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饲料蛋白水平和能蛋比对美洲黑石斑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按照粗蛋白41%、46%5、1%,能量12.50 MJ.kg-1、13.77 MJ.kg-1、15.04 MJ.kg-1二因素3水平配制9组不同饲料投喂美洲黑石斑幼鱼,以含蛋白40%以上的5#鲈鱼饲料为对照进行为期70 d的试验,研究蛋白水平与能蛋比对幼鱼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美洲黑石斑幼鱼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蛋白水平在46.0%、能蛋比在30.80 MJ.kg-1时,养殖效率最高.经回归分析发现,美洲黑石斑幼鱼饲料蛋白水平在45.62%~46.86%、能蛋比在29.73~31.78 MJ.kg-1时,可获得理想的养殖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较低盐度(20)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体质量为0.35 g)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设置25%、30%、35%、40%和45%(均为质量分数)5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记为CP25、CP30、CP35、CP40、CP4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虾。试验在300 L玻璃钢桶中进行,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40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CP35、CP40、CP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5组对虾的血清TP、CHOL和TG含量均最高,CP35组对虾的血清TP和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0、CP35组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将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对虾增重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在盐度为20的水体中养殖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时,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9.74%。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幼鱼生长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采用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配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5.0%、37.5%、40.0%、42.5%、45.0%的5种饲料,对平均初始体重为(84.81±0.92)g的花鲈幼鱼进行为期75d的饲养试验,以确定花鲈幼鱼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水平。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9.85%组的花鲈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最高,其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极显著高于34.76%组和37.54%组(P<0.01),与42.34%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34.76%、42.34%和45.03%组(P<0.05),而与37.54%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为指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蛋白质含量为38.87%~41.50%时,花鲈幼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质源配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3.26%、46.34%、49.12%、51.94%、54.65%的等能饲料,在水温23~25℃条件下对初始体质量为(1.16±0.01)g的香鱼幼鱼进行7周的饲养试验以确定香鱼幼鱼最适蛋白质需要量。结果显示,蛋白质水平为49.12%试验组的鱼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指标显著高于其他蛋白质含量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54.65%蛋白质试验组(P0.05),蛋白质效率随蛋白质水平升高而下降,49.12%试验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43.26%和51.94%蛋白质试验组(P0.05),但与其他组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水平对香鱼幼鱼肌肉脂肪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对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的折线分析求得香鱼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分别是49.04%和48.94%。  相似文献   

5.
试验设计不同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9种试验饲料饲养克氏原螯虾,探讨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和能量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但260和300g/kg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15和17 kJ/g能量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肠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6.
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骡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R71公番鸭×M14奥百星母鸭杂交产生的骡鸭雏苗360羽,初生重为(51.6±3.11) g,进行能量、蛋白质2×3因子试验.日粮ME设12.12 MJ/kg和12.54 MJ/kg两个水平,CP设21.0%、19.0%和17.0%三个水平共六个处理(添加剂均相同).结果表明,六个处理中0~3周龄增重以2组最高,ME 12.12MJ/kg高于12.54 MJ/kg(P<0.05);CP21.0%和19.0%显著高于17.0%(P<0.05),21.0%与19.0%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转化率ME间无显著差异(P>0.05),CP21.0%和19.0%显著高于17.0%(P<0.05).六个处理中4~7周龄增重以2组最高,ME 12.12 MJ/kg高于12.54 MJ/kg(P<0.05);CP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转化率ME 12.12 MJ/kg高于12.54 MJ/kg(P<0.05),CP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显示,0~7周龄骡鸭生长日粮能量皆不宜过高,以12.12 MJ/kg为宜,蛋白质0~3周龄19.0%、4~7周龄17.0%即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碳水化合物(CBH)水平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添加水平。【方法】以CBH质量分数分别为20%,27%,34%,41%和48%的5组等脂纯化饲料,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77±0.52)g的吉富罗非鱼幼鱼10周,测定并分析其对吉富罗非鱼幼鱼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鱼体营养成分、血脂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饲料CBH质量分数的升高,罗非鱼幼鱼的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在41%CBH组达到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饲料系数以27%CBH组最低;肝体比、脏体比随着饲料CBH水平上升而显著升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以41%CBH组最高,且显著高于20%,27%和34%CBH组(P<0.05)。全鱼和肝脏粗蛋白含量随着饲料CBH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P<0.05),全鱼和肝脏粗脂肪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幼鱼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48%CBH组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结论】吉富罗非鱼幼鱼饲料中的CBH对蛋白质有节约作用,适宜添加水平可达41%;摄取CBH水平过高(48%)会导致脂肪肝和高血脂,并对鱼体肝脏功能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8.
