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为有效利用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烤烟生产,对烤烟气候适宜性进行划分。方法(1)利用玉溪市各标准站2009—2018年的地面观测数据及地理信息数据,选用符合玉溪地方特色的评价指标(海拔、7月平均气温、4—9月日照时间和4—9月降水量),结合气候适宜性指数与小网格推算模型对烤烟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2)利用155个烤烟分布数据和23个环境变量数据,选用相同的4个区划指标和MaxEnt模型自带刀切法筛选的6个区划指标,结合ArcGIS对烤烟进行气候适宜性区划,并使用ROC曲线检验模型有效性。结果MaxEnt模拟结果有效性较高,2次模拟结果ACU值(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792和0.826。对比以上不同方法的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发现:在高海拔地区MaxEnt模拟结果优于小网格推算模型结果,基于6个指标MaxEnt模型区划结果相较于4个指标区划结果更加精确。结论小网格推算模型与MaxEnt模型可应用于烤烟气候适宜性分析,MaxEnt模型结果提高了玉溪地区烤烟气候适宜性区划的精确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重庆地区青蒿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蒿适宜的气候环境调研与相关资料为基础,研究了青蒿生长发育与青蒿素合成积累过程所依赖的气候条件,确定了青蒿气候区划的指标因子.将重庆地区青蒿气候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偏凉适宜、偏暖适宜、偏冷较适宜、偏热较适宜、不适宜6个等级,并应用1∶25万DEM和GIS分析技术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最适宜区集中于武陵山区的酉阳、秀山与三峡库区的涪陵、万州等地的山地、丘陵地带,南川、丰都、黔江、彭水等地也有零散的最适宜区.这些地区海拔在350~750 m之间,是发展青蒿产业的最佳区域.  相似文献   

3.
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栅格化数学模型、ArcGIS软件分析新疆伊吾县18个气象站点1961—2018年气候资料,以日平均气温稳定≥15℃日数作为熟型的指标,以≥20℃光温指数作为品质的指标,进行伊吾县哈密瓜种植气候适宜性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伊吾县哈密瓜种植区域分为晚熟最佳种植区、中熟最佳种植区、早熟最佳种植区、早熟次佳种植区、不宜种植区。晚熟最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450 m以下的淖毛湖镇中部洪冲积倾斜平原;中熟最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淖毛湖镇海拔450~700 m的平原;早熟最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50 m的山前倾斜平原地带;早熟次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850~1 000 m的山前倾斜平原和丘陵地带;不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 m以上。  相似文献   

4.
5.
基于我国1961—2019年的地面气候观测资料,结合现有芒果优势产区的气候条件,选取我国芒果气候可种植区和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将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分为适宜、次适宜、不适宜3级,分别赋予等级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赋权重.然后,利用根据各区划指标的等级值和权重构建芒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数,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进...  相似文献   

6.
以≥10℃积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次年3月月平均降水量和年降水量作为云南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基于125个气象站历年气候资料和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应用GIS技术和气候要素空间分布回归模型,模拟全省复杂地形下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再依据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云南省茶树种植气候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哀牢山以西的德宏、临沧、普洱3州市和西双版纳州大部分地区;适宜区为保山、临沧、普洱、红河和文山州北部边界以南一带,昭通市东北角适宜种植中、小叶种茶叶;次适宜区为滇西北南部、滇中一带以及滇东北南部,区域内气候条件只能基本满足茶树种植;滇东北、滇西北2000m高度以上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7.
