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研究羊栖菜多糖热水浸提的工艺,从料液比、Na2CO3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次数5个方面对多糖得率进行单因素试验,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影响羊栖菜多糖得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Na2CO3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羊栖菜多糖浸提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Na2CO3浓度1.0%、提取温度95 ℃、提取时间3 h、浸提次数2次,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25.6%。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超声提取、索氏提取、沸水回流提取和常温浸提法时常春藤皂苷的得率,优选出超声提取方法,接着采用正交设计L9(34)方法,考察甲醇浓度、甲醇体积、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及酸解条件时的盐酸体积、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提取的影响程度的顺序为提取时间(C)>甲醇浓度(A)>甲醇体积(B)>提取次数(D),水解时间对常春藤皂苷元得率影响明显。[结论]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甲醇溶液80 ml超声提取90 min,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36%盐酸4 ml,70℃水浴回流水解4 h,氯仿萃取2次,合并氯仿层,旋转蒸干后甲醇溶解定容。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从绿茶中提取咖啡碱的工艺,以二氯甲烷为萃取剂,以咖啡碱得率与纯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得出较佳茶汤质量分数、料液比(茶汤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摇匀时间、静置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次数和茶汤pH值,选取料液比、摇匀时间、静置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4个主要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4.
对台湾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比较了浸提次数、浸提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4个因素对台湾百合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台湾百合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次数2次,浸取时间7 h,提取温度75℃,固液比1:20;影响台湾百合多糖热水浸提的主要因素是提取温度,其次是提取时间,再次是浸提次数和固液比,选择此条件提取台湾百合多糖,提取率为9.98%.  相似文献   

5.
秦培鹏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4-4786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猴头菌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猴头菌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浸提效果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猴头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2次,乙醇沉淀多糖的终浓度为75%,此条件下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率可达8.87%。[结论]研究可为猴头菌及其他菌类热水浸提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提取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乙醇浸提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利用双水相体系萃取精制黄酮类化合物。[结果]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最佳单因素水平为提取温度70℃,溶剂浓度40%,固液比1∶300,提取时间4 h。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各因素的顺序为固液比>温度>提取时间>酶用量>乙醇浓度。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450,温度80℃,提取时间5 h,酶用量3%,乙醇浓度50%。最佳双水相萃取条件为:PEG浓度24%,硫酸铵浓度12%,温度25℃,pH值7.00。[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纯化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杏外种皮中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水提最优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功率、热水浸提时间和水浸提温度对银杏外种皮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水浸提温度>水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得到最优组合为:超声时间5 min,超声功率162 W,水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100℃,在此工艺条件下多糖的提取率达16.529%。[结论]超声波辅助水浸提银杏外种皮多糖能提高提取效率,是一种节能、省时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氯仿在小球藻酯化液中的萃取条件。[方法]使用氯仿作为萃取剂,从小球藻酯化液中提取生物柴油,选取萃取温度、萃取剂添加量、萃取时间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温度80℃,萃取剂添加量2 ml/g,萃取时间30 min。各因素影响萃取结果的顺序为: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剂添加量。[结论]该研究为藻类制备生活柴油中萃取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研究了刺玫果皮渣粗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影响刺玫果皮渣粗黄酮提取的因素及水平,然后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刺玫果皮渣粗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400w,超声时间10s,超声次数30次)提取时间为2h,提取温度为75℃,乙醇浓度40%,固液比为1:30。在此条件下的提取率为3.37%。  相似文献   

10.
张利  刘春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30-4030,4038
[目的]探讨鱼腥草中金丝桃苷的提取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用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有效物质的含量,并计算出提取率。[结果]溶剂乙醇的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工艺条件对金丝桃苷浸膏的纯度和提取率有较大的影响,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的排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结论]最佳提取条件为用80%乙醇溶液提取,同液质量比1:1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重复提取3次。  相似文献   

11.
从茶叶中提取天然咖啡因,以乙醇作为溶剂,利用正交试验法探究了料液比、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乙醇的浓度对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料液比为1∶18,超声时间为5 min,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60 min,乙醇浓度为85%,咖啡因的提取产率可达3.74%。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同时产品产率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12.
唐淯桓  梁青  邹佳佳  丁新  丁立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50-16352,16365
[目的]确定红茶酚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日照红茶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乙酸乙酯萃取静置时间4个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结果]4个因素对红茶酚类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静置萃取时间>超声温度,从模型得出的日照红茶酚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88.99%,静置萃取时间89.97 min,超声温度80℃,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红茶酚类提取率最高可达73.50%。[结论]该研究可为茶叶深加工和红茶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特异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树资源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国家种质勐海茶树资源圃中的96个资源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EGCG含量,用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4个生化指标对高EGCG茶树品种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96个茶树资源EGCG含量变幅为1.39%~11.77%,平均含量6.18%,高EGCG含量(≥10.00%)的特异茶树资源有5份,即广西横县小叶种、格8号、水仙黄大叶茶、宝红茶和大坪大叶茶。[结论]通过品质分析初步筛选出广西横县小叶种、格8号、水仙黄大叶茶、宝红茶和大坪大叶茶5个高EGCG且品质优良的茶树资源。  相似文献   

