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广东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米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广东省2000~2002年育成的140个水稻品种(组合)的米质分析样本,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优质稻谷(GB/T17891-1999)》检验方法,测定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型、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等7项指标,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米质性状优质达标率的高低顺序为糙米率>粒型>垩白粒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度,垩白度大、直链淀粉含量达标率低是制约我省稻米品质全面提高的瓶颈;整精米率早、晚稻品种差别最大,提高整精米率是从整体上提高早稻品种米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高直链淀粉含量籼型杂交水稻组合稻米品质性状及其相关性。[方法]调查分析了2011年四川省水稻区试的16个高直链淀份含量籼型杂交稻组合的主要品质性状及相关关系。[结果]16个组合的品质性状中差异较大的是垩白度,变异系数为26.8%;其次是整精米率,变异系数为22.89%;差异较小的是糙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0.72%和2.61%。糙米率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垩白米率与垩白度和胶稠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垩白度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胶稠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16个组合的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不显著正相关(r=0.1669),这可能表明在籼型杂交稻组合中直链淀粉含量达到一定水平(AC≥25%)后,胶稠度同样可以达到较高值,同时高直链淀粉含量与糙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垩白米率、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等相关不显著,因此在提高直链淀粉含量的材料和杂交稻组合选择上,可对其它品质性状按育种目标进行独立选择。[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提高育种材料和杂交稻组合直链淀粉含量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2002-2020年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并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12个杂交水稻品种的6项主要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汕头市农科所杂交水稻育种已经从高产育种转为优质高产育种,但优质育种还需继续加强,只有1个品种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1级,综合优质达标率(国标优质米3级或以上)为25%。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达到部颁优质米(NY/T 593-2013)一级、二级标准,均仅分别为8.3%和16.7%;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的三级达标率分别为58.3%、50.0%、41.7%、75.0%,其中直链淀粉含量的三级达标率最低。各品种间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差异较大。垩白度、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制约汕头市农科所杂交水稻品种品质提高的主要因子,在今后的优质育种中,主要目标是加强对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从低直链淀粉含量品种中筛选优质品种,是优质育种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8年福建省水稻区试的早、晚稻36份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它们在不同贮藏时间(1~12个月)的7项米质指标作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在1年贮藏期内,早、晚稻供试材料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的变化较大,且在品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其中早稻整精米率的变化最为显著;糙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的变化较小;早、晚稻的整精米率、垩白度在贮藏期内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贮藏至6个月时整精米率最高、垩白度最大;早、晚稻的直链淀粉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略有下降,且早稻的胶稠度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呈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北方杂交粳稻100个杂交组合的米质进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胶稠度、透明度变异系数大,除垩白率、垩白度外,配组的杂交组合变异系数父本大于母本;糙米率、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透明度,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碱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与粒宽,蛋白质含量与精米率,粒长与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受遗传控制小,粒长、垩白率、碱消值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粒宽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直链淀粉含量受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米质主成分因子为粒型→外观→加工→蒸煮因子;综合分析结果,选育出米质优良的北方杂交粳稻组合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对55个籼稻新品种的6项稻米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各稻米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异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以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的变异度最大,是稻米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②稻米品质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整精米率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呈极显著和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③55个籼稻新品种可分为7组,其中以第1组的稻米品质最好,共有30个品种;其次为第2、第3和第5组,共有15个品种;较差的是第4、第6和7组,共有10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籼型杂交水稻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对用9个不育系和3个恢复系及其所配的18个杂交水稻组合稻米的外观和蒸煮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粒长和长宽比倾向双亲中值,垩白率和垩白度显著超过中亲值,倾向高值亲本;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与中亲值无显著差异,而胶稠度低于中亲值。但不同类型的组合间表现不一致。相关分析结果,垩白率和垩白度与粒长和长宽比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直链淀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和糊化温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高垩白、低垩白各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稻米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垩白品种的平均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直链淀粉含量、食味评分均高于低垩白品种,低垩白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糙米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高垩白、低垩白品种间的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各品质指标的垩白度、垩白粒率的变异系数最大,高垩白品种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低垩白品种糙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高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直链淀粉、食味评分均呈正相关,与糙米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低垩白品种垩白指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均呈正相关。由此可知,可通过育种手段提高食味值,改善稻米品质,保证稻米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1 鄂早17(5216) 中熟偏迟籼型早稻品种,湖北大学选育,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01-2003。2000-2001年参加湖北省早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6 233.3kg,比对照鄂早11减产3.61%。出糙率78.8%,整精米率53.8%,长宽比3.4,垩白率 11%,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3.5%,胶稠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二晚品种在晚稻早种栽培模式中米质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粒长、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和碱消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变化最大的是整精米率,粒长越长的品种作早稻种植,整精米率下降越厉害;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综合米质晚稻表现均优于早稻种植,对于反映外观品质的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大多数品种早稻反而优于早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