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为一项介绍与推销商品的应用工具,广告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商品经济的必要手段,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社会功能也越来越受重视。本文结合大量来自英文原版杂志的广告实例,从词法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3个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2.
浅谈广告英语的修辞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英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 ,其语言特色不同于普通英语。从比喻、拟人、重复、押韵、夸张、双关、仿拟、委婉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相似文献   

3.
广告英语是一种专门用途英语 (ESP) ,它与普通英语 (EGP)有着较大差别 ,主要体现在词语的选用、句子的构造和修辞的手段方面。文章结合大量实例 ,从广告英语的词法特点、句法特点和修辞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了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广告传媒作为大众传媒中的重要部分,必然要实现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加入更多的设计元素。对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广告语言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发挥英语在广告中的作用,增强广告的吸引力,提高英语广告的播放效果。本文就多模态视角下的英语广告语言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对多模态及英语广告语言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分析了多模态视角下,英语广告语言的构成及英语广告语的主、客体因素,最后详细分析了多模态视角下英语广告语言的模型结构与语言模态。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广告语言可以帮助广告实现它的商业价值。作为具有推销能力的语言,英语广告一方面在词汇上使用高频词与创新词,甚至错拼来抓住读者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句式上使用疑问句与祈使句激发读者好奇心、增强广告感召力。同时,英语广告还特别注意修辞手段的应用,如仿拟、重复与呼应等,以达到新颖、生动的表达效果。正是凭借这些词汇、句式、修辞方面的技巧,英语广告帮助广告实现了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最终实现了广告的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互文性”概念的提出,为广告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也为广告创作提供了崭新视角。成功运用互文策略,巧妙地在广告文本与源文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语境的转换或对比,可以增强广告文本和源文之间某种意识形态或语义方面的张力,从而增强广告语言的表达效果。广告语言互文性主要表现为广告文本对传统文化因素(传统文本)的借用、模仿及对流行文化元素(流行文本)的改编、借鉴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在考察英语网络语言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英语网络语言所具有的简洁性、流行性、创新性和非正式性等特点,并讨论其广泛使用带来的社会意义: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对汉语及其他语言带来冲击,规范化的英语网络语言有助于稳固英语作为国际化交流语言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英语运动广告的话语分析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描述了体育广告的语言特点,包括普遍性、普及性、真实性和修饰语的多样性。其次,从第一人称和其他人称的角度分析运动广告的特点及人称选择的影响。然后从消费者和商家的角度分析广告语的含义及语篇特征。最后从不同的体育品牌广告语言来比较其话语特征,分析品牌所选择的广告语言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广告不仅在商业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已渗透我们的生活之中.很多情况下,广告商会为了达到广告目的和他们自己的动机而选择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对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及说服作用.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对英语广告语言中的模糊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使其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受到广告商和消费者双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经济正繁荣迅速地发展。英语广告语为一种商业化语言,以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趋于国际化。英语广告是一种实用性强,语言特色鲜明的语言,在翻译时更应该遵守翻译原则,使用正确的翻译技技巧。本文将会从词汇、句法、修辞三方面分析英语广告语,并对翻译原则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广告英语中仿拟辞格应用广泛。通常是模仿人们所熟知的现有材料,对其词语、短语、句子和篇章进行变动,并与广告宣传的产品名称,品质等相联系,以达到宣传的效果。广告英语中的仿拟修辞特点鲜明,一般具有易辨性、灵活性、生动性和临时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广告英语除了在词语的运用、句型的谋划上巧妙外,修辞的应用也颇为讲究,修辞在广告文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广告英语中修辞手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传递相关信息,而且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美感功效。  相似文献   

13.
从人们对广告的逆反心理出发,探讨广告的创意在写作语言方面的体现,包括广告语言语体色彩的运用(词语表现手段、语法手段、修辞手段、语言的音韵美的特点)及广告语言的专属性特点.同时指出应力戒广告写作中的弊端,以达到广告写作内容与形式和谐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以安徽省碧山村为例,从农村消费者行为视角出发,分析安徽省农村的广告传播现状与消费者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据此提出农村广告传播策略,以期为企业开拓农村市场、制定广告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4,(6):1900-1902,1904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广告主无法预知广告发布商的优劣性,欺诈广告发布商借机混入关键词广告市场,并通过实施欺诈行为骗取广告收入,极大地损害了广告主的利益.针对这日益严重的关键词广告欺诈问题,文章从延期支付这一新思路对其进行研究.基于广告主企业如何补偿延期支付带给优质广告发布商的风险问题,建立延期支付补偿模型;基于广告主识别欺诈广告发布商所需时间服从指数分布的假设,并构建了识别概率模型.模型求解和数值算例表明:延期支付策略可以在剔除欺诈广告发布商的同时,实现广告主和优质广告发布商收益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The agricultural communicator is a key link in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farmers. If agricultural communicators' ethics are compromised, the resulting biases in news production could have serious detrimental effects on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conveyed to farmers. But, to date, agricultural communicators' perceptions of ethical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at work has not been examined. This study looks at the dimensions of ethical concerns for topics area (agricultural) journalists as defined by practitioners. To determine these dimensions, we sent open ended questionnaires (50 percent response rate) to members of two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journalist associations: the Newspaper Farm Editors of America and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ditors' Association. Agricultural communicators overwhelmingly focus on one specific threat to objectivity—advertising pressure. Both NFEA and AAEA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agricultural journalists' responses to advertising pressure adversely affected the entire profession. The responses indicated that agricultural writer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ressures and the effects of advertising pressure on the industry as a whole. NFEA and AAEA respondents mentioned both indirect pressure, “freebies,” conferences, trips and press releases from advertising or public relations sections of agri-business firms, and direct pressures from advertisers, salesmen and publishers. The respondents were clearly more comfortable when newspaper policy protected them from advertising pressure and when they had techniques to reduce this pressure. The editors' and reporters' perceptions of advertising pressure clearly indicates that advertising abuses are a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and one worthy of far more attention than it has previously rece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