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五种温度下组建了稻纵卷叶螟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比较了来自广西南宁、湖南衡阳、江苏南京三个种群发育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温度与发育速率呈逻辑斯谛曲线关系。三个种群发育速率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表明可以用一个公共的发育速率模型来代表三个种群。在20℃、23℃、26℃、29℃、32℃五种温度下,卵的孵化率、世代存活率均以26℃为最高,高于或低于26℃均下降。温度与孵化率、世代存活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五种温度下的成虫产卵量以26℃为最高,29℃以上的高温对成虫产卵影响较大。温度在18.7℃—32.2℃范围内种群世代数量将呈上升趋势。在25.5℃时种群增长指数最大,繁殖一代将增加41.5倍。本文还组建了包括成虫期的生命表(l_x)和产雌特征生命表(m_x),计算了不同温度下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_m)和稳定年龄组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水稻不同生育期、不同抗性品种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褐稻虱长、短翅型雌虫的产卵量和产卵前期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6~33℃恒温和17.4~27℃自然变温范围内,长、短翅型雌虫在同一温度条件下产卵量差异不显著。在水稻的苗期、分蘖期和孕穗期,取食同一生育期植株的两种翅型雌虫产卵量也无显著差异。同在感虫品种或中抗品种上,不同规型雌虫的卵量也未表现显著的差异,只有在抗虫品种7105上,短翅型雌虫的卵量明显高于长翅型雌虫。此外,在22~31℃范围内,处在同一温度下短翅型雌虫的产卵前期显著短于长翅型雌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主要玉米螟地理种群室内生物学特性的变异情况,为准确预测预报玉米螟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用直接最优法系统比较乌鲁木齐、伊犁伊宁、喀什疏勒三个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卵孵化率、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25~28℃为三个地理种群玉米螟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范围。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呈显著相关。20℃时完成整个世代历期最长,平均69.57d,31℃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29.9 d。并用直线回归法,得出不同地理种群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乌鲁木齐卵期14.35℃,54.52日·度、幼虫期9.93℃,353.25日·度、蛹期12.58℃,81.95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27℃,37.52日·度、全世代11.92℃,504.52日·度。伊犁伊宁卵期14.36℃,52.57日·度、幼虫期9.01℃,346.15日·度、蛹期12.06℃,107.16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61℃,36.72日·度、全世代11.32℃,533.41日·度,喀什疏勒卵期14.42℃,50.32日·度、幼虫期8.99℃,344.97日·度,蛹期11.91℃,105.88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6.38℃,37.95日·度、全世代11.92℃,506.20日·度。结合伊犁伊宁县气象资料,推测得出2015、2016年玉米螟在伊犁伊宁县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分别为2.99和3.13代。【结论】温度对玉米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龄)的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速率加快,25~28℃为最适宜温度,而超过有效温度范围,其生长发育速率均受抑制。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的平均历期不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不同,随着纬度的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起点温度逐渐降低。根据田间玉米螟种群消长动态,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玉米螟虽以2代为主,但已出现第3代,随气候变化,玉米螟发生由一年2代逐步变为3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温度对黄斑长翅卷叶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测定了5个恒温(19、22、25、28和31℃)条件下黄斑长翅卷叶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卵孵化率、存活率、产卵量、成虫寿命等指标,计算出各个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各虫态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缩短。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58±0.55)、(10.24±0.85)、(15.82±1.22)、(10.25±1.24)和(10.65±0.85)℃,有效积温分别为163.35、455.68、186.54、15.55和821.12 d·℃。在22、25和28℃下,该虫的产卵量、卵孵化率以及幼虫和蛹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它温度,成虫寿命和产卵期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总体上,22~28℃是该虫较为理想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温度范围,研究结果为开展黄斑长翅卷叶蛾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黄斑露尾(虫甲)的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及全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相关;成虫产卵前期发育速率与温度呈“S”形曲线关系。卵期、幼虫期、预蛹期、蛹期和成虫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3,10.2,12.1,11.5,17.6℃和19.6,124.9,22.9,81.5,20.2日度;全世代分别为11.8℃和279.6日度。在35℃时,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即受抑制,当40,45和50℃时,各虫态100%致死时间分别为48,24和6h;0℃时其幼虫、预蛹、蛹和成虫100%致死时间分别为5,15,0.75和10d.  相似文献   

