小片段和pCAMBIA1302植物表达载体中去掉GFP报告基因上游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的大片段,经连接、转化和鉴定后,构建了由PSP驱动报告基因GFP的新型植物表达载体pHZ03。利用细胞感受态法将新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5、GV3101、LBA4404和发根农杆菌Ri15834中,为进一步研究其表达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讨杠柳新苷类化合物在昆虫体内的代谢机制。比较研究高活性杠柳新苷P(Periploca sepium P,PSP)和无杀虫活性的杠柳新苷E(Periploca sepium E,PSE)对6龄粘虫幼虫(Mythimna separata)与小地老虎幼虫(Agrotis ypsilon)中肠3种代谢酶[羧酸酯酶(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8h,PSP和PSE使粘虫幼虫GST活性增加,但PSP上升趋势比PSE更高。而2种化合物对试虫CarE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药后12h,PSP和PSE使粘虫中肠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酶比活力显著下降,而小地老虎中该酶活性无明显变化。因此,可推测GST可能参与昆虫对杠柳毒素的解毒作用,而细胞色素P450-O-脱甲基酶活性被杠柳毒素抑制可能是造成粘虫中毒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