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屏边野生金线莲茎尖、带芽眼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激素浓度配比、外源有机物对丛生芽的诱导、增殖、生长及生根的影响,同时探讨了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方法.结果表明,在HgCl2消毒液中加入吐温能明显降低金线莲外植体的污染率;丛生芽诱导的适宜外植体为茎节,培养基为1/2MS+ 6-BA4.0 mg/L;生长素NAA和2,4-D有利于提高丛生芽的增殖倍数,适宜配方为1/2MS+ 6-BA 4.0 mg/L+ NAA 0.4 mg/L; 1/10MS+ NAA 0.5 mg/L+0.05%活性炭+200 g/L香蕉泥有利于壮苗生根培养;同时室外松口炼苗方式能有效提高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2.
高山杜鹃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比利时高山杜鹃茎段和叶片为外殖体进行诱导试验,显示茎外植体诱导丛生芽效果好。分别比较了不同激素对外殖体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组培苗生根试验的效果,表明:相对较优的芽诱导培养基为1/4MS0+ZT 2.0mg/L+IAA0.5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4 MS0+ZT 0.5~1.0mg/L+IAA0.5mg/L+GA31.0mg/L;壮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蔗糖20g/L+活性碳2g/L+IBA0.5mg/L,移栽成活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3.
以沙漠玫瑰的茎段、茎尖为外植体,经2次表面消毒后接种在MS+蔗糖30g/L培养基中诱导出芽。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KT3mg/L+蔗糖30g/L,增殖率4以上,芽苗健壮无异常。将切除基部愈伤组织的小苗在200mg/L的IBA溶液中浸泡2~3s后接种到改良MS+蔗糖15g/L培养基中生根效果最好,基部无愈伤组织,生根率为72%,且根数较多,侧根发达。将具有完整根系且基部无愈伤化的小苗炼苗后移栽到沙床上,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4.
冬枣苗木工厂化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枣一年生半木质化嫩枝,剪取带有芽6~8cm长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茎段芽诱导、试管苗继代培养增殖、诱导生根等培养基筛选试验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茎段芽诱导以MS附加较高浓度的生长素IAA 0.5 mg/L+NAA(1.0~1)m/L;增殖培养基以MS+NAA 0.1+BA(2~4)mg/L;诱导生根培养基以l/2MS+IBA 0.6 mg/L+NAA 0.15 mg/L+蔗糖20g/L+琼脂6 g/L为最佳培养基.结合技术应用,总结出冬枣组培快繁生产技术管理程序,使继代培养增殖倍数达到3.6~4.2,诱导生根率达到93%,移栽成活率达到92.4%.入圃苗成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泼墨石斛(Dendrobium Enobi Purple‘Splashi’)高位芽组培快繁体系,为减少其无菌播种引起的子代植株花色性状分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泼墨石斛侧芽、高位芽和花梗为外植体,分析不同消毒时间对其不定芽诱导率的影响;以高位芽为外植体,分析不同激素组合对其不定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壮苗效果的影响。【结果】泼墨石斛高位芽的不定芽诱导效果优于侧芽和花梗,其中以0.1%HgCl2消毒2.5 min时的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以高位芽进行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3.00 mg/L6-苄氨基嘌呤(6-BA)+0.50 mg/Lα-萘乙酸(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2.0 g/L蛋白胨+0.5 g/L活性炭+100.0 m L/L椰汁,诱导率达73.3%;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4.00 mg/L NAA+0.20 mg/L 6-BA+30.0 g/L蔗糖+5.0 g/L琼脂+2.0 g/L蛋白胨+0.5 g/L活性碳+100.0 g/L土豆泥,增殖倍数达5.0倍;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MS+0.50 mg/LNAA+0.10 mg/L6-BA+30.0 g/L蔗糖+5.0 g/L琼脂+2.0 g/L蛋白胨+0.5 g/L活性碳+50.0 g/L香蕉泥+30.0 g/L土豆泥,平均株高7.30 cm,茎粗0.990 cm,生根数16条,根长6.10 cm,根粗0.140 cm;生根苗用水苔包裹根部后移栽至穴盘中,成活率达100.0%;以高位芽进行诱导获得的泼墨石斛再生植株,可保持其品种的典型泼墨花色特征。【结论】以高位芽为外植体建立的泼墨石斛组培快繁体系能同时实现种苗快繁和保持品种优良花色性状,可用于其种苗工厂化育苗。  相似文献   