6.
3种寄主植物对条沙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麦、玉米和狗尾草3种食料植物对条沙叶蝉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方法】在25℃恒温条件下,以小麦、玉米和狗尾草为食料,分别观测记录了条沙叶蝉的卵孵化率和发育历期、若虫存活率和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及产卵量,并组建了条沙叶蝉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条沙叶蝉在3种寄主植物上都能完成世代发育;从卵到若虫期的发育历期在小麦上最短(23.33 d),玉米上次之(26.39 d),狗尾草上最长(27.50 d);取食狗尾草时,若虫的存活率(17.22%)最低,其存活曲线属Ⅲ型;取食小麦时,净增值率(6.106 7)、内禀增长力(0.052 3)和周限增长率(1.053 7)均最大,平均世代周期(34.58 d)和种群加倍时间(13.25 d)最短,存活曲线基本符合Ⅱ型;在玉米上平均每雌产卵量(17.63粒)最少,且无明显的产卵高峰期。【结论】用生命表参数和存活曲线等综合评价表明,在3种寄主植物中,小麦最适合条沙叶蝉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其次分别为玉米和狗尾草。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江苏太湖单季晚稻区影响褐飞虱田间种群数量变动的有关生物学参数:卵孵化率80%,若虫存活率18.6%,成虫寿命8天,其不同日龄个体产卵量模型为E=(12.54Ⅰ—25.4)C/100,水稻抽穗后长翅型成虫迁出比例从20%逐渐增至95%。在25℃条件下,取食孕穗期水稻的褐飞虱长、短翅型成虫繁殖倍数分别为9.8倍和13.3倍。应用以上研究结果,将褐飞虱实验种群动态模型改建成田间种群动态模型,用以预测褐飞虱田间种群数量的消长。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系统地报道了不同温湿度对麦蛾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36℃或空气相对湿度为25%-100%或食料含水量在8%-24%的范围内,温湿度的变化对卵孵化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则随温度升高或湿度增大而缩短,生长发育速率加快,雌虫生殖力以24℃或高湿条件最为适宜。根据有效积温法则,计算出麦蛾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6.58℃和620.20日度。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水稻为寄主食料,研究了18、23、25、28、33℃5个不同温度对灰飞虱试验种群发育、存活等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8~28℃,随着温度升高,若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缩短,且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33℃高温对若虫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18~28℃范围内若虫存活率较高,33℃时存活率显著下降,28℃若虫存活率最高;在18~33℃范围内雌虫均为短翅型,而雄虫多数为长翅型,温度相对较高时雌虫多于雄虫。此外,由直线回归法得到整个若虫期各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05、14.64、15.49、14.43、13.52℃,有效积温依次为56.81、23.67、21.72、28.37、48.78日·度。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外来广聚萤叶甲对外来入侵豚草的寄主专一性,在野外网室中采用析因试验设计,研究了幼虫期完成发育所取食的植物(豚草、苍耳)是否影响其成虫在这2种植物大、小株型上的产卵决策。连续观测雌虫的4次产卵量、卵粒大小及其卵孵化情况等。结果表明:成虫在小株型豚草和苍耳上平均产卵数量不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但在大株型豚草和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受其幼虫期取食植物的影响。当幼虫取食苍耳发育到成虫后,在大株型豚草上的产卵数量大于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4次产卵数也差异较大(中位值25~46粒);但两者在大株型苍耳上的平均产卵数量无显著差异,4次的产卵数差异较小(中位值15~20粒)。总体上在豚草上的产卵量均明显多于在苍耳上的。所产卵粒大小(体积)不受幼虫取食植物种类、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的显著影响,但卵孵化率受幼虫取食植物、成虫产卵植物种类及其株型大小等因素互作的显著影响。当在大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在苍耳上产的卵孵化率在幼虫期取食的2种植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豚草上产的卵孵化率存在显著差异:幼虫取食豚草的成虫产的卵孵化率低于其取食苍耳的卵;而在小株型植物上产卵时,卵孵化率不受幼虫期取食植物以及产卵植物的影响。结论:广聚萤叶甲幼虫发育所取食的植物可能影响其发育到成虫后在这些植物上的产卵行为,而幼虫取食苍耳的成虫仍偏好大株型豚草产卵。  相似文献   

11.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感虫品种Taichung Native 1(TN1)和Rathu Heenati(RHT)为对照,以取食量、产卵痕数、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为测定指标,研究了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在6个水稻品种上的取食与产卵行为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表现出3种类型,即拒取食性为主、拒产卵性为主和拒取食性兼有拒产卵作用;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拒取食和拒产卵作用间有一定相关性;水稻感、抗品种间卵的孵化率(发育率)无明显差异;在水稻抗白背飞虱产卵性的研究中,延长饲养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糠片蚧卵发育的起点温度为6.78℃,孵化积温为102.2日度。在15—34℃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孵化率则降低。在28℃恒温下,世代历期为42天,雌蚧产卵期可达50余天,平均每雌产卵55.5粒,种群趋势指数Ⅰ=11.0,内禀增长率 r_m=0.259,存活曲线为 DeveeyⅢ型。雌成蚧是田间存在的主要形式。越冬后第一、二代幼蚧发生比较整齐,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恒温条件下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发育历期和繁殖力。在15~30℃范围内,空心莲子草叶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33℃时各龄历期均延长。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13、4.89、6.77和6.82℃,世代有效积温为488.60日度,世代最大发育速率温度为30.56℃,27℃时叶甲孵化率、存活率、繁殖力和种群趋势指数均为最大;24~27℃为其最适温区。  相似文献   

14.
温度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温度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育和产卵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9~31℃范围内,二斑叶螨的发育历期、雌成螨寿命和产卵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日均产卵量在19℃下最小。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雌螨为12.16℃,雄螨为12.80℃,有效积温分别为122.11日度和114.45日度。在25℃条件下种群的瞬时增长力r为0.2260,周限增长率λ为1.2536/d,净增值率R0为55.2284代,平均世代周期T为17.7553d。瞬时增长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平均世代周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相似文献   

