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湘潭锰矿废弃地土壤中Ni、CA、Cu、Mn、Pb和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采用污染指数评价法对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中Mn、Cu、Pb、Zn、Cd、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853.21、95.80、1211.29、685.36、13.15和91.33mg/kg;用3种不同的背景值对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6种重金属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大于2,表示被污染,其中以Mn、Pb、CA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3.达5级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2.
广西锰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广西3个锰矿区的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3个锰矿恢复区土壤的Cu、Pb、Cd、Zn、Mn和Cr 6种重金属元素全量均超过相应广西土壤背景值,其中Cd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3个矿区土壤中的Mn和Zn无显著差异,Mn含量均大大超过170~1 200 mg/kg适中标准的上限值。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Pb、Zn、Cu未对3个矿区造成污染,Cr为轻微污染,Cd为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显示3个矿区总污染等级达到了重污染。可见,Mn和Cd是这3个矿区的主要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3.
以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结果表明,杜鹃林下土壤中Pb含量均高于地区土壤背景值,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2种高山杜鹃叶片中不同类型金属含量存在差异,露珠杜鹃叶片各金属含量大小依次为MnCuZnNiPbCdCoCr,而马缨杜鹃叶片叶片不同金属含量依次为MnCdNiCuCoCrZnPb。露珠杜鹃叶片对Mn、Zn的吸收量与土壤Mn、Zn含量呈线性相关;马缨杜鹃叶片对Ni、Zn的吸收量分别与土壤Ni、Zn含量呈线性相关。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对重金属Mn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在1.268~3.046之间,具备富集植物基本特征,可作为锰矿废弃地理想的生态恢复备选植物,且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分别对Cu、Zn和Cd、Ni的富集能力较强,可以作为Cu-Pb-Zn-Ni复合污染土壤修复的备选植物。露珠杜鹃和马缨杜鹃并非是超富集植物,但2者均在Cd污染的林下土壤中长势良好并形成优势植物,高山杜鹃可作为修复Cd污染土壤的潜力树种。  相似文献   

4.
以陕西省南部某铅锌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铜(Cu)、锌(Zn)、铅(Pb)、锰(Mn)、锗(Ge)、镍(Ni)含量,采用欧洲参考交流局(BCR)修正的顺序提取技术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测定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尾砂堆积对周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影响明显,6种重金属乙酸提取态含量较高,容易迁移至土壤环境,风险评估编码法(RAC)重金属生态评价结果为Cu、Zn、Pb、Ge、Ni等5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等级为中等,Mn的生态风险等级为低;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呈抑制作用,对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具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不同矿区废弃地土壤肥力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取样测定了云南兰坪铅锌矿、开远煤矿、个旧锡矿废弃地土壤的营养元素(N、P、K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Pb、Zn、Cu、Ni)的含量,并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了废弃地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表明:(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全N、有效P、速效K,有机质等土壤肥力指标等级大都为Ⅲ和Ⅱ级;全P、全K、碱解N的含量很低,分别为0.015%~0.019%、0.12%~0.46%和4.99~38.05mg·kg^-1。3个废弃地土壤肥力大小顺序为煤矿废弃地〉锡矿废弃地〉铅锌矿废弃地。(2)3个废弃地土壤全Pb22.99-8816.34mg·kg^-1,全Zn57.05-36995.2mg·kg^-1,全cu60.42~3339.69mg·kg^-1,全Ni124.94-656.11mg·kg^-1;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很低,除铅锌矿废弃地有效Pb为166.56mg·kg^-1外,其余都〈50mg·kg^-1。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废弃地污染指数Zn〉Pb〉Cu〉Ni,锡矿废弃地污染指数Cu〉Zn〉Pb〉Ni,且都达到重度污染程度,而煤矿废弃地仅Ni达到中度污染程度。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铅锌矿和锡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达到重度污染等级,而煤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6.
