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采用M INQUE(1)的统计方法,利用ADM模型,估算甘蓝型油菜4个显性纯合两用系与7个显性恢复系以及F1代28个组合的7项脂肪酸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具有极显著母体效应,芥酸无母体效应存在。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显性效应也起着较大的作用;硬脂酸、亚麻酸、花生烯酸显性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但没有检测到加性效应的存在。7项脂肪酸性状的广义和狭义遗传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AD模型估算各组合F1,F2脂肪酸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群体超亲优势的预测值除亚麻酸外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油酸为负向优势,其余都为正优势,表明甘蓝型油菜脂肪酸品质性状无有益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氮、磷、钾肥不同施用量下甘蓝型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变化的研究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油率、油酸、硬脂酸含量逐渐增加,硫苷、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含量逐渐减少。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硬脂酸与施氮量呈负相关,且含油率与施氮量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且种子蛋白质、亚麻酸与施氮量的相关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含油率、种子蛋白质、油酸与施磷量呈正相关,芥酸、硫苷、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与施磷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亚麻酸与施钾量呈负相关,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油菜种子水分含量对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80份油莱样品在2种水分(7%~8%和4%~5%)含量条件下.种子中芥酸、硫苷、含油率、蛋白质、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水分含量降低时芥酸、硫苷、含油率、蛋白质、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7个品质性状的含量升高,而棕榈酸和油酸品质性状的含量降低.在两种水分含量条件下,各品质性状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含油率、硬脂酸两性状与种子水分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硫苷、种子蛋白质、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7个性状与种子水分含量呈正相关,两种水分含量下各性状间的相关性一致.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低芥酸油菜品种籽粒发育过程中脂肪酸累积模式及相关性,以甘蓝型油菜低芥酸品种绵油88和特高芥酸品种绵油309为材料,调查了油菜在开花后10 d、15 d、20 d、25 d、30 d、40 d、45 d和50 d的油菜籽粒中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在脂肪酸累计过程中,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累积模式基本一致,油酸、花生烯酸、芥酸的累积方式上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棕榈酸含量与油酸、花生烯酸、芥酸含量呈负相关,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高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相关性较低;在低芥酸品种中,油酸含量与亚油酸、亚麻酸含量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试验材料,研究磷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与杂交油菜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芥酸、硫苷、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5个品质性状与施磷量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含油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油酸、硬脂肪酸、廿碳烯酸5个品质性状与施磷量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品种表现不一样。从灌浆至成熟期,含油量逐渐增加,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油酸是逐渐增加的,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4个品质性状从灌浆至成熟期是逐渐减少的,芥酸、硫苷、硬脂肪酸3个性状在2个品种中的表现不一致。增施磷肥可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中可不必考虑施磷会对品质性状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只考虑土壤是否缺磷和油菜产量水平来确实施磷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油菜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1)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且2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不同产量水平的品质性状,三北98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2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3)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为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产量与品质组合性状间的相关为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4)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含油量及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核桃群体核仁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核桃群体脂肪酸组分的表型变异及相关关系,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和气相色谱法对53份核桃种质的核仁样本进行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测定,运用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明确脂肪酸组分的表型变异、相关性以及群体结构。结果表明,从53份核桃种质中共检测到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及花生烯酸7种脂肪酸组成因子,总含量可达核仁油脂总量的99%以上。主成分分析表明,亚油酸、油酸、亚麻酸和棕榈酸为核仁油脂主要构成因子,棕榈油酸和花生烯酸含量较少。基于主要构成因子进行聚类分析,53份核桃种质可以分为两个亚群——group_1和group_2,其中group_1包含28个材料,group_2包含25个材料;亚油酸、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在两个亚群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棕榈酸在两个亚群间无显著差异;群体水平上同一种植区核桃品种核仁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异相对较稳定;油酸及亚麻酸变异幅度较大,且相关分析表明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显著负相关(P0.01)。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求侧重不同的目标性状选育核桃新品种。本研究结果可为选育脂肪含量高、脂肪酸组成及比例合理的核桃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研究了钾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成熟过程中,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芥酸含量、含油率、油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且含油率的增加达到显著水平;硫苷含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是逐渐减少的。