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基于云南省230户蜂农的实地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户家庭养蜂的生产行为,并运用模型分析方法中的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养蜂农户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农的养蜂意愿受放蜂收益、技术采用、养蜂方式、市场环境等4大类因素的影响。蜂农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养蜂意愿越强。定地+小转地、小转地、大转地放蜂方式与定地相比,对养蜂意愿具有一定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养蜂生产的管理中,特别是春季油菜、紫云英盛花期的4月和秋季芝麻、棉花花期的8月,由于群势的强大,每群蜂常达15框~20框蜂左右,巢内幼蜂增多,蜂数密集,再加之外界气温升高,蜂群会出现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取浆、育王的好时节,一旦分蜂,往往一天中有数...  相似文献   

3.
养蜂主要依赖蜜源,我国养蜂方式有两种,各有利弊。一种是转地放蜂,跟着蜜源走:另一种是定地养蜂,或定地结合小转地,转地放蜂可以多产蜜和蜂王浆,但转地放蜂运费太高,几乎占养蜂收入的三分之一:其次是有些地方滥收费严重,雁过拔毛,蜂农难以承受:转地放蜂风险大,易受地痞流氓滋扰,丢蜂和毒蜂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县早春常受寒潮侵袭,气温多变,平均气温低,粉源植物缺,故多数蜂群均需大转地到南方去繁殖,4月初返回采油菜花蜜,这样既增加了养蜂的成本,又浪费了劳力。而定地蜂群,单采蚕豆花进行春繁,往往造成在油菜花大流蜜期,蜂群繁殖未旺;待成强群,油菜花期已过,又缺蜜源。因此,定地养蜂如何加速春繁,力争在油菜花大流蜜前发展成强群,投入产蜜造浆活动,夺取春蜜的丰收,这是我们要探索解决的问题。 我们采用酵母20%、豆饼20%、玉米60%磨碎成粉,混合后经100目铜丝布过筛,加上少量维生素A、D、E等配合成太仓1号蜂料。以这种料饲喂县牧医站饲养的15箱喀意和美意杂交蜂,投入春繁,并从中挑选群势、蜂王品种、年龄基本一致的蜂群共8箱,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邢攸荷 《新农村》2007,(2):23-23
夏季是养蜂的主要季节,做好蜂群管理,对实现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双丰收具有重要意义。1.防止分蜂热,维持强群经春季繁殖的蜂群,一般都可达到生产群的标准。为防止分蜂应  相似文献   

6.
刘鑫 《农家科技》1997,(5):16-17
<正> 鉴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悬殊,各地蜜源植物品种繁多,花期不一,因此学习养蜂没有一个定型模式。养蜂实践证明,长期进行大转地养蜂弊多利少,不宜采用。笔者根据亲身体验,当前发展养蜂还是以定地养蜂或定地加小转地养蜂为好,下面谈谈我个人看法,供蜂友  相似文献   

7.
随着王浆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蜂王浆已成为广大养蜂者,特别是定地养蜂者的主要经济收入。笔者通过三年的实践,在郑州地区达到每群蜂年产王浆2.1公斤的目标。现将技术要点总结于下。l 饲养强群 常年饲养强群,实际上也就增长了产浆期,产浆期长短是影响王浆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单框取浆的蜂群,每群有10~12足框蜂已够用。对二框取浆的蜂群可达到15~16足框蜂。同时饲养强群可以  相似文献   

8.
自然分蜂是蜜蜂群体增殖的唯一方式,对蜜蜂种群的繁殖意义重大,但对养蜂生产则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果发生了自然分蜂,将使蜂群的群势损失一半以上.因此,控制自然分蜂成为蜜蜂饲养管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了解促使群发生自然分蜂的因素,对于抑制和避免发生自然分蜂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春暖花开,野外蜜粉源充足,蜜蜂扩群繁殖加快,每年四五月,蜜蜂容易发生分蜂或飞逃,给养蜂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蜜蜂分蜂或飞逃,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蜜蜂群体过大,蜂箱空间过小,阻碍了蜜蜂的群体生存发展;二是蜜蜂生存环境不良,如潮湿、闷热,或者蜜蜂受到囊状幼虫病、白垩病、烂子病、爬蜂病、壁虎、蟾蜍、螨虫等病虫的侵害,或受到噪音...  相似文献   

