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以蝴蝶兰双梗品种甜格格成苗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与肥水处理对蝴蝶兰生长及开花的影响,以期探索出促进蝴蝶兰开花的适宜温度及肥水培育方案,为蝴蝶兰花期促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促进蝴蝶兰成熟苗花芽分化发育的关键因素是温度,肥水的影响较小。不同低温处理模式对蝴蝶兰甜格格的催花进程及花发育影响差异显著。24℃/18℃处理下蝴蝶兰花芽形成和发育最好;20℃/18℃处理下花芽形成很好但发育不佳,整体开花进程较慢;昼间高温阻碍蝴蝶兰花芽形成,28℃/20℃处理下蝴蝶兰未能形成花芽,植株营养生长良好。最佳低温及肥水处理模式为采用夜温18℃、昼温24℃进行低温处理,同时施用花多多1号肥,在此处理中蝴蝶兰花发育进程快,低温处理20 d开始抽梗,70 d开始现蕾,94 d开花,98 d进入盛花期;花梗发育质量良好,抽梗率为100.00%,双梗率为85.71%,平均花梗长37.27 cm,花梗侧分枝率14.29%,侧分枝长8.95 cm;开花整齐度高,现蕾率达100.00%,开花率61.90%,花蕾数10.10个/株,花朵数2.00个/株。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蝴蝶兰品种“藏宝图”开花性状的影响,采取不同时段和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和丁酰肼对蝴蝶兰“藏宝图”进行处理,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中多效唑对控制花梗株高效果最好,200 mg/L下效果最佳,矮化14.23 cm;催花后20 d花梗破皮前是启动多效唑的最佳时机,既达到了矮化效果,又不影响花序长度和花朵数,其他2个时段使用多效唑对花序长度和花苞数产生显著影响,多效唑对花梗直径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花梗高度矮化效果显著,对花序长度和花苞数影响显著,对花梗直径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丁酰肼对蝴蝶兰花梗高度矮化效果不显著,对花序长度和花苞数影响显著,对花梗直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蝴蝶兰花梗发育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满天红"、"小男孩"、.295"(小白花)和"兄弟女孩"4个蝴蝶兰分生品种为试验材料,初步研究经高山促成栽培后的花梗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蝴蝶兰品种花梗发育历期、同一蝴蝶兰品种不同个体间花梗发育进度以及蝴蝶兰花梗不同发育阶段的发育速度有很大差异.进一步对花期调控使蝴蝶兰能在春节开花应市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上山时期处理对蝴蝶兰不同品种花芽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以及高山处理下蝴蝶兰花梗的发育规律。不同品种在高山催花处理下至花芽分化所需的时期不同,对昼夜温差的反应也不同。蝴蝶兰的花梗在上山处理30~80d内迅速伸长,上山处理40~63d左右花梗长度可达10cm,但品种和不同上山时期处理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和丁酰肼(B9)对2个花梗较高的蝴蝶兰品种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25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的多效唑喷施0.5~1 cm的蝴蝶兰花梗芽能极显著降低蝴蝶兰成花后的花梗高度,而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B9处理效果次之,且对品种具有选择性,对于降低内山姑娘花梗高度的效果更显著。(2)各浓度多效唑对品种新娘礼服花径值没有明显影响,50 mg·L~(-1)和200 mg·L~(-1)的多效唑能显著减少内山姑娘的花径值,500 mg·L~(-1)的矮壮素以及4 000mg·L~(-1)和8 000 mg·L~(-1)的B9能显著减少品种内山姑娘和新娘礼服的花径值。(3)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多效唑及B9均没有对品种内山姑娘的花序长度、总花数及花期产生明显影响;而这3种激素处理都会减少新娘礼服的花序长度以及延迟该品种的花期,但不影响其总花数。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矮化剂对蝴蝶兰花梗长度、粗度、开花性状的影响,以蝴蝶兰'V3'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助壮素、多效唑、比久处理梗长0~5cm的蝴蝶兰品种'V3'.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的效果较助壮素、比久均好,当浓度为2000倍浓度时矮化效果最佳,既达到了矮化效果,又不影响花序长度及开花朵数.  相似文献   

7.
