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试论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当彩用现代信息技术,面向农业应用,开展农业信息化理论研究、农业虚拟网的示范研究与信息网络建设、农业信息资源系统化建设、农业信息资源浓度开发利用以及农业应用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及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问题与机遇,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更加突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种形式推进信息服务;更加突出农业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更加突出实施“金农”工程的重要性,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更加突出信息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更加突出农业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业信息化过程是传统农业观念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研究和开发成熟的农业信息技术;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农村信息人才;加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森 《现代农业》2011,(11):89-89
近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加强政府部门的领导作用;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化应用建设与提高其服务体系机能;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加强农业数据库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信息化有助于发挥经济的“后发”效应;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必须首先实现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必须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同步。提高农业信,包化水平,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对于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加强和改善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速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日显重要。农业信息资源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基础性、战略性的资源,对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信息化,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内容,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徽省蚌埠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定,评价结果将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3个方面的问题:网络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不足;农民信息素质有待提高;农民网络费负担过重,低成本信息终端缺乏。提出了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和加强农民素质,加强农村专业人才建设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基础条件,2000年国家科技部制定了“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项目。该项目的总目标是:为满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需求,研究农业信息化具有共性的关键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技术水平。为实现上述总体目标,开展了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平台研究与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开发技术研究、农业宏观决策信息化技术研究、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技术研究与开发和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示范等研究内容。该项目的主要技术特点为以应用为主导,…  相似文献   

11.
加强农村信息资源开发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要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需构建包括农业生产决策信息系统(农业生物信息系统、农业环境信息系统、农业技术信息系统、农业经济信息系统)、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信息系统在内的农村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开拓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形成一个快速有效的农村信怎资源传播网络,即通过计算机农业信息站点网络、农村远程信息服务系统、语音服务系统、人工信息站点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农业信息化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其内涵包括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生活信息化。具有信息依赖性、动态性、高投入性、高效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等特性。以农业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生产工具和生产手段的智能化、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为主要标志。以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网络、农业信息资源、农业信息服务业与信息产业、农业信息主体的素质、农业信息法制体系为重点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分析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现状的基础上,认为智能化信息技术是实现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捷径,特别是专家系统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本文中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工作重点,例如研制开发实用性强、适应性广的专家系统;强化农业信息意识、逐步推进信息网络建设;选建一批智能化农业应用示范基地等。同时,西部地区在智能化农业发展过程中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现状的分析,找出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吉林省省情,对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由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农业要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关键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因此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基于科技的产生与供给这条线索,可分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科技创新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和农业科技创新推广4个部分。通过梳理与分析,总结其相关研究得出: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资金来源,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创新投入的规模与结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效益及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的机制上;农业科技创新需求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其主体包括农户和农业企业,相关研究也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制度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承担着创制科技产品的重任,相关研究的思路基本为在分析现阶段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合理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的措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输出,负责农业科技的供给,研究视角主要集中于模式、推广主体和推广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我国农业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并对农业科研建设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提出了加快农业科研信息化建设构想和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信息服务资源系统建设、信息服务传输系统建设、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以及信息服务组织管理系统建设四个方面对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践进行了阐述,并对下一步开展工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农业院校图书馆与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目前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农业院校图书馆在信息化服务中的优势,阐述了农业院校图书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关于构建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就是要建立一个集农业科研信息资源共享、农业科研活动协同、农业科研管理信息化于一体的山西农业科研网络化环境,改进农业科研的手段和方法,促进科学数据和仪器设备的共享。目前,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提高信息主体意识,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和加强技术人员的培养。随着山西农业科研信息化平台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必将全面提升山西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山西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生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内涵深刻 ,外延广泛的概念。在农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四个环节中。农业信息化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 ,更有效、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种农业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人才资源和其它信息资源等 ) ,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