焦作市怀山药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刚  王媛  韩文生  李秋援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46-11448
根据温县2001~2011年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资料和当地土壤类型等数据,采用1∶25万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运用ArcGIS技术将1∶25万等高数据转化成数字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类研究,采用克里金方法将各要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图;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各因子的权重,确定焦作怀山药精细化气候区划分级指标。基于ArcGIS软件对焦作市怀山药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进行空间分析,得出焦作全区沿黄河一带的温县、武陟大部分地区及沁阳、孟州的部分地区为怀山药适宜种植区,也是怀山药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天冬全生育期间的气象要素和生长发育观测,结合天冬生长习性和本地气候特征,分析制约东兴区天冬优质高产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和气象灾害,建立东兴区天冬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东兴区及周边县(区)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GIS技术开展东兴区天冬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将东兴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为东兴区天冬推广种植、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基于MaxEnt模型的中国裸燕麦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中国裸燕麦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利用MaxEnt模型,基于1991—2017年全国707个标准气象站点数据,结合裸燕麦地理分布信息,分析影响裸燕麦分布的气候指标并对裸燕麦潜在适宜区进行划分。结果表明,从16个潜在气候因子中筛选出影响裸燕麦种植分布的4个主导气候因子,分别为:年降水量、年平均最低气温、日均温≥30℃日数和气温年较差;其最适宜阈值分别为302.7~462.8mm、-3.5~1.0℃、2.3~21.1d和29.2~37.4℃。MaxEnt模型模拟裸燕麦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与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386.37×103、780.72×103、2 593.53×103和5 894.10×10~3 km~2,分别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4.00%、8.09%、26.86%和61.05%。中国裸燕麦种植的气候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多数分布在华北和西北,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河北与山西两省的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甘肃省南部以及青海省中东部,另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和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也有零星最适宜区分布。中国东北地区西部的适宜区面积辽阔,发展裸燕麦规模种植的潜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绥阳县薰衣草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薰衣草属于天然香料的植物,主要生产在中海区域。而且薰衣草的精油品质比较高,芳香持久、气味纯正,不仅有香薰美容的功能与药用价值,而且具有香化与绿化城市的功能。在研究薰衣草的气候适应方面,主要对绥阳县薰衣草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并于2014—2015年在绥阳县实施薰衣草栽培的试验,根据薰衣草对于土壤、温度、日照与水分的依赖性以及薰衣草扦插、播种和气候的关系、开花时间和温度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分析,探讨薰衣草适宜生长的气候环境,从而研究一套高产高质的薰衣草生长管理方案,为薰衣草大面积种植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全球气候数据集和影响橡胶种植的5个主导气候因子,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了全球橡胶种植的地理分布。结果表明,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均存在橡胶种植的潜在适宜区,并与实际橡胶种植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预测结果与实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从国家层次和年尺度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揭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可为优化双季稻生产布局、改进种植制度和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区域和年尺度选取影响中国水稻种植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利用双季稻的地理分布信息及其对应的气候资料,结合最大熵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阐明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并构建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有:年降水量、最暖月平均气温和稳定通过18℃持续日数,它们对双季稻种植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潜在气候因子的99.1%;基于主导气候因子和最大熵模型构建的中国双季稻种植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中国双季稻种植区分布;中国适宜种植双季稻的国土面积达174万km2,远大于目前种植面积;根据待预测区双季稻的存在概率给出了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气候适宜性分区,并分析了各气候适宜区的主导气候因子特征。【结论】利用最大熵模型构建的中国双季稻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模型揭示了中国双季稻种植区的潜在分布及其气候适宜性,从气候适宜性角度来说,中国双季稻种植面积还有很大的扩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园艺设施气候区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区分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对温室影响的差异性,明确温室在不同地区的基本要求,从而对我国温室进行气候区划.鉴于南北方气候条件的差异,对影响温室发展的主要气候指标(南方14个、北方15个)分别进行主分量分析,将其简化综合为相互独立的主分量(南方3个、北方4个),并将各主分量作为新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将南方分为5个气候大区,北方分为4个气候大区,进而采用判别分析对分区效果进行回判验证.主分量分析对综合处理多指标问题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计算表明,区划结果区域分布明显且合理,能客观地反映我国温室发展的区域特点,而判别分析则检验了分区结果的准确程度.此方法的应用可为气候区划的多指标定量分区提供数学手段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优化西林县砂糖橘产业布局、提升果实品质,本文选用11个关键气候要素及3个地形因子,运用GIS技术、多元线性回归、AHP法对西林县砂糖橘综合气候适宜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最适宜及适宜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3%,次适宜区占34%,不适宜区占13%;最适宜及适宜区果实外观及内在品质优,次适宜及不适宜区开花偏晚且提前进入成熟期,出现果肉酸涩、果皮增厚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种植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主栽猕猴桃品种之一,由于其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种植规模呈逐步扩大趋势。本文利用MaxEnt模型,基于气候因子和物种分布记录,分析中华猕猴桃在中国的种植适宜性区划,采用刀切法(Jackknife test)筛选主导气候因子及其适宜值。基于筛选的气候因子10次重复的AUC平均值为0.960,表明MaxEnt模拟中华猕猴桃在中国潜在分布的准确性极好,其在中国的适生区为25°N~36°N, 101°E~122°E,高适生区包括四川、陕西、重庆、湖北、贵州、浙江、湖南、安徽、河南、江苏和甘肃等省份;中适生区则以高适生区为中心向外扩散,包括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等地。限制中华猕猴桃地理分布的关键气候因子为最冷季度平均温度、4月最高温度、10月最低温度、5月份平均温度、5月份平均雨量、平均日较差等。研究结果可为中华猕猴桃种植区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统计方法,根据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原则和方法,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在GIS技术支持下,对威远县柠檬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7.