以蝴蝶兰花梗侧(腋)芽作为外植体,不同无机盐浓度的MS培养基进行接种培养。结果表明1/3MS的培养基培养蝴蝶兰正开花的花梗效果较好。污染数相对减少,萌芽个数相对增多,萌芽率最高达到82.4%。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蝴蝶兰开花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其开花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多效唑除能使蝴蝶兰根系更粗壮、植株生长更旺盛外,还能改善蝴蝶兰开花品质如花梗粗壮、花瓣厚实、花大、花期较长等,蝴蝶兰的商品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影响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影响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的因素。[方法]在蝴蝶兰花芽产生期分别采集2、3、4、5和6 cm的花梗芽为试材,并把材料设成1/4、1/2、3/4的节段,研究花梗芽采摘时间、培养基配方和暗培养对蝴蝶兰花梗芽增殖率的影响。[结果]5~6 cm的花梗芽和3~4 cm的花梗芽在分化腋芽数量上有所差异,但在总增殖率上没有明显差异。暗培养能更好诱导不定芽的产生,但对1/4和1/2节段的花梗芽影响较大。从节位来看,3/4的花梗芽诱导效果最好。筛选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发现,KC l及KT能有效提高增殖率,NAA对花梗芽增殖有抑制作用。[结论]试验筛选的培养基1/2 MS+KC l 1.0 g/L+BA 5.0 mg/L+NAA 0.6 mg/L+KT 1.0 mg/L可使蝴蝶兰花梗芽的增殖率达到8.5个,是试验初始增殖率的3~4倍。  相似文献   

10.
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试验,认为常规施肥结合叶面施肥、一定范围内较强的光照更有利于促进蝴蝶兰花芽分化、花梗生长、提早花期;高山越夏是蝴蝶兰提早开花、提高品质、减少生产成本的最佳途径;促进蝴蝶兰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温处理时间并非越长越好,也不是夜间温度越低越好,而是要有适当的昼夜温差,以6℃左右为宜;蝴蝶兰花芽分化后,为促进花梗的快速生长,可以适当提高栽培环境的温度。  相似文献   

11.
比较研究不同浓度的奥普尔、赤霉素对洋桔梗切花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500~600倍液的奥普尔或25~50mg/L赤霉素使植株高度增加10.1~16.1cm,茎粗增加0.2~0.6mm,花冠直径增大2.4~3.3cm,茎长60cm以上的切花比例达到63.1%~92.0%,明显地提高洋桔梗切花质量。  相似文献   

12.
连续多年观察青钱柳开花,分析了温度、光照、降水、树高、胸径和花龄对青钱柳幼树花性别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青钱柳的雌、雄花出现时间与花前积温有关,雄花始终比雌花早出现5-7 d,雌、雄花期能相遇;青钱柳幼树有雌花株、雄花株、雌雄花同株多种花性别类型,其中雌花株出现的概率与前一年的降水量和开花前6个月的光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花性别类型个体与温度、光照和降水关系暂不明显;不同花性别类型植株胸径和树高均值大小为:两性花株>雌雄花同株>雌花株>雄花株>未开花株;青钱柳幼树花性别转变现象普遍,大部分青钱柳首次只开雌花,第2、3年开花时变成雌雄花同株类型,雄花株比例随花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雌雄花同株比例增大;青钱柳开花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开花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了解生物柴油树种无患子( 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生长习性,给无患子的整形修剪、花果调控及其它集约培育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全年追踪、固定花序和果序标记观察、光照度测定等方法对其物候、开花结果习性、结果枝组分类、花序光照度等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患子物候期分休眠期、萌动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初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等关键时期;无患子在福建建宁春季大于10℃的日均温8~10 d后开始进入萌动期,在大于18℃后开始抽生出花序,在大于22℃后进入初花期;并且重要花期处于当地降雨量较高时期,会影响花粉活力和受精能力,使果实坐果不稳;无患子的花有可孕花及不可孕花之分,并存在于同一花序上,盛花期时可孕花占(30±3)%、不可孕花占(70±3)%;不可孕花数量在盛花期达到最高点,到达末花期几乎完全脱落,可孕花在末花期到初果期落花率高达49.02%;坐果后,初果期到果实膨大期的落果率高达72.74%,之后坐果便保持稳定;无患子花序为圆锥花序,一个子房成熟后可分离出1~4个果,果实偏大的为心脏形,偏小的为近圆形;无患子结果枝可分为短果枝(10~34 cm),中长果枝(35~57 cm)及长果枝(58~82 cm),其中长果枝产量显著高于其余枝条的产量;结果母枝的基径在大于15 mm时产量逐渐升高;花序光照度调节(524~625)×100 lx之间时,可使坐果率高达78%。