15.
小贯小绿叶蝉试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温度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5、19、23、27、30℃共5个恒温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小贯小绿叶蝉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小贯小绿叶蝉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世代历期分别为5.54~18.09、4.02~6.86、5.54~14.68、15.10~39.63 d。小贯小绿叶蝉的若虫、产卵前期、卵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6.85、7.86、11.06℃,有效积温分别为136.59、74.98、93.54 d·℃,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305.33 d·℃。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雌成虫的寿命长于雄虫,分别为6.48~24.10、5.38~19.39 d。19~27℃时内禀增长率(0.14、0.15、0.16)较高,世代存活率(90.00%、89.60%、87.20%)最高,净生殖率最大(18.42、17.46、15.90)。据此得出,19~27℃是最适宜茶小绿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桃蚜种群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温度对桃蚜发育历期和种群发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 :高温或低温都对桃蚜的生长和生殖起一定的抑制作用。在适温范围内 ,温度越高 ,历期越短 ,2 2 0℃以上 ,世代历期约为 7d。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3 4 0℃ ,最大发育速率温度为 2 5 88℃ ,有效积温为 14 0 4 0日度。在 19 0 0℃时具有最大的生殖力 ,2 5 0 0℃时具有最大的内禀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  相似文献   

17.
褐飞虱起飞的行为和日周期节律己于1978年作了观察。在春、夏季节,成虫通常于日出前或日落后出现起飞高峰,呈“晨、暮双峰起飞”型,晚秋由于温度下降。成虫一般于暖和的下午起飞,呈“日间单峰起飞”型。室外调查和室內试验表明,褐飞虱长翅雌虫于卵巢发育至Ⅰ级末、Ⅱ级初时迁移活动最盛。此时,雌虫翅的负荷小,含水量低,脂肪体发达,有利于起飞迁移。在施用保幼激素 ZR—619后,由于促进卵巢发育,增加翅的负荷等原因,其飞行活动明显下降。食料条件是影响褐飞虱迁移的重要因素。在黄熟水稻上取食的雌虫,其起飞迁移百分率比取食孕穗水稻的为高。由此表明,迁移的长翅型成虫在适宜的食料条件下可直接进入繁殖阶段。种群密度、温度对起飞前期有明显的影响,而光照周期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温度对柑桔潜叶蛾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柑桔潜叶蛾在6个温度下的发育、存活、生殖情况,根据实验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建立了温度对柑桔潜叶蛾存活、生殖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生物物理模型不仅能很好地拟合柑桔潜叶蛾发育与温度的关系,也能很好地拟合世代存活率及内禀增长能力与温度的关系;抛物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潜叶蛾卵的孵化率、幼虫的存活率、成虫的产卵量和种群增长指数与温度的关系.当环境瘟度为30℃时,内禀增长能力最大(rm=0.1669).相应的周限增长速率λ=1.1816d-1.世代平均历期T=15.9100d.净增殖率R=14.24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植食性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季节和寄主植物的显著影响.为探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对寄主的适应机制,该研究系统地比较了该虫不同季节取食玉米叶和大豆叶关键生活史特性的差异.[方法]在夏初(日平均气温28.6℃)、夏中(日平均气温29.1℃)和秋中(日平均气温24.0℃)的自然条件下,分别测量了草地贪夜蛾取食玉米叶和大豆叶从卵孵化到化蛹和化蛹到成虫羽化的时间,以及蛹和成虫的体质量;在夏初(日平均气温28.2℃)、夏中(日平均气温30.9℃)和秋中(日平均气温21.4℃)的自然条件下分别观察了取食玉米叶和大豆叶的雌成虫交配成功率、产卵前期、产卵期、寿命、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与取食大豆叶的草地贪夜蛾比较,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在夏初、夏中和秋中显示了显著短的幼虫发育历期,显著高的生长速率、较高的交配成功率、较短的产卵前期、较高的产卵量和显著高的卵孵化率.但以大豆叶饲养的草地贪夜蛾能顺利完成生活史.不论取食玉米叶还是大豆叶,雌性蛹期显著短于雄性,显示了雌性先熟现象;雄性蛹质量显著高于雌性,显示了性体型二型性;在夏初和夏中的高温下获得的蛹质量显著高于在秋中的中性温度下获得的蛹质量,没有遵循温度-体积大小法则;雄蛹在变态中比雌蛹丢失了更多的质量.[结论]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显示了高度的寄主适应性.取食大豆叶的草地贪夜蛾顺利完成了生活史,提示了随着草地贪夜蛾入侵时间推移和暴发频率增加,存在为害大豆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防控越橘巢蛾的发生,在22、25、28、31和34℃温度条件下研究越橘巢蛾(Sardoscelis spenias Meyrick)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越橘巢蛾的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发育历期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其次为蛹,卵和产卵前期的历期最短。越橘巢蛾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98、6.47、10.92和8.61℃,有效积温分别为114.38、449.73、139.92和95.41日·度;整个世代完成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为837.06日·度,预测在黔东南地区1a发生5~6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