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湘南地区柑橘黄龙病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近年湘南部分柑橘产区出现叶片黄化、果实畸形及全株矮化、橘树枯死等柑橘黄龙病疑似症状,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湘南8个柑橘产区的柑橘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6个柑橘产区有柑橘黄龙病为害.同时建立了一套快速、准确的柑橘黄龙病PCR检测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湖南省8个市(县)采集柑橘黄龙病疑似植株的叶片,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8个市(县)所采样品均检测到了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其中新宁、武冈、隆回、洞口和通道县为首次发现,各地病原菌序列与柑橘黄龙病亚洲种(M94319)的同源性高达99.1%~100%;不同地区的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存在微小差异,其中新宁与通道县病株差异稍大。这说明由特异性引物建立的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准确率高、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发一种快速鉴定柑橘黄龙病耐性种质材料的方法,为加快柑橘黄龙病耐性育种进程和提高育种效率打下基础。【方法】以收集的36份疑似对柑橘黄龙病具有耐性的柑橘种质为材料,采用直接高接于感染黄龙病菌柑橘树上的方法(高接染毒鉴定法),通过田间症状观察结合定量PCR检测对试验材料的耐病性进行鉴定评价。【结果】春季高接供试材料1个月后接芽萌发,3个月后(2018年6月5日)首次在KH-14上出现典型的叶片斑驳型黄化症状,4个月后(2018年7月5日)观察有23份种质材料的叶片出现斑驳型黄化症状,另外11份种质材料未表现症状;6个月后(2018年9月4日)观察发现KH-18、KH-12、KHY-4、KHY-5和KHY-6等5份种质材料的生长虽然较正常,但叶片已出现黄化症状,只有KH-21的枝梢生长良好,无黄梢和斑驳型黄化叶,初步判定为对黄龙病具有耐性的种质材料。对6份种质材料的定性PCR检测结果表明,KH-21为阴性,其他5份材料为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KH-21的平均黄龙病菌含量为1870.0个细胞/μg DNA,对照材料平均黄龙病菌含量为372285.5个细胞/μg DNA,表明KH-21对柑橘黄龙病具有耐性。【结论】高接染毒鉴定法鉴定周期在6个月左右,具有通量大、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及结果准确等优点,能达到快速鉴定柑橘品种对柑橘黄龙病耐性的目的,可在柑橘黄龙病耐性鉴定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柑橘木虱是柑橘的重要害虫之一,也是毁灭性病害一柑橘黄龙病的传病媒介昆虫,目前该虫在福建省永春县柑橘主产区的发生与为害,2008年来通过人工观测方法,已在绝大多数的果园观测到柑橘木虱成虫、卵、若虫等,数量多,分布广。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技术对梅州地区疑似柑橘黄龙病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检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柑橘黄龙病菌结果快速、准确、可靠且无污染。采用2种方法对梯度稀释的阳性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灵敏度较常规PCR更高,能够检出样品中痕量的病原菌。本研究在梅州地区建立了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柑橘黄龙病疑似植株的检测,可以为梅州地区提供更准确、更灵敏、快速的黄龙病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人毁灭性病害。该文介绍该病的病原认识过程、病害的主要特征及病害的检测方法,包括常规PCR法、巢式PCR法、荧光实时定量PCR法、DNA杂交法、滚环介导的等温扩增(LAMP)法等。  相似文献   

7.
柑橘黄龙病(HLB)是柑橘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对柑橘生产为害较重。为了明确柑橘黄龙病在红江橙果园中的分布及危害情况,进一步为柑橘黄龙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采用Nested PCR分子检测技术,于2016~2018年对湛江农垦红江橙主产区具有黄化、斑驳等症状的305个红江橙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305个红江橙叶片样本中,HLB的阳性检出率为53.1%;其中红江农场38队红江橙果园黄龙病的阳性检出率为55.6%,广垦(湛江)红江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横江红江橙果园黄龙病的阳性检出率为48.6%。柑橘黄龙病已在湛江农垦红江橙果园普遍发生,生产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柑橘木虱是柑橘嫩梢期的一种重要害虫,成虫在老叶和嫩叶上吸食,若虫群集柑橘嫩梢、幼叶和新芽上吸食危害,被害嫩梢幼芽干枯萎缩,新叶畸形扭曲易脱落,若虫排泄物撒布枝叶上,会影响光合作用及引致煤烟病。柑橘木虱是柑橘黄龙病田间传播的唯一途径,黄龙病病原体能在木虱体内生活,木虱的成虫与4~5龄若虫均能传病,带菌木虱在健树上取食时,病原体通过口针进入植株筛管细胞内定居、  相似文献   

9.
