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敏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75-17178
解析了新农村综合体的含义及多方面特征,总结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条件。以资阳市雁江区文龙寺村为个案,运用上述理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资阳市雁江区文龙寺村具备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基本条件,可以积极开展新农村综合体的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综合体是四川省委在总结新农村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是在场镇周边建成的农户居住规模较大、产业支撑发展有力、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公共服务功能完善、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健全的、能初步体现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农村新型社区. 我县通过仔细研究考察,认真规划布局,整理了一套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综合体打造方案,经过多方论证,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桃源山居综合体工程.桃源山居新农村综合体位于沐溪镇三溪村,处于城乡结合部,与县城一河之隔.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地加快,人们对农业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农旅综合体发展迅速,温室是农旅综合体的一个重要载体,而温室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景观水系的营造,过程中采用比较艺术的形式对水系进行设计,通过合理的施工的方式营造出优美的水景。本文对温室内景观水系设计展开研究讨论,提出施工技术要点为农旅综合体发展中水景的打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培育田园综合体宜居宜业特色村镇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是当下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模式之一。通过调查研究和案例介绍,阐述了"田园综合体"对农村建设发展的实践意义,分析了"田园综合体"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旅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下的一个特色形式,利用本土资源对农业和旅游业进行合理的融合规划,这已经成为现代新农村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针对孝昌县农村人口、土地、区位、粮食、资源等因素,从孝昌县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孝昌县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旅综合体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潜在优势,旨在促进农业与旅游业两者之间更好地发展,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健康乡村建设背景下,分析田园综合体与中医药产业融合路径。从产业融合角度出发,提出田园综合体与中医药产业对接融合的缘由和必要条件,并提出以农业为主导,以生产加工业为支柱,以服务业为辅助,以衍生产业为亮色的实践路径。旨在为田园综合体的拓展研究提供新视角,也为特色高质量田园综合体建设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伟  曹荣林  霍子文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6):139-142,147
作为杭州确定的100个城市综合体之一,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建设重要性十分突出。本文从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提出背景出发,对综合体的发展条件进行SWOT分析,确定未来杭州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的发展原则、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两带两心十五区"的空间发展构想,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实施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道辰  王振健  迟英华  尚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076-2078,2109
以山东聊城为例,采用系统理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欠发达地级市新农村建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数决策方法和mapinfo技术等分析方法,对聊城6县1市1区新农村建设综合能力及各子系统新农村建设能力进行了评价和空间特征分析,探讨了各县市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障碍因子及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空间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聊城市新农村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9.
沿滩区是四川省第二轮新农村成片建设示范县和现代农业产业(柑橘和蔬菜)建设示范县。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新型小城镇、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和农家大院四级模式,四级模式的充分运用使沿滩区20km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长廊达到了移步换景的效果。现代农业产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产村相融才能推进农民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结合我区近2年主抓的现代农业产业(柑橘和蔬菜)建设,认真分析了我区新农村示范长廊金银湖片区蔬菜产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20km新农村示范长廊现代蔬菜产业化发展的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综合体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科学引导特色小镇发展,特别是在产业支撑下建设小城镇农业综合体,已成为城乡增长极和农村有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小城镇综合体建设规划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法体系,主要问题是:产业空间不足、房地产开发过度、重视规划、忽视实施等。本文通过对小城镇综合体建设的发展历史、政策支持、实证分析等的梳理,创新性地提出基于共生理论的小城镇综合体发展规划方案: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实施保障,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