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是浙江农业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30年。30年的改革发展,浙江农业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生活从贫穷到温饱并向总体小康的转变,农村发展由落后到富裕并向和谐繁荣转变。浙江农业30年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认真总结农业改革发展的实践和经验,对于谋划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浅析农业科技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粗彭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必须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面对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开发利用好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资源,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业已成为档案工作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新课题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9,(12)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去年10月在江浙沪农村考察时提出的“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实施《纲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4.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文章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市场化;加快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发展产业化、工业化;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实现农业现代化三方面论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玉米产业化生产进程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纪之交,我国提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转变等一系列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速由"高产"向"高效"的转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融入原生态农耕文明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创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模式,结合我国国情与历史文化,重点从理论上探讨,基于传统农耕文明,以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农业循环生态的打造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区域化等手段,将原生态绿色农耕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并以此探究现代农业的创新模式,促进“三农”统一、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农业科技创新融入"三农"全过程全要素,加快实现农业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乡村振兴,本质上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世界经验表明,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较大成就,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包括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等。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助力。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及制约因子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生产投入、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等4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综合指数法测度甘肃省1990—2015年农业现代化水平,借助约束度公式对现代化进程的制约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得到长足的提升,1990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仅为0.124,处于准备阶段;2011年进入现代化起步阶段,并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至2015年,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数提升到0.479,正处于起步阶段向初步实现阶段的过渡期,但现代化整体水平较低。其中,农业生产投入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产出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依然徘徊在准备阶段,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生产投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4个子系统对甘肃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约束度分别为57.53%、15.99%、15.16%和11.31%;农业产出增长率、水土流失治理、化肥施用量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4个关键因子,农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因此,提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主体,推动农产品生产由第一产业向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以"两山"理念指引农业的常态发展向绿色、创新式发展转变等推动甘肃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建平 《新农村》2000,(1):30-30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这对于以面向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办学宗旨的农村教育来说,既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转变,要求农业劳动者不但要具备从事农业生产的技能和技巧,还得掌握一定的科技文化知识,这种新型农民将是农村经济再一次振兴的主力军。农业新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推广以及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必备条件,而这主要应依靠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成人教育和职业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其发展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和在新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要适应四大变化,即: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农村就业结构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大变化;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着眼于三个转变,即:政府职能向服务转变、成果技术向可操作化转变、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全省非农区而言,河南省农区劳动力,特别是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较大,但农区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列举了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农区"三化"不协调的主要表现,如农业结构层次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然落后、结构转换失衡等,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政策及制度缺陷等,并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原经济区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农区发展特点和“三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阐述有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剖析,提出农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城镇化为依托,工农互促、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包括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为纽带,推进工农互促;以集聚发展为载体,推进产城互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十二·五"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了更好的促进"三化同步"发展,本文在对"三化"概念简析的前提下,采用函数模型和立方体模型及相互关系与图示的方法,分析"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两两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倡导低碳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化同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进而扩大农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推动城市化进程。根据农业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本文构建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经济结构、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6个维度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分析1990—2019年间西藏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探讨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西藏农业现代化水平由1990年的1.22上升至2019年的17.65;与此同时,西藏城镇化水平从1990年的16.36提升至2019年的31.54。西藏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发展起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提升农业贡献和改变城乡推拉力实现的;西藏农业现代化各维度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效果不一致,该异质性根源于农业贡献对城镇化作用的社会发展阶段差异。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西藏农业现代化水平,强化农业贡献对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本文建议加强西藏农业现代化方面的援藏投入,深化农业机械化普及以提升西藏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产出水平,发展西藏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以提升西藏农业产业化水平,活跃农村商品市场、扩大农牧民增收以提升西藏农村社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鲁碧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379-13381
深入分析了毛泽东关于工业化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辩证关系,重点阐述了毛泽东的4个经典论段,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现代化理论指标体系构建及其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农业现代化理论体系应由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智能化和观光农业4个一级指标组成,其分别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萌芽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阶段与和谐发展阶段的形成。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业现代化成为实现"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与重点。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突破口,可以通过增强网络设施、农业物联网建设与农产品溯源追溯系统建设支出、出台现代农业企业进驻农村地区鼓励政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为观光农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加速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减少农业机械化发展等措施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实现,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现代化变迁缓慢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国工业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农业变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工业化与农业技术、制度变迁之间联系微弱是造成我国农业变迁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变革农村2工业化方式,培育农业变迁微观主体。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从邯郸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要求,就进一步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唐专 《现代农业科学》2009,(3):242-244,26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要求,如何推进平川农村改革发展,根据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结合平川区实际情况,主要从农业现代化建设途径、农业结构性调整、推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7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山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本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特征方面,介绍了山西贫困地区分布状况。从经济与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率、城乡经济发展,分析了山西贫困地区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统筹推进"三化"的途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着力县域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以特色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贫困区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提出了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实施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用政策导向加快贫困区整体脱贫致富;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