柑橘黄龙病病原DNA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植物组织中富含多糖、酚类、单宁、色素等物质,它们的存在严重干扰了柑橘黄龙病PCR检测的准确性.因此有必要筛选出一种能得到纯度高、结构完整的柑橘总DNA(含黄龙病病原DNA),且操作简便的提取方法.本研究对比试验了3种柑橘总DNA提取方法,方法1采用Sandrine等人的提取法;方法2采用CTAB法;方法3采用试剂盒法.实验研究表明,方法2提取柑橘黄龙病病原DNA的PCR检测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湘南脐橙产业发展安全,严格防控柑橘黄龙病,从湘南地区几个脐橙种植园采集柑橘黄龙病疑似病株样品和健康植株样品,利用文献报道的柑橘黄龙病PCR检测常用引物对样品进行分子检测,并从病株组织中分离内生细菌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在柑橘黄龙病的常规PCR检测中,湘南脐橙总核酸对P400引物的灵敏度最高,是湘南地区脐橙中柑橘黄龙病害常规PCR检测的最佳引物,其次为P535引物,而OI和16S这2对引物的灵敏度较低;对脐橙中柑橘黄龙病病株组织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发现,柑橘中可培养内生细菌主要归类为7个属,分别为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中,LB和1/10LB培养基中的优势菌属为短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芽孢杆菌属;而脐橙树叶汁培养基中的优势菌属为短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和微杆菌属。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阿维菌素农药在柑橘园中使用的安全性,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田间试验和添加回收试验的基础上检测了阿维菌素在柑橘园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当阿维菌素的添加浓度在0.01~1.00 mg/kg时,阿维菌素在柑橘全果、果皮、果肉及柑橘园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65%~98.99%,相对标准偏差为1.93%~8.56%;阿维菌素在柑橘全果中的半衰期为3.93~4.53 d,平均为4.09 d,在柑橘园土壤中则为6.22d~7.15 d,平均为6.64 d。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农药在柑橘园中应用属较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12.
 超薄切片观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叶组织,并抽提试验材料的总核酸电泳检测,结果表明:病组织中检测到与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切片中未观察到病毒粒子,薄壁细胞中发现细胞膜系统的畸变:质膜体(plamalemmasome)和双层膜泡囊(double membranous vesicles).质膜体由细胞质膜或液泡膜伸入空泡形成,直径约1000~2000nm,结构类似于类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旁壁体.双层膜泡囊是含纤维状物内含物的泡囊,直径约100~200nm,结构类似于某些病毒侵染寄主形成的细胞质泡囊(cytoplasmic vesicles)和植原体(phytoplasmas),但因其广泛分布于寄主细胞中,不能认为是植原体.文献显示这些病变是类病毒和某些病毒侵染的特征,初步认为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可能是病毒病害,发病早期细胞内出现小分子核酸侵染的细胞病变特征,此与莫笑晗等发现病株体内含有大量低分子量RNA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Gerrard阈限密度法,对57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建立了锈螨的经济预测模型: m=1.7479[-1n(1-P)]~(1.3994)式中m为虫口密度,P为有虫叶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Nested-PCR技术检测顺昌果园红心柚树中柑橘黄龙病病原的携带情况,通过黄龙病病原菌16S rDNA测序和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不同类型柑橘黄龙病原菌之间的进化关系,采用特异引物扩增16S rDNA片段鉴别不同黄龙病病原菌,结合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确定该红心柚园黄龙病病原的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柑橘黄龙病病原16S rDNA序列差异性.结果表明:所取的12株红心柚树叶片样品中有7株树的叶片中检测出黄龙病病原,黄龙病病原的阳性检出率为58.33%,其中4个为显性性状,3个为隐性性状.柑橘黄龙病病原菌16SrDNA进化分析及限制性内切酶XbaI酶切结果表明,顺昌柑橘黄龙病病原菌属于亚洲型.不同类型柑橘黄龙病病原菌16S rDNA的序列差异性分析表明,亚洲种与非洲种的差异性为2.75%,非洲种与美洲种的差异性为3.90%,亚洲种与美洲种的差异性为3.44%.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一种快速高效获取柑橘黄龙病病原DNA的提取方法,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的检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5份疑似黄龙病症状柑橘叶片样品,分别采用4种试剂盒(快捷型基因组DNA提取系统、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快速DNA提取扩增套装)及CTAB法提取柑橘叶脉基因组DNA,并用柑橘黄龙病亚洲种的16SrDNA特异引物fD1/fD2和01I/012c进行PCR扩增,DNA提取产物及PCR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检测。