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已成为丰富学生日常生活,提高学生体质及培养团队意识最有效的途经,安徽省在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中以男足为主,教育主管部门对青少年女子足球的培养与重视亟待加强。其存在问题不仅制约了安徽女子足球运动在新时期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出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完备的足球人才链结构是国家足球成功的基础,建立足球人才链结构,必须发展校园足球,并以高素质足球教练员为保障。从校园足球发展视角探析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与改革,通过中外比较,提出构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养模式及最佳培养方式的建议,旨在推动我国青少年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拉开了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序幕。各地区纷纷出台政策围绕校园足球建设特色学校足球文化,而这一过程中既有成绩也有误区,基于此,本文从校园足球建设的背景出发,结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文化体系建设现状,对建设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我国校园足球以及足球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发展校园足球,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基层足球教练员作为保障。从校园足球的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去看待基层足球教练员的培养,可更有针对性地对基层足球教练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以便寻求到最佳的培养途径,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基层足球教练员,以推动青少年足球乃至中国足球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影响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因素众多,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从人、财、物、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对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梳理。紧紧抓住学生这个活动的主体,从普及、参与和后备人才培养两方面入手,探讨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统一认识,理清管理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和相关政策的扶持;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四级联赛体系;逐步完善升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校园足球活动主要包括足球教学、足球训练、足球竞赛和课外足球活动等,不同形式的足球活动其特点不同,参与的人群不同,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也不一样,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发生的伤害事故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而且会给校园足球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归纳总结了校园足球活动发生伤害事故的原因,探讨了校园足球活动中伤害事故的预防和科学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资源与中小学校园足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专业足球资源助力中小学校园足球双赢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校足球资源能够帮助地方进行推进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为中小学培养高水平足球师资,提高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水平,对于增强校园足球活力,培养高水平学生足球骨干,提高培养足球后备人才质量等产生强大的正能量作用;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在助力校园足球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大量信息,对推动高校体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等具有良好的反作用;同时,体育专业学生在助力校园足球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有利于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1河南省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现状1.1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学校数量较少河南省校园足球起步较早,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郑州、新乡、洛阳等地市积极相应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的号召,在各校园中广泛开展足球运动,其中郑州、洛阳等地市成为河南省校园足球建设的先锋城市。但河南省各地市校园足球发展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在校园足球发展方面经济发达城市要好于经济欠发达城市。郑州市作为全国44个布局试点城市之一,也是河南省唯一一个,目前已经建立了小学男子组、小学女子组、初中男子组、初中女子组、高中男子组等较为完善的足球联赛体系,截止目前郑州市已有多所中小学参与足球联赛,每年校园足球联赛跨度至少半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际的第一大运动,足球运动受到了全国范围内的喜爱。从我国的发展来看,足球运动一直处于一种较低水平,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我国对足球发展的策略解读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足球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使得校园足球持续性不断萎缩,校园足球的实际参与人数不断减少。所谓的校园足球,实际上就是在校园范围内所进行的足球运动,学生是足球参与的主体,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足球活动中。本文对校园足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校园足球持续发展的解决对策,为院校足球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所在,校园建设也是开展教育的基础。依据生态学的要求,校园建设应该具备,校园远离噪音源、污染重灾区;学校内部有足够的学生活动空间,学校活动空间和设施符合环保要求,校园必须具有足够的体育设施等,这些条件为青少年准备了充裕的活动空间和适合青少年发展的生态环境,也为开展生态教育和培养生态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当今全社会均在强调需大力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竞赛,加强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完善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推动学校体育改革。本文关注足球游戏对参与者运动兴趣培养的重要作用,分析其创编内涵,旨在从此视角加以研究,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1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面临的关键问题1.1对校园足球的理解校园足球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重要载体之一,有着从小学到大学的  相似文献   

12.
因流行病毒校园足球代表队原定的比赛和冬训计划无法实施,不能集体在学校进行战术、球感、体能等训练,但是无论是体能训练还是球感训练对于足球运动员都是不可或缺的。基于流行病毒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结合“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工作安排,展开了各课程网络教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园足球队依照学校指示,明确要求,集中开展线上训练,严格要求每位队员,在家防控疫情的同时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防护能力。新时期“健康中国发展理念,为学校树立“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提升大学生体质教育水平!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依旧需要坚持训练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扭转我国足球运动的弱势,国务院于2015年出台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整体方案》,同年,教育部则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推动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并从基础教育层面为我国足球事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分析当前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体系,并从多角度探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管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1河南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模式的对策1.1加强组织与管理机构建设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体育与教育等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促进高水平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功能是校园足球的基本功能,这就需要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而其他相关部门则需给予一定的配合,各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明确各自应有的职责。目前校园足球活动郭佳(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新乡,453006)  相似文献   

15.
以湖北省开展校园足球“四级联赛”作为研究出发点,重点研究了湖北省校园足球联赛比赛模式的构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四级别学生足球联赛,以提高湖北省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整体水平,全力将足球运动文化打造成学校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升。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足球内容的教学广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足球的练习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多方面的意志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足球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合理的解决会严重影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为此相关院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五人制足球是足球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校园中推广五人制足球有利于持续推进校园足球工作发展,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以及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拼搏精神。当前,五人制足球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强劲,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潜力,未来理应在校园足球事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要尽快提高国家队的足球水平,本质上首先要从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抓起。校园足球能够提供深化增加参与规模、培养后备人才的环境,从而有效提高足球运动整体水平。广泛大力宣传高校足球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完善校园足球规章制度条例,利用石家庄市高教区域集中的地理优势,营造不同寻常的高校足球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邯郸市峰峰矿区春光小学始建于2002年,办学理念为"教育创新,德育立校,文体并重,绿色安全",是河北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足球教育特色学校、河北省茶艺教育示范学校、河北省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为了切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由康校长任组长,保证各项科技活动、科技竞赛的正常举行,积极推动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小学足球教师的需要,以高校体育课程为导向,培养学生组织和开展课堂足球教学,课外足球活动和课外足球比赛训练的能力。高校足球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足球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大学橄榄球设施和足球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足球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