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旱地移栽时需要秧苗稳定并牢固的压紧在泥土内,通过覆土镇压器进行覆土和压实,覆土镇压器的研究非常重要。通过受力分析,进行压强及应力计算,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和性能参数,满足农艺要求,为小型蔬菜移栽机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番茄链式纸钵苗移栽机栽植机构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番茄钵苗机械化移栽效率,以链式纸钵苗高速、有序、有效栽植为目标,设计一种分离辊角度可调差速式番茄链式纸钵苗移栽试验台。采用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选取作业速度、开沟器入土深度和覆土镇压器夹角为影响因素,以钵苗直立度合格率和株距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土槽移栽试验,研究栽植机构结构与作业参数对栽植机构作业质量影响。结果表明,作业速度0.6~0.68 m·s-1,开沟深度103~116 mm,覆土镇压器夹角为40°时,番茄钵苗移栽直立度合格率大于90%,株距变异系数小于10%,满足番茄钵苗移栽技术要求,为番茄链式纸钵苗移栽机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秦艽移栽成活率低的问题,通过不同季节、不同覆土厚度、移栽后灌水与否等试验,进行了影响秦艽移栽成活率因素的分析探讨。经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秦艽移栽季节以秋季为好;如果墒情不足,可先灌水后移栽;覆土厚度控制在5-7cm之间。  相似文献   

4.
在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贵阳龙岗基地,开展井窖式移栽烟苗根系不同覆土程度对烟株前期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35 d,根系全覆土的烟株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地上部生物量、根系活力相对最高,根系发育较好;根系覆土1/3的烟株根系发育相对最好,根系抗逆性最强。井窖式移栽的烟苗根系采取全覆土方式较为适宜,有利于烟株前期地上部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吊篮式膜上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地区作物膜上移栽缺乏满足其农艺要求的移栽机具,设计了2ZML-2吊篮式膜上移栽机。该机一次作业可完成膜上碎土道形成、膜上成穴移栽、土壤镇压等工作,解决了移栽时作物幼苗根部覆土不足和易倾倒的问题。田间试验表明,该机工作可靠,栽植深度均匀,覆土厚度稳定,栽植率大于95%,满足了新疆地区作物膜上移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方式对烟草黑胫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采用4种不同栽培方式测试对烟草黑胫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参试的4种栽培方式中,以膜下小苗移栽+揭膜覆土的烟草黑胫病发生轻,发病高峰期的平均病株率47%,平均病情指数111;其次是常规移栽覆膜+膜上覆土,发病高峰期的平均病株率120%,平均病情指数222;发病最重的是常规移栽覆膜+揭膜覆土、膜下小苗移栽+膜上覆土,发病高峰期的平均病株率147%,200%,平均病情指数281,341。结果表明,以膜下小苗移栽+揭膜覆土的栽培方式,烟草黑胫病发生最轻,极显著优于其他3种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作物在育成秧苗后,将其移植到田间的机械称作栽植机械或移栽机械。移栽机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简易移栽机、半自动移栽机和自动移栽机。简易移栽机具有开沟和覆土压密器,栽植时,人工将秧苗直接放入开沟器开出的沟内。半自动移栽机增加一个栽植器,人工将秧苗放到栽植器内,再由栽植器将秧苗栽入沟内。自动移栽机可全部完成分秧、栽植、覆土压密等工序。  相似文献   

8.
吊篮式裸根棉苗膜上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采用滴灌加铺膜的种植模式,设计了一种吊篮式裸根棉苗膜上移栽机。该机的覆土滚筒可将大小不等的土块分离开,在膜面上形成移栽用碎土道,碎土道上的土通过滑板上帆布拨片的拨动进入吊篮内部,避免了裸根棉苗在移栽时的倾倒,保证了移栽质量。试验表明,在移栽单体上有4个吊篮的情况下,作业速度为1.2~1.65 km/h时,栽植质量比较稳定,栽植率大于95%,栽植深度均匀,覆土厚度稳定。  相似文献   

9.
烟草拖挂式移栽机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栽环节是烟草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劳动强度仅次于采收的一个环节。传统人工移栽,需要人工挖穴、投苗、覆土分别依次进行,占用人工多,劳动强度大。研究根据目前国内烟草移栽机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拖挂式移栽机,用于代替人工进行烟苗的移栽工作,解放劳动力,有利于烟草的规范化移栽。  相似文献   