大冶龙角山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来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研究大冶龙角山矿区某溪流段沿岸农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分布情况,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提取并测定土壤中Mn、Cu、Zn、Pb、Cr、Ni和Cd 7种重金属的形态与含量,并分析了重金属含量与土壤Fe和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重金属在大部分取样点总含量均超出湖北省土壤背景值;Cu和Cd总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GB 15618—1995)限值,Zn、Pb、Cr和Ni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Mn、Cu、Zn、Pb、Ni和Cd均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Pb、Cr和Cd存在一定比例的可交换态。矿山矿石组分主要为黄铁矿和黄铜矿,且Mn、Cu、Zn、Pb和Cd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以及总含量的分布均与土壤Fe和S含量分布表现出较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硫化物矿物开采引发了重金属Mn、Cu、Pb、Zn和Cd在该矿区农田土壤中的累积与污染。  相似文献   

7.
在湘江株洲-湘潭-长沙(长株潭)河段三地12 处采集河流沉积柱芯12 个,获得沉积物样本384 个,采用地累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评价方法,系统分析样本中Mn、Zn、Pb、Cu、Cr、Ni等6 种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及分布变化特征,对湘江株洲-湘潭-长沙段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湘江长株潭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变动趋势变动较大,Cu、Pb、Zn 分布有明显地域规律,Cr、Ni、Mn 分布无明显地域规律。地累积指数显示,除Ni 和Cr 外,长株潭三地都存在Pb、Cu、Zn、Mn污染,其中株洲霞湾段(ZX5-10)Pb 和Zn 达严重污染程度,Mn、Cu 等达到中度或轻度污染程度;湘潭与长沙两地湘江沉积物Pb、Zn 达到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为轻度或偏中度污染水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株洲段为强生态危害,湘潭段为中等生态危害,长沙段为轻微生态危害。株洲霞湾段湘江沉积物的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求表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指示酶,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黑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Cu、Zn、Pb、Cd单因素污染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Cu、Zn含量的增加表现较敏感,土壤转化酶活性对Cu非常敏感。[结论]土壤脲酶活性最适于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求表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指示酶,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东北黑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模拟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Cu、Zn、Pb、Cd单因素污染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土壤脲酶活性与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呈良好的负相关关系,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对Cu、Zn含量的增加表现较敏感,土壤转化酶活性对Cu非常敏感。[结论]土壤脲酶活性最适于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涠洲岛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涠洲岛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及广西最热旅游岛,生态安全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地统计学原理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涠洲岛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进行研究,以揭示其土壤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1)涠洲岛土壤铜(Cu)、锰(Mn)、镍(Ni)、铅(Pb)、锌(Zn)、汞(Hg)含量均值分别为55.99、1 767.34、110.24、21.79、99.91、0.03 mg/kg,变异性较强;其中,Cu、Mn、Ni、Pb、Zn平均含量高于广西背景值,且Ni元素的平均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同时,Mn、Zn、Hg含量之间具有与前人研究一致的相关性;(2)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Cu、Mn、Zn元素含量随之增加,Ni、Pb元素的含量则降低;(3)0~10 cm、10~20 cm土层各重金属元素的高值区总体上分布于该岛中部和西南部,大部分元素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4)土壤重金属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明显,其中抛荒地的Cu元素含量最高,香蕉地对Mn、Ni、Pb、Zn有累积效应,玉米地拥有最高含量的Pb;(5)综合各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岛土壤重金属Mn、Ni有一定的积累,但其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风险较低。