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典型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内蒙古乌梁素海设立试验研究基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程试验,实施了两项草型富营养化湖泊生态恢复技术措施:沉水植物收割工程与芦苇园田化生态管理工程。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能够削减湖泊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和释放,减少二次污染,抑制生物填平作用,改善水体环境;采用机械化技术控制芦苇蔓延、打开芦苇区通风道和通水道,可以重建湖泊绿色自然景观,提高全湖水流循环速度。研究表明,有计划、合理地运用生态恢复工程不仅可以减轻草型湖泊所面临的巨大生态压力、延缓沼泽化演化进程,而且可以在实施生态工程的同时开发利用水生植物资源,使湖泊环境与湿地综合利用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物促淤作用与底泥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浅水草型湖泊——内蒙古乌梁素海建立试验研究基地,针对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所产生的强烈的生物促淤作用,研究抑制乌梁素海生物淤积的技术措施,进行了以机械化方式收割沉水植物的工程试验、芦苇蔓延控制工程试验及明水区局部挖深工程试验。探讨了减缓浅水草型湖泊的沼泽化进程的工程技术措施以及湖泥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能性,形成了一项可以使乌梁素海生态治理与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兼顾起来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乌梁素海生态补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乌梁素海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确定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的生态补水量。【方法】在分析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功能法,依据湖泊蒸发量、渗漏量以及污染物控制需水量,推求了乌梁素海最小生态需水量,根据湖泊水量平衡原理,对乌梁素海的生态补水量进行了计算。【结果】在确定的乌梁素海排水量及排放污染物情况下,使COD达到Ⅳ类和Ⅴ类水标准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36.31和17.41亿m3,相应的生态补水量分别为30.87和11.97亿m3;使氨氮达到Ⅳ类和Ⅴ类水标准的最小生态需水量分别为28.1和13.31亿m3,生态补水量分别为22.66和7.87亿m3。【结论】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需根据湖泊容积和修复计划分年度补水。  相似文献   

4.
乌梁素海沉水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湖泊,共沉水植物共4科4属8种,生产力(干重)为0.75-0.096kg/m^2(干重)约为9-10^4t/a。各种沉水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5%,营养指标符合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是具有十分可为乌梁素海湖周牧区和农区提供5.4×10^4t优质草粉饲料。此外,收获1t(干重)沉水植物即可从富营养化水体中转移出24kg氮和2kg磷,这对减少乌梁素海内源性营养物负荷及生物掩埋过程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乌梁素海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项积极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以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生长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湖泊,共沉水植物共4科4属8种,生产力(干重)为0.75~0.96kg/m2,生产量(干重)约为9×104t/a.各种沉水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15%,营养指标符合家畜家禽的饲养标准,是具有十分可观开发价值的水生植物资源。采用gGSCC—1.4(A)型水草收割机大规模收获沉水植物每年可为乌梁素海湖周牧区和农区提供5.4×104t优质草粉饲料。此外,每收获1t(干重)沉水植物即可从富营养化水体中转移出24kg氮和2kg磷,这对减少乌梁素海内源性营养物负荷及生物掩埋过程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为乌梁素海的治理与保护提供一项积极的、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乌梁素海氮循环转化过程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湖泊生态系统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不同形态氮的循环转化规律的分析是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稳定结构及其演化进程的基础,针对乌梁素海的生态现状,建立了不同形态的氮的循环转化概念图,分析了有机碎屑氮、氨态氮(NH3-N)、亚硝态氮(NO2-N)、硝态氮(Nq-N)间的转化关系,描述了芦苇、水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底栖动物组成的食物链中氮的循环规律。