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及产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ODM,DTA-6和Cc,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药后5~30 d,DTA-6提高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并且显著的增加了大豆产量;而SODM则减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各处理及对照的水分效率和气孔导度的变化并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其中气孔导度呈双峰曲线变化趋势,表现为各处理及对照在10d与20 d分别出现一高峰值。至喷药后30 d,各处理及对照的水分效率和气孔导度值变化规律一致,具体表现为:SODM>Cc>DTA一6>CK(对照)。表明叶面喷施DTA-6和SODM,调节了大豆叶片的光合特性,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以东农42、东农163二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对鼓粒期大豆叶片和豆荚的叶绿素含量、氨基酸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豆荚叶绿素总含量平均占叶片叶绿素总含量的1%~2%,豆荚的光合速率与其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豆荚的还原糖含量和淀粉含量都较叶片含量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比叶片低。豆荚的蛋白质、还原糖、气孔导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花期干旱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齐黄34和汾豆79为试材,在大豆花期以正常灌水为对照,设置轻度、中度、重度3个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SOD、POD、CAT和APX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中度胁迫时达到最大值,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干旱程度的降低逐渐下降。两品种间在同一干旱程度下,齐黄34的保护酶活性和光合速率较高,说明齐黄34的抗旱性高于汾豆79。  相似文献   

5.
光照强度对苗期大豆叶片气孔特性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苗期大豆叶片气孔特征、光合作用及碳水化合物变化,揭示大豆叶片光合及气孔特性对荫蔽的响应机制。方法 选用对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盆栽实验,设置正常光照(CK)、轻度荫蔽(LS,遮光20%)、中度荫蔽(MS,遮光40%)和重度荫蔽处理(SS,遮光75%),分析不同荫蔽程度对大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特性、光合荧光参数、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 荫蔽敏感性弱的南豆12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在LS和MS处理下显著高于CK,上表皮气孔在LS、MS处理分别增加26.9%和18.5%,下表皮分别增加了13.9%和39.2%,差异显著,南豆12在SS处理和荫蔽敏感性强的桂夏豆7号在3个荫蔽处理下显著低于CK(P<0.5)。2个大豆品种光合速率在LS、MS处理显著高于CK, 最大值出现在LS处理, 平均为14.33 μmol CO2·m -2·s -1,在CK和SS处理下南豆12显著高于桂夏豆7号;光强减弱,南豆12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先减后增,桂夏豆7号逐渐减小,且南豆12和桂夏豆7号2个品种的气孔导度均在LS处理出现最大值,分别为0.57 mm·m -2·s -1和0.30 mm·m -2·s -1;南豆12胞间CO2浓度在LS和SS处理下显著高于CK,桂夏豆7号胞间CO2浓度随荫蔽程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荫蔽程度增加,2个品种的实际光量子产量和最大量子产额逐渐降低,且不同处理下南豆12的实际量子产量均大于桂夏豆7号。相反,南豆12和桂夏豆7号非光化学淬灭系数随荫蔽程度增加而增大。光强降低,南豆12淀粉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59.0%、77.8%、95.8%,桂夏豆7号则显著下降了47.5%、67.3%、87.8%;2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南豆12在LS处理下增加了72.7%,显著高于南豆12的CK和桂夏豆7号的LS处理,桂夏豆7号的LS、MS处理和CK无显著差异(P>0.5)。 结论 荫蔽直接影响气孔性状和光合特性,适当的荫蔽会使叶片通过增加叶片气孔开放来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积累量,进而增强大豆的耐荫性。  相似文献   