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开花落花及时空分布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大豆开花、落花全过程,分析不同品种开花、落花特点和规律,为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对6个品种的72株植株逐日(42 d)观察开花、落花及节位。【结果】材料开花过程呈现每天开花数量“少-多-少-极少”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初花、盛花、慢花、末花4个阶段:初花期阶段很短(3 d左右),每天开花量4朵以下,阶段开花量5.73朵,占总花量4.09%,开花集中在植株中部节位;盛花阶段每天开花多在5—12朵,持续时间较长(12—18 d),阶段花量108.75朵,占77.60%,开花由中部向上下两端延伸分布,其中以中部最多;慢花阶段每天开花1—5朵,持续时间在品种间有较大差异,阶段花量21.24朵,占15.16%,分布在植株各个节位;末花阶段每天只有部分植株开花,平均不足1朵,直至开花结束,阶段开花4.42朵,零星分布在植株上。初花期3 d后至终花期或终花期后落花普遍发生,落花节位遍及开花的所有节位,落花率为末花阶段(77.96%)>慢花阶段(65.54%)>初花阶段(51.76%)>盛花阶段(36.97%);每天平均落花3—9朵的不正常脱落高峰与该阶段阴雨寡照的气候有关。有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为中部,随后向上部、下部扩展,开花3—7 d以后扩展到底部,9—15 d扩展到顶部。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最早开花部位是中下部(7—10节位),随后向下部、上部扩展,初花2—3 d后达到最下部,随后向上部扩展,初花24—26 d以后扩展到顶部。【结论】大豆不同开花阶段每天开花数量差异明显,开花节位、持续期有所不同,不同阶段花的脱落率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生长调节剂促进3种球根花卉开花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长调节剂(A1,A2)能有效地促进郁金香花芽分化,A1效果比A2显著,经A1处理后,开花率比对照提高40%,花茎长度增加11cm,花期提早10d,寿命延长4d。生长调节剂(B1,B2)可促进彩色蹄莲开花,B2的效果优于B1,开花率比对照提高52%,花茎长度增加18cm,花杂直径增加1.4cm,同时有效地克服了花畸形现象,生长调节剂(C1,C2)能明显改善唐菖蒲切花品质,C2处理较对照的单株平均花数增加5杂,种球围径增加3.8cm。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小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DUS)测试中的数量性状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精度,本研究以种植于上海的30个萱草品种为试材,比对了定植时间、测量时期和观测部位对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影响,分析了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探讨了通过其它性状推测花直径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定植时间主要影响叶丛、叶片和花葶3个部位的数量性状;移栽会影响其性状表达,第2个生长季叶丛高度和直径、叶片长度和宽度、花葶长度和粗度及花数量均明显大于第1个生长季观测值,大部分性状第3个生长季观测值均等于或小于第2个生长季的观测值;随着花序向上开放,花葶长度、花葶粗度和花数量基本无显著差异,其余5个性状不断变小;叶相关数量性状在营养生长期与盛花期测量无显著差异;所有数量性状与2~11个其他性状间存在显著相关,3个数量性状就能区分所收集的30个品种;通过外花被片长度和花型可以推测花直径。综上,萱草DUS测试需在休眠根状茎定植后的第2个生长季进行观测,前3朵正常开放的花均可为观测对象,叶相关性状可以改在盛花期测量,该结果可为萓草属数量性状的准确采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HPLC法测定30个荞麦品种芦丁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快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0个荞麦品种不同组织中的芦丁含量,为开发利用荞麦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色谱条件为:安捷伦C18柱(1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V/V)为46∶54,流速1 mL/min,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57 nm。结果表明,苦荞花、叶和茎的平均芦丁含量高于甜荞,各器官芦丁含量大小依次为花>叶>茎。该方法灵敏、可靠、重现率好,为进一步选育高芦丁含量的荞麦品种以及将其用于医药工业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盛爱武  刘念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64-5365
