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吉林、黑龙江两省近年来籽用南瓜连年大面积种植,夏、秋两季多雨低温,病害有逐年加重趋势。目前,籽用南瓜的主要病害有疫病、病毒病、白粉病和细菌性斑点病等,其中疫病经常给南瓜造成毁灭性灾害,其次是病毒病和白粉病。随着籽用南瓜面积的不断扩大,重、迎茬现象严重,有些病害还会继续发生,必须提前加强病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百余株病毒南瓜上多次试验了"整蔓埋节柄注药,追钾打顶促坐瓜"新技术,病毒有效控制率76.4%,治愈率47.6%,每667平方米平均增收274元,为防治日本南瓜病毒病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南瓜缺素症与病毒病症状十分相似,致使判断失误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产品质量下降。而南瓜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和病毒病。病害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南瓜的生长发育,造成缩短生育期、减产,并降低品质。蚜虫是病毒病的传播主体,故要想防治病毒病,必须先治蚜虫,再进行防治。南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秋延迟辣椒在山东、江苏、河南等地大面积种植,且有持续发展的趋势,但秋延迟辣椒的缺钙病,病毒病经常发生,特别是2000年在山东鲁西南地区发病面积高达7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绝产,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为减轻秋延辣椒缺钙病和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笔者自1999年开始,对这种病害进行了综合防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辽宁省海城市市温室秋番茄的种植规模呈上升趋势,可由于种植时节恰逢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为温室秋番茄的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技术性难题。其中病毒病的病害尤为严重,若管理不当,发病率可达70.0%~80.0%,严重时造成大量减产和绝产,是秋季必须加强防治的主要病害之一。基于此,总结了辽宁省海城市温室秋季番茄栽培中主要病害—病毒病的致病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合理规划蔬菜布局秋大白菜避免与早白菜、萝卜、甘蓝等邻作,可减轻蚜虫和病毒病的发生。在夏季停种或压缩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对小菜蛾、菜青虫等多种害虫具有"拆桥"、断代的作用。北方日光温室秋冬茬种植芹菜、油菜  相似文献   

7.
南瓜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南瓜炭疽病是南瓜上的主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菌引起,在南瓜各生长期都能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在地面或土中,也有的附在种子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吹、雨溅、灌溉及整枝压蔓等农事活动传播.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南瓜发生炭疽病后,一是使产量下降,平均减产5%~20%,严重时造成绝收;二使南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下降,降低经济效益.现将南瓜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南瓜种植、加工及北菜南运基地。近几年为了更好地发展黑龙江省南瓜产业,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黑龙江省南瓜体系团队尝试采用架式肉用南瓜套种秋白菜栽培模式,南瓜表现坐果率高、收瓜早、果实商品性好;大白菜品质佳、长势健壮;此种栽培模式不受气候环境影响,比较适宜小面积生产精品肉用南瓜和早熟秋型白菜,可以实现南瓜与秋白菜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秋延迟甜椒种植面积较大,且有持续发展的趋势,但秋延迟甜椒的缺钙病、病毒病经常发生,严重地块甚至绝产,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对于秋延迟甜椒缺钙和病毒病发生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有海 《农家顾问》2001,(10):23-24
观赏玩具南瓜,虽不可食用,但因瓜型奇特,大如手掌、小如拳头,瓜皮颜色各种各样,极具观赏价值. 观赏玩具南瓜喜冷凉气候,生长发育适温25℃左右.华南地区一般在春、秋或冬季栽培,四季冷凉地区可一年四季栽培.它生长势强,适应性好,很好种植,每株可结瓜5~15个.为了提高产品瓜的观赏性,提倡进行设施立式(架式或墙式)栽培,当然也可以在露地作立式栽培.立式栽培行距8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667平方米地种植1500株.一次性施足基肥,营养杯育苗移植,单蔓整枝,主蔓结瓜,前期注意防止徒长,全期注意防治病毒病(在高温下易感病毒病)、白粉病,水肥管理与普通南瓜相同.棚室内栽培要进行人工授粉.  相似文献   

11.
赵伶 《北京农业》2004,(11):10-11
西葫芦夏末秋初种植,秋季结瓜,则称秋西葫芦的毁灭性病害,如不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往往造成严重减产或绝产.目前,防治病毒的药剂虽然研制了不少,但效果都不太明显,人们把病毒病称为作物的癌症.防治病毒病的上策,应采取防重于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秋延迟菜椒种植面积较大,且有持续发展的趋势,但秋延迟菜椒的缺钙病、病毒病经常发生,严重地块甚至绝产,给生产者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对于秋延迟菜椒缺钙和病毒病发生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了38份南瓜自交系和部分杂交组合对病毒病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南瓜自交系对病毒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无高抗和免疫的类型,抗病材料2份,占5.26%;中抗材料28份,占73.68%;感病材料8份,占21.05%;各杂交组合间抗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立秋前后又到了种植秋大白菜的季节了。秋大白菜播种期一般在立秋前后1~2天,过早播种病害发生较重,过晚播种产量降低;在进行田间管理的同时,要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1.大白菜病害的防治。可用80%烯酰吗啉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20%噻菌铜600倍液防治软腐病,用10%宁南霉素500倍液防治病毒病,用0.7%硫酸锰500倍液防治大  相似文献   

15.
正北方地区南瓜为子食兼用瓜,瓜可以加工成各类营养食品及饮料,瓜子可以炒食及工业深加工,同时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种植南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在种植期间确保产量,我们要注意防治一些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蔓枯病、蚜虫、蓟马、黄守瓜、美洲斑潜蝇、棉令虫、地下害虫等。1苗前预防措施1.1种子处理:(1)1%高锰酸钾或1%硫酸铜浸种  相似文献   

16.
<正>南瓜为子食兼用瓜,瓜可以加工成各类营养食品及饮料,瓜子可以炒食及工业深加工,同时又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种植南瓜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在种植期间确保产量,我们要注意防治一些病虫害。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蔓枯病、蚜虫、蓟马、黄守瓜、美洲斑潜蝇、棉令虫、地下害虫等。一、苗前预防措施1、种子处理:①1%高锰酸钾或1%硫酸铜浸种15~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南瓜的种植比例逐年增加.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经济作物南瓜的种植主要集中在第六管理区,该管理区旱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8%左右,土质肥沃,土壤类型适宜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生态环境良好,是农业部批准的无公害农产品经济作物生产基地.2007年种植白瓜籽每公顷产量达1125kg,每公顷效益9300元,远远超过了其它旱田作物的经济效益,农民种植南瓜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为提高白瓜籽产量、增加效益,2007年在第六管理区布置了南瓜高产示范试验,以便为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南瓜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秋白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大白菜是我国东北秋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种植秋白菜能够极大程度的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供给人们秋冬季节食用、贮存、腌渍,从而缓解北方蔬菜生产中淡季和旺季所产生的供应矛盾。也是从业农民秋季增收的重要来源,秋白菜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因此,做好秋白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具有现实意义。秋白菜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盗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