结果可为涠洲岛生态旅游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典型选样方法,在永康市城区采集了不同重金属质量分数土壤条件下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的树叶、树枝、树干以及土壤样品,利用ICP-OES测定植物和土壤中6种重金属(Mn、Cu、Zn、Pb、Cr、Ni)的质量分数,分析比较6种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梯度下广玉兰地上部分各器官对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广玉兰地上部分重金属质量分数因器官、元素种类不同以及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6个不同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梯度下,广玉兰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总体趋势为Mn、Zn、Cr、Cu、Pb、Ni,各器官中重金属质量分数最高是树干,其次是树叶,树枝最弱。玉兰地上部分各器官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树干、树枝、树叶,其中树干对Pb、Ni两种元素表现出了高富集的特征(富集系数BC,F1),富集系数分别达到了1.256和1.188,对Cu、Zn、Pb、Mn、Ni重金属的富集系数随土壤中污染梯度的上升总体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广玉兰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估算得出,重金属积累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干在单株广玉兰地上部重金属积累总量中所占比最高,普遍达到60%以上,其中Ni、Pb元素积累量占比高,平均可达84.93%、88.50%。综合考虑广玉兰体内重金属质量分数、富集系数以及积累量,建议可将广玉兰用于Cu、Ni、Pb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选取城郊梭梭防护林为研究对象,采集梭梭茎枝、根、凋落物及根际土壤样品,通过测定(Cd、Hg、Pb、Zn、Mn、Ni、As、Cu、Cr)9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多元统计对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初步分析,量化梭梭各器官修复潜力,并根据生物量方程估算梭梭单位面积及单位空间重金属累积量,进而评价梭梭对各元素富集效能。结果表明,9种元素均低于土壤风险筛选值,除Mn、Ni、Pb含量低于新疆土壤环境背景值外,其余元素均不同程度超出背景值,其中Hg元素是背景值的4倍,表明研究区土壤产生不同程度重金属累计现象,Mn、Cr、As、Hg、Cd污染可能不同程度受燃煤、金属冶炼等因素影响,Pb、Ni可能来源于交通污染源以及成土母质双重影响,Cu可能与区域垃圾、秸秆焚烧有关。梭梭各器官表现出对Mn、Cd、Hg良好的富集能力,对Ni、Zn、Cr、Cu具备一定的修复潜力,对Pb、As表现出低修复潜力;单株梭梭对重金属元素累计总量大小顺序为Mn>Zn>Cr>Cu>Ni>Pb>Cd>As>Hg,地上部分对各重金属元素累积量均明显大于地下部分。梭梭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具备较强的修复潜...  相似文献   

13.
焉耆盆地小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新疆焉耆盆地采集35个小麦地土壤样品,测定其中As、Cd、Cr、Cu、Mn、Ni、Pb和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NP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ER)对小麦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焉耆盆地小麦地Cd含量平均值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11.12倍,Cd、Cr、Ni、Pb和Zn含量的平均值分别超出新疆灌耕土背景值的55.58、1.32、1.48、3.21倍和4.47倍。小麦地Cd、Pb和Zn呈现重度污染,Cr和Ni轻度污染,As和Cu轻微污染,Mn无污染;研究区NPI平均值为7.93(呈现重度污染状态),RI平均值为342.95(属于较强生态风险水平),IER平均值为5.68(属于重警级别),土壤RI和IER从研究区北向南部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小麦地Ni、Pb与Zn主要受到人为污染源的影响,Cu、Mn和Cr主要受到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控制,As和Cd可能受人为污染和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综上认为,Cd是焉耆盆地小麦地主要的污染因子和生态风险因子,对研究区耕地Cd污染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4.
