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丽维  徐咏全  李长文  凌芳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2):138-139,143
为准确测定普洱茶经焙烤后有效物质儿茶素及咖啡碱的保留率,建立了高效液相法,采用70%甲醇提取液提取茶焙烤制品中的儿茶素,并使用C18反相色谱柱,以乙酸乙腈-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在波长为270 nm下经紫外分光法检测,结果表明:普洱茶粉的有效成分在焙烤过程中的保留率高,其中总儿茶素的平均保留率达90.55%,咖啡碱的平均保留率高达99.46%,因此该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检测茶焙烤食品中儿茶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苦丁茶中咖啡碱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930-4930,4977
利用溶剂萃取法结合升华法从苦丁茶中提取咖啡碱,对萃取剂、苦丁茶用量及提取时间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苦丁茶中咖啡碱的提取工艺和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苦丁茶用量14 g,提取时间2 h,产量0.132 g。此工艺条件下,苦丁茶中咖啡碱含量为0.94%。  相似文献   

3.
通过优化前处理提取条件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建立了茶叶中没食子酸、咖啡碱和8种儿茶素定性和定量方法。结果表明,选用ACQUITY UPLC BEH C_(18)(1.7μm,2.1 mm×50 mm)色谱柱,色谱条件为柱温30℃,流速0.2 mL/min,流动相选择0.1%甲酸水-0.1%甲酸甲醇溶液,检测波长278 nm,10种组分在0.05~10.0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绿茶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的相对偏差RSD在1.77%~5.89%,表明该方法简洁快速,且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普洱茶后发酵过程接种种曲对咖啡碱及儿茶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在普洱茶后发酵的潮水过程中,加入发酵种曲,并按照常规方法设置对照,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后发酵,分别在一翻、二翻、三翻、四翻、出堆的过程中,取上层样、中层样、下层样以及混合样。通过对茶样应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咖啡碱、儿茶素的分析测定,探讨加入发酵种曲对普洱茶后发酵过程的影响。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加入发酵种曲的茶样组缩短了发酵周期,在茶叶品质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的方法。[方法]以陕西汉中产的4个品种茶叶为试材,用Soxhlet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并用红外光谱仪对咖啡碱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茶叶的品种对咖啡碱收率的影响。[结果]茶叶品种对咖啡碱的收率影响较大,低档茶大叶青茶的咖啡碱收率(1.32%)比高档茶特级汉水银梭的收率(0.51%)高得多。不同茶叶具有不同的咖啡碱含量,低档茶中的咖啡碱的含量比高档茶的高。汉中茶口感清纯,主要是由于其中咖啡碱的含量低于普通的茶叶。[结论]采用Soxhlet提取法可有效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其操作工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岳贤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62+4065-4062,4065
[目的]探讨茶叶中咖啡碱的微波提取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利用微波辐射萃取法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考虑不同因素对咖啡碱提取率的影响,以确立微波条件下提取咖啡碱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对咖啡碱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料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影响不明显的因素有茶叶的粉碎度和pH值。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选用未粉碎的茶叶作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提取时间40 m in,提取温度90℃,pH值为4,微波功率为500 W,微波作用时间为4 m in。该条件下,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率达到3.94%。[结论]微波应用于咖啡碱的提取,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降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为筛选指标,为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景洪地区49株大茶树的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景洪地区大茶树儿茶素总含量的变化范围为9.500%~21.137%,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85%~10.045%,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717%~8.977%。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97%~4.346%;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5%~4.76%;14株大茶树的EGCG含量均大于7.000%,其中10株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咖啡碱含量≤1.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云南地区选育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甲鱼血液中诺氟沙星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氟沙星是一种常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王金生,1985],通过抑制DNA旋转酶而杀菌。其杀菌活性由于氟化和接上呱嗪环而增强,且价格便宜,疗效好,已被广泛应用于甲鱼(Trionyxsinensis)养殖中病菌的防治。测定诺氟沙星在甲鱼体内的血药浓度可以为考察其在甲鱼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研究和改善给药剂型和途径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测定诺氟沙星人体及家兔等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而甲鱼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参考许丹科等[1990]、…  相似文献   

9.
诺氟沙星是一种常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王金生,1985],通过抑制DNA旋转酶而杀菌。其杀菌活性由于氟化和接上呱嗪环而增强,且价格便宜,疗效好,已被广泛应用于甲鱼(Trionyxsinensis)养殖中病菌的防治。测定诺氟沙星在甲鱼体内的血药浓度可以为考察其在甲鱼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药代动力学过程,研究和改善给药剂型和途径提供重要依据。目前,测定诺氟沙星人体及家兔等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而甲鱼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尚未见报道。本文参考许丹科等[1990]、…  相似文献   