6.
草甘膦对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草甘膦对普通大豆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剂量草甘膦对晋大75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未喷施草甘膦情况下,晋大75的Pn和Gs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时、16:00时和10:00时、14:00时左右;Tr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4:00时左右;WUE在上午和傍晚较高,14:00时左右最低。(2)喷施草甘膦后,晋大75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趋势总体与未喷药前相似。Pn随草甘膦剂量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当剂量达到0.92 kg.hm-2时严重抑制Pn。0.46 kg.hm-2的草甘膦促使Tr的峰值提前到12:00时出现,而0.92kg.hm-2处理却使Tr日变化呈双峰曲线。12:00时以前(包含12:00时),除低剂量(0.46 kg.hm-2)的草甘膦可提高晋大75的Tr和Gs外,其他各剂量在一天中均降低了其Tr和Gs。草甘膦增加了晋大75的Ci,而0.92 kg.hm-2的草甘膦却降低了其WUE。  相似文献   

7.
高温干旱双重胁迫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气候箱中,以豫豆19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高温条件下不同干旱水平大豆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幼苗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高温干旱双重胁迫使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胞间CO2含量先大幅度降低然后小幅回升.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滴水量对中熟超高产大豆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在田间研究了盛花期后975(W_1),1 575(W_2),2 175(W_3),2 775(W_4)m~3/hm~24种滴水量处理对中熟大豆品种"新大豆27号"植株形态特征、叶面积指数、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滴水量,直接提高0~40 cm土层含水量,显著增大主茎9~16节节间长和叶柄长,茎粗减小;显著增大主茎6~15节叶面积、群体中上部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大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降低叶片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蔗糖含量,增强生育前期叶片淀粉的积累和生育后期高效的运转;W4、W3处理产量分别为6 404.7,6 082.6 kg/hm~2,分别较W1增产27.6%、21.2%。新疆伊宁地区大豆产量可达6 000.0 kg/hm~2,其生育期间田间适宜总滴水量为2 175~2 775 m~3/hm~2。  相似文献   