野生太子参的生态适宜分布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野生太子参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对野生太子参生态适宜分布区域和最优生境进行了区划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太子参最适宜区面积达33.04万km2,主要分布在辽宁南部,山东中、南部,河南、湖北、安徽接壤处,安徽、江苏、浙江3省接壤处。同时筛选到年均降水量、最冷季平均温、最湿季平均温、最湿月降水量和土壤类型等5个因子对野生太子参的生长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酒用高粱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贵州的酒用高粱种植农业规划提供参考,从农业气候统计学角度,应用最小二乘法、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方法,对贵州酒用高粱进行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确定高粱气候关键期、生育期气候指标以及影响高粱产量的气候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当10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12℃时,适宜高粱播种育苗;在积温达2 700~2 900℃时,适宜高粱移栽—成熟期的生长需要;从播种到成熟期的总日照时数与单产呈显著正相关性,日照越多单产越高;从播种至成熟(4—8月)需降水量在650mm以上才能满足高粱生产的需求。针对贵州气候因子,在GIS平台上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绘制贵州酒用高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图显示,全省除西北部地区由于热量条件不够,不适宜种植高粱外,大部地区气候条件均适宜种植;最适宜高粱种植区域大部分分布在贵州省的北部、中部和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对毕节地区苦参适宜种植区及人工规范化种植基地的选取和生产布局提供依据,利用空间分析技术,结合苦参生长的主要指标,对苦参进行最适宜生境与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野生苦参资源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和坡度,贡献率分别为76.80%、12.40%、6.60%和2.20%;最适宜生境范围为最湿月降雨量在140~160 mm、最暖季降雨量在380~430mm、年均降雨量在680~780mm、坡度0°左右;氧化苦参碱与年均降水量间相关性显著,与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降雨量和坡度间相关性不显著;苦参最适宜区主要集中在毕节地区的赫章县野马川镇、平川乡、哲庄乡和古基乡,毕节市七星关区的放珠镇、大河乡、鸭池镇、梨树镇、海子街镇、八寨镇、小吉场镇、燕子口镇和层台镇,大方县的响水乡和长石镇。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精细化气候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站1981-2010年气候资料和1∶100万DEM数字高程模型,采用回归克里金插值法分别对稳定通过10℃活动积温、水稻生长期长度、安全生育期天数等区划指标进行了细网格推算,综合考虑区划指标等级评分对湖北省水稻种植布局进行了精细区划。区划结果显示湖北省除局部高山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季中稻种植,三峡河谷、鄂西南东部低山丘陵区、江汉平原及鄂东沿江平原可种植一季早熟籼稻和一季早中熟晚籼稻,与当前实际种植范围相比,双季稻的种植北界尚有北移的空间,考虑早籼+晚粳以及单季稻改双季稻的种植模式,双季稻的种植范围仍具有较大的扩展潜力。区划结果对湖北省水稻种植规划及布局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