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生态设计工艺,是指根据自然生态最优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生产、生活系统的设计和工艺流程。阐述了城市绿化的规划设计,必需以生态原理为基础,运用生态设计工艺来建设城市绿地,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促进城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市中心区绿化面积不足已成为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述城市中心区绿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重庆市主城区东、西、南、北4条贯穿城市中心区、近郊、远郊的样带,分析比较了每条样带的城市中心区、近郊、远郊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以及乡土树种占木本植物物种的比例等.结果表明:1 4条样带城市中心区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都明显高于郊区.2"渝中区-南山-明月山脉"样带和"沙坪坝-歌乐山-虎峰山"样带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城市中心区,远郊,近郊;"江北区-复兴镇"样带和"九龙坡区-桥口坝风景区"样带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城市中心区、近郊、远郊.34条样带乡土树种占木本植物物种的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远郊、近郊、城市中心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重庆市主城区在城市绿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的一些群落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抚仙湖森林公园(中心区)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玉溪市用地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抚仙湖畔官山森林公园中心区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了森林景观、森林别墅等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公园系统,并对各个区域进行了概念性设计。  相似文献   

5.
《农家科技》2014,(11):68-71
一、对城市副中心的理论认识 城市副中心(Sub—CBD):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是与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是城市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结节点,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农家科技》2014,(10):76-79
一、对城市副中心的理论认识 城市副中心(SUb—CBD):是城市第三产业的集中分布区,位于城市中心区边缘,是与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在空间上相呼应,功能上相补充,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次级商业商务中心,是城市人口和生产要素在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结节点,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由单核向多核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中心区滨水区域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开放空间研究对象,从景观设计的研究角度,探求城市中心滨水区域的水岸空间的构成形态要素,通过各类滨水空间的举例,尝试建立一种理想城市中心区滨水游憩空间型态。  相似文献   

8.
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统计、分析成都市城市中心区垃圾产生量以及不同类型垃圾所占比例的基础上,确定采样点数量和位置,进行垃圾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城市中心区垃圾主要来源于居民家庭和各种商业活动,垃圾含水率和容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热量满足垃圾焚烧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RS与GIS,结合遥感航片影像对徐州市绿地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用梯度分析法研究其城市中心与城市边缘的景观格局梯度差异。结果表明:徐州市区以公园绿地和其他绿地类型为主,由于受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为规划的影响,城市绿地破碎化程度严重,绿地斑块类型的形状总体比较简单,不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建立;不同景观指数沿样带梯度表现出差异性,城市边缘区的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总体低于城市中心,对城市边缘区与城市中心区的斑块形状研究说明,在一定范围内城市中心区斑块形状更趋于规则。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城市农业公园概念和建设城市农业公园的必要性基础上,对城市农业公园的产业集群和中小城市在不同区位建设城市农业公园的产业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农业公园是农业的发展极,在中小城市的城市中心区和规划区建设城市农业公园应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而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城市区域应以农业生产为主。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2.
廖莹  沈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38-4740
西方早期的城市规划思想对我国近代城市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介绍了西方"二战"前后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的发展轨迹,以其中卫星城规划理论为例,详细介绍了卫星城的定义;梳理了其发展的过程,即"卧城—半独立卫星城—积极卫星城";说明了其特性;并介绍了该理论在西方———伦敦和巴黎城区中的有效应用。最后以上海和西安为例,介绍了卫星城理论在近代我国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实践应用,并总结了卫星城在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希望对运用卫星城市规划理论指导实践提供参考,从而科学控制和疏散城市人口,促进城市和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及空间分布平衡,最终促进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苏州中心城区扩展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万地形图、TM遥感影像为原始数据,运用非监督分类遥感解译、GIS中Focal滤波、缓冲等分析技术提取1979、19861、998、2004年苏州中心城区建设面积信息,分析苏州中心城区扩展的时空差异规律,探讨形成这些差异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1979~1986年苏州中心城区的城市扩展基本呈各向同性,表现为圈层式扩展,1986~1998年苏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面积的扩展表现出较强的选择性,而1998~2004年苏州中心城区建设空间开始明显地跳跃式发展;在扩展的时空分布上,苏州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面积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地理环境与城市规划是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城市街道绿地对改善城市形象,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及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玉溪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绿地景观规划及植物造景的现状分析,提出改进玉溪市城市街道绿地景观的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与实践——以大港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在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绿肺,对城市环境的恶化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人们对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关注。通过对天津市大港公园案例的介绍,探讨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旨在为城市公园的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北方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居住区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无论在城市边缘还是在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旧城改建中都会是主流之一。该文对北方高密度低层居住区的相关概念以及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可以改善现状的建议。在高密度低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根据高密度低层居住区自身的特点进行设计,其设计原则应是以人为中心,采用人性化、生态化的设计理念,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力求实现一个与人完全亲密协调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湖南的实际,重点分析了"长株潭"都市农业对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六大示范引领功能,并就如何充分发挥这种示范引领作用提出了基本思路和总体战略构想,以"双低"油菜产业为例,构建了都市现代农业先导区辐射带动全省优势农业产业联动发展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8.
桂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4年桂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基于收集到的资料,通过内外业结合确定此次评价地域,根据功能区划定的原则和方法,划分居住、商业、工业、教育、行政办公和特别功能区共107个。对每类建设用地建立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不同功能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桂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以中度利用为主,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其次依次为工业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居住用地、特殊用地和商业用地;建成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类型区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城区中心地段和城南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核心区辐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次之,城市边缘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最后提出相关建议及措施,为促进桂平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众多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开发转变.大多数山地城市受山水格局与规划因素的影响,较多沿用多中心发展模式,但山地城市多中心结构较少受到主流研究的关注.对城市各空间要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可有效反映其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为此,本研究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例,基于房价、夜间灯光强度、公交站点密度、宜出行密度等多源数据,分析不同要素的空间布局及多中心空间特征,并重点识别了各中心/组团的发育程度.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呈现出明显的"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格局,各中心/组团的空间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城市要素及空间结构在分布上内密外疏,具有山地城市独特的城市景观特征.不同中心/组团的发育程度内高外低,发展不均衡;内环以内各中心发育相对成熟,而外围中心/组团发展仍有待加强.最后分析了形成目前多中心体系的原因并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银兵  倪忠云  赵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66-6769
城市形态反映城市功能结构特征,对研究城市演变具有重要作用。通过1978、1988、1997和2009年的四期遥感图像,解译成都市主城区和邻近郊县的边界,求取长轴、短轴、周长、面积、延伸率、形状比和紧凑度等指标。结果表明:1978~2009年,城区面积年均增长7.49%;长轴的主体方位为东北—西南方向,短轴的主体方向为近东西向;城区重心围绕天府广场运动,表现出向西南方向转移的趋势;城区延伸率先降后升,形状比先升后降,紧凑度持续升高,城市发展由量变转向质变。城市形态受到自然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要素的综合驱动,由圆形扩张转变为点轴发展模式,主城区与周边区县实现了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