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中国不同地区楝属植物中川楝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高速液相色谱(HPLC)对我国楝属(Melia)植物主要分布区的川楝、苦楝的树皮、果实及叶片中川楝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区川棘、苦楝样本中川楝素的含量差别较大。树皮中的含量以贵州(沿河),陕西(西乡)采的苦楝及河南(扶沟)采的川楝较高,分别为5.160、4.697和4.223mg/g。果实中川楝素的含量都较低,苦楝果中仅含微量或测不出。杭州采的川楝果中川楝素含量却显著高于其它楝果样本,而且比其树皮的含量还高(分别为0.800和0.574mg/g)。所采的楝叶中在该测定条件下测不到川楝素存在。楝科中其它9种非楝属植物树皮中不含有川楝素。从整个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川楝素只存在于楝属植物树皮中,果中也有少量分布,川楝中川楝素的含量不一定高于苦楝。各样本中川楝素含量的差异是否与其分布区的地理环境、气候及土壤等因素有关,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楝属川楝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用高速液相色谱测定了川楝素含量的各地楝树样品水提物及几种川楝素产品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讨论了川楝素含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叶、果样品中虽不含或仅含少量川楝素,但对试虫仍表现出一定的活性。皮中含有较丰富的川楝素,其含量与拒食活性呈正相关,但与毒效作用不相关。四川样品川楝素含量及生物活性均很高而值得重视。川楝素粗产品相对于纯川楝素而言对试虫具更高的生物活性。这种川楝素含量与活性的非线性关系说明样品中其它成份也具活性或与川楝素有着协同作用。通过测定、分析和讨论,指出用川楝素粗产品防治菜青虫是一经济、有效,可行的措施。文中应用了评判援效型杀虫剂的新方法,供讨论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川楝素(Toosendanin)的沉积量与所用喷头粒径的关系,笔者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为植物材料,2%川楝素乳油、2%川楝素微乳剂、2%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选用德国Lechler公司生产的ST110-03、ST110-04、ST110-05及ST110-06 4种扇形雾喷头,研究了3种制剂形态的川楝素在3种作物上的沉积量。结果表明,喷雾雾滴VMD在151.7~215.3μm范围内,在叶片临界表面张力较大的黄瓜和小白菜上,川楝素乳油和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在植物叶片上的沉积量有随着雾滴直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而川楝素微乳剂稀释液在小白菜和黄瓜叶面上的沉积量随雾滴直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叶片临界表面张力较小的甘蓝植株上,3种川楝素制剂稀释液的沉积量均随着喷雾雾滴直径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建议使用ST110-03(151.7μm)型喷头,以提高药剂沉积量。  相似文献   

4.
植物性杀虫剂川楝素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的呋叶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变。用楝树皮提取物为主要成份加工配制成0.5%楝素杀虫乳油,取名“蔬果净”,已正式投入生产。该剂安全、高效,使用后无毒害残留,尤适于经济作物上防治有害昆虫,是配合“无污染“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2%川楝素乳油在作物叶片上沉积量与喷雾条件的关系,笔者以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黄瓜(Cucumis sativus L.)和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为植物材料,2%川楝素乳油为供试药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法,研究了雾滴大小、喷液量、药剂稀释倍数和喷头高度对2%川楝素乳油在3种作物上沉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和小白菜上喷施时,2%川楝素乳油的最佳喷雾条件为:雾滴VMD 215.3μm,喷药量406 L·hm~(-2),稀释倍数为600,喷头高度为50 cm;在甘蓝上喷施时,2%川楝素乳油的最佳喷雾条件为:雾滴VMD 151.7μm,喷药量694 L·hm~(-2),稀释倍数为600,喷头高度为70 cm。  相似文献   

6.
川楝素对菜青虫呼吸作用及其它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川檩素对菜青虫幼虫呼吸作用的影响及其它几种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川楝素中毒的幼虫呼吸强度降低,呼吸商升高,呼吸节律完全失去控制而为直线型。结合幼虫血淋巴总量、比重、含糖量、pH值、蛋白含量及肠液pH值等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说明川楝素中毒的菜青虫幼虫的生理代谢受到干扰,体内进行不正常的生物氧化,且代谢水平降低.同时也证明对幼虫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植物源农药川楝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液料比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川楝素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时间、液料比;经正交试验确定川楝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超声提取时间为35min,超声功率为450 W...  相似文献   