成熟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芥酸、油酸、棕榈酸、硬脂肪酸、廿碳烯酸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脂蛋总量与施钾量间呈负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与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因此,增施钾肥可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增加芥酸含量、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硬脂肪酸含量、廿碳烯酸含量。增施钾肥降低脂蛋总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增加油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不同种质资源的营养成分和脂肪酸组成之间的差异,为文冠果良种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46份文冠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测定成熟种子的出仁率、粗脂肪、蛋白质含量以及脂肪酸组成,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文冠果出仁率与粗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粗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文冠果种仁脂肪酸组成成分主要有亚油酸、油酸、芥酸、花生烯酸、棕榈酸、神经酸、硬脂酸及亚麻酸。粗脂肪含量与芥酸、神经酸和亚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油酸及花生烯酸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另外,油酸、花生烯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芥酸、神经酸含量与棕榈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油酸含量和神经酸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表明这些种质资源分为7类,其中GroupⅠ和GroupⅡ包含较多的优良性状,可用作资源品种改良的基础资源。另外,初步筛选了文冠果高脂肪种质资源ZY22、ZY13和ZY5,高蛋白种质资源ZY39和ZY42,高神经酸种质资源ZY17、ZY42和ZY39,以及神经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的种质资源ZY39、ZY44、ZY25和ZY17。本研究可为选育高神经酸和高亚油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多个品质性状的影响。[方法]利用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的试验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芥酸、硫苷、含油率、油酸、亚油酸、廿碳烯酸与播期均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与播期均呈正相关。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与施氮量呈正相关,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芥酸链脂肪酸总量、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18碳脂肪酸总量与施氮量均呈负相关。芥酸、硫苷、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与钾肥均呈负相关,含油率、油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钾肥均呈正相关,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与施钾量间均呈负相关。芥酸、硫苷、种子蛋白质、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与施磷量均呈负相关,含油率、油酸、廿碳烯酸与施磷量均呈正相关,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指数、18碳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与施磷量均呈负相关,脂蛋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施磷量均呈正相关。[结论]明确了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多个品质性状的影响,但是关于磷钾肥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21,BUA-Rht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与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13.
选用7个显性矮源与11个普通小麦品种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显性矮源对株高的致矮能力及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矮变1号致矮能力最强,奥尔森、矮苏3和西农02致矮能力较强,BAU-Rht 21、BUA-Rht 12和西农10的致矮能力较弱;西农02的致矮能力与奥尔森、矮苏3相当,与矮变1号的致矮能力差异极显著,其致矮能力比矮变1号大为减弱,西农02不同于矮变1号.显性矮源所配组合F1代株高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都比较高,F1代株高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各显性矮源的加性效应值均为负效应,杂交父本的加性效应值除了91-27亲本的加性效应值为负效应外,其他亲本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效应.各个显性矮源F1代株高与杂交父本株高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根据回归方程的预测,除了矮变1号以外,其他显性矮源F1代株高均可达到理想株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天目山土壤鞭毛虫4种优势种类的形态、结构、大小、食性、运动方式、培养中出现时间及数量进行了研究,并地其起源和适应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显矮资源——粳D1半矮生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半矮生粳D1与5个籼;粳高秆亲本配组了11个组合。分析F_1、F_2、B_1、B_2株高与相应亲本株高之间的遗传结果表明:粳 D1的半矮生性是不完全显性,受多对独立基因控制,属于加性——显性遗传。其基因的加性效应极显著,显性效应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81.06%和80.33%。株高负向优势变幅为-2.39~-12.32%,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的创建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和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有着完全不同的恢保关系;分别以纯合型显性核不育系和显性核不育系杂种为显性核不育基因的供体,采用有性杂交方法将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导入到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tfA中;用测交和连续回交方法,选育出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GCMS-Yi-3A和DGCMS-153A及其保持系Yi-3B和153B;并从波里马的恢复系中筛选出2个显性细胞核+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92-5916和92-5942。  相似文献   

17.
棉花苗期棉蚜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3—1986年5—6月份棉田定点系统调查,1986年6月天敌与棉蚜空间格局动态的研究以及室内饲养功能反应的测定,根据作者(邹运鼎1986)提出的标准,从天敌、害虫两者数量、时间、空间三个方面关系综合评定、得出龟纹瓢虫是棉花苗期棉蚜的捕食性天敌优势种。  相似文献   

18.
19.
显性矮秆基因Rht10用于杂交小麦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极度矮化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与渝麦4号等小麦常规良种杂交,选育出株高较矮变1号显著增高的衍生矮源西农02,西农04,西农05,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衍生矮源西农02在杂交1代种中对父本株高的致矮能力较矮变1号大为减弱,而与携带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3”致矮能力相当。采用赤霉酸(GA3)化学标记,矮秆基因的不等位性测交,以及矮秆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确认了西农02确系携有R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