14.
梁艳  黄亚亚  邓永亮  胡歆  陈桂梅  纪晓明  周兴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267-10268,10293
[目的]研究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茯砖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和咖啡碱含量的影响,为建立最佳的茯砖茶浸提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5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茯砖茶中的8种多酚,包括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及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和咖啡碱(CAF)的含量的影响。[结果]8种多酚类物质在0.000 6~0.300 0 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70%甲醇70℃水浴浸提法较蒸馏水100℃水浴和70℃水浴更能有效地提取茯砖茶的多酚组分;而咖啡碱的含量,蒸馏水超声提取法的测定值最高。[结论]对于多酚总量,70%甲醇浸提法较优,而对于咖啡碱类较稳定的化合物,蒸馏水超声浸提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高活性的红茶提取物。[方法]以印度大吉岭红茶为原料,采用沸蒸馏水抽取后乙酸乙酯萃取,然后将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以EGCG、TP、TF、TFMG、TFDG作为对照,对红茶酯提取物进行总抗氧化、清除OH.、O2-.及DPPH.的活性实验;采用LSD法对红茶提取物与对照进行生物活性显著性比较分析。[结果]采用Sephadex LH-20,95%乙醇及不同浓度的丙酮可初步有效地分离红茶酯提取物。提取物中许多峰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极显著地高于EGCG及茶黄素类对照;不同峰组分的总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能力存在差异;相同峰组分总抗氧化和清除不同自由基能力也不尽一致。[结论]对于活性优于对照的红茶提取物,需要通过LC/MS、NMR等进一步明确其结构和其他性质。  相似文献   

16.
陕南地区高EGCG茶树资源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陕南地区茶树种质资源圃中的83个品种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EGCG含量,用4个生化指标对28个高EGCG茶树品种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GCG含量为6%~11%,平均含量9.097%,高EGCG含量的茶树品种有28个。通过品质分析初步筛选出西乡大河12号、宜昌大叶种等高EGCG且品质优良的茶树品种。  相似文献   

17.
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开发利用茶多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绿茶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得到茶多酚浸提液,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Al3+沉淀法制备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浸提效果优于沸水;茶叶与AlCl3.6H2O的质量比为1∶0.50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为96.13%;pH为5.7时,茶多酚的沉淀率最高;20 min以内,茶多酚的沉淀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0 min以后,沉淀时间对茶多酚沉淀率的影响不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茶多酚的最佳沉淀条件为茶叶与沉淀剂AlCl3.6H2O质量之比1∶0.50,pH 5.7,沉淀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茶多酚的沉淀率达97.38%±0.35%。[结论]该提取工艺简单,无毒性,产品得率较高,纯度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滤膜、卷式超滤膜、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过程中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采用0.2μm微滤膜和0.045μm、100 KD、13500D、5000D卷式超滤膜及100D卷式反渗透膜处理茶叶浸提液,HPLC分析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以及膜滤过液和膜截留液真空冷冻干燥样中各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含量。[结果]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主要集中在膜滤过液中,膜处理后分子量均小于500 D的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失。[结论]膜对EGCG、EGC、ECG、GC、GCG、CG等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的截留效果较差,推测膜处理后儿茶素和咖啡碱损失的主要原因为膜对儿茶素组分和咖啡碱可能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这种吸附作用可能与所用的膜材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云南省景洪地区大茶树资源进行调查研究,以儿茶素类和咖啡碱含量为筛选指标,为筛选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云南省景洪地区49株大茶树的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景洪地区大茶树儿茶素总含量的变化范围为9.500%~21.137%,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85%~10.045%,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717%~8.977%。非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297%~4.346%;咖啡碱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55%~4.76%;14株大茶树的EGCG含量均大于7.000%,其中10株为低咖啡碱茶树资源(咖啡碱含量≤1.50%)。[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云南地区选育优异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HPLC测定水体中毒死蜱及其有毒降解产物TCP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比较不同的提取溶剂和使用量,就水体中毒死蜱和TCP残留提取的效果及不同的流动相组成和比例对毒死蜱和TCP测定的影响,建立了水体中毒死蜱及TCP的HPLC残留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水体中毒死蜱和TCP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提取次数为2次,用量分别为50和30 mL.色谱条件为: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或乙腈:水=90:10,流速1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00nm.当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时,毒死蜱和TCP的保留时间分别为6.4和3.6 min;当流动相为乙腈:水=90:10时,其保留时间分别为5.6和2.5 min.毒死蜱和TCP的检出限分别为0.5和0.15 ng.当毒死蜱和TCP在水中的添加浓度为0.01~5 mg·L-1时,标准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1.4%~105.1%和90.6%~105.4%,变异系数分别为0.99%~4.12%和0.29%~9.33%.水样中毒死蜱和TCP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2和0.6 n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