【结果】快捷型基因组DNA提取系统获得的DNA质量最好,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CTAB法提取DNA方法提取得到的DNA质量较好,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所获得的DNA质量较差,快速DNA提取扩增套装所获得的DNA质量最差。除陕速DNA提取扩增套装外,其余4种DNA提取方法均扩增出黄龙病亚洲种病原。【结论】快捷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系统试剂盒操作简单快捷,耗时短,提取的DNA效果较好,能够满足黄龙病病原PCR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柑桔溃疡病发生测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从田问系统调查了柑桔溃疡病发生、流行规律。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方法,建立了柑桔溃疡病发生流行测报模型,Yn=-33.832 1.193X1n 2.259X2n 0.008X3n,Rr=0.959。研究结果表明.病害发生流行与柑桔的物候期及雨量、雨日、温度的气候因素关系密切。其中,病害发生的严重度与雨量、雨日呈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16^*和R2=0.868^*.该测报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中短期柑桔溃疡病发生、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17.
对欧李上一种新病害欧李酸腐病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并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欧李酸腐病发生在欧李果实成熟期,果实腐烂变酸,病部产生白色霉层。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分生孢子长筒形、末端钝圆,大小为4.5~10μm×3.3~7.5μm,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将其鉴定为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7,12h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最快,适宜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果糖,最佳氮源为牛肉浸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北苍术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发生日趋严重。为了明确引起北苍术枝枯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利用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测定了菌丝生长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气生菌丝初期呈绒毛状至棉絮状、白色至粉红色、后期发展成驼色,分生孢子镰刀型、弯曲、中部细胞显著膨大、顶孢延长呈锥形、多数为3~7个分隔,厚垣孢子呈球形、成链状或单生于菌丝或孢子中。该致病菌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MK621018)的相似性为 100%,结合形态特征与分子鉴定最终将其确定为木贼镰刀菌,GenBank登录号(MH290363)。该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 ℃;菌丝在pH 4~11时均能正常生长,pH 8~11时生长最快;燕麦及玉米面培养基最适合该病原菌生长;光照对菌丝生长有很大影响,全光照条件菌丝生长最快;对碳源淀粉、葡萄糖及氮源酵母浸出粉利用率最高,培养7 d时菌落直径在7 cm左右。  相似文献   

19.
鉴定山竹蒂腐病的病菌.并对该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病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寄主范围和致病性等特性.认为引起山竹蒂腐病的病原菌为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theobromaePat.)。该菌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40℃,最适为28~32℃;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40℃,最适为28~32℃;在pH值3~11该菌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7;在全光照条件下,该菌菌丝生长最快;在供试碳源中,仅D-木糖不利于该菌菌丝生长,其它7种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供试氮源中,牛肉膏、蛋白胨、硫酸铵和硝酸钠为最适氮源:该菌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时间为10min。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对砂糖桔蚜虫(橘蚜,绣线菊蚜)的成蚜是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 500~2 000倍液处理,可保持93%以上防治效果达30 d之久,优于任何一种被试的常规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