研究了金嘴蝎尾蕉切花的贮藏保鲜技术。结果表明:将花枝基部浸于浓度为2 mg/L的6-BA溶液中,并置于温度为13℃,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中,其最大贮藏寿命可达18 d;经上述条件贮藏7 d后进行瓶插,其寿命仅有2 d;贮藏前用500 mg/L H3BO4+200 mg/L8-HQC预处理液浸泡整个花枝1 h,再按上述条件贮藏7 d,其瓶插寿命可达8 d,且瓶插期苞片褐变时间推迟,组织相对膜透性的上升减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研究番荔枝花发育不同阶段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分析相关信号通路,为揭示番荔枝花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番荔枝不同发育阶段的花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获得花芽(1 mm花芽2 mm)、花蕾(5 mm花蕾6 mm)、开花前期(花瓣轻微张开)及开花期(花瓣张开)等不同阶段表达丰度不同的蛋白点,利用MALDI-TOF-MS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相关差异蛋白质,并对其进行功能注释。【结果】通过蛋白图谱比较分析发现,番荔枝花双向电泳图谱中的每张凝胶图谱中都可以检测到800多个重复蛋白点,其中在不同花发育阶段存在表达差异的有50个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分析,并采用MASCOT软件在线检索,共检测到36个表达量相差2倍以上的蛋白点。36个蛋白质可分为7个主要的功能类别,这些功能类别包括:呼吸与能量代谢(11个蛋白质),蛋白合成与代谢(8个蛋白质),转录与翻译(3个蛋白质),胁迫与防御(2个蛋白质),细胞分化与增殖(3个蛋白质),次生物质代谢(8个蛋白质)和未知功能蛋白(1个蛋白质)。通过GO分析,发现36个已鉴定的蛋白,分别归属于20个分类(term)。通过对差异蛋白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呼吸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蛋白中,3个蛋白(A07、C28、C42)随着花发育表达量不断下降,4个蛋白(A36、A37、B13、B29)表达则显著上升。在蛋白合成与代谢相关蛋白中,2个蛋白(A13和A22)在花发育的4个阶段都处于低水平表达,而另5个蛋白(B17、B20、A19、A21和C21)表达量显著上升。一个胁迫与防御相关蛋白(B32)在开花期,表达量达到最大值。2个细胞分化与增殖相关蛋白(B27和C57)表达量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5个次生物质代谢相关蛋白(A06、A29、A34、C100和C110)随着花发育,表达量逐渐降低,而蛋白质C79和D38在花蕾阶段表达量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下降。【结论】通过比较番荔枝花发育4个阶段的蛋白图谱,发现36个蛋白具有不同的差异表达谱。其中呼吸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质占最大比例,诸如两个ATP合酶α亚基和丙酮酸脱羧化同工酶,都在番荔枝花发育过程呈现出显著的差异表达,这可能与花发育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有关。此外,发掘了两个含有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其表达随着番荔枝花发育阶段的变化而改变,这些蛋白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能量代谢、次生代谢、蛋白质合成等生物过程可能都参与了对番荔枝开花过程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油棕雌、雄花序的发育规律及在形态学和细胞组织学水平上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油棕花序性别分化机理打下基础。【方法】取油棕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序,测量其长度和质量,制作石蜡切片后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组织学特点。【结果】油棕花序的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雌雄未显性期和雌雄显性期,且雌雄未显性期发育时间比雌雄显性期长得多,约占总时期的80%。雌雄未显性期与雌雄显性期间存在一个花序长度和质量呈指数式迅速增长的时期,即花序发育指数增长期(EGSI)。油棕花性别分化之初,花序开始迅速发育,进入EGSI。油棕雌、雄花序在发育过程中的不同之处表现为:雌花有一个两性期阶段,由一个有功能的雌花及两侧的伴随雄花组成,伴随雄花选择性败育,雌花成为单性花;而性别分化后,雄花不存在两性期阶段,直接进入单性期阶段。油棕雌、雄花序每个小穗轴上花原基分生组织数目明显不同,雄花花原基的数量远多于雌花花原基,具有数量级差别。【结论】油棕花序发育过程中存在EGSI。幼嫩雌、雄花序的花原基分生组织数目显著不同,根据花原基分生组织的数量可判断尚未从叶片基部露出的幼嫩花序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