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国白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检疫害虫,又名秋幕毛虫、美国灯蛾,属鳞翅目灯蛾科。一、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及形态特征1.发生特点在香河县1年发生3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枯枝落叶杂草、墙缝、树皮缝、砖瓦堆中越冬。在第二年4月越冬蛹开始羽化,羽化期可延续到5月下旬。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发生期,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8月下旬。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约在8月开始,可同时发现幼虫、卵、蛹、成虫。8月下旬至10下旬为第三代幼虫  相似文献   

2.
<正>柑橘粉虱以幼虫群集在嫩叶背面吸取柑橘汁液,并分泌蜜露诱发严重的煤烟病(枝叶和果实表面覆盖一层黑色霉层),严重阻碍柑橘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柑橘粉虱发生严重的柑橘园产量降低、果品质量下降,次年基本绝收。一、发生规律柑橘粉虱在我国多数柑橘栽培区一年发生3代,以高龄幼虫越冬,次年3月下旬化蛹,越冬代成虫4月开始出现5月初达盛期。第1代幼虫盛期在5月中旬(在越冬代成虫盛发后10~15天),第2、  相似文献   

3.
一、病虫害种类及发生规律 1.葡萄斑叶蝉 又名葡萄二星叶蝉。在吐鲁番两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葡萄园附近的树皮下、土墙缝、砖缝中越冬,翌年春天,越冬成虫在发芽早的榆、杏、梨、桑等树上活动取食,葡萄展叶后再迁移到葡萄上产卵。5月中旬是第1代若虫发生高峰期,6月中下旬到9月中下旬是第2、3、4代若虫发生期。9月底10月初越冬代成虫出现。葡萄斑叶蝉以成虫、若虫聚集在葡萄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好隐蔽、喜潮湿。叶片被害后,出现失绿的白色斑点,严重时,白色斑点连片,叶片整个失绿变白变薄,其分泌物还污染葡萄果实,影响品质。  相似文献   

4.
<正> 1 发生规律 二斑叶螨1年发生12~15代,受精雌成螨在苹果树根颈部、树翅皮裂缝处、落叶和杂草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的雌成虫出蜇,出蜇盛期在4月上旬,4月下旬陆续上树为害。第1代卵发生期在4月下旬,盛期在5月初,5月上中旬是第1代幼螨孵化盛期,5月中下旬出现第1代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5月安徽省桐城市首次发现稻水象甲 ,经过 3年调查监测 ,摸清其在该地分布区域 ,明确其每年发生 1代 ,越冬代成虫高峰在 5月下旬 ,1代幼虫高峰在 6月下旬 ,1代成虫直接越冬成为第 2年虫源。抓住越冬代成虫高峰开展药剂防治 ,封锁疫区稻苗外运是控制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规律桃小食心虫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不同。在河南和山东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缝、僵果、玉米秸秆内等处结茧越冬。在黄河流域越冬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下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成虫白天静伏在叶片背面或树冠内膛的叶片上,以双果、三果或贴叶果着卵较多。卵散产。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孵化后,在果实上爬行很短时间即蛀入果内。幼虫有转果危害的习性。幼虫老熟后在被害果外或果内吐丝结茧化蛹,个别幼虫爬到树皮裂缝处化蛹。第一代成虫发生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成虫仍产卵于桃果上。7月下旬为幼虫孵化期,幼虫蛀果危害。第  相似文献   

7.
草地螟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在黑龙江省主要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嫩江、乌苏里江等江河流域。1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该虫在吉林省每年发生1~2代,于当年秋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翌年化蛹羽化为越冬代成虫,一般在5月中下旬出现,6月上中旬盛发。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1代幼虫严重为害期,幼虫期20  相似文献   

8.
一、发生特点菜粉蝶又名菜白蝶、白粉蝶、小菜粉蝶等,其幼虫通常称菜青虫。菜粉蝶在新疆1年发生3~4代,以蛹在篱笆、树干、土缝、杂草或残枝落叶间越冬,南疆3月中下旬、北疆4月中旬越冬蛹开始羽化。  相似文献   

9.
吐鲁番葡萄斑叶蝉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的生活史及发生消长规律,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3年对葡萄斑叶蝉种群动态开展定点定时系统监测,每3 d调查1次,分析种群数量、虫态、龄期,确定其年生活史和各代发生期.[结果]葡萄斑叶蝉在吐鲁番1年发生4代,以成虫在树缝和墙缝中越冬.4月中旬越冬成虫迁入葡萄园危害,8月为发生盛期,10月初种群密度迅速下降,斑叶蝉进入越冬场所;5月中旬1代若虫孵化,6月中旬2代若虫孵化,7月下旬3代若虫孵化,9月上旬4代若虫孵化.[结论]5月中下旬1代若虫发生高峰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0.
猫眼尺蛾Prodlepsis superans(Butler)寄主为小叶女贞。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及野外调查相结合,观察分析猫眼尺蛾各虫态的特征、历期、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该虫在浙江宁波区域1年发生6代,以蛹在虫苞内随落叶坠地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5月上旬第1代幼虫初见,第6代幼虫至11月下旬,11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并陆续进入越冬。  相似文献   

