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农村居住环境的调查,指出当前农村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海拔高寒地区住房温湿度变化监测分析成为广大专业人士研究的热点。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人民居住地区位置偏远,数据传输困难,为了更有效的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住房条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监测分析,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的高寒地区农村室内温湿度监测系统。本文采用GPRS无线通信网针对研究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建立了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掌握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实际数据,开发数据的分析方法,建立一整套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检测分析系统,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温湿度调控措施,为改善高寒地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帮助,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农村生态绿化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农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穿衣吃饭,他们越来越注意对居住环境的改善,这种定式形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情感和行为习惯。在此本文以基层农村城镇的绿化现状及作用进行调查,并做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影响因素及其关系,为今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提供方法参考及数据支持.以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黄回村为研究区,以社会人文环境、情感感知在内的6个指标层,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确定性因子分析,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评价体系指标层因子特征向量值及因子贡献率的统计分析,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满意度评级参考标准.结果表明,自然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村民情感感知、社会人文环境、安全防御保障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的显著因子,其中,自然居住环境因子影响最为显著.同时,依据所构建的评价模型中整体满意度的计算,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划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中立""满意""非常满意"5个等级.依据研究所得结果,可为今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满意度评价及工程的开展、评级、验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数据支持及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洮南市农村已进入秋收季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秸秆治理工作,巩固洮南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果,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洮南市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禁止农作物秸秆入村为重点,统筹规划,综合治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近10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和村民的居住条件的改善。指出随着旧农村的改造,各地出现的公共空间缩化、景观单一的现象,并逐渐产生了新的社会性问题。认为当前景观规划是复兴新农村的人文精神,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着重探讨了新农村公共空间景观规划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进行规划、施工、管理。这样明显具有易操作性、管理简单、比较符合传统的村民居住习惯,但作者也发现了其中有许多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居民造成不利影响,作者结合国外许多国家的居民居住环境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前瞻性的农村居住环境模型:总体思路:突破旧有传统,打破村庄界限,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新农村规划,高度集中居住,建设较大型居民小区,同时进行多种综合性的管理、服务、生产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于元月20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01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当前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农业进入新阶段后的突出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中心任务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镇化建设速率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相应随之提升。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新农村的整体风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在住宅建筑方面也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基于此,主要分析当前农村住宅建筑布局问题及发展现状,探究当前新农村住宅建筑的特点,以期此理论研究对新农村住宅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农村治理在组织建设、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居住环境及精神文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亟须加强与完善。本文从农村治理的组织、社会、经济、环境、文明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些方面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