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梁娟  叶漪 《安徽农业科学》2015,(4):252-253,270
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保证了侗族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起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积极作用.主要探讨了侗族生计资源配置、乡规民约、传统习惯与禁忌等侗族传统文化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以期为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里出现了五类农村手工艺产品市场热销的局面。柳编用具以柳条为原料纺织的笼、筐、篓等手工艺品,已成为日用品市场的“领头羊”具有色泽好、易透风、无异味、坚固耐用等特点,深受喜爱。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手工艺是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传统文化。广东肇庆高要新桥洋篮历史悠久,曾畅销世界但目前面临失传。大力发展乡村手工艺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承,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严重冲击,因而需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实现乡村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3):237-239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发展更是重中之重,民族文化发展作为国家文化发展基石,更加被国家、人民所重视。我国作为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国家,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文化传承也应当放于首位。凉山传统彝族服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在生活学习中由文化特点、艺术气息、政治思想、哲学等方面组成的文化特色,是我国璀璨民族文化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新时代下,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就如何合理传承凉山彝绣和高效推动凉山彝绣现代化产业发展,以便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形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为民族文化开拓一片疆土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依据乡村手工艺品消费的调查问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掌握手工艺在当代的发展状况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向。通过田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式展开手工艺品消费及发展趋向的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研究提出城乡融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设计理念,围绕当代生活的客观需求,倡导传统手工艺与时尚生活美学的跨界融合,使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资源服务于当代的城市文化生活和乡村经济发展,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6.
张健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5):150-152+22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时代赋予的实践课题,也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本质体现。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主要包含顶层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其实践困境主要为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农村文化建设边缘化、全媒体不断发展对农村意识形态建设造成冲击、农村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面临挑战以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供给碎片化问题明显。新时代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不断夯实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承、保护优秀农耕文化以及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传承启动仪式在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在全省拉开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序幕。为加强农村传统手工艺和生产技艺的挖掘、传承和保护,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日前印发了《四川省农村生产生活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方案》(下称《方案》),重点支持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地域特色、与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农村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对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与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在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冲击下,二十四节气文化正面临着危机与挑战,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指导作用日渐弱化。通过对专业农民的实地调查,了解农民对二十四节气的认知现状,分析了节气文化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城市人开始追求返璞归真,农村手工艺产品在城里市场开始热销。柳编用具据市场预测,以柳条为原料纺织的笼、筐、篓等手工艺品,已成为日用品市场的"领头羊"具有色泽好、易透风、无异味、坚固耐用等特点,深受城里人喜爱。  相似文献   

10.
一、柳编用具据市场预测,用柳条为原料编织的笼、筐、盘、篓等手工艺制品,已成为日用品市场的"拳头"产品,是市场的抢手货.其特点是:色泽好、易透风、无异味、坚固耐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现存的大部分传统古村落正面临着空心化、老龄化、保护和开发矛盾冲突、村落文化消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村落文化,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根性文化。基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下,认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应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多方参与、互惠共生,乡土传承、文化真实等原则,提出村落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性保护和传承等路径。从遗产活化利用视角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不失为有效的路径,为我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借鉴和思考,助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要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实现村落文化的全方位保护和延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180-181
柳编产业是程河镇进行乡村振兴和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和文化特色。程河柳编特色小镇建设已有成效,但依然在经济基础、产品研发、文化挖掘、三产融合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推进柳编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做好产业实力、人才队伍、柳编文化、产业链条和柳编特色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临沭是全国最大的柳编产业基地,临沭柳编的出口营销对临沭县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柳编之乡,虽然存在资源优势,但是却由于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没有办法充分发挥柳编之乡的优势,因此文章就对此进行了分析,以扩大柳编的出口营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史料文献评述的方法,着眼于爱尔兰1880年代到1890年代以复兴本土文化为目标的手工艺复兴运动,记述在工艺美术运动这一重大艺术史事件中爱尔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复兴探索之路。同时,通过对工艺美术运动背景下爱尔兰手工艺美术复兴的深入探讨,也会对我国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革新柳编工艺巧赚外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滨海县正红乡前环村青年刘卫国,从扬州大学国际经贸系毕业后,放弃了扬州双亲食品集团的工作,回乡当上了村里的柳编工艺厂厂长.为了满足客商对产品款式的要求,他对传统柳编工艺进行大胆革新,生产出了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柳编工艺品,赚回了大量的外汇.例如,他把传统的芭斗花篮套竹夹口改成了拉花边的鳞编口;采用熏蒸法使他的柳编工艺品产生了古铜色,而且色调自然、永不褪色;对柳编狗窝的形状进行重新设计等,都受到了外商的欢迎.在广交会上,他们厂推出的古铜色柳编工艺品,成为独一无二的柳编制品,和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客商成交了5000多套,成交额达70多万美元;他们厂设计的柳编狗窝,意大利和台湾商人一次就订购了9000套,价值4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传统文化丰富而有内涵,但近年来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通过对海南省传统文化保护现状的考察,分析当前传统文化在立法、行政还是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应当采取措施保护传统文化,这其中知识产权便是一大利器。需要完善与传统文化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部门在传统文化保护中的管理作用,提高传统文化相关权利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能力,并发挥各方在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必须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紧密联系、辩证统一的,传统文化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现代化,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的中国化,因此说,传统文化现代化过程渗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也融合着传统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当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如何做到"保护生态.节约能源,和谐发展,"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在开发农村新能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着多重功能,加快沼气实用技术读物的普及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农耕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与美德,对当今的农业生产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云南现代烟草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发扬三方面阐述了传统农耕文化对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的影响,认为从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精华,对于保护烟农利益、彰显云烟特色及整个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们村是镇里有名的柳编专业村,大部分农户都会编织技术,平常许多人都在家加工订单柳编,足不出户就能赚钱。现在冬季一天也能和夏季一样,每天收入个七八十元。这就叫做冬闲人不闲,一样能赚钱!"昨天,江苏省赣榆县塔山镇前进村妇女张翠芳高兴地说。塔山镇素有"柳编之乡"、"中国杞柳第一镇"之美誉,草柳编织是塔山人民传统的手工技艺,其历史源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