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林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629-12632
介绍了中国语境下家庭教会的内涵,论述了从单一到多维的乡村社会的"差序格局",并探讨了家庭教会在乡村社会中的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2.
在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差序格局解体导致了农民的原子化状态和村庄共同体意识衰落,使得农民难以采取集体行为来维护自身利益。如何重建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将是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汉语中的“网络社会”实际上可指代三种形态———关系社会、赛伯社会和网络社会。关系社会由零散的强关系簇构成,赛伯社会是以技术为中轴的虚拟空间。当赛伯社会作为一种外力介入关系社会后,网络的“内卷”和“外张”共同促生了第三网络社会。这种社会的微观关系结构是新“差序格局”。最后“,差序格局”的转变被笔者用来作为一种解决格兰诺维特和边燕杰分歧的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对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有很大帮助,取得了十分积极的效果.但目前的政策实施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精英主义视角的分析发现,由于对“低保”政策认识不足、“低保”对象界定存在困难、乡村治理资源匮乏等原因,“低保”资源在基层分配中成为部分乡村治理精英的个人资源,呈现出个人化倾向.因此,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宣传教育、人员培训和必要的约束等方式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四川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现状的分析,从建设四川农村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提出在全省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积极筹措低保资金、合理界定保障对象、科学制定保障标准、建立配套措施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情消费历来是中华民族维系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存在的必不可少的社会手段。但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人情来往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人情消费的名目增加,消费方式的货币化日趋明显,人情消费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增大。出现了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人情消费攀比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引导农村人消费回归理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8):225-226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的在于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项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苏省农村低保方面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通过采取合理确定保障对象、加强农村低保宣传力度、加强监督管理、提高低保覆盖率、建立多种筹集资金的机制、落实配套措施等措施,推动江苏农村低保建设在实践中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低保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民需求中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其建立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农村低保在建设中还存在认识不够、资金不足、法规缺失、保障对象和标准难以确定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该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村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困境是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低保边缘群体为调查对象,在对其存在现状及救助困境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救助体系、加快社会救助立法、建立长效救助机制以及扶贫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宴闻  李祥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3):278-280,315
在政治体制运行过程中,政府信任是影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社会成因,对政治稳定和政治体系的顺利运转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湛江市农村地区政府信任差序化的调查研究以及政策绩效的评价分析,发现基层民众对不同层级政府的信任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序化现象,根据分析调查,从基层治理模式转变、大众媒体的导向作用和个体感知三个方面剖析这种差序政府信任的成因,并从制度建设、政策监督、激活内动力、信息公开和公民利益表达方面提供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