10.
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烟草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规模化,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整机主要由悬挂架、地轮、仿形装置、投苗装置、导苗管、送苗装置、覆土压实轮、开沟器、动力传动链等组成.采用转盘式投苗机构把烟苗投入导苗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的可靠协调配合,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曲柄摇杆机构摆动时把浇水阀门打开,实现移栽、浇水的同步;推入沟中的烟苗由覆土压实轮完成覆土和挤压;通过改变向投苗机构、送苗机构输送动力的链轮齿数实现株距的调整.该机具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地轮的转动经链传动、齿轮传动驱动转盘式投苗装置、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动作完成烟苗的移栽.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500~650 mm)、移栽深度(80~120 mm)、灌水量(300~500 mL)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苎麻茎秆机械分离过程力学建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苎麻茎秆机械分离技术主要核心工作部件是剥麻辊结构,试验以该核心工作部件为基础,构建了新型茎秆分离台架。苎麻茎秆分离过程是由折断和麻皮麻骨分离瞬时完成的,以此推导了辊齿对麻秆作用的折断能和分离能的关系表达式,分析了结构参数对茎秆分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主要部件剥麻辊以辊转速、辊半径、辊齿数、啮合深度为试验因素,设置了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剥净率影响的高低排序为剥麻辊转速、啮合深度、剥麻辊齿数、剥麻辊半径,较优组合为剥麻辊转速900 r/min、啮合深度5 mm、剥麻辊齿数20个、剥麻辊半径120 mm,此时剥净率为98.42%。试验揭示了苎麻茎秆机械分离的机理,优化了剥麻技术的工艺参数,为剥麻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贵州省生产上大面积栽培的5个水稻品种进行稻纵卷叶螟抗(耐)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耐)性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条件下T优618和黔优568的长势最好,卷叶率低,抗性级别表现为抗(R);B优811和奇优894表现为中抗(MR);金优431卷叶率最高,抗性级别为感虫(S)。对5个品种叶片和叶鞘等进行了物理性状的测定及对比,发现稻纵卷叶螟趋于危害植株低矮、主脉狭窄、叶片含水量高、硅化细胞含量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辊式自动送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其尺寸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分析了辊式送料的精度,对其送料时间及调整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激光淬火后小麦磨粉机磨辊表面材料性能变化,解决磨辊磨损严重、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方法】采用响应曲面的旋转二次组合设计原理,按照3因素5水平试验方法建立激光功率、光斑直径、扫描速度与磨辊材料表面硬度的数学模型,分析激光功率、光斑直径与扫描速度3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磨辊金属材料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找出最优的参数组合,探讨淬火后磨辊表面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激光功率、光斑直径与扫描速度对磨辊材料表面硬度影响显著;激光功率、光斑直径和扫描速度对磨辊材料表面硬度的影响依次由强到弱;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激光功率190 W、光斑直径0.70 mm、扫描速度220 mm/s,该参数组合下得到的试样表面硬度为688.67 HV,比原始硬度提升了35%;经激光淬火最优参数组合处理的试样磨损质量损失约为未处理试样的7%;经激光淬火后的磨辊表面材料与小麦粉料间的摩擦磨损作用减弱,小麦粉料在试样表面产生的划痕较轻较短,沟槽更加浅窄。【结论】磨辊表面材料经激光淬火处理后其抗小麦粉料磨损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水泥辊压机的工作原理,并基于仿生粗糙耐磨理论提出对磨辊表面进行耐磨性加工,能进一步增加磨辊耐磨性。从磨辊表面材料、结构、表面形态对以往针对辊压机耐磨性能的研究进行改进,并阐述了国内外水泥粉磨系统性能现状。  相似文献   

16.
对自行研制的半喂入式花生摘果机的关键工作部件摘果辊的配置、摘果运动过程、摘果叶片结构参数等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试验结果确定摘果辊及摘果叶片合理的结构形式及参数。以摘果过程中荚果破损率、摘不净率、含杂率、总损失率等为指标,通过田间试验对摘果辊的配置方式、摘果叶片结构、摘果叶片参数等进行摘果试验。结果表明:摘果辊相交平行配置破损率、含杂率均最大,相切平行配置摘不净率最大,含杂率最小,相切平行配置和渐紧夹角配置破损率均较低;圆弧型叶片的摘不净率比直板型、折弯型叶片稍高,摘果转速增大使直板型叶片和圆弧型叶片的破碎率、含杂率均增大;叶片弧度对破损率、摘不净率影响均较大,弧度越小,摘果破损率越高,摘不净率越低,当叶片弧度为70°、圆弧半径为35 mm时总损失率最低。根据理论分析及摘果性能试验,最终确定摘果辊与夹持输送链采用倾斜配置方式,摘果辊采用渐紧型夹角配置方式,摘果叶片采用后倾圆弧型,叶片弧度为70°,圆弧半径为35 mm。  相似文献   

17.
辊压预处理改善树脂浸注的均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质量增加率、变形回复等评价酚醛树脂浸注均匀性的同时,探讨了辊压预处理对改善树脂浸注均匀性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辊压预处理使质量增加率提高而且变异减小;进一步研究表明,质量增加率在纤维方向的分布更趋均匀。辊压预处理使变形回复率大大降低且变异明显减小。从木材断面的变化来看,没有发生断面不规则突起现象。说明辊压预处理提高了树脂的浸注性,改善了树脂浸注均匀性,而且也有利于变形的固定。  相似文献   

18.
双螺旋旋耕埋草模型刀辊工作扭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双螺旋旋耕埋草刀辊对水田土壤耕整时的工作性能,以相似原理为理论依据,基于LabVIEW搭建扭矩测试平台,制作与原型大小比例为1∶2的模型刀辊,以工作扭矩为评价指标,以土壤含水率、前进速度、刀辊转速和耕深为试验因素,在室内土槽条件下对该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进行研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随前进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刀辊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选取L18(37)正交表,开展上述4因素对模型刀辊工作扭矩影响的正交试验,极差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耕深、前进速度及刀辊转速对模型刀辊的工作扭矩的影响程度依次降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含水率、耕深、前进速度对工作扭矩有极显著的影响,刀辊转速对工作扭矩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将基于变量预测模型(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VPMCD)的方法引入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提出了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VPMC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采用EMD方法提取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特征向量后,以VPMCD作为模式识别方法对滚动轴承的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进行分类.对正常状态、外圈故障、内圈故障3种不同类别下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有效性.同时,与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算法的对比分析表明,VMPCD算法分类性能的稳定性以及计算效率均要高于ANN算法.  相似文献   

20.
使用Romax软件重点对两种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轴系的轴承寿命和承载范围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存在两列滚子受力不均的缺陷,而使用两个直径较小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代替一个直径较大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作为主轴承是可行的.并从整机的角度对这两种轴系结构方案做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一个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主轴系比两个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主轴系具有更好的装配工艺性、机组可维护性和热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