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杂交油葵具有生育期短、抗逆性强、易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年来,鹿泉市山区、半山区杂交油葵种植面积较大,已成为该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葵一油菜一大豆两年三熟种植模式是目前山区旱作地块推广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实现了旱作田油葵高产,而且利于作物轮作倒茬,减少了病虫害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山区水稻和油菜综合生产能力,为贫困山区农民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广西柳州市开展“超级稻+再生稻+油菜”生产模式研究,通过油菜新品种的引进评比示范,筛选出适合该模式种植的生育期适中、高产、抗病的“双低”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油菜-西瓜-晚粳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南方主要的冬季轮作作物,发展油菜生产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供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油菜移栽种植转变为直播轻简种植,过去的施肥技术不再适合新的生产模式,油菜产业发展对施肥理论和技术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总结了近20年来我国油菜施肥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经过协同攻关,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冬油菜“氮磷钾硼镁全营养配合与前促后稳”的养分精准调控策略,建立了冬油菜前期“精准施肥壮苗保群体促丰产”和后期“依靠土壤养分稳供促高效保稳产”的养分调控方法,创新了“精准种类、精准配伍、精准用量、精准时期、精准位置”为核心的“五精准”油菜高效施肥技术,创制了油菜专用全营养配方肥、专用缓释肥和专用控释尿素等系列新肥料产品,优化建立了轻简高效施肥模式并实现规模化应用,支撑了油菜产业的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最后针对我国冬油菜生产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从施肥技术角度提出了展望:加强南方短生育期油菜高效施肥技术、油菜多功能利用的配套施肥技术、应对气候多变的抗灾养分管理技术等研究,进一步加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匹配的新型高效专用肥料产品研发与施肥技术创新,重视养分高效油菜品种的选育与...  相似文献   

5.
小麦、油菜、棉花、花生间作套种是商丘市近几年推广应用的一种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 ,一般年亩产小麦 40 0kg ,油菜 80kg ,皮棉 80kg ,花生 2 0 0kg ,亩产值达 2 0 0 0元以上。现将该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1 栽培模式选用“九二”式配套模式 ;3m一带 ,1 0月中下旬播种 9行小麦 ,占地 1 .8m ,留 1 .2m预留行 ;1 0月底~ 1 1月上旬 ,在预留行内移栽 2行油菜 ,翌年 5月上中旬 ,待油菜收后 ,在油菜茬带内栽种 2行棉花 ;5月 2 0~ 2 5日在麦垄内点种 6行花生。如附图。2 品种小麦选用适宜晚播早熟 (能在 6月上旬收获 …  相似文献   

6.
采用机条播模式对14个油菜新品种进行田间大区对比试验,通过考察生育期、农艺经济性状、丰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等指标,遴选适宜本地机条播模式的优质高产油菜品种资源,为油菜扩种和高效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沣油737、邡油777、陕油28、圣光168和德天118等5个品种在本地作机条播种植综合表现较好,生育期和株高适中,抗寒性较强,产量高,适宜本地作机条播机收种植。  相似文献   

7.
油菜(小麦)—棉花两熟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棉技术标准化创新团队根据湖北省荆门市及江汉平原棉区特点,经过试验示范总结集成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要采用优化种植模式、配套优良品种、标准化栽培技术达到高产高效目标。2014-2016年三年的应用为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油菜一甘薯十芝麻”是海门市推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即秋播时采取大小行或等行距移栽种植油菜;在翌年6月上旬油菜成熟收获后及时起垄栽插甘薯;6月中旬再移栽芝麻,与甘薯间作,该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介绍了该模式的效益,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中国农科院、农业部种植业司在湖南省沅江市举办油菜全产业链绿色高产高效模式攻关现场观摩会。通过集成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9项关键技术,示范区油菜种植平均亩产、出油率与对照相比大幅提高,种植成本显著降低。依托"科技创新工程",2012年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牵头,联合全国多家优势单位开展"油菜优质高产高效综合技术集成与模式攻关",通过对高产  相似文献   

10.
油菜树种植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树种植技术就是选用适合的优质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通过育苗稀植与全营养"三康肥"配套的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山区部分县市,推广势头强劲,总结该项技术在咸丰县的初步应用成果、技术要点、完善改进事项和发展前景,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