8.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变。用楝树皮提取物为主要成份加工配制成0.5%楝素杀虫乳油,取名“蔬果净”,已正式投入生产。该剂安全、高效,使用后无毒害残留,尤适于经济作物上防治有害昆虫,是配合“无污染”蔬菜、果品、茶叶、烟草、中草药等作物生产的良好药剂。  相似文献   

9.
回流提取川楝子中川楝素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川楝子中川楝素溶剂回流提取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以川楝素含量作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剂、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溶剂回流法的最佳条件:以甲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0 h,提取次数为2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川楝素提取率达1.344 9 mg/g。[结论]该工艺简单、稳定、可行,为川楝素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洪阳  承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289-3291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法提取川楝子中的川楝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乙醇为提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提取压力和提取时间等参数对川楝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为45℃、压力为30 MPa、时间为4 h、原料粒径为24目,夹带剂为浓度75%乙醇;在此条件下,川楝素的提取率为0.522%。[结论]该方法筛选出了川楝子中的川楝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川楝子的提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苦楝种核的几种溶剂提取物对菜青虫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拒食作用均较强,其中石油醚和氯仿两种提取物对菜青虫拒食作用高于乙醇和水的提取物,也高于苦楝油,而低于川楝素。  相似文献   

12.
苦楝素含量高的苦楝优良种源及单株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溶剂乙醇浸提法提取苦楝果实、树皮和树叶中的杀虫活性成分,对苦楝提取物进行熔点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测定、质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确定该提取物是苦楝素。测定苦楝不同部位的苦楝素含量,进行不同部位苦楝素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苦楝不同部位的苦楝素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在国内收集15个苦楝种源,进行繁殖和造林,并测定其树皮和树叶中苦楝素的含量,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和综合比较,筛选出适于矮林作业的优良种源7个;在福建省内进行苦楝优良单株选择,选出128株苦楝优良单株,测定苦楝优良单株果实中苦楝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平均值比较,筛选出果实中高含苦楝素的苦楝优良单株9株。  相似文献   

13.
川楝素引致菜青虫中毒症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楝素具有一定的拒食活性,不同浓度处理可因影响试虫的取食反应、进食速度而表现出不同的中毒症状。快速取食或高剂量注射(5μg/头)可使试虫麻痹、昏迷,并引致中肠发生病理变化。较低剂量(0.5~1μg/头注射,100~300μg/mL饲喂)处理或缓慢进食使幼虫化为畸形虫体。其中毒症状较为复杂且有别于常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4.
建立液相色谱仪快速检测川楝树皮中川楝素质量分数的方法。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体积分数70%、回流温度70℃、回流时间1h;色谱条件为甲醇与水的混合物[V(甲醇)∶V(水)=65∶35)]作流动相,检测波长215nm,流速1.0mL/min,柱温25℃,进样量5μL;川楝素得率2.81‰,添加水平为0.75~3.00mg时,回收率为97.33%~99.33%。该方法能准确快速检测样品川楝素的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5.
根据浙江省西天目山11目1147种昆虫,初步分析了该山的昆虫区系,介绍了该山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及其比例,比较了该山与国内外几个点昆虫种类的异同,分析了以该山为分布南北限的昆虫种类。据此试推断西天目山昆虫区系特征:属东洋区近北缘;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昆虫种类繁庶;得益于植物区系和层次结构复杂,天敌丰富和人为干扰极少,昆虫群落结构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特殊的地形、植被和地史产生了大量的特有种、残留种和间断种。  相似文献   

16.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理变异明显,生长迅速,材质优良,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其根、皮、花、果皆可入药,对多种害虫有明显的毒杀、拒食和忌避活性,是常见的生物农药原料,将苦楝果作为活性成分提取材料,有利于开发材用价值.文章综述了苦楝果提取物的抗虫作用、杀虫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效果,并结合遗传育种策略,针对国内对苦楝果活性成分地理变异研究的局限与不足,提出在全分布区内收集具代表性的苦楝种源或家系,分析不同种源、家系间苦楝果的活性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研究其地理变异及个体变异规律,在优良种源或家系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苦楝的生物农药应用结合木材利用进行改良,选择果实中活性成分含量高及生长性状表现优良的种源或家系,再通过遗传育种手段培育出优良品种用于果林营造,以期达到苦楝材用与药用相结果的目的,综合开发苦楝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