9.
锰叶面喷施对大豆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垦农4号”为材料,在大田小区试验的条件下,研究在初花期叶面喷施EDTA-Mn对大豆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体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锰叶面喷施能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气孔相对开度;增加了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降低。较高浓度锰叶面喷施可对上述指标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农机作业宽幅条件下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光合特性及群体产量的影响,于2018—2019年采用大田试验,以单作玉米(SM)和单作大豆(SSB)为对照,在玉米-大豆2:1播幅(I21)、2:2播幅(I22)、2:3播幅(I23)间作模式下,测定大豆光合指标、生理生长指标以及群体产量。2年的结果表明:各处理大豆冠层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PAR)日变化呈现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随着大豆宽幅的增加,各间作处理大豆冠层上方的光合有效辐射逐渐增加,但均小于单作。相较于单作,间作处理降低了大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地上部生物量,各指标均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而增加,其中I21处理显著低于I23和SSB处理,I22处理与I23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增加了大豆植株的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含量以及株高,各指标均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而减小,其中I21处理显著高于I23和SSB处理。与单作相比,基于处理总面积的间作玉米产量显著增加,大豆产量显著降低,3种间作处理以籽粒产量为基础的LER(土地当量比)随着大豆播幅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玉米-大豆2:2、2:3播幅种植具有间作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以垦农4号大豆为试验材料,在桶栽砂培条件下,研究了9个不同生育阶段养分亏缺对大豆茎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阶段性养分亏缺,均可对大豆的茎部性状及产量产生一定影响。VE—V3期养分亏缺可显著降低株高及产量,是株型及产量调控的关键时期,其他各阶段的养分亏缺均可通过前期或后期的养分供应得到恢复。R5阶段充足的水分供应比养分对产量的影响更大,是水分需求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选择高光效牛膝品种,以牛膝两个农家品种核桃纹和风筝棵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和石蜡切片法对自然条件下牛膝叶的光舍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两个农家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光合指标间差异显著:核桃纹对光照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的能力较强,光饱和点为221 μmol/(m2·s),光补偿点为52.6μmol/(m2·s);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上下午各有一高峰,午后2:00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核桃纹和风筝棵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差异显著.核桃纹均大于风筝棵.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育成年代大豆品种光合速率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具有高光效和农艺性状优良的大豆种质资源,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育成的140份大豆品种进行了光合速率和农艺性状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不同年代品种在始荚期(R3)、始粒期(R5)、鼓粒期(R6)3个时期光合速率平均值呈递增趋势;各熟期组间光合速率的平均值差异不显著,但熟期组内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可以从不同熟期组中筛选光合速率高的材料作为高光效、高产优异的品种资源利用,例如:黑河27、黑河38和黑农41等品种;生育日数有缩短趋势;株高和主茎节数有增加趋势;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随年代递增,是产量随年代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茎叶生长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夏大豆茎叶生长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对47个品种(系)进行了2a的定株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每长出1片复(真)叶,需3.2d,积温90.5℃;中熟品种主茎第9片复叶展开前后始花,12~13片复叶展开时结荚;主茎节数与叶片生长期、株高、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呈正相关,与百粒重呈负相关;叶片生长期与出苗~始花、花荚期、鼓粒期、出苗~始荚、生育期、叶片生长期占生育期比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水稻穗重与叶片茎秆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系数分析法,研究了十三个粳稻品种的叶片和茎秆性状与穗重的关系。结果表明:1.稳重与茎秆粗、穗颈粗和单位茎秆重有明显的正相关,与株高的相关不显著。这表明只要(?)秆粗壮,矮秆亦有可能形成大穗。2.抽穗后上部外片的面积和比叶重对穗重均有较大的直接作用。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通过叶面积对穗重的正间接作用亦很大。叶面积对穗重的影响与这两个性状密切相关。3.抽穗后剑叶和第2叶相对较小的“下位叫优势型”品种,穗重与各叶面积呈正相关;剑叶和第2叶相对较大的“上位叶优势型”品种,穗重与各叶比叶重的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套作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竹  杨文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1957-1960
[目的]进一步完善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的技术要点。[方法]在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大豆茎粗和茎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株高随密度的变化存在品种差异,贡选1号随密度的增加而增高,乐豆1号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比叶重在整个生育期呈升-降-升的趋势,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叶面积指数在不同生育时期呈抛物线型变化,且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贡选1号在套作条件下产量高于乐豆1号,但耐密性较差,最适密度为16.5万株/hm^2,高密度下减产严重;乐豆1号的耐密性较强,最适密度为16.5万~21.0万株/hm^2。[结论]为小麦-玉米-大豆套作模式的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从大豆群体冠层内部的光、CO2、温度等微环境指标和冠层光合特性两方面综述了与产量的关系。微环境与光合特性关系密切,产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大豆短叶柄突变体NJ90L- 1SP 短叶弱枕性状的表达受光温反应影响较大,当月平均温度达到24 .5 ℃,光照长度为14 ~15h/d 时,NJ90L- 1SP 植株叶柄表现为短叶柄( ≤10 .0cm) 弱枕性状( 叶枕凹状) 。该突变体的短叶柄与弱枕性状之间为完全连锁或一因多效,其受一对隐性或两对隐性重叠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9.
在麦/玉/豆套作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同熟性大豆茎叶形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熟性大豆在当地均有各自最适宜的播期。浙春3号的最适播期是7月6日,乐豆1号的最适播期是6月15日,而贡选1号的适宜播期是6月15日和6月22日,两者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晚熟大豆品种(贡选1号)较早熟品种(浙春3号)和中熟品种(乐豆1号)能显著缩短与玉米的生殖生长共生期,独立生长期最长,从而减轻了生育前期玉米对它的弱光伤害,保证了适宜的株高、较大的茎粗和茎干重以及理想的叶面积指数和比叶重。综合大豆的熟性和播期2个因素,麦/玉/豆套作模式下的最优组合为贡选1号在6月15日至6月22日之间播种。  相似文献   

20.
制作谷子根、茎、叶的连续石蜡切片,观察它们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谷子的根、茎和叶的显微结构具有单子叶植物所具有的特征,也具有长期适应生存环境而特化的特征.谷子根的表皮脱落得比较早,根的后生木质部形成大的空腔;谷子茎的维管束分散排列在基本组织中,皮层占的空间比较大;幼嫩谷子叶的发育和多数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