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山西农业科学》2013,(10):1042-1045
为了培育和筛选出高产、高效的玉米新品种,于2011—2012年2 a对山西省普通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 a区域试验的平均产量为10 548 kg/hm2,氮效率平均为39.4 kg/kg,磷效率平均为161.5 kg/kg;4个试验点之间差异显著,氮效率最大相差68%,磷效率最大相差55%;品种间差异较大,氮效率最大相差63%,磷效率最大相差73%。分析各参试品种的氮磷效率差异,可为生产中高产高效施肥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2.0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8.61%.增产极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七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1.4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13.29%,增产极显著,居16个参试品种第二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3.
油菜区域试验产量性状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8与2009年两年的浙江省油菜区域试验资料,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方差分量,同时对参试品种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037-77’品种产量较高,但与对照品种‘浙双72’没有显著差异;试点和年份×试点的互作效应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较大;除‘浙杂0603’和‘黔杂2630’对环境指数反应较敏感及‘J6’和‘ZY-10’一致性较差外,其余品种均表现出相似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2010年广州市国家冬作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适应我国冬作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需求,选育出适宜南方冬种马铃薯新品种,2010年在广州进行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品种中,川芋13号产量最高,福克76产量居第2位,两品种均比对照种费乌瑞它增产,差异均极显著;克新18号、津引薯8号比对照也有所增产,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高产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余庆县种植的高产杂玉米新品种,为在余庆县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对12个杂交玉米品种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Q玉7号产量最高达821.7 kg/666.7 m2,比参试杂交玉米品种平均产量706.1 kg/666.7 m2,增产16.4%,与其余参试杂交玉米品种产量两两间差异达1%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试验方案下,2014年8~11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以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开展江苏省荞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单产变幅在58.74~114.64 kg/亩之间,平均单产位居前2位的品种(系)是苏荞1号、苏荞JSGZ,产量分别为114.64 kg/亩、102.93 kg/亩;倒伏程度分别为2级、3级;倒伏面积为0、2%,田间立枯病发病株率为0、3%;与泰兴荞麦(CK)相比,蛋白质分别高出0.5 g/100g、0.9 g/100g,黄酮分别高出0.01%、0.03%。经方差分析,参试品种间、各试点间及品种试点互作效应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甘肃春小麦区试品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代表性,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的区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7-2014年甘肃省春小麦区域试验40个品系在7个试点的试验数据,采用GGE双标图法分析参试品种(系)的适应性、稳产性及试点的代表性,并分析环境因子及相关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结果】环境及品系与环境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大于品系,分别是品系效应的3.71倍和3.12倍;品系7095属于适应性和稳产性均表现较好的品系;在7个试点中,黄羊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产量及9个相关农艺性状与5个环境因子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环境间的差异是造成甘肃春小麦区试试验参试品种(系)产量差异最主要的因子。筛选出了在甘肃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的春小麦品种(系)以及具有代表性和良好鉴别力的区试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对新疆新选育的9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开展品种区域试验,通过田间鉴定、考种、测产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系HJ2123的植株性状、百粒重、单穗产量等表现较好,产量达787.82 kg/666.7 m2,位居第1;户单77产量达779.3 kg/666.7m2,位居第2,这2个品种表现既高产又早熟,可作为南疆地区麦后复播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玉米双垄全膜覆盖沟播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承单20,平均产量9958.5kg/hm^2,产量最低的是承3359,平均产量6171kg/hm^2。经方差分析,承单20品种表现最好,较对照增产30.7%。参试品种与对照差异比较,承单20产量差异极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承单20。平均产量7 953.9 kg/hm2,产量最低的是金穗3号,平均产量5793.15 kg/hm2。经方差分析,承单20品种表现最好,较对照增产20.49%。参试品种与对照差异比较,承单20产量差异极显著,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资料为基础,应用回归模型和AMMI模型,对2008年春造广西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A组12个玉米品种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在联合回归、基因型回归和环境回归分析中都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回归模型不适用于分析本试验数据;利用AMMI模型分别以1个到多个IPCA主成分轴分析G×E交互作用效应,结果发现当用3个主成分进行分析时,3个IPCA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AMMIⅠ和AMMIⅡ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12个参试玉米品种中,BY789、Z5S31、NX969和YX2774为丰产且稳定性较好的品种,MN4为产量最低、稳定性较差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芝麻新品种鄂芝5号以鄂芝1号作母本,93106作父本杂交后经4个世代定向选育出的优质、高产、稳产、耐渍、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芝麻新品种。