10.
梁艳  黄亚亚  邓永亮  胡歆  陈桂梅  纪晓明  周兴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67-10268,10293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茯砖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和咖啡碱含量的影响,为建立最佳的茯砖茶浸提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茯砖茶中的8种多酚,包括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及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和咖啡碱(CAF)的含量的影响。[结果]8种多酚类物质在0.000 6~0.300 0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70%甲醇70℃水浴浸提法较蒸馏水100℃水浴和70℃水浴更能有效地提取茯砖茶的多酚组分;而咖啡碱的含量,蒸馏水超声提取法的测定值最高。[结论]对于多酚总量,70%甲醇浸提法较优,而对于咖啡碱类较稳定的化合物,蒸馏水超声浸提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碧螺春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快速测定碧螺春茶叶中的咖啡因的含量,采用Shimpak C18(4.6 mm×150.0 mm)的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1%甲酸(20∶10∶7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为1.0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274 nm。茶叶样品中咖啡因进样量为0.275~1.650μg时咖啡因进样量(x)与峰面积(Y)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 043.500x+47.063,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6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3%。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2.
在所采集的133个茶样中,其含硒量范围处于0.021~0.774 ppm(最高值4.320ppm,最低值0.017 ppm);茶叶含硒量数据的分布特征,属于对数正态型,它的几何平均值为0.129 ppm,影响茶硒素浸出率的因子有:冲泡水温和冲泡次数,而冲泡方式(保温及平衡时间等)对茶叶硒素浸出率影响不大。茶叶硒素含量高低主要受茶园土壤母岩或地层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富硒岩层出现在古生代二叠纪和寒武—奥陶纪的硅质页岩等岩层(如湖北省恩施、鹤峰、宣思、咸丰和陕西省紫阳县),我国南方茶园绝大部分母岩的含硒量较低;高硒茶均产于富硒岩层发育的茶园。  相似文献   

13.
茶树不同品种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云南大叶种、龙井43号、早白尖-6号等8个茶树品种的17种矿质元素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K、Ba、Mn、Cu等9种元素品种间差异显著,而其它元素差异不显著。红茶品种的Cu和K含量一般较高,因此,在选育茶树品种时,要注重矿质元素含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四川名茶矿质元素含量及特点。在所分析的18种元素中,四川名茶K、P、S、Ca、Mg元素含量较高(>1500 mg/kg),Ba、Cr、V、Co、Se含量较低(<10 mg/kg);与普通绿茶相比,四川名茶含有较高的K、Zn、P、Na、Ni、Cu、S、Se、Co元素,其高幅为0.38%~115.65%,而Mg、Mn、Al、Ca、V、Rb、Fe、Cr元素则为7.2%~46.67%;红岩迎春、永川秀芽和青城雪芽名茶含有较多的矿质元素,雨城云雾、雨前茶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烟草中合成咖啡碱,将咖啡碱合成酶(Tea caffeine synthase,TCS)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到双元载体pBI121中,通过农杆菌叶盘转化法将TCS基因成功转入烟草,结果得到72株转基因烟草植株。对其中3株转基因植株进行PCR检测和PCR-Southern检测,证实TCS基因已整合到基因组中;RT-PCR和Northern分析显示,TCS在这些植株中均能正常转录。用从转基因植株中提取的粗酶液进行体外酶促反应,能催化7-甲基黄嘌呤和可可碱向咖啡碱的转变,由此表明,转基因烟草植株中能产生具有正常生物学活性的TCS,但从3株转基因烟草中均未检测到咖啡碱。  相似文献   

16.
名优茶氨基酸含量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王云  李春华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6):1121-1126
本文对不同茶树品种、不同鲜叶摊放程度、不同加工艺、不同名优茶形状对名优茶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高低可达1.5倍至20几倍;鲜叶适度摊放,能有效地提高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鲜叶摊放至含水量约70%时,其氨基酸含量最高,但摊放过度,其含量又会下降;与炒青和烘青工艺比较,半烘炒工艺的成茶中的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炒青工艺次之;不同形状对名茶氨基酸含量有较大影响,由相同原料加工成的扁形或毛峰形名茶其氨基酸含量较高,其次是卷曲形和针形名茶;在名茶加工过程中,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干茶氨基酸含量比鲜叶增加0.06%,这对名茶良好香味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从绿茶中提取咖啡碱的工艺,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以咖啡碱得率与纯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茶汤质量分数、料液比(茶汤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摇匀时间、静置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次数和茶汤pH值,选取料液比、摇匀时间、静置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8.
茶树叶片内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随着新梢叶片的逐渐成熟而增加,当叶龄在33~48天,叶片完全成熟时,蛋白水平达最高值并持续稳定,以后随叶龄的进一步增大而呈下降趋势;叶位试验也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以芽下第4~6叶位叶中的蛋白水平为稳定最高;在年生育过程中,不同品种春梢叶在春、夏、秋三季中的蛋白水平均以夏季最低,但福鼎大白茶表现为春>秋,而龙井43与龙井长叶表现为秋>春;不同品种春、夏、秋三季新梢叶中的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蛋白水平差异,福鼎大白茶与政和大白茶表现为春>秋>夏的规律,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水古四品种则以秋季最高,春、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茶树咖啡碱合酶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RT-PCR法扩增出茶树咖啡碱合酶(TCS)cDNA编码区全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得到重组质粒pET-TCS,在表达宿主菌B121trxB(DE3)中高效表达,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000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包括112个氨基酸残基的硫氧还原蛋白及370个氨基酸残基的茶树TCS蛋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的融合蛋白产量逐渐增加,表达蛋白总量最高可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9.14%;在15、25和37℃ 3个不同的诱导温度下,均能诱导产生融合蛋白,而且产生的总量及其可溶性部分所占比例均随诱导温度升高而增加;在菌体的各个部位中,融合蛋白主要在细胞质中以可溶的形式进行表达,有少量在外周质中表达或以包涵体形式在细胞质中表达。另外,体外酶促反应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催化可可碱甲基化生成咖啡碱,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20.
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旱性不同的4个无性系茶树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强度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耐旱性强的茶树,在强度干旱的胁迫下,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及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水分胁迫过程中有一临界强度,在这一范围内,耐旱性强的茶树,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对较低,超过这一范围,则维持相对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在水分胁迫过程中迅速累积,但其变化与茶树耐旱性无明确关系,耐旱茶树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可作为耐旱茶树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