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农机推广现状昭通市作为农业大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化技术推广面临一定难题。截至2018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2160 kw(去除农用运输车功率)。大、中、小型拖拉机达1657台(农机补贴机具),果蔬烘干机达2034台(大部分用于经济作物烟叶的烘烤),微型耕整地机械达63801台,稻麦收获机械达464台。完成农机作业面积46.67万hm~2,机耕面积17.2万hm~2,机械播种面积2.57万hm~2,机械收获面积2.33万hm~2,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5%。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主要奋斗目标是:全省新增农机总动力10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具体目标是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520万千瓦;农业机械化总值达到185亿元,拖拉机拥有量达到73万台。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3480万亩、2200万亩、1300万亩,主要  相似文献   

3.
冬马铃薯是德宏州冬季农业农民创收的主要产业之一,较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上市早、价格高等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德宏州近年来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引进应用推广现状,提出了加快当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冬马铃薯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等,为促进德宏州冬马铃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德宏州紧密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实施"农业强州"战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粮食、天然橡胶、蔗糖、茶叶、畜牧为主的传统产业得到巩固,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以小粒咖啡、柠檬、澳洲坚果、油茶、核桃、竹子和番麻(六树一草)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具有德宏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一、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㈠传统农业巩固提升2010年德宏州粮食种植面积达13.4万公顷、总产量60.6万吨。其中:优质稻3.7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王健 《云南农业》2013,(3):13-14
通过对德宏州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分析,阐述了德宏州高原特色农业机械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目标和重点,提出了发展的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秦安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县的农业机械化工作,至2006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4.28万千瓦,经营总收入6000万元以上,其中农机田间作业达71.92万亩。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全面推广和实施,大力推动了秦安县农业生产的整体协调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相似文献   

7.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解放剩余劳动力、节本节支的重要路径,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岳池县委、县政府立足岳池属丘区农业大县的实际,做出了建设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的重大战略部署。该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按照“服务大农业、展示大农机、发展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油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1.5万千瓦,拥有各类农机具3.34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47%。  相似文献   

8.
正阿勒泰地区土地资源丰富,2016年地区农作物总播面积为368.85万亩,农业产值42.91亿元,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6.95万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6.14万千瓦,可见我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经进入了快速成长期。面对新的形势,3.90%的涨幅仍制约着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牧民增收。如何使阿勒泰地区机械化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成为待解决的问题。1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黑龙江省七星农场有各类农机具21318台套,2011~2015年农业机械总动力从19万kW增长到24万kW,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99%;农机持证、挂牌率99%以上;农机田间作业合格率98%;农机更新投资总额5000万元;农机基础建设基金投入200万元。强化安全管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无事故,保持总局标准  相似文献   

10.
德宏州充分利用冬春季气温高、霜日少的气候优势和丰富的冬闲田资源,积极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2001年,全州种植面积已达4.83万亩,并出现了大面积亩产2.5吨以上,亩产值超千元的典型,农民仅靠种植冬马铃薯,人均新增纯收入就达533元,马铃薯生产已成为德宏州冬季农业开发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1.
德宏州山区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德宏州山区主产粮食作物为玉米,年耕种面积达5万hm~2,占全州耕地面积的40%以上,所以玉米被列为人们的主要经济支柱。然而德宏州玉米667 m~2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影响了玉米生产的发展。基于此,介绍了德宏州玉米生产情况,分析了德宏州山区夏玉米发展的限制因素,对德宏州山区夏玉米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3 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3.1发展目标 到2005年,黑龙江垦区的农机总动力将由1999年的323.6万kW提高到400万kW;平均每公顷耕地拥有动力由1.6kW提高到2.0kW;农机新度系数达到0.7;农机原值增加到60亿元;旱作农业田间五大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机械化程度)保持现有95%的水平不变;水田田间六大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其中育秧播种、耕整地、栽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机械化率分别达到80%、97%、75%、75%、65%、92%;水旱田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粮食机械烘干处理能力达粮食总产量的35%;航化作业面积达53.3万hm2;种子机械工厂化加工处理达到100%;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60%;农机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法制化,其中农机技术状态完好率达到95%以上、农机监理和内业管理实现联网、100%实现微机化管理;60%的机务区和"三库一场"建设达到"二室(办公室、活动室)四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正>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4月,原名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研究所,1962年省农机厅设计院与省农业机械化电气化研究所合并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 964年划归省农科分院,2 004年划归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2017年4月并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现占地面积1.66万m~2,建筑面积0.62万m~2,其中科研办公面积4147 m~2,实验室面积2 032 m~2,主要开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农作物耕种收及农副产品加工  相似文献   

14.
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节本增效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笔者阐述了德宏州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德宏州水稻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德宏州水稻机械化发展的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业概况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带,全国约有40%的面积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60%属于温带气候;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000多万人,是世界上农业和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农牧业主要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生产  相似文献   

16.
德宏州从1997年开始大面积营造西南桦木材用人工林,到2012年底,全州累计造林9.3万hm2,蓄积量达470万m3,增加森林覆盖率2.8%,成为德宏州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但随着西南桦人工种植纯林面积的增加,有害生物危害也日趋严重。简述德宏州西南桦上危害比较严重的14种主要有害生物,并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山东省寿光市农机局为加快推进全市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重点推广设施农业六项农机化技术,包括温室作物机械化耕作技术、温室大棚电动卷帘技术、保温被覆盖技术、CO_2增施技术、温室微滴灌技术、温室烟雾机病虫害防治技术。经过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努力,以及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推动,目前,寿光市田园管理机达6100台,电动卷帘机21.5万台,微滴灌机械5.3万台(套),CO_2施肥器1090套,其他设施农业机械也有了大幅度增长。  相似文献   

18.
德宏州潞西市地处云南省西部低纬高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十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季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气温19.6℃。近几年来.在德宏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业厅的支持帮助下,德宏州把冬农开发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冬农开发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田水利建设坚持与发展节水灌溉和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发展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相结合,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2万hm2,提高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稻油轮作效益分析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岳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属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县,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常年种植水稻65万亩、油菜36万亩,分别占全县粮、油总播种面积的19.7%、10.9%。安岳县水田除了少数冬水田和冬季休耕田外,均采用水旱轮作种植模式,其中稻油轮作占该模式的主导部分,面积约30.6万亩。2013年我县内创新性实施了免耕撒播机收油菜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水稻轮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