某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广东省某铅锌尾矿库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评价重金属污染对农田土壤的风险,测试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Pb、Zn、Cu、Cr、Cd、Ni和As的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3种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高于蔬菜地土壤,部分土壤样品中的Pb、Zn、Cu、Cd、Ni、As含量已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值,Cr含量均未超标,重金属超标率顺序为:CdZnAsPbNiCu。相关性分析表明农田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之间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Pb、Zn、Cu、Cd、As是当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3种评价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果显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重度污染程度;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危害程度。根据分析和评价结果认为农田土壤受到多种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重金属对农田存在某种程度的风险,评价方法各有其侧重点,人们在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时要根据评价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监测研究区域208个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含量,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以及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相对于本底值的变化累积情况,以此来判断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受人为活动的扰动程度。采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统计方法,分别获得基于这两种方法的重金属环境基线值及偏差,以两者的平均值作为研究区域表层土壤重金属环境基线值。结果显示:研究区域监测点位表层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分别有17.3%、1.0%、4.3%、0.0%、2.4%、3.8%、1.9%、0.0%的监测点位超出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限值,分别有26.9%、26.0%、29.8%、17.3%、16.8%,20.2%、28.4%、21.6%的监测点位较区域本底值均有不同程度累积;基于标准化方法和相对累积频率统计方法两种方法获得的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环境基线值平均值分别为0.22、0.09、13.34、30.7、82.0、29.7、38.0、89.1 mg/kg,相对偏差为0.5%~12.0%;土壤中重金属Cd、Hg、As、Pb、Cr、Cu、Ni、Zn的环境基线值较区域本底值的累积指数分别为1.5、1.2、1.0、1.1、1.0、1.0、1.0、1.0、1.0,重金属Cd的环境基线值较区域本底值有轻度累积,说明土壤重金属Cd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因素干扰,但影响程度较小,Hg有轻度累积的风险,As、Pb、Cr、Cu、Ni、Zn无明显累积。  相似文献   

16.
对福建福州、南平、泉州、厦门、漳州、龙岩、三明7个主要城市垃圾的处理方式、污染状况、渗滤液及其对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测定、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及其浸蚀土壤中的Cd、Cr、Pb、Zn、Mn、Ni含量.结果表明:目前福建城市垃圾、垃圾渗滤液及其浸蚀土壤存在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比,垃圾渗滤液中Mn、Ni和Cd超标;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标准相比,除了Zn,其余5种重金属(Cd、Cr、Pb、Mn、Ni)均超标;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2级)相比,垃圾渗滤液浸蚀土壤重金属(Zn、Mn、Ni、Pb、Cd)超标.  相似文献   

17.
在百色城区及周边县城选择城市中心区、矿区和工业区采集土壤,分析其重金属元素(As、Cd、Cr、Cu、Mn、Ni、Pb和Zn)的含量及存在形态.结果表明,城市中心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处于无污染水平,属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而工业区和矿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超出百色土壤背景值,污染较严重,属于极强生态危害程度,其中Cd对土壤RI的贡献最大.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形态特征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城市中心区、工业区与矿区土壤中,Cd的可交换态含量较高,占总量的18.2%~29.5%;Mn则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形式存在;其余重金属元素(As、Cr、Cu、Ni、Pb、Zn)以残余态为主,占总量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8.
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在分析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中Cu、Pb、Zn、Mn、Co、Ni、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8、41.3、102.6、704.6、14.4、37.4、83.2 mg· kg-1,均高于陕西省和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尤其是Cu、Pb和Zn.土壤中Cu、Zn、Ni和Cr主要以残余态的形式存在,Pb、Mn和Co主要以可还原态和残余态的形式存在,重金属的迁移顺序为Mn(63.91%)>Pb(60.08%)>Co (51.70%) >Ni (37.12%) >Zn (32.09%) >Cr( 30.58%) >Cu( 19.95%),其中,Mn、Pb和Co有50%~65%可以发生迁移,易被生物体利用,危害较大.评价结果表明,宝鸡长青镇铅锌冶炼厂周边土壤主要受到了Pb的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顺全  赵烨  李强  孙雷  刘殿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37-4239
[目的]探讨山东省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电感偶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别测定了所采集样点土壤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含量,并用数理统计法进行了分析。[结果]弥河流域农用地土壤中的重金属Cr、Cu、Ni、Zn、Mn和V含量在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成土母质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未对重金属含量产生明显影响。土壤未受到重金属Cr、Cu、Ni、Zn、Mn和V的污染,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符合绿色食品产地规定的土壤质量环境要求,属于清洁流域。[结论]部分样点的Cr、Cu、Ni、Zn和Mn的含量已经高于该区域的背景值,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