11.
朝鲜球坚蚧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朝鲜球坚蚧在徐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夏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产卵,5月上中旬卵孵化,10月下旬进入越冬。药剂防治以3月下旬越冬若虫出蛰期和5月中下旬初龄若虫盛期为防治适期;在防治适期可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60%柴油乳荆3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防治效果可达76%~10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美国白蛾发生期和发育进度进行了观察记载:越冬代成虫羽化期为4月下旬,羽化高峰在5月上、中旬。第一代卵期平均13.9天,5月上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也是一龄幼虫网幕出现盛期;幼虫期平均33.2天,蛹期平均为11.46天;7月初开始羽化,雌雄性比1:1.18。测定越冬蛹发育起点温度为13.34℃,有效积温为170.02日度。以此对第一代发生期进行了虫情预报。平均温度法在进行中、长期测报上具有参考价值。美国白蛾雄成虫趋光性明显,用灯光监测越冬代成虫出现期和诱杀其成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一、杨小舟蛾又名杨褐天社蛾、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大发生时常将成片杨树的叶片吃光,危害重的杨树食叶害虫,是主要的防治对象。杨小舟蛾1年发生5~6代,以蛹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出现,第1代幼虫5月上旬出现并危害,5月下旬为盛期;第2代幼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下旬化蛹、羽化为成虫;第3代幼虫集中在7月危害;第4代幼虫从7月下旬开始危害,8月达到盛期,9月上旬开始化蛹;第5  相似文献   

14.
蔡金辉 《河南农业》2008,(17):17-17
一、玉米螟 (一)发生规律 玉米螟即钻心虫。在黄准海平原每年发生2~3代,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棉柴等寄主作物中越冬。越冬幼虫5月份变成蛹,6月份羽化出越冬成虫,交尾、产卵,变成幼虫,开始为害玉米。  相似文献   

15.
1.大豆食心虫 1.1发生规律 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时期在全国各地均较稳定,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越冬,越冬幼虫在7月中、下旬开始活动,8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8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也是产卵盛期,幼虫在8月中旬一9月初人荚。幼虫蛀荚为害20~30天。  相似文献   

16.
杏球坚蚧在张家口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雌成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卵,5月中旬卵孵化,9月下旬进入越冬期。药剂防治以3月中旬越冬若虫出蛰期和5月下旬初龄若虫盛期为防治适期;在防治适期可喷施40%速扑杀乳油1 000倍液和2.5%功夫水乳剂2 000倍液和防治效果可达86.63%~97.15%.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又叫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前期幼虫钻蛀叶片,啃食叶肉,形成花叶,影响光合作用,穗期危害,常使穗部发育不全,茎秆折断,造成玉米减产。一、发生及危害规律玉米螟在我省1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茎秆内越冬,其次在果穗内和玉米茬内越冬。玉米螟化蛹始期在4月下旬一5月中旬,盛期在5月下旬,成虫羽化始期在5月下旬,盛期在6月上旬,第1代卵开始出现在6月上旬,盛期在6月中下旬,第1  相似文献   

18.
2003-2005年通过对兰州市国槐桑白蚧为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桑白蚧在兰州地区 1 a发生2代,以第2代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若虫主要为害2至3年生枝条.5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是桑白蚧的若虫大量孵化期,为最佳防治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防治亚洲玉米螟,在哈尔滨地区通过春季剖秆进行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发育进度调查,利用亚洲玉米螟性诱剂监测雄性成虫动态,研究田间亚洲玉米螟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2019-2021年哈尔滨地区亚洲玉米螟百秆越冬基数为8.6~9.5头,存活率为85.0%~89.1%,化蛹始见期为5月20日左右,化蛹盛期为5月26日至6月18日,化蛹高峰期为6月10日左右,羽化始见期为5月27日左右,田间亚洲玉米螟雄虫越冬代高峰期在6月17日-24日。综上明确了哈尔滨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即越冬代亚洲玉米螟在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到中旬达到化蛹高峰期,5月末开始羽化,6月中下旬田间出现雄性成虫高峰期,二代亚洲玉米螟雄性成虫田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玉米病虫害的中后期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玉米螟1、发生规律玉米螟即钻心虫。在东北、华北平原每年发生2~3代,幼虫在玉米秸秆、穗轴、棉柴等寄主作物中越冬。越冬幼虫5月份变成蛹,6月份羽化出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