注意到乌梁素海大型水生植物(芦苇、水草)生长期间主要是吸收湖泊水体中的硝酸盐氮(NO3-N)和氨态氮(NH3-N),腐败沉落后则以有机氮的形态存在于底泥中,这一结论为以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乌梁素海和岱海的水-沉积物系统中有机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乌梁素海和岱海2个不同类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了2个湖泊上覆水和沉积物中有机磷(Or-P)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乌梁素海和岱海上覆水中溶解性有机磷(DOP)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02~0.12mg·L-1和0.01~0.03mg·L-1,2个湖泊上覆水中DOP均占TDP的60%以上,是上覆水中TDP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存在形态;乌梁素海和岱海沉积物中有机磷(Or-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9.25~69.40mg·kg-1和168.21~178.41mg·kg-1;2个湖泊上覆水中DOP含量明显高于英格兰Tamar河口区,2个湖泊沉积物中Or-P的含量低于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据估算,乌梁素海和岱海上覆水中的DOP库分别达到12t和10t;这2个湖泊沉积物中Or-P的差异性反映了湖泊环境及生态类型对Or-P生物有效性的重要影响,揭示有机磷库是不容忽视的潜在生物有效磷源。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湖泊水-沉积物界面DIC交换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梁素海(WLSH)和岱海(DH)为研究对象,采用柱状芯样模拟法,开展了2个湖泊水-沉积物界DIC的扩散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在夏季90 d的时间内,浅水草型湖泊乌梁素海明水区沉积物约向上覆水体释放了8 443.63 t的DIC,对上覆水体DIC具有源的功能;而深水藻型湖泊岱海深、浅湖区沉积物对上覆水体DIC分别具有汇和源的功能,总体上岱海DIC在水-沉积物界面的转移扩散的矢量方向指向沉积物,即夏季岱海沉积物表现为上覆水中DIC的汇,约有7 335.52 t的DIC转入沉积物。不同深度沉积柱芯的DIC释放实验表明,疏浚能影响水-沉积物界面DIC的源汇通量方向,使湖泊沉积物作为上覆水体中DIC的源和汇功能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9.
乌梁素海和岱海水-沉积物界面磷的扩散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梁素海(WLSH)和岱海(DH)为研究对象,采用柱状芯样模拟法,开展了湖泊水-沉积物界面溶解有机磷(DOP)、溶解性总磷(DTP)及溶解性正磷酸盐(DRP)的扩散通量研究.结果表明,乌梁素海2个柱芯中DTP和DOP通过水-沉积物界面向上覆水转移扩散,而岱海3个沉积柱芯中DOP和DTP则由上覆水通过水-沉积物界面向沉积柱芯迁移扩散,并分别符合负的幂指数或对数函数的释放规律.据扩散通量结果估算,在夏季90 d的时间内,乌梁素海明水区沉积物约向上覆水体释放了19.81 t的DTP和33.43 t的DOP,由上覆水体迁移至沉积物中的DRP约为13.95 t,明水区沉积物表现为DOP和DTP的源及DRP的汇;由岱海上覆水体迁移至沉积物中的DTP和DOP分别约为13.29 t和21.40 t,由沉积物释放至上覆水的DRP约为8.69 t,岱海沉积物表现为DTP和DOP的汇及DRP的源.揭示湖泊生态系统中,有机磷可以直接或经矿化降解的间接形式参与再循环,成为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营养源,表明有机磷作为生物有效磷库的重要性及其在水-沉积物界面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对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揣小明  陈小锋  杨柳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07-16310
[目的]制定湖泊总磷基准与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概率统计与Carlson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以呼伦湖、太湖、滇池为例,制定湖泊营养物总磷(TP)基准与控制标准的参考值。[结果]呼伦湖、太湖和滇池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一直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呼伦湖属于自然主导型富营养化湖泊,其他2个湖泊属于人为主导型富营养化湖泊。对于3个湖泊水体中TP基准与控制标准的参考值,呼伦湖分别为0.08和0.20 mg/L,太湖分别为0.03和0.06 mg/L,滇池分别为0.06和0.15 mg/L。[结论]制定的3个湖泊营养物总磷的基准和控制标准值为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沙尘暴尘源形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沙尘暴(sand—duststorm)系指强风把地表大量沙尘卷入到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m的灾害性天气现象。是1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体现。沙尘暴尘源物质的形成及分布是形成沙尘暴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本文在查阅分析了大量关于沙尘暴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沙尘暴尘源形成因素、尘源种类及分布等方面,对沙尘暴尘源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反映沙尘暴尘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宏观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身要求。在财政投入、价格、生态保护、农业科研与教育培训等方面于政策上对农业适度倾斜,可有效地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促使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确保我国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