2004年参加湖北省襄樊市农科院品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达1405.50kg/hm2,比对照鄂芝1号增产13.60%;2005~2006年参加湖北省芝麻区试,2年各点平均产量为1211.03kg/hm2,比对照鄂芝2号增产8.58%,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次83.3%;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产量1857.00kg/hm2,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及稳产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高稳系数法综合评价玉米区试品种的高产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2009年重庆市玉米区域试验平丘A组12个参试品种(组合)的汇总数据为材料,采用常规的产量稳定性分析方法和高稳系数法对各玉米品种(组合)的高产稳定性进行基础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组合)的产量高稳系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7 7**),与产量变异系数呈显著负相关(r=-0.671 9*);常规产量稳定性分析中的回归系数与产量相关性不明显(r=0.126 8),但与产量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呈极显著(r=-0.788 5**,r=-0.779 9**)负相关。研究表明:高稳系数可以作为玉米区域试验中高产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宜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种植的优良春小麦品种,试验通过在甘南州不同自然气候类型和生产水平的5个联合区域试验点对‘高原142’、7059、7060、‘定丰12’、98248、98y003-6、‘临麦30号’等7个新引进的品种进行产量结果直观分析、方差分析、丰产和稳产性(适应性)分析及综合农艺性状分析。结果显示:7个品种产量平均折合产量为3717.45~4686.90 kg/hm2,较对照增加幅度为14.33%~26.08%;由高到低依次为:‘定丰12’ > 7060 > 98248 > 98y003-6 > ‘高原142’ > 7059 > ‘临麦30号’;供试品种间及试点间均存在差异显著性,‘定丰12’较对照产量差异表现达极显著水平;‘定丰12’和7060两个品种主效大,丰产性相对其他参试品种较好,互作方差及相对变异系数也较其他参试品种小,生育期、株高、穗长、穗位数、穗粒重和千粒重等综合农艺性状也表现较好;综合结果显示:‘定丰12’和7060两个品种高产、稳定性好,适宜于甘南州不同区域生态环境,可应用于生产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4个果蔗新品种(系)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果蔗新品种黔蔗00-126、贵引07-15、贵引07-16和贵引07-04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进行了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以期为生产上大面积的应用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区试中4个品种(系)的新植蔗平均产量比对照分别增产24.74%~48.15%、宿根蔗比对照增产14.84%~34.32%,增产效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4个品种(系)的标准差(49.21~92.04kg)和变异系数(0.56%~1.11%)2项指标值都较低,高稳系数(96%(HSCi(134%)较高。综合说明4个品种(系)的丰产性好、稳产性高,而且适应性较强,可以在海拔800m以下各蔗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
优质高产抗病圆果黄麻新品种‘闽黄1号’是以圆果种黄麻‘孟引1号’为材料,采用Co602.5万伦琴γ射线辐射诱变,以选择高产、稳产、优质、抗病为目标,经7年9代系谱选择育成。2011-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纤维产量3131.25 kg · hm -2,比对照‘黄麻179’(CK1)增产7.45%,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8.08%,均达极显著水平;2012年参加全国黄麻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纤维产量2964.75 kg · hm -2,比对照‘宽叶长果’(CK2)增产7.36%,且纤维品质优良,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的黄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水稻产量的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及生态类型区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方差分桥和稳定性分析法,研究了两年共9个水稻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产量变异中环境效应最重要,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次之,基因型效应居第;产量基因型值和环境效应值在年份间变化趋势一致,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在年份间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在多地点上的稳定性因年份不同而异;不同基因型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不同,桂朝2号在这两方面最好,A311次之,两年结果一致。本文还在基因型×环境互作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多个基因型平均产量为指标划分生态类型区的可行性,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把18个地点分为4个生态类型区,结果与中国稻作区划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川东北紫色土稻区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减钾栽培杂交稻的可行性,以10个杂交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探讨3个施钾(K2O)量处理[处理1:高钾(135.0 kg/hm~2),为当地生产上的常规施钾量;处理2:低钾(67.5 kg/hm~2);处理3:不施钾]对油菜茬杂交稻分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施钾量处理下,参试杂交稻品种茎蘖数无显著差异;成穗率、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仅个别品种存在显著差异,大多品种无显著差异。不同杂交稻品种产量对施钾的反应表现为:在低钾和不施钾处理下,有7个品种的产量与高钾处理差异不显著,有2个品种(F优498和内5优H25)不施钾处理、低钾处理的产量极显著低于高钾处理10.31%、4.53%和7.79%、4.29%,有1个品种(旌3优177)不施钾处理、低钾处理的产量极显著高于高钾处理5.28%、3.61%,10个杂交稻品种的平均产量在3个施钾量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川东北紫色土稻区采用油菜秸秆全量还田减钾栽培杂交稻总体可行。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大豆品种资源的若干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数量遗传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浙江省的27个春大豆(Glycine max(L.)Merr.)和29个夏大豆地方品种的17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春、夏大豆地方品种的各数量性状变异丰富,早熟、高产、大粒和高蛋白的种质资源均有存在,在这两个自然群体中选择5%的品种,可将春、夏大豆的生育期分别控制在90d和115d左右,亩产分别提高到158.5kg和127.0kg,蛋白质含量捉高到47.38%和47.2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由单个或少数几个性状参与聚类时,所得的各类性状具有明确的特征,有利于育种中选择性状互补、遗传差异大的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2004年辽宁省中晚熟区试中11个水稻品种在8个不同试点产量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品种×地点互作与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地点产量差异极显著;AMMI模型结果指出雨田202在辽阳望水台、大石桥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沈农9866、辽盐188及辽星3号在沈阳周边地区,辽优2006在海城市西四农科站、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具有特殊的适应性;而辽粳294和沈农9765的稳定性和适应性都比较好。影响品种×地点互作的主要气候因子是温度和日照,且不同品种对气候因子的适应性也不同,如辽盐188对温度较低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雨田202对日照时数较少的环境有特殊适应性,而辽粳294、沈农9765和花粳8号却适应大多数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