10.
养蜂生产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周期变化,蜜粉源植物的花期和蜂群内部状况也呈周期性变化,蜂群的四季管理也要相应变化以适应蜜蜂的繁殖、生长、生产的特点。春季管理技术就是处于繁殖期蜂群的管理技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方面。a.全面检查开春后选择晴朗无风天气对蜂群进行一次快速全面检查,缺乏贮蜜的蜂群要及时补入大蜜脾;无王群要及时介绍贮备蜂王或并入它群;将箱底死蜂、碎蜡渣与霉变物清除干净。b.调整密集群势有利于蜂群保温繁殖和抵御病害,群势调整应掌握全场群势均衡、强弱适度、适当密集、蜂多于脾的原则。c.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在北方,室…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蜂产业发展有优势首先,养蜂的"门槛"低,一次投资可多年受益。目前,一群蜜蜂的市价约为200元,即使饲养50群蜂,先期投入也不过1万元。由于采花酿蜜是蜜蜂的生活习性,蜂群采购安置后可立即投入生产,通常1~2年便可收回成本。另外,蜂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一脉,蜜粉源充足,适合养蜂业的发展。培育越冬蜂是养蜂生产的重中之重,只有繁殖好越冬蜂才能获得强壮的越冬蜂群,是第2  相似文献   

13.
德江县养蜂历史悠久,当地群众历来就有养蜂的习惯,全县存栏蜂8550群,其中意蜂5600群,是贵州省养蜂大县之一.2011~2013年元月通过实施《意蜂蜜浆高产蜂种适用技术推广》星火计划项目,集成“四化”意蜂高效养殖技术,群均单产蜂蜜41.21kg,王浆5.09kg,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5.1%、15.2%,到2013年底,全县年产蜜250.58t、王浆34.88t、蜂花粉32.2t、蜂蜡156t,实现产值1615.86万元;养蜂效益显著,使部分农户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笔者将“四化”意蜂高效养殖技术介绍于后,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发展养蜂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它不与种植业争地、争肥、争水,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按照一个家庭蜂场饲养100群蜂、正常年份每群蜂纯收入300元计算,每年养蜂年收益可达3万元。  相似文献   

15.
蜂王浆是一种高级医疗保健药品,也是养蜂生产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如何提高蜂王浆的产量,乃是每个养蜂者关心的问题。 1.饲养强群,提前生产王浆:在蜂群中只有出房7至15日龄的幼蜂才能分泌王浆,但这些分泌王浆的幼蜂却只占整个蜂群的6%~8%,有15脾蜂以上的强群(大约3万只蜂)才会有2千多只泌浆幼蜂,3天一个周期,每次可取浆20至30克。如果只有10脾蜂的中等群,每次只能取浆10克左右,因此只有强群才能实现王浆高产。养强群应从秋繁着手,秋繁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来年如有4脾足蜂参加  相似文献   

16.
蜂王浆简称王浆,是蜂王、幼龄工蜂和雄蜂幼虫的高级食粮。随着国内外人们对王浆药理及营养作用的不断深化,主浆已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补品,需求量随之不断增大,王浆收入也成为养蜂尤其是定地养蜂的主要收入。因此,探索在不影响蜂儿培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蜜蜂  相似文献   

17.
养蜂投资少,技术易学,见效快,收益大;既可专业经营,也可业余饲养,只要当地有蜜粉源植物,掌握基本操作技术,就可以饲养.养一群蜂可盈利100~300元,年纯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刘鑫 《农家顾问》2001,(10):36-36
目前我国养蜂除山区的中蜂外,"西蜂"多为流动养蜂,哪里有花就在哪里放养.这种大规模的转地养蜂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如:远距离的转运费和生活开支猛增,蜜蜂病害的交叉传染严重,蜂种退化等等,遇到好年成尚有盈余,遇到灾年回家的路费都困难.农户在本地发展小规模的定地养蜂,利用其投资少,见效快,不占耕地,不需主要劳力等优势,还是有一定增收前景的.  相似文献   

19.
养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副业.它投资小、发展快、收益大,又不占耕地.蜂蜜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蜜蜂授粉,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因此,发展养蜂生产大有可为. 北方高寒地区从每年的十月末到来年三月中下旬,有长达半年的秋冬季管理时间,繁杂的秋季管理直接影响到蜂群的越冬,而冬季管理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以及来年群势强弱的关键,越冬不好,势必引起冬后的春衰,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影响蜂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做好越冬蜂群的管理,应引起养蜂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将蜂群车装船载,长途跋涉,奔南闯北,追花夺蜜,这是我国传统养蜂的老方法。为把蜂养好,夺取蜂蜜高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盐城市郊区的科技人员和养蜂户,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出了住地(定地)和小转地养蜂的新方法。 1.什么是住地和小转地养蜂所谓住地养蜂,就是养蜂户根据自己住地周围的蜜源条件,按照住地周围三华里之内,有半亩以上留种苕子、一亩洋槐、二至三亩油菜或红花、十亩棉花可饲养一箱蜂的要求,以家庭为阵地,饲养一定数量的蜂群,常年不转地放养。这种住地养蜂,实际上就是家庭养蜂。把蜂箱放在房前屋后,让蜜蜂在附近自由采蜜,养蜂者只需抽一些时间,加强蜂群管理,搞好蜂蜜、王浆采收。所谓小转地养蜂,就是养蜂户在住地周围蜜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