6.
迎红杜鹃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红杜鹃休眠枝水培外植体和野外采集当年生嫩枝的最适消毒时间分别为2,5 min,接种于pH值为5.0的改良MS ZT 5.0 mg/L NAA 0.05 mg/L 蔗糖30 g/L 琼脂粉6.5 g/L,培养基中效果最好,诱芽率达到76.67%;继代增殖培养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改良MS ZT 1.0 mg/L NAA 0.1 mg/L,增殖率和增加高度分别达到8.94%和1.88 cm;迎红杜鹃组培苗最佳生根条件为1/4改良MS IBA 0.5 mg/L 蔗糖20 g/L,生根率达93%;炼苗移栽成活率最高的方法是先在河沙中锻炼10 d再移栽至松毛土∶腐植土∶河沙=1∶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8%.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红心火龙果离体培养技术研究,建立其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为规模化育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红心火龙果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添加不同外源激素配比,筛选出不定芽发生、增殖、壮苗及生根诱导等不同阶段的最适培养基。【结果】最佳消毒方法为使用75%酒精消毒10 s,无菌水冲洗1次,再用0.1%升汞消毒4.5 min,无菌水冲洗5~8次。最适不定芽诱导培养基是配方为MS+6-BA 3.0 mg/L+NAA 1.5 mg/L+蔗糖30 g/L+琼脂4.6 g/L,发芽率达87.03%;最适不定芽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6-BA 3.0 mg/L+NAA 1.5 mg/L+AC 0.2 g/L+蔗糖30 g/L+琼脂4.6 g/L,不定芽的增殖系数高达7.33;最适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NAA 0.5 mg/L+IBA 0.5 mg/L+AC 0.2 g/L+蔗糖30 g/L+琼脂4.6 g/L,生根率达100%。最佳移栽基质为V (珍珠岩)∶V (红土)∶V (腐殖土)=1∶1∶1,植株成活率高达98.9%。【结论】建立了以茎段为外植体的红心火龙果组培快繁技术体系,不定芽诱导率和增殖系数高,组培苗生根情况好,移栽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月季粉扇离体快繁技术体系,以月季粉扇的健壮枝条为外植体,研究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诱导、丛生芽增殖、生根壮苗及炼苗移栽,建立一套适合月季粉扇的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消毒的最佳方法为75%的酒精消毒1 min+0.1%HgCl2消毒15 min,培养基添加1 mL/L山农1号,污染率为12%,成活率可达74%;WPM+6-BA 0.5 mg/L+IBA 0.05 mg/L+山农1号(外植体型)1 mL/L丛生芽诱导效果较佳,平均芽数可达2.06,诱芽率为96%;将诱导出来的丛生芽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WPM+6-BA 2.0 mg/L+NAA 0.1 mg/L+GA32.0 mg/L,接种45 d增值系数达4.10,诱芽率达100%;将丛生芽切成单株,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60 d,最终筛选出最佳生根培养基为WPM+NAA 0.5 mg/L,平均根数达5.0,生根率100%;炼苗移栽至荫棚7 d成活率为90%,30 d后移栽到大田的成活率为75%.初步建立月季粉扇离体快繁技术体系,解决了粉扇在三亚地区品种复壮及育苗问题,为月季粉扇的快速繁殖和种质资源保存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葡萄新品种快繁技术。[方法]以葡萄1年生枝条腋芽为外植体,研究葡萄无菌植株的建立,筛选丛生芽分化、幼苗生根培养基配方及试管苗移栽的适宜基质。[结果]腋芽可作为外植体并以0.1%HgCl2消毒9 min为宜,黑奥林、先锋、红富士3个供试品种的无菌植株获得率为45.10%~60.00%;筛选出的丛生芽分化培养基配方为B5+6-BA 0.5 mg/L+NAA 0.1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3个葡萄品种的平均丛生芽分化数为4.14芽/茎段;幼苗生根培养基配方为改良B5+IAA 0.1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活性炭0.3%,试管苗生根率达100%,幼苗根多且粗壮,茎叶生长旺盛;以不同基质移栽试管苗,细河砂的移栽成活率最高,3个品种的幼苗成活率达86.67%~100%,其次为蛭石,幼苗成活率为71.67%~85.00%,而腐殖质土的试管苗成活率只有33.33%~43.33%,幼苗很少发新根。试管苗不经炼苗,可直接从培养瓶移栽到基质中。[结论]建立了一整套葡萄组织培养...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太子参冬芽茎尖为外植体,采用茎尖脱毒的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出了适宜太子参芽增殖诱导、丛生芽的快速繁殖、生根壮苗,炼苗移栽的最适条件,为太子参规模化育苗生产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太子参茎尖脱毒后,其最适芽诱导培养基为:MS+2.5mg/L 6-BA+0.2mg/L IAA;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1.2mg/L KT+0.4mg/L NAA;最适生根培养基为MS+0.2mg·L-1KT+0.5mg·L-1d A-6。  相似文献   

