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优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培育的优质杂交粳稻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推广应用面积不断扩大。几年来经大面积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为进一步掌握该品种的生育特性,在进行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大田示范的同时,对该品种的分蘖成穗规律进行跟踪观察与研究,以掌握其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为指导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杂交粳稻"泗优418",以其较优的品质与较佳的口感在我地赢得了种植户与食用者的认同.为能迅速掌握该组合高产高效栽培的配套技术,达到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实行良种良法一齐推的目的,我们在近两年小面积试种、连片示范的同时,重点对杂粳"泗优418"栽培密度与氮肥管理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3.
优质杂粳“常优1号”系由常熟市农科所1998年用“武运粳7号”与“R25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品种,2001年12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市1999年引种,已示范试种4年。通过品比试验,米质鉴定,认为“常优1号”稳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性强、米质优、效益高,适合本地大面积种植。该品种将在太湖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常优1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制种容易等特点。2001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太湖稻区等地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合理灌水,治好病虫。  相似文献   

5.
“常优l号”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2002年姜堰市引进试种3.7亩,平均单产692.5k,比对照“武育粳3号”和“武运粳7号”分别增产9.97%和1.82%。2003年扩大种植120亩,平均单产仍达589.4k,较相同栽培条件下的“武育粳3号”增80k以上。  相似文献   

6.
“常优1号”是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02年通过省级审定。种植表现为:米质优(国标二级米);产量高(一般亩产600~650k,高产田块达700kg以上,比常规稻增产8%左右);穗粒结构协调(有效穗数16~17万/亩左右,每穗总粒165~17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28g);抗性强(高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抗纹枯病,耐肥抗倒);生长清秀(成熟时秆青籽黄);熟期适宜(5月中旬播种,9月上旬齐穗,10月底成熟.全生育期160天)。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常优99—1”在优质高产栽培下的肥料施用技术,尤其是中后期(末次)肥料的适宜施用时期和施用钾肥提高结实率的效果,2001年我们进行了施肥量、中后期氮肥施用时期及钾肥效果与技术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正> 河北省小麦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越居国内领先水平。藁城市农科所是河北省杂交小麦协作组成员之一,我所自1988年开始采用化学杀雄制种技术,利用特异性状亲本,先后育出化优1、2、3、4号4个强优势组合。经过几年的试种和大面积示范,均表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优势和良好的农艺性状。其中化优1号表现更为突  相似文献   

9.
“常优1号”系本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为探讨不同密度对“常优1号”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2002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常优1号产量及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270kg/hm^2和栽植密度5.0&#215;10^5/hm^2的处理产量最高。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影响较大,达极显著水平,对千粒重影响较小,为显著水平,对结实率影响不显著;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茎蘖数、叶面积指数以及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等群体生长特性的影响与产量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