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稻田养鱼是低洼水田地区的一种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有投入少、效益高、无公害等特点。基于此,从水稻品种的选择、关键栽培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四川省丘陵地区稻田养鱼模式下水稻关键栽培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稻田养鱼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从水稻品种选择、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总结提出了在稻田养鱼模式下我市稻田设施要求、水稻品种选择、育秧及秧苗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水稻收获注意事项等,以供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桦川县进行了水稻立体栽培。总结了稻田养鸭、养鱼、养蟹、养菇等立体栽培模式.以期促进水稻立体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稻田养鱼把水稻栽培和水产养殖合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稻田工程化改造,建立了稻渔共生系统,可以在保证水稻产值的基础上,促进稻田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表现出稳粮、促渔、增效以及生态等优势。稻田养鱼目前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重视与关注,逐渐成为水产养殖业中的新亮点。一、稻田养鱼的价值与作用稻田养鱼模式的发展让种养殖业的结合得以有效深化,稻田养鱼模式不但能够推动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还可以促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等特点,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养鱼稻田的选择和改造,水稻的品种选择、培育壮秧、合理施肥、科学管水、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稻田养鱼的水稻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养殖业的发展,在农田种植水稻基础上进行鱼类养殖。这样的养殖方式就是合理利用渔稻共生的原理,将田间水稻和日常养鱼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促进两者形成渔稻丰收的生态种养发展模式。虽然湖南省稻田养鱼模式发展的比较久,但是其种养模式一直以传统放养为主,出现稻田鱼品产量不高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稻田养鱼产业的发展。为有效提高渔稻产量,应当给与渔稻产业发展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稻田水旱轮作是水稻收获后,充分利于冬季稻田空闲时间,把稻田种上其他适宜旱地农作物,如水稻/油菜、 水稻/马铃薯、水稻/蔬菜(白菜、萝卜)等,提高稻田综合利用,增加复种指数,增加农民经济效益。通过对稻田水旱轮 作不同栽培技术模式的分析,探索适宜稻田水旱轮作栽培技术模式,提高稻田综合效益,为产业结构调整,稻田水旱轮 作栽培技术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鱼是把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生态农业模式,它同时优化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最终让农民实现稻鱼双丰收,这种高效的生态模式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的核心是在传统稻田养鱼的基础之上,以“沼气系统”为纽带,把除水稻之外的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连入其中,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鱼促稻”的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分别从传统稻田养鱼的生态循环及意义、沼气系统与稻田养鱼联合后的生态循环及效益和稻田养鱼的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论述,并通过沼气系统联合前后效益的对比凸显出了其对于稻田养鱼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扩大了稻田养鱼的生态范围,增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活力和稳定性,最终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北方寒地养鱼稻田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育稀植是1981年方正县引进的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总结出适于我国北方实际的高产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变低产为高产的科技进步。稻田养鱼后,必然要打破单一种稻的稻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鱼在稻田里生长也与水稻栽培技术发生矛盾。但是,根据鱼稻共生原理和“以稻为主,兼顾养鱼”的原则,这种矛盾在人们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下是完全可以解决的,而且还能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方锦宏 《农技服务》2014,31(7):202-202
<正>稻田养鱼足他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一体开发利用的养殖技术。一、稻田养鱼的生态作用稻田养鱼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种养殖方式,它发扬了湖泊养鱼和池塘养鱼的优点,克服这两种方式的不足,具有稻鱼互利的生态意义。在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水稻和鱼之问是共生关系。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的稻田杂草和水稻争夺肥料,若消灭了田间杂草,稻谷将增产10%以上,稻阳养鱼减少了杂草  相似文献   

13.
介绍池州市贵池区水稻生态节本栽培技术,包括育秧、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稻田养鱼鸭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稻田萝卜—马铃薯—水稻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稻田萝卜—马铃薯—水稻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萝卜、马铃薯、水稻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稻田萝卜-马铃薯-水稻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萝卜、马铃薯、水稻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省里下河地区,是水稻产区,发展稻田养鱼的条件优越,近年来稻田养鱼已成为该区农民的一项家庭副业。为了挖掘稻田养鱼的生产潜力,增加水稻和鱼类产量,提高稻田的综合经济效益,1985年我们在兴化县大邹乡新南村进行了稻田养鱼高产试验,平均亩产稻谷490.8公斤,鱼种49.4公斤,每亩净收入比1984年单种水稻增加1.15倍。  相似文献   

17.
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将稻田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互利共生的作用,获得有机水稻和有机鱼的双丰收。稻田养鱼技术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以时间为轴,以生物多样性为主线,将我国稻田养鱼分为三个阶段:传统稻田养鱼阶段(东汉末年至新中国建立前)、探索发展阶段(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现代稻田养鱼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回顾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研究进程,总结分析了我国稻田养鱼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重点突出稻田养鱼技术的进步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在稻田中进行龙虾的养殖,具有投资少、效益好、无公害、见效快等优点,属于原生态的龙虾养殖模式。笔者从水稻的选种、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稻田养龙虾模式下水稻的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进行稻田生态养鱼的试验.试验表明:稻田生态养鱼不但改善了稻田的通风、通气状态,稻谷长势好,水稻亩产量不但没有减产反而增产15%,亩产量比未养鱼的稻田每亩增产85 kg,每亩增加水稻收入204元;每亩产成鱼63 kg,每亩增加成鱼收入1512元,比未养鱼稻田每亩增加收入1716元,增产增值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全州县是我国传统的水稻生产大县,全县水田面积54万亩,年水稻种植面积约90万亩。为提高稻田种植效益,全州县从2004年开始大力发展稻田双孢蘑菇生产,即稻—菇模式。2005年县农业局开始试验探索水稻、双孢蘑菇有机结合高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即在确保稻田粮食单产提高和总产稳定的前提下,着力提高单位面积稻田产出效益。通过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在农民种植稻—菇常规模式的基础上成功引进了稻田养鱼和安装诱虫灯杀虫,形成稻—灯—鱼—菇生态循环高效模式,模式的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