11.
针对黄岛油库DZS250×340×4型输油泵机组不匹配运行带来的机组震动、噪音、平均输油单耗大等现象,分析了导致该输油泵无法满负荷工作的主要原因,并对该输油泵机组改造方案进行了优选,提出了泵叶轮切削改造方案,应用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输油泵机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10只安本一代,10只安中一代,8只本地羯羊的生长发育和产肉性能。结果:安木一代和安中一代的12月龄体重分别为30.40±2.89kg和28.70±2.93kg,比本地羯羊的23.00±2.59kg高出32.17%和24.78%;屠宰率测定结果:安本一代和安中一代的平均胴体重为12.47±1.54kg和11.93±1.48kg,比本地山羊的8.43±1.29kg分别高出47.92%和41.52%;净肉重分别为9.80±1.07kg和9.42±1.19kg,比本地山羊的6.38±1.25kg分别高53.61%和47.65%。  相似文献   

13.
P_m×P_n和P_m×C_n的邻强边染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设G是阶数不小于3的简单连通图,G的κ-正常边染色称为是邻强的,如果对G任意相邻两顶点关联边的颜色构成的颜色集合不同,则κ中最小者称为是G的邻强边色数。本文研究了Pm×Pn和Pm×Cn的邻强边色数。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与甘蓝型油菜、甘蓝远缘杂交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大白菜为母本,甘蓝型油菜、甘蓝为父本进行人工远缘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大白菜×甘蓝型油菜的亲和程度较高,大白菜×甘蓝的亲和程度很差,二者有效结实指数分别为0.35-4.29和0.01-0.58,真杂种率分别为36%-100%和0;杂交的败育可分为胚败和芽败;产生大量假杂种的原因是去雄不尽,花粉污染和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15.
为狼尾草属种质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利用及遗传育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对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种牧草的染色体基数为x=7,均为3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1条。杂交狼尾草的核型公式2n=3x=21=18m(6SAT)+3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I.R.L=6S+3M1+6M2+6L,第1组和第5组染色体含有随体;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公式2n=3x=21=3m+18sm,染色体相对长组成I.R.L=6S+6M1+3M2+6L,未发现随体。杂交狼尾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核型不对称系数分别为60.79%和65.06%,分别属于1B型和2B型,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进化程度高于杂交狼尾草。  相似文献   

16.
对 [(亚洲棉×比克氏棉 )× (陆地棉×黄褐棉 ) ]种间杂种的形态性状和细胞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元杂种F1的叶片性状主要受父本的影响 ,苞叶与萼片属中间类型 ,花部变异最大 ,既受父本的影响 ,也受母本的影响。四元杂种F1在减数分裂时 ,染色体配对极不正常 ,大多以单价体的形式存在 ,且分裂不同步 ,最终导致形成的四分孢子不正常或形成多分孢子 ,这是四元杂种F1不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的真实性,从细胞学和RAPD技术方面对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了研究。细胞学研究表明,三种杂种(亚洲棉×比克氏棉)×陆地棉的核型公式为2n=4x=52=2M+44m(2SAT)+6sm(2SAT),相对长度变异范围为6.12%~2.56%,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之比为2.39∶1,臂比值在1.00~1.82之间,平均臂比为1.35,核型类别为1B。RAPD分析表明,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共扩增出61条DNA带,其中具亚洲棉特异带的占总带数的3.3%,来自比克氏棉的带占9.8%,具陆地棉特异带的占13.1%,来自亚比棉的特异带占9.8%,杂种的特异带占14.8%。细胞学研究和RAPD分析的结果吻合,从而断定亚比棉×陆地棉杂种F1为真正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大豆的抗旱性是一个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的数量性状,不能简单地用单一指标来反映抗旱性的强弱,而应该结合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经测评,初步认为供试材料抗旱性从强到弱的次序为:晋旱125,73-2(圆叶紫花),昔野×501,73-1(尖叶白花),73-3(圆叶白花),73-4(尖叶紫花)。  相似文献   

19.
从国外引进、组配“黄山×平湖”家蚕新品种 ,于 2 0 0 2年 12月通过安徽省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报道了 2 0 0 3年春蚕期“黄山×平湖”1代杂交种农村饲养示范成绩 ,对该品种的推广前景进行了评价 ,并指出该品种农村饲养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原种57A×渝1、92A×24的饲养及产卵性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菁松、皓月、781、734×782、871(A×B)、872(A×B)等品种为对照,在春、秋季饲养新组配杂交组合的对交原蚕57A×渝1和92A×24,通过几年的饲育及制种比较,该组合原种饲育成绩较几个对照种优良,制种成绩高,卵质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