选用杜寒F1、杜寒F2以及小尾寒羊公羔54只,按对等的原则分为6组,研究探讨不同能量水平条件下,全颗粒料和精料加干草饲喂,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组(DE12 MJ/kg、CP150 g)比饲喂低能量水平日粮组(DE 10 MJ/kg、CP 146 g)增重提高33.59%(P<0.01),每增重1 kg节约DE 29.34%和CP 39.12%(P<0.01)。同一营养水平不同品种间,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高能量水平的日粮,增重和饲料报酬杜寒F1>杜寒F2>小尾寒羊。饲喂低能量水平的日粮,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杜寒F2>小尾寒羊>杜寒F1。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豆球蛋白(Glycinin)对幼鲤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初始体质量为(10.12±0.08)g鲤稚鱼和初始体质量为(116.89±0.13)g鲤幼鱼为试验对象,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鲤稚鱼和幼鱼的饲料等氮(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40%和36%)等能(总能分别是16.9和15.2 MJ/kg),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梯度为0、3.0%、6.0%、9.0%、12.0%,每组饲料设3个重复.【结果和结论】在鲤稚鱼和幼鱼的配合饲料中,不同比例添加大豆球蛋白,会导致其生长性能不同程度地下降.鲤稚鱼3.0%、6.0%、9.0%和12.0%组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饲料效率、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鲤幼鱼3.0%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组的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满度、肝体比、脏体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随着大豆球蛋白的添加量增加,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3.0%组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6.0%、9.0%和12.0%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鲤稚鱼和幼鱼肌肉中的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鲤稚鱼配合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3.0%;鲤幼鱼配合饲料中大豆球蛋白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6.0%.  相似文献   

10.
不同大豆蛋白对幼建鲤体蛋白质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用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去皮豆粕蛋白(DSBM)两种蛋白源分别替代鱼粉的饲料对10~35g幼建鲤CyprinuscarpioVar.Jian体蛋白质沉积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用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水平对幼建鲤的蛋白质效率比(PER)和蛋白质沉积率(PPV)的影响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随着用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的增加,蛋白质效率比和蛋白质沉积率均极显著下降(P<0.01),当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超过60%时,蛋白质沉积率极显著下降(P<0.01);饲料中用去皮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比例对幼建鲤的蛋白质效率比、蛋白质沉积率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沉积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质效率比显著下降(P<0.05),当用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达50%时,可以使幼建鲤的蛋白质沉积效率极显著降低(P<0.01),这说明用大豆分离蛋白和去皮豆粕两种大豆蛋白分别替代鱼粉蛋白后,均可以引起10~35g幼建鲤的蛋白质沉积效率下降;在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3%的幼建鲤饲料中,用大豆分离蛋白和去皮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适宜比例分别为40%和25%。  相似文献   

11.
将初始均质量(8.26±0.81)g的鳡(Elopichthys bambusa)300尾,随机分为5组,分别投喂5种脂肪水平(A组:3%、B组:6%、C组:9%、D组:12%、E组:15%)的等氮(45.64%±0.20%)、等能(16.82±0.11MJ/kg)饲料56d,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鳡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先升后降,B组显著高于A、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饲料脂肪含量为7.71%时SGR最高;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饵料系数先降后升,B组显著低于A、D、E组(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B组最高;肝体比(HSI)随饲料脂肪含量增加而升高,A组显著低于C、D、E组(P<0.05);鱼体脂肪、肝脏脂肪含量的变化趋势同HSI,体蛋白含量先升后降;随饲料脂肪水平上升,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力及总胆汁酸含量呈上升趋势,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呈降低趋势。经分析认为,鳡最适饲料脂肪含量为7.71%,含量过高使鳡生长缓慢,脂肪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饲料钙磷比(质量比)对吉富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磷表观消化率、体成分、骨组织无机物含量、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确定吉富罗非鱼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方法】以磷酸二氢钾为磷源、氯化钙为钙源,分别配制等磷(总磷为9~10 g/kg)、等氮、等能、钙磷比理论值分别为2∶1,1.5∶1,1∶1,1∶1.5,1∶2和1∶3(实测值分别为1.8∶1,1.3∶1,1∶1.1,1∶1.5,1∶2.5和1∶2.9)的6组纯化饲料,用之饲养吉富罗非鱼(初始体质量为(46.03±2.14) g/尾)8周,每组设3个重复,测定其体质量增加率、饲料系数、磷表观消化率、体成分、骨组织无机物含量、血清生化指标等。用折线模型分别对供试罗非鱼的特定生长率、全鱼磷含量、脊椎骨磷含量和血清磷含量与饲料钙磷比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确定饲料中钙磷比的适宜水平。【结果】钙磷比为1∶1.1~1∶2.9的试验组鱼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钙磷比1.8∶1组(P<0.05);钙磷比1∶2.5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8∶1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钙磷比1∶2.5组的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8∶1组、1.3∶1组和1∶2.9组(P<0.05),但与1∶1.1组和1∶1.5组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钙磷比对吉富罗非鱼的脏体比、肝体比、肥满度及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钙磷比的下降(钙水平的降低),全鱼和脊椎骨的钙、磷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肌肉的粗脂肪含量呈升高趋势(P<0.05),而全鱼和脊椎骨的粗灰分含量及Ca/P值均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磷含量随饲料钙磷比的下降呈升高的趋势(P<0.05),饲料钙磷比对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和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均随饲料钙磷比的下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随饲料钙磷比的下降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吉富罗非鱼要获得最大的特定生长率、全鱼磷含量、脊椎骨磷含量和血清磷含量,其饲料中最适钙磷比分别应为1∶1.5,1∶1.1,1∶1.1和1∶2.4,据此建议在饲料总磷水平为9~10 g/kg时,吉富罗非鱼饲料中钙磷比的适宜水平为1∶1.1~1∶1.5。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VA对草鱼幼鱼生长、体成分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以确定草鱼饲料中VA适宜的添加量。【方法】采用酪蛋白和脱脂豆粕为蛋白源、白糊精为糖源、玉米胚芽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的半纯化饲料作为基础饲料,配制VA水平为0(对照组),810,1 620,2 520,3 224,3 980,7 950,16 386 IU/kg的8组试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10.79±0.52) g的草鱼12周,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0尾,试验结束后测算体质量增长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鱼体营养成分以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活性等指标。【结果】对照组的草鱼幼鱼,在试验后期有8.33%出现眼球突出、尾鳍充血的症状,添加VA试验组的草鱼未出现类似症状;饲料中VA含量在0~1 62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随饲料中VA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饲料中VA含量>7 950 IU/kg时,体质量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特定生长率的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类似,而饲料系数变化趋势与体质量增长率相反;VA对草鱼成活率和全鱼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中缺乏VA会显著降低血清中ALP的活性,同时显著提高GPT和GOT的活性(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缺乏VA会引起草鱼幼鱼眼球突出、尾鳍充血和肝功能异常,饲料中添加适量的VA会促进草鱼的生长,降低饲料系数,但过量的VA会降低草鱼幼鱼的生长速度。对草鱼体质量增长率与饲料中VA含量进行折线回归分析,可知草鱼幼鱼获得最佳生长时对VA的需要量为1 653 IU/kg,同时建议饲料中VA含量不宜超过7 950 IU/kg。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验旨在研究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对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生长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初始体重(10.30±0.02)g的幼建鲤450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3个重复,分别投喂以豆粕等氮替代饲料中鱼粉含量的0%(对照组,D1)、2%(D2)、4%(D3)的饲料,其中D2和D3添加300mg/kg的核苷酸和0.3mg/kg的有机硒,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结果表明,D2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相对于D1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D3(P<0.05);采食量D2显著高于D1,D3最低(P<0.05)。D2的肝胰脏重显著高于D1(P<0.05),全肠重相对于D1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体指数、肠体指数、肠长、肠长指数与D1差异不显著(P>0.05)。D2的肠道淀粉酶、Na+,K+-ATP酶、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D1(P<0.05),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脂肪酶活性相对于D1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综上,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饲料中添加核苷酸和有机硒能够促进幼建鲤的生长,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对黑鲷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清蛋白水平以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在水温(28±1)℃下,将体质量7 g的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幼鱼室内微流水小型水泥网箱池中,分别投喂添加了0、0.025%、0.05%和0.1%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饲料。56 d的饲养结果表明:0.05%解淀粉芽孢杆菌组黑鲷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摄食含解淀粉芽孢杆菌饲料的黑鲷幼鱼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025%解淀粉芽孢杆菌组幼鱼血清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极显著升高;0.1%解淀粉芽孢杆菌组黑鲷幼鱼肠道中淀粉酶、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解淀粉芽孢杆菌能显著提高黑鲷幼鱼肠道消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SPI)对10~35g幼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肝胰脏发育及消化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用SPI替代鱼粉蛋白水平对幼建鲤肝胰指数、肝胰脏中的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活力以及肠道中胰蛋白酶、凝乳蛋白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随着SPI替代鱼粉蛋白比例的增加,蛋白酶活力均极显著下降(P<0.01),肝胰指数显著升高(P<0.05)。用SPI替代鱼粉蛋白后,可引起幼建鲤消化能力下降,肝胰脏和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受阻,胰蛋白酶和凝乳蛋白酶的活力降低,饲料利用率下降;SPI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是引起上述症状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生长性能、抗氧化和消化能力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52.99±1.95)g的黄金锦鲤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粗蛋白质为38.5%~38.6%)、等能(12.2 MJ/kg)的饲料,分别记为D1(对照)、D2、D3、D4、D5、D6饲料组,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30尾鱼,养殖时间为8周。结果表明:D6饲料组增重率(WGR)、蛋白质效率(PER)、特定生长率(SGR)和肥满度(C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添加水平为3%的饲料组(P0.05),而其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上述两组(P0.05);D6饲料组蛋白酶活力与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各饲料组间淀粉酶活力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D4与D6饲料组肝胰脏、脾脏、肾脏和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显著高于其他饲料组(P0.05),且D6饲料组丙二醛(MDA)活力显著最低(P0.05)。研究表明: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浮萍的添加水平在14%时,有利于黄金锦鲤的生长,并能提高鱼体抗氧化能力与消化酶活力。  相似文献   

18.
草鱼鱼种对饲料中苯丙氨酸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草鱼鱼种对饲料中苯丙氨酸的需求量,用7组等氮精制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为8.2~21.2g/(kg干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21 g的草鱼鱼种56 d。结果表明,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随饲料苯丙氨酸水平从8.2 g/kg提高到12 g/kg而显著升高,但继续升高则不再有显著变化;饲料苯丙氨酸水平对草鱼全鱼粗蛋白质影响显著(P0.05),但对草鱼鱼种成活率、脏体比、肝体比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积累率为指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苯丙氨酸的需求量分别为12.73、12.20和12.55 g/(kg干饲料)。因此草鱼鱼种对饲料苯丙氨酸适宜需求量为12.20~12.73 g/(kg干饲料),饲料酪氨酸水平约5.5 g/(kg干饲料),